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文思一脉传——论谢朓与李白的山水诗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114682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千古文思一脉传——论谢朓与李白的山水诗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千古文思一脉传——论谢朓与李白的山水诗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千古文思一脉传——论谢朓与李白的山水诗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千古文思一脉传——论谢朓与李白的山水诗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千古文思一脉传——论谢朓与李白的山水诗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千古文思一脉传——论谢朓与李白的山水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古文思一脉传——论谢朓与李白的山水诗(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千古文思一脉传论谢朓与李白的山水诗-大学语文论文千古文思一脉传论谢朓与李白的山水诗 何 荣 摘 要:李白诗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他一向推崇谢诗风的“清新”“俊朗”。这两位分属于齐梁与盛唐的诗人,在他们的山水诗中表现了不同的风格,从而体现了文学发展的渐进性。 关键词:谢灵运 谢朓 李白 山水诗 造物取境 兴象玲珑 中国山水诗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成熟于唐代。两朝之中,谢朓与李白是两位杰出的山水诗人代表,他们的山水诗写得颇有几分相似,但由于时代不同,因此又表现出许多不同之处。 谢灵运为我国山水诗的开山鼻祖,他的山水诗将眼中之景物进行一一描摹,表达一定的哲理,但并未达到盛唐山水诗情

2、景交融,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清人贺贻孙说他“往往深密有余而疏淡不足”,“虽多佳句,然自首至尾,讽之未免痴重伤气”(诗筏)。在齐梁诸多诗人之中,谢朓山水诗创作可谓是开拓疆宇,超其前辈。清人沈德潜对其有“齐人寥寥,玄晖独有一代”(说诗晬语)之誉。东方树对其评价则更高:“玄晖别具一副笔墨,开齐梁而冠乎齐梁,不第独步齐梁,直是独步千古太白称其清发惊人。玄晖自云圆美流畅如弹丸。以此数者求之,其于谢朓,思过半矣。”(昭昧詹言)。而唐人李白,一生轻狂,且一向轻视齐梁为文作诗之“轻薄”“浮艳”,正是这位才笔横九州的诗仙,却做到了“白纻青山魂魄在,一生低首谢宣城”(王士祯论诗绝句)。 一 东汉,佛教传入我国,佛

3、经翻译工作逐步展开,但佛教对当时的文学并未起到深刻影响。而后,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文人深受佛学影响,他们开始对宇宙、人生进行深刻的思考。与此同时,在他们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山水诗歌作品中,不仅以浓彩去描摹万物,且不可避免地加入对人生的思考与体认,表达一定的哲思。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极能代表当时之文风,对景物描写可谓穷形尽相,对人生思考也极为深刻,如其所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谢灵运虽开创我国的山水诗,但处于齐梁时的他,创作的山水诗自然避免不了当时文人作诗的套路,即写山水诗先记游,而后写景,最后以阐发玄理结语,其所作山水诗大凡都有此种结构。如其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昏旦变气候, 山水含

4、清晖。 出谷日尚早, 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 云霞收夕霏。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此诗足以体现谢灵运山水诗的风格,即细笔将景物进行勾勒。但诗中却很难见到诗人心灵的表白,有的仅是结语的玄理相推。 唐代诗人所作的山水诗已经看不到魏晋时期山水诗的穷形尽相与露骨的推理,他们的诗歌中更多的是对诗歌境界的刻画,努力做到以景表情,以境达意。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看其山水诗,真如一幅水墨山水画,淡淡几笔,将山林秋色描写得惟妙惟肖。“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给人以空灵秀丽之感,诗人的心境也在此诗中得以折射。 谢灵运与王维的山水诗足显两代诗风之不同,魏晋时期追求的乃是一种穷形尽相的表现方式,而唐人作诗讲究的则是诗中的神韵,这正是唐诗能独步千古的原因所在。谢朓的山水诗足以与谢灵运相抗衡,甚至可以说他的成就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过了谢灵运。他一改谢灵运山水诗的创作方法,不仅对眼中之景物进行描摹,同时亦能将自己的感受与名山大川相融合,使读者不仅于诗中看到诗人游览山川之足迹,更能体会到诗人的内心独白,从而达到心灵上的契合。 谢朓在其山水诗中尽情渲染登山泛水之乐趣,如其入朝曲: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此诗生动地描写了南齐京城建康的山川

