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卷(历史部分)试题与参考答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116663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卷(历史部分)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卷(历史部分)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卷(历史部分)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卷(历史部分)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卷(历史部分)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卷(历史部分)试题与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卷(历史部分)试题与参考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答案是高以谦所作,仅供参考)第卷(选择题)12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解析:A古代宗法制是用血缘关系维系政治制度,它将“国”“家”结合起来,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有利于凝聚宗族,。13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次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A井田制得以恢复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D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解析:C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程度相当高的经济、政治、

2、文化单位。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地主依旧圈占的成片土地,存在土地集中现象。14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解析:D 唐代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到宋代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即从某个侧面说明了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A君权“不受制约”提法与材料无关;宋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B排除;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向皇帝负责,C项也不对。15“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

3、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解析:C 这首诗出自王阳明之手,诗中认为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而万物本源在于自己的心。反映了“心学” 的理论观点。16“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材料中可以看出民众把清室退位与民国共和混为一谈,这说明唤醒国民民主意识的重要性,也体现了

4、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思想具有历史必要性。此外,A项与材料无关;C项应为辛亥革命;D项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深入人心”史实不符。17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解析:D “双百”方针是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和学术问题“百家争鸣”。目的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要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A、B、C选项提法刚好与之相左。D项符合“双百方针”的宽松、宽容特点。18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

5、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邮件种类计费单位(每10克)邮资(元)航空亚洲各国0.32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0.48西欧各国(捷克转)0.48西欧各国(香港转)0.80其他各洲0.80A香港已经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C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D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解析:D香港回归是1997年、欧盟成立是1993年,苏联已经解体不存在,因此A、C均与史实时间上不符;B说法明显错误19“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

6、致的说法是A“信仰即可得救”B“人是万物的尺度”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智”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解析:C 题干揭示的是理性主义,而c项“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是启蒙运动的口号。20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解析:A 从材料看,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他们又害

7、怕君主派胜利(这说明君主派也有可能胜利),因为这样会导致更多的人站在极端共和派一边,结果导致他们担心的秩序混乱(可见C项错误)。这种复杂的心态,本身就说明了政局的错综复杂。所以A正确。此外,法国共和政体为资产阶级所建,所以B错误。D中的“绝对优势”表述与材料相反。21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生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A17世纪初期B18世纪中期C19世纪中期D20世纪初期解析:C “生存竞争” 是指1859年物种起源为代表的生物进化论;“阶级斗争”是指1848年共产党宣言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22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

8、。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A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 C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D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解析:D 材料内容主要反映了美苏两国以展览会为平台的经济文化交流,但是“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说明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并没有改变。所以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经济交流而不是经济冷战,所以A错误。B项20世纪70年代才发生,所以表述错误。既然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

9、的小器具,所以C错误。23“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A雪莱 B毕加索 C贝多芬 D巴尔扎克解析:B 对理性的怀疑,离奇别致,这些是现代主义的特点。第卷(非选择题) 38(28分)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市民群体在宋代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简述市民群体的发展对宋代文学艺术的影响。(6分)答案:原因:宋代商业、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影响:促进了风俗画、宋词、书法、话本等文学艺术的发展(2)近代中

10、国留学生群体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早期的留学生主要前往欧美,20世纪初兴起留日热潮。为何日本此时成为中国人留学的主要目的地?(8分)答案: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发展为亚洲乃至世界强国,并在1905年打败俄国;中国当时处于民族危亡时期,很多人认为,学习日本可迅速救亡图存。中日同为亚洲国家,日本对中国更具有榜样作用;留学日本,在学习费用、生活习惯等方面,对中国留学生更有吸引力。(3)近代中国工人群体产生于19世纪中期。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工人阶级为何能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人地位大幅提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9分)答案: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前,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工人阶级力量壮

11、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十年代: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执政,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行,工人阶级的经济作用增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完成,工人阶级成为工厂的主人。(4)中国“农民工”群体在1978年后迅速扩大,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答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施行后,农村生产力提高,产生了大量富余劳动力;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加速,城市和工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旧有的户籍制度,使“农民工”具有“农民”和“工人”的双重身份。39(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18、世纪,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

12、。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即使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材料二:18201985年英美进口关税率()年份国别18201875191319261931195219651985英国4555004171761.7美国3445405033205396.73.5据(美)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等(1)根据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判断在英国是“自由贸易成就了工业革命”还是“工业革命成就了自由贸易”,并说明理由。(8分)判断:工业革命成就了自由贸易。理由: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生产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需要更广阔的

13、海外其他国家的市场相适应。因此,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之后,促使其进入了自由贸易的时代。(2)根据材料二,指出19261985年美国进口关税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9分)答案:变化:1931年进口税率显著上升;原因:为了应对大危机,采取了贸易保护措施;变化:从1952年到1985年进口税率不断降低;原因:战后美国经济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一枝独秀,其工业产品需要出口到其他国家;1947年后成立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其宗旨是消除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美国关税水平逐步降低;20世纪60年代后欧共体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也促使美国实行低关税。(3)在当代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中,出现了哪些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这些组织的出现对贸易自由化趋势有何影响?(7分)答案:组织:欧盟、北美贸易自由区、东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促进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成员国家处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往往在多边贸易谈判中更加难以妥协,对国际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具有潜在的干扰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