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092453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0.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教学大纲(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海量资料 超值下载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303 学分:3 学时:48学时 执笔人:* 审核人:*一、课程性质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是研究国际贸易产生、发展,揭示国际贸易活动的运动规律和贸易利益分析及提高国际贸易经济效益的学科,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会计学及其他管理类专业的经济学类课程。二、适用专业本课程适用于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三、教学任务本课程通过对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世界贸易组织、国际经济一体化与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等几个方面的学习,从总体上了解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全面增强学生的国际贸易理论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它相关课程

2、打下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四、教学基本要求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际商品交换的一般规律性,国际贸易理论与学说,国际贸易政策和措施,国际贸易体制和体系。旨在加深学生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了解,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及其演进过程,WTO框架下的国际贸易体制,进出口公平贸易制度及国际贸易政策等,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并结合案例培养学生将所学国际贸易理论和基础知识运用于实践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国际贸易学课程后,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政策; 2.掌握各个历史阶段特别是资本主义阶段国际商品流通的一般规律性; 3.掌握国际贸易体制和国际贸易体系; 4.具

3、备运用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政策分析和解决国际贸易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五、教学时间安排本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共48学时。序号课程内容讲授习题案例讨论小计1导论5162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2243国际贸易理论评述6612 4对外贸易政策31 45关税措施4266非关税措施336 7出口促进与出口管制2248区域经济一体化 2249世界贸易组织(WTO)2210合计291948六、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的相关先修课程有经济学,后续相关课程有国际贸易实务、国际投资、单证实务、国际市场营销等,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七、主要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与课堂练习及案

4、例分析相结合开展教学。八、考核方式该课程为考试课程,考核方式为笔试,百分制,其中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9、 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教材:马淑琴 国际贸易理论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年2.参考资料:1保罗克鲁格曼 国际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2尹翔硕 国际贸易教程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年3邱继洲 国际贸易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年4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国际贸易 格致出版社 2012年十、教学主要内容纲要第一章 导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含义、本课程教学任务、研究对象、学习方法、有关国际贸易的专业术语;了解当代国际贸易的特点和国

5、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阶段。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有关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及分类难点:区别过境贸易、转口贸易与间接贸易 三、教学主要内容 1.国际贸易概念及分类 2.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3.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4.国际贸易的地位与作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多媒体教学。 五、作业 1.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2.国际贸易的作用有哪些?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有何新特点?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国际分工的概念和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了解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了解世界市场价格的概念和影响世界市场价格变动的因素;掌

6、握贸易条件和贸易条件决定的理论。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国际货物贸易结构变化及特征;世界市场构成;国际市场价格的发展趋势难点:国际市场价格,调拨价格的影响 三、教学主要内容 1.国际分工2.世界市场 3.国际市场价格四、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授为主,学生自学为辅,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五、思考讨论题 举例说明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有哪些?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评述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绝对成本理论分析框架、绝对成本理论中的贸易利益、绝对成本理论的适用性;掌握相对成本理论内容与结论、相对成本理论中的贸易利益;熟悉亚当斯密自由贸易思想;掌握相对成本理论产生的背景、

7、相互需求原理的内容;掌握HO定理的分析框架、要素丰裕度与要素密集度、资源禀赋理论内容、资源禀赋理论简评;掌握产业内贸易与新贸易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需求偏好理论、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国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公司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内容、评价);了解提供曲线与贸易条件理论。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大卫李嘉图比较成本说对亚当斯密理论的发展,赫俄学说的观点及评价。难点:赫俄学说的原理、规模经济与产业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说。 三、教学主要内容 1.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2.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多媒体教学。五、作业 1.试述

8、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 2.简述H-O理论的逻辑推导过程;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如何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4.试述需求偏好相似说的要旨。第四章 对外贸易政策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政策含义、类型、汉密尔顿关税保护思想、李斯特幼稚工业保护论、管理贸易政策含义、管理贸易政策的做法;熟悉自由贸易政策历史演变(早期自由贸易政策阶段与内容、当代自由贸易政策特点)、公平贸易政策的性质、新贸易保护主义;了解超贸易保护主义、战略性贸易政策、管理贸易政策的做法、美国、日本及发展中国家的管理贸易政策比较。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李斯特幼稚工业

9、保护论、超保护贸易理论的内容。难点:理解李斯特幼稚工业保护论对发展中国家的借鉴意义,超保护贸易理论的逻辑推导。 三、教学主要内容1.对外贸易政策概述2.重商主义3.自由贸易政策4.保护幼稚工业的贸易政策5.超保护贸易政策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贸易政策四、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授为主,辅以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 五、习题1.浅谈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论的基本内容及简要评价。2.试述凯恩斯超保护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和政策主张。3.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有哪些表现?第五章 关税措施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关税的概念、特点、作用、类型、有效保护率;了解关税结构、名义保护率。 二、教学的重点

10、和难点重点:关税的特点及分类、关税有效保护率。难点:关税有效保护率、关税的经济效应。 三、教学主要内容1.关税概述2.关税类别3.关税征收4.关税保护率5.关税减让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授为主,学生自学为辅,多媒体教学。 五、习题1.关税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2.关税的有效保护率如何计算?了解有效保护率有何现实意义?第六章 非关税措施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非关税壁垒的特征、进口许可证制度、“自动”出口配额制、外汇管制、进口押金制、最低限价制、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一般掌握进出口的国家垄断、歧视性的政府采购制度、海关估价制度、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等非关税措施;了

11、解繁琐苛刻的海关程序、中国遭遇反倾销的问题、进口配额的发放方式及经济效应。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非关税壁垒的特征难点:非关税壁垒的种类及应用 三、教学主要内容1.非关税措施概述2.传统非关税措施3.现代非关税措施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联系实例讲解,结合有关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五、思考讨论题1.非关税措施的特点是什么?2.绿色贸易壁垒是如何表现的?3.我国企业如何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第七章 出口促进与出口管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出口信贷的概念和特点,出口信贷的业务流程;掌握商品倾销、出口补贴、外汇倾销的概念、形式;了解促进出口的组织措施和其他措施;了解出口管

12、制措施的内容和形式。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出口促进的措施。 难点:出口信贷的特点和业务流程,外汇倾销起到限制进口作用所要具备的条件。 三、教学主要内容1.出口促进措施2.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经济特区措施3.出口管制措施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联系实例讲解,结合有关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五、思考讨论题1.什么是外汇倾销,简述外汇倾销为何能起到促进出口和限制进口的双重作用?为实现外汇倾销的目的,须具备那两个条件?2.各国为何要进行出口管制?受管制的商品主要有哪些?3.谈谈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外贸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第八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区域经济一

13、体化的含义、类型、实践(EU、NAFTA、APEC、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内地与港澳的CEPA);掌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难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 三、教学主要内容1.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3.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4.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课堂讲授授为主,联系当前实际,介绍我国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发展前景。 五、作业1.简述“贸易创作效应”“贸易转移效应”的内容。2.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有何影响?3.简述欧盟东扩对我国经贸的影响。4.从区域经济一体化角度出发,谈谈目前我国所处的贸易投资环境。第九章 世界贸易组织(WTO)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国际贸易条约和协定的含义、类型、主要内容等基础知识。使学生懂得世界贸易组织的机构、货物贸易规则,服务贸易规则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规则的知识。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世界贸易组织主要职能、世界贸易组织货物贸易规则难点:世界贸易组织货物贸易规则 三、教学主要内容 1.WTO的发展历程 2.WTO的宗旨、职能及其组织机构 3.WTO的运行机制 4.WTO的法律文件体系与基本原则 5.中国与WTO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课堂讲授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