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毕业生就业在基层 机械

上传人:八婆 文档编号:801011 上传时间:2017-05-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透视毕业生就业在基层 机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透视毕业生就业在基层 机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透视毕业生就业在基层 机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透视毕业生就业在基层 机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透视毕业生就业在基层 机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透视毕业生就业在基层 机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透视毕业生就业在基层恩施调查大学生在基层就业现状纪实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0702 班 姓名: 雷鸣调查背景: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重。但同时也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基层有业不去就,城市无业等就业。很多大学生不了解国家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相关政策,传统就业观念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在中国农业人才论坛上,人力资源部专家推测:七成大学毕业生定岗在基层。目前,北京 1600 个村官岗位已有 2 万人报名。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大学生就业处处长李祥伟指出,当前毕业生就业流向,1%进入党政机关,7%进入国企,10%进入事业单位, 70%毕业生进入到基层岗位,大学生下基层已经

2、成为主流。为此,笔者调查了家乡湖北恩施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各方声音:大学生:也曾想过去基层,但顾虑颇多“大城市发展空间大”的思维定式是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的一大阻力。不少同学觉得到基层有失面子,担心在基层将来很难有大的前途,还有同学担心自己所学知识在基层用不上。家长:尊重孩子的选择湖北民族学院6 级新闻系学生雷宁,今年参加湖北省选调生考试通过后被安排在恩施市鹤峰县工作。他的母亲说孩子从来没下过乡,有点担心,但是支持他的选择。她也坦言希望孩子工作两年后能回来。基层单位:热烈欢迎能扎根的大学生通过调查得知,基层单位对大学生都表示热烈欢迎,但也心有顾虑:大学生很难留住。大学生在基层涌现出一大批“徐本禹式”

3、的先进典型,但也有少数志愿者没有树立“扎根意识” ,存在着“客座思想” 、 “救世主意识” ,影响了基层单位的正常秩序。 基层就业毕业生: 基层是一片广阔的天空谢金花,湖北农学院级学生。先后在宣恩县晓关乡政府党政办、珠山镇计划生育办公室工作,现任莲花坝村驻村干部。她认为,农村是一块广阔的天地,农村需要更多的青年学生!她每天都要硬挤点时间看看书,每期的英语沙龙她都要买回来读,现在她还学习税法原理、计划生育学、合同法、土地承包法和各种条例,因为这些随时都要用上。王小峰,毕业于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志愿服务到恩施州宣恩县人民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来自山东的小峰性格开朗,总是面带微笑。工作中,她坚持

4、无缝隙护理,实现零差错。服务期间,王小峰还资助当地贫苦学生。王小峰与宣恩县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志愿期满后,她主动续签了一年的志愿服务合同。现在她正准备考研究生。黄易,宣恩县本地人,年月毕业于湖北民族学院,现在是宣恩县政府人才交流中心的公务员。虽然家乡待遇低一些,但父母一直支持他的选择。黄易希望家乡的大学生能回到家乡工作,“自己是本地人,对环境熟悉,开展工作比较容易,能很快得到家乡人的信赖和认同。与大城市相比,家乡也有很大空间留给你发展呢!”基层就业现状:到基层工作的大学生与实际需要相差甚远来自恩施州团委利川人事局、宣恩县人事局的调查资料显示:最近年来能选择到基层工作的毕业生很少,而且高学历

5、的偏少。这与基层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政策的倾斜度不够大学生在基层服务或就业享受考研、考公务员加分等优惠政策,但由于工作期间很难抽时间复习,所以考研、考公务员的成功几率比较小。服务期限短扎根意识淡很多选调生、志愿者在基层工作或服务最多一两年,很难树立扎根意识。要把大学生真正留到基层工作,至少三年才能见成效。基层单位吸纳人才能力差大学生在基层所从事的工作多是教育、卫生、政府以及一些小型企业单位,但是很多单位吸纳人才的能力较差。基层单位缺乏用人自主权很多基层单位呼吁:要给基层单位一些用人的自主权,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对策与建议:高校要适度调整招生专业计划现在基层最需要的人才是教师、医

6、护人员和农业技术人员。高校要加大相关专业的招生力度,并把与之相关的专业对口人才推荐到基层锻炼。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应更客观基层单位要给予刚毕业的学生更多的关心,认识到他们真正满足单位的需求必须有一个过程,需要更加专门化的职业训练。大学生就业观应该更加务实学校和社会要在就业观上对大学生加强引导,让广大毕业生认识到在基层同样可以发挥自己专长,实现自我价值。政策上要予以保证住房、户籍、考公务员加分等各项优惠政策要及时到位,地方财政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安排专门经费支持大学生在基层发展需要。还应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高校与地方联合建立学生实习基地一方面,学生需要实践,另一方面,基层需要大学生服务,如果在地

7、方建立实习基地,将能解决双方的需要。给地方用人自主权地方企事业单位可以到高校招聘人才,如此能够增加双方的主动性,加深彼此的认识,减少毕业生找工作的盲目性。把志愿者留下参加志愿者服务的大学生多是有热情在基层工作的,而且经过一年或两年的服务对基层有了了解和感情,也有了一定的经验,如果把这批人留下,应该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也避免很多服务期结束的大学生又面临找工作的高峰拥挤。鼓励大学生在基层自主创业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使毕业生改变到基层“临时锻炼”的观念,和农民利益均占、风险共担,在基层创业。基层空间大,风险小,竞争压力小。这需要当地政府在政策上予以支持。鼓励本地大学生回家乡工作大学生回家乡工作,对家乡有浓厚的感情,可以更好地发挥才能,还可以减少人才外流。企事业单位要增强自身实力,吸纳人才这是一个矛盾问题,一方面,企业要发展需要人才的扩充,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目前发展得不好又难以吸纳人才进来。我们认为一个企业首先要增强自身实力,要有好的发展前景和用人机制,要给人才提供一个发展空间才能吸引大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