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大学精神 - 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110043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2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弘扬大学精神 - 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弘扬大学精神 - 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弘扬大学精神 - 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弘扬大学精神 - 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弘扬大学精神 - 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弘扬大学精神 - 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弘扬大学精神 - 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弘扬大学精神丰富大学文化提升大学品位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近代大学精神发展与大学文化建设(课题编号:DIA060152)大学精神弘扬与大学文化建设研讨会文 集安徽黄山学院2008年6月目 录1、储朝晖: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大学的精神选择(提纲)12、杨东平: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精神(提纲)63、熊丙奇: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外部制约(提纲)114、王少安:大爱精神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135、王杰 朱红春 马小宝:我国近代大学制度文化初创之比较176、陈媛:教授群体与近代中国大学精神文化227、曹培强 党宁:浅谈大学精神孕育中的“内发”与“外铄”以中国石油大学为例308、高延龙

2、胡俊生 齐广才 解文元: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管理与建设的若干问题探索以延安大学为例369、北京师范大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大学文化建设4010、何顺进:挖掘校史资源 弘扬大学精神湖北大学开展“知校爱校弘扬大学精神”活动的特点与体会4311、张永华:中国大学文化建设中大学理念建设的思考4612、包万平 李金波:大学精神作为信仰5113、包万平 苑英科:大学精神符号表达的影响因素及其意义生成机理5514、包万平 李金波:大学规则运行与大学文化之养成5915、包万平 储朝晖:大学文化共同体及其品格特质6416、李协京:试析近代日本大学的发展及其办学理念

3、6917、储朝晖:近代香港中文大学精神的生成与特征探析7518、黄长喜 彭帮国 宣 阁:高校师德建设与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弘扬8819、毕民智:论大学生精神家园建设9120、胡家俊:地域文化:大学精神培育的天然土壤-黄山学院精神追求与选择9621、汪恭艳:由徽州村落文化谈黄山学院校园文化建设10022、魏双顶:大学校长职责之首:和学生面对面10523、韩传信: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对高校德育的启示10824、胡江华:唯有文化自觉 方能有所作为11525、樊继轩:从“养士用士”到稷下学宫对中国先秦时期私立大学形成过程的探微11826、张云霞 朱现平:大学文化和谐与校园和谐12727、郑众 马艳云:当代大

4、学生抑郁情绪成因探析及预防措施131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大学的精神选择(提纲)储朝晖“全球化”是人类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一般指的是十五世纪“地理大发现”以来人类的全球交往日益密切的发展历程。狭义的“全球化”则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冷战结束以来的人类快速一体化现象。早期的“全球化”具有自发特征,曾在十九世纪实现“金本位”的人、财、物的全球流动,不存在现在这么多的边界壁垒,在某些方面达到当代所望尘莫及的高度。冷战结束以来,人类逐渐自觉地意识到“全球化”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谁要逃避就必然因自我封闭而被人类发展的潮流所抛弃,人类明智的选择是自觉主动进入“全球化时代”,是积极参与制订一系列全球规则,并致力于构建全球

5、伦理。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我们来讨论中国大学的发展问题。一、中国大学要勇敢迎接全球化的挑战勇敢地迎接全球化的挑战是中国大学面对的紧迫任务,全球正处于巨变之中,大学是影响全球巨变的关键因素,全球大学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中国大学如果不迅速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就会失去自身发展的空间和机遇。(一)曾经的同步与今日的异步金耀基:从现代大学来说,北京大学与美国的学是同步的西南联大:曾经步入人类大学前沿今天:中国大学与人类大学差距明显根源:大学制度的行政化与大学内在价值的丢失(二)全球化的价值基础是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一种认同任何主义存在而又不偏居于某一主义的主义。自由主义和中国传统价值及当前众多大学重点宣传的爱

