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 练习上交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109691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愚公移山 练习上交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愚公移山 练习上交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愚公移山 练习上交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愚公移山 练习上交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愚公移山 练习上交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愚公移山 练习上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愚公移山 练习上交(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愚公移山一、 选择题1、选出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 A.汝心之固 固:顽固 B.惧其不已也 已:已经 C.寒暑易节 易:交换 D.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 2、 选出下列句中的“于”与“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 ( ) A.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B.皆以美于徐公 C.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 )A.惩山北之塞(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 B.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运到哪里去呢) C.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D.曾不若孀妻弱子(你曾经不知寡妇孤儿)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

2、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杂然相许 许: 赞同 B.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 扛 B. C. 寒暑易节 易: 交换 D. 何苦而不平 苦: 劳苦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 以君之力 扶苏以数谏故 B.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 而山不加增 义不杀少而杀众D. 告之于帝 皆以美于徐公6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 ( ) A、 河曲智叟亡以应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B、帝感其诚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C、非梧桐不止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D、且秦灭韩亡魏 且焉置土石 7.我能选出下面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惩山北之塞(苦于) 聚室

3、而谋(商量) 叩石垦壤(敲、凿) B.毕力平险(险要) 出入之迂也(绕道) 始龀(换牙)C.帝感其诚(诚心) 亡以应(没有) 固不可彻(彻底) D.长息曰(长时间) 有遗男(遗留) 杂然相许(纷纷)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于 告之于帝 皆以美于徐公 B、而 而山不加增 默而识之 C、以 以残年余力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D、之 虽我之死,有子有焉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二、句子翻译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甚矣,汝之不惠!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三 能用原文填空。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愚公自信能移山的原因是: 。四 课文理解选择题1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 A. 本文是古代寓言,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大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B.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说的话角度不同,但都对移山持否定态度。C.愚公是有远大的抱负,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古代劳动人民形象。 D.“杂然相许”,表明移山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2 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 A. “愚公”和“智叟”的命名,突出了愚公的大智若愚,讽刺了智叟了

5、鼠目寸光。 B.本文采用神话结尾,主要是宣传轮回报应的迷信思想。 C.写智叟的“笑”,写除了智叟自作聪明的神态;而写愚公“长息“,则写出了愚公因移山艰难而愁苦的样子。 D本文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法,目的是突出智叟的愚蠢和京城氏之子的幼稚。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 B. 愚公在对智叟进行反驳时,信心百倍,理由充足,以“人无穷”而“山有尽”的道理,说得智叟哑口无言,无力回击。C. 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 “愚公 ”,将鼠目寸光

6、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D. 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4 下列文字常识论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 ) A、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B、左传是编年体史书,也叫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C、孟子是孟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D、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5 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 )A、 毕力平险 录毕,走送之 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争高直指C、杂然相许 遂许先帝以驱驰 D、何苦而不平 必先苦其心志6

7、 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哪一项?( ) A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将军身被坚执锐 C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4、 简答题1、读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2 本文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赞同愚公的做法?为什么?中考真题1、2005年江苏省扬州市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河曲智叟亡以应。”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惩山北之塞( ) 杂然相许(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河曲智叟亡以应( )1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北山

8、愚公者,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C、其妻献疑曰 既出,得其船D、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投诸渤海之尾 处处志之桃花源记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语句子。(4分)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译文: 甚矣,汝之不惠。译文: 14流行歌曲愚公移山中这样唱道:“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请谈谈你对愚公“开路”精神的理解。(2分)答: 2、2008年四川达州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阅读愚公移山,完成1620题。(14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

9、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将近)B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苦于)C冀之南、汉之阴(阴:汉水的北岸)D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1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B而山不加增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D以残年余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2分)译文: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3分)译文: 19

10、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B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形象更加丰满、高大。C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D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3.2008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阅读下面文言

11、文,完成9ll题。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9.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惩山北之塞 惩前毖后 B.聚室而谋曰 不谋而合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羊补牢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译文:_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译文:_11.下面两人说的话,在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上有无异同?请作简要说明。(3分)愚公妻:“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答:愚公移山参考

12、答案二、冬夏换季,(他们)才往返一次。我和你们尽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你太不聪明了(或:“你简直太愚蠢了”)!子子孙孙是无穷无尽的啊,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还怕挖不平吗?凭你的那点力气,连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挖平,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呢?你的心(思想)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于是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运到渤海的边上。一、1. B 2. C3. D4 D(苦:愁)5C(C项都是“却、可是”; A项“凭”/“因为”; B项“他”/“的”; D项“向”/“比”)6D7A8D 三 惩山北之塞,出于之迂也。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四 1 B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