6、地貌,其中“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给人的视觉造成一种强烈的冲击,“朱楼”环绕着“绿水”,使得这“金陵帝王州”一派生气。京路夜发同样生动地描写了京城建康城外的黎明美景: 晓星正寥落,晨光复泱漭。犹沾馀露团,稍见朝霞上。 诗人将日出前的天地万物进行了细致的描摹,犹如一幅细致的工笔画展现在读者眼前。其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中对大江的描写更是被称为“压卷之作”,其中“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不仅写出了江水的滔滔不绝,更写出了诗人客居异地时心中之苦闷。谢朓已改变了谢灵运山水诗仅对景物进行细致描写的风格,不仅写景,更能将情景交融,从中可看到唐代山水诗的影子。清人王夫之就夸其“廖天孤出”,刘

7、熙载在其艺概中称其“谢玄晖诗以情韵胜”。谢朓的山水诗创作使齐梁诗风为之一振,李白的“一生低首谢宣城”也就不足为怪了。 李白所作山水诗不在少数,其中不乏优秀之作,如其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舍人只有洞庭湖五首之五: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余洞庭秋草涧。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此诗虽仅写洞庭湖如镜般的水面,君山倒影,湖边秋草,但却很好地体现了唐人的神韵,更加体现出李白的神来之笔。 二 李白是杰出的诗人,创作众体兼备。一生傲岸不屈的他,对谢朓最为仰慕。通观其诗集,大凡十五首诗是直接吟咏谢朓的。而“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在他的作品当中不少作品描写的山川景物也都曾在谢朓的诗中出现。如三山望金陵寄殷

8、淑:“三山怀谢朓,水澹望长安。芜没河阳县,秋江正北看”,又如新林浦阻风寄友人:“纷纷江上雪,草草客中悲。明发新林浦,空吟谢朓诗”,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独酌板桥浦,古人谁可征?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中的林浦、板桥。由此可见李白的游山行迹在不同程度上是跟随谢朓,他希望在游览名山大川的同时能够在心灵上与他所仰慕的谢朓有所契合。 李白如此推崇谢朓,究其原因是谢朓清丽的山水诗创作深深令他折服,李白有诗云:“我吟谢朓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风雨。谢朓已没青山空,后来继之有殷公”(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更有:“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9、”(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李白所主张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歌创作理念,正是他与谢朓的共通之处。李白在谢朓的诗中找到了他的诗歌理想。他所创作的大量的山水诗也是极力秉承这一创作理念。如: 登高壮阔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如此清丽的山水诗,明显带有谢朓的遗风。李白作山水诗学习谢朓的清丽诗风,突出了他在诗歌创作中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艺术境界,整个诗篇浑然一体,毫无斧凿之迹。李白的山水诗除

10、了谢诗一以贯之的清丽之外,还有他那令人心跳的雄浑豪迈。李白的山水诗与谢诗相比,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三 李白的山水诗虽继承了谢朓山水诗的特点,但更多保留了他自己的诗歌风格。更准确地说,李白对谢朓的山水诗进行了改造,并且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谢朓所作山水诗虽一改齐梁山水诗之风格,但最终仍逃脱不了齐梁文风的藩篱。他的山水诗不似谢灵运那般只顾极力描摹所见之山川景物,在其诗中已看到情的融入。如若拿其山水诗与李白的山水诗相比,明显地看出其山水诗有不足。他虽做到了情景交融,但却没有李诗那般“羚羊挂角、无计可求”1。如二人都曾在诗中描写了敬亭山的美丽景貌: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11、(李白敬亭山) 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隐沦既已託,灵异俱然棲。上干蔽白日,下属带廻谿。绿源殊未极,归径窅如迷。要欲追奇趣,即此陵丹梯。皇恩竟已矣,兹理庶无睽。(谢朓敬亭山) 同样是对敬亭山的描写,李白的描写丝毫不见细笔的勾勒,诗中只有“众鸟”“孤云”与“敬亭山”三个意象,便将敬亭山的自然风貌描写殆尽。全诗仅有二十字,却写出了山的高寂与人的孤寂。更让人称叹的是“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之语,体现了物与象的结合,情与景的交融,只在“相看两不厌”中浑然一体,无迹可求。而谢朓却对敬亭山进行了层层渲染,对于山势的描写也可谓是极尽描写之能事,在体物方面,可谓胜于李诗。他的抒情却丝毫不及李诗,情与景的交融