6、国主义、民族主义是性质不同的意识形态。首先是出发点不同,自由主义以人类个体为出发点,中国传统文化以的群体本位、社会本位、民族群体为出发点。其次是遵从不同的逻辑,自由主义遵从“普世主义”的逻辑,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博爱。民族主义遵从与“他者”不同或敌对的“特殊主义”的逻辑,对同类的关爱有着鲜明的边界,采取多重标准对待与自己关系不同的人,强调彝伦悠序。再就是走向不同的归宿。自由主义的目标是人类所有个体的自由幸福;中国传统文化的目标是本族本群获得优势的发展。(三)如何对待自由主义是中国大学迎接全球化挑战的核心问题历史的镜子:胡适、鲁迅、蔡元培、陶行知,由激进到温和的自由主义者三种不同的态度:一是

7、完全接受二是完全拒绝三是以适当的方式接受与自由主义对立就是与人类全球化的趋势对立;陷入自由主义的某一具体结论就会作茧自缚。二、开放是中国大学提升的机遇自1978年实行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大学比以前开放了,但还远远不够。(一)开放是大学本原的特征自有大学以来,开放就是它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古大学即是世界性大学。无论是中国古代的稷下学宫、书院,还是西方的波隆亚,都在生源、教师来源、学派关系、思想表达等方面呈现出开放的特征。大学因其开放性历来就是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组织形式和组成部分,而政治经济领域的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深和扩大了大学的开放程度。大学的开放性是由大学的社会职能决定的,培养高级

8、人才和探究高深学问是大学职能的经典表述。在一个局促的环境里不可能成就高级人才,唯有精神意识上开放,才能在讨论、批判过程中促成知识增量的产生,才能培养人的问题意识和开放的思路。学术始终是大学千年不变的立身之本,开放是大学学人通向探求真理的途中最适宜的路径。开放还是大学能称其大的缘由。现实中的大学不可能是无限制的大学,客观上存在行为和思想的域限,然而这种域限是时代发展和人类的认识能力不足造成的,而非主观设定的,大学开放即是立意于能容乃大而尽力拆除有碍大学发展的行为和思想围栏的过程。(二)开放是大学的生存机制开放还是大学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一方面,大学发展并不存在单一的模式,它存在多维的空间,需要以

9、学人独立自主的、开放的思想意识去探究、选择,寻找到适合自身条件和目标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开放是大学发展最为关键的免疫系统,它的存在和运行足以消解大学中各种危害学术的观念、制度、行为方式及其他妨碍本真、健康的学术增量产生的因素。只能依靠更大程度的开放,才能让伪知识、伪学问以及有违学术规范的行为原形毕露。大学开放就是向本原的大学形态开放,就是营造并维护大学的原生态。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开放即意味着大学的兴盛,闭锁即意味着大学的衰亡,这是历史上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规律,大学自身的开放特性决定着它更代表着大学发展必须遵循的内在规律。(三)封闭是中国大学积弱的主因中国大学在生源、师资、课程、管理等核心

10、层面均未深层融入世界大学发展的主流中国大学一定要立足本土,发挥优势;但一定要融入人类大学发展的主流。封闭的后果:管理体制官僚化,大学成为行政科层的附属品和复制品;学人权力边缘化;办学过程“学店化”(四)中国大学在人类大学中的生态状况必须通过开放才能改变“自我举起”式的改革不可能改变中国大学的生态状况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开放是实现同世界范围内优秀大学有效交流、对话、沟通、竞争的前提条件。直接体验到的竞争是通向大学生态顶端的现实路径参见:中国教育再造中的试论发展外向型教育、试探高等教育的开放体制及教育改革行知录中开放式中国大学提升的机会。(五)大学开放的层级关系生源开放是起点是自开放是关键双向、平等