12、究竟不能如李诗那样浑然天成。如说谢朓的诗是在为山水写貌,那可以说李白的诗则是为山水写神。比其轩轾,由此可见。 李白山水诗能够突出山水之神而谢朓却仅是图貌,究其原因乃由两人所处时代不同而导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代有一代之文学”2。齐梁诗歌的总体特征是诗风绮丽,浓墨渲染,仅是造物取境。所见之景,直叙其事,描摹山水时无法做到情景交融,也不曾注意景物描写的韵味。谢朓虽是此时山水诗圣手,也体现着与此时诗风不同的风格,但从他的敬亭山中可看到其山水诗创作仍是前半首仅是写景,后半首仅在抒情,写景与言怀不曾融合,终不似李白那般灵性相通。 唐人做诗讲究兴象玲珑。所谓“兴”乃感兴,即诗人情感之兴发;“象”为形象,

13、即诗中之物。唐人在诗歌创作中所追求的兴象玲珑的艺术境界,即追求情与景的浑然天成,做到兴在象中,兴在象外。 孔子曾说: “ 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3此处,“兴”是“感发意志”而并非文学创作之手法。此后,毛诗序中提到:“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此时的“兴”才真正成为了一种诗歌创作手法。“象”最早出现在老子的道德经中:“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4,此时老子对于象的描述虽晦涩难懂,但可看出,象与物有着密切联系,看似可得实为不可触。此后,历代文学理论家便在文学理论中不断地探讨何为“象”这一理论问题。而“兴”与“象”之结合,始于唐

14、代。在唐代,将“兴”与“象”结合为一个新的文学理论概念的则是殷璠。 唐人殷璠之所以能够将“兴”与“象”结合成为一个新的文学理论概念,与盛唐人的文学创作活动是分不开的。他总结了盛唐诗人们创作的大量情景交融的诗歌作品,同时又继承了此前文艺领域内早已使用的“兴”与“象”这两个名词概念,将他们自然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兴象”成为文学理论当中的专业术语,以此来表达情景交融的诗歌境界。 盛唐诗人作诗始终追求是一种“兴象玲珑”“无可凑泊”的纯美诗歌境界。而在有唐一代,将诗歌当中情景交融、物我合一做得无迹可求、不落言筌的则是诗人李白,这在其山水诗中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如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

15、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此诗乃李白长流夜郎,行至白帝城时遇赦,乘舟东返时所作。盛弘之荆州记云:“早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一千二百余里,虽乘奔御风,不为疾也。”而李白仅仅数字便将辞别白帝城时那愉悦的心情抒写殆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何尝不是李白轻快心境的写照。又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此诗乃思念友人之作。全诗连用“峨眉”“平羌”“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地名,将他对友人的思念尽情抒发。李白仅仅数语,却可以将景物描写得如此传神。他的诗歌语言清新自然,诗境清丽淡雅,更为重要的是他那毫无斧凿的抒怀,很好地完成了情与景的交融。 李白不仅“一生低首谢宣城”,更为重要的是他对谢朓山水诗创作的改变。也正是有了这种因袭与变革,才有了一代诗仙李白,才有了唐诗的繁荣与兴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