11、、全面开放是目标价值开放是最高境界,学术自由是保障(六)开放并非必然或自然导致大学发展若以因循、被动、他主的态度迎合开放,中国大学可能会江河日下;若以求新、自觉、主动、自主的态度迎接开放,中国大学才可能真正获得提升。开放环境中的竞争是促使一所大学不敢松懈,积极进取的巨大动力。开放还意味着大学有更多的公平、效率与健康。(七)进一步开放是提高质量的关键提高大学质量是中国高等教育当前的主要任务,大学质量不可能完全靠被动的接受评估得到提高,不可能靠物质金钱堆砌起来,不可能靠较高的行政级别抬高起来;却必须靠师生自觉感知社会发展需要,遵循大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开放和自主发展才是办好学校的

12、必要条件。三、大学开放必须从“心”开始整体而言,中国大学还没有开放的大学精神和理念,或者说,这种开放没有深入大学“内心”,只有实现从“心”开始的开放,中国大学才有可能跻身世界大学的前沿。(一)从“心”开放是大学开放“先立乎其大”的选择大学精神与理念的开放是决定大学开放的首因,大学的本质特征决定着大学的开放必须从内部开始,必须首先实现大学精神、理念、思想的开放。在大学的各方面开放中,思想开放是先导,最为重要。大学精神和理念的开放是大学体制及其他方面开放的前提。(二)从“心”开放内涵指什么这种开放是依据大学发展的规律,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从大学内部发出的一种理性、真诚、诚挚的诉求。是一种自觉、自主

13、、自为的开放。是“主体在场”而非“心不在焉”只有保证这样的诉求不失真地发挥作用,才能引导大学健康、协调、稳步前行。从“心”开始才能使开放成为大学诚于中而形于外的特性。评价大学是否开放主要看它的思想、精神、理念是否开放,再看它的其他方面是否同样显示出开放的特征,不能因为它具有某些形而下的开放特征就判定它是开放的。(三)从“心”开放是获得真实有效发展的根基从“心”开始是解决当前大学发展中遇到的众多突出问题的一种有效选择,如何将大学办出特色,如何全面提高大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如何培养出更多更杰出的人才,如何解决资金、就业等一系列问题,都必须在思想、精神、观念上进一步开放,先准确定位为大学,依照大学的逻

14、辑,把这些问题放在大学发展之中逐一解决。(四)从“心”开放是与世界大学实现对话的要求更大程度的开放,承接历史传统,直接与世界最好的大学交往、与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大学交往,以中国大学为载体,包容和融合人类大学数千年发展过程中的精华,这是对新的大学对话者的基本要求。对于中国大学来说,与世界各地各种文化的大学实现真诚、实质性、有效的交往与对话,不是缺少交通工具、扬声器或同声传译装置,而是中国大学精神与思想的开放程度有限,以致出现与全球大学以邻近的陌生者相处的现象。大学精神与理念的开放是东西文化互动的内在要求,只有从“心”开放,中国大学才能实现与世界其他区域和文化的大学真正、真诚、心心相印的对话。面向世

15、界、面向国际社会开放,以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协作来促进并提升本国大学的学术竞争力是世界各国发展高等教育不可逾越的路径,大学也越来越成为跨文化交流,实现多元文化整合和创新的载体和场所。(五)从“心”开放是中国大学的战略选择包容、融合世界上一切优秀教育文化和大学发展模式是再造和创新未来大学发展的基础,中国大学应有长远眼光、宽广心雄、远大志向。进一步国际化是中国大学发展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惟有在真诚参与中才能提高中国大学在世界上的话语权。中国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中国大学从“心”开放的条件和机遇。中国大学从“心”开始进行开放的时机与机遇已经到来。抓住当前的机遇实现从“心”开始的大学开放是中国大学乃至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性选择。(六)从“心”开放的障碍1978年实行开放政策以来,人们比较多地关注了世界各国大学的外在、过程、制度、结果,而对属于大学内核的内在精神、宗旨、原则、理念或关注不多,或忽略,或避而不谈,或有意排斥,没有沉下心来打造中国大学独特的精神视野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