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学期初三语文9月考试卷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083999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秋学期初三语文9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3年秋学期初三语文9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3年秋学期初三语文9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3年秋学期初三语文9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年秋学期初三语文9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秋学期初三语文9月考试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座次号 2013年秋学期9月考试试卷 初三 语 文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蓦然(m) 拮据(j) 气氛(fn)涕泗横流(t)B佳肴(yo) 羞怯(qi) 积攒(zn) 眼花缭乱(lio)C憩息(q) 尴尬(gn) 笨拙(zhu) 屏气凝神(bng)D契约(q) 荫庇(yn) 抽噎(y) 伛偻提携(y)2下列句子中书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2分)A.临溪而鱼,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B.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C.直到他过了,冲倒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泄千里。D.生

2、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承的。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2分)A张老师十分喜欢孩子,他在退休之后,又义务办起了补习班,为的是再享与学生在一起的天伦之乐。B暑假里小丽随家长到山东威海旅游,海上波涛汹涌,岸边桑树呈碧,这沧海桑田的美景让小丽流连忘返。C初秋的湿地公园景色宜人,外地游客纷至沓来,领略秀美的湿地风光。D.今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了强烈地震,房片倒塌,交通阻塞,通讯中断。灾后的芦山,重建工作千头万绪,百废具兴。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2分)A.有没有阻止大脑中炎症分子的释放,是能否减轻痴呆症状的关键。B. 9月17日6时4

3、3分,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和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交界发生了大约4.9级左右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C. 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D.通过观看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使我了解到“大衣哥”朱之文是一个朴实平易的人。5.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 )(2分)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 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A. B. C. D. 6.在横线上仿写句子,要

4、求与前面语句句式相同,语义连贯。(3分)成长是一首诗,咏叹着时光的幸福回忆;成长是一支歌,跌宕着岁月的快乐感伤;成长是 , 。7按要求默写。(11分)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 。(范仲淹苏幕遮)停车坐爱枫林晚, 。(杜牧山行)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毛泽东采桑子 重阳)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请写出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含蓄得表达了诗人想做官但无人援引的句子: , 。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气蒸云梦泽, 。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8名著阅读:

5、(6分)(1)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被称为“三绝”的分别是:“奸绝” 、“智绝” 和“义绝”关羽。你觉得小说中最能典型代表“义绝”关羽“义”的故事情节是 。 (2)四大名著中许多与“三”有关的故事情节,请你任写出三个故事情节: 、 、 二、现代文阅读(23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2题。(12分)礼物在小镇最阴湿寒冷的街角,住着约翰和他的妻子珍妮。约翰在铁路局干一份扳道工兼维修的活,又苦又累;珍妮在做家务之余就去附近的花市做点杂活,以贴补家用。生活是清贫的,但他们是相爱的一对。 那天,小两口正在吃晚饭,突然响起了敲门声。珍妮打开门,门外站着一个冻僵了似的老头,手里提着一个菜篮。“夫人,我今

6、天刚搬到这里,就住在对街。您需要一些菜吗?”老人的目光落到珍妮缀着补丁的围裙上,神情有些(a)黯然。“要啊,”珍妮微笑着递过几个便士,“胡萝卜很新鲜呢。”老人浑浊的声音里又有了几分感动:“谢谢您了。” 关上门,珍妮轻轻地对丈夫说:“当年我爸爸也是这样挣钱养家的。” 第二天,小镇下了很大的雪。傍晚的时候,珍妮提着一罐热汤,踏着厚厚的积雪,敲开了对街的房门。 两家很快结成了好邻居。每天傍晚,当约翰家的木门响起卖菜老人笃笃的敲门声时,珍妮就会捧着一碗热汤从厨房里迎出来。 圣诞节快来时,珍妮与约翰商量着从开支中省出一部分来给老人置件棉衣:“他穿得太单薄了,这么大的年纪每天出去挨冻,怎么受得了。”约翰点

7、头默许了。 珍妮终于在平安夜的前一天把棉衣赶成了。铺着厚厚的棉絮,针脚密密的。平安夜那天,珍妮还特意从花店带回一枝处理玫瑰,插在放棉衣的纸袋里,趁着老人出门购菜,放到了他家门口。(A)两小时后,约翰家的木门响起了熟悉的笃笃声,珍妮一边说着“圣诞快乐”一边快乐地打开门,然而,这回老人却没有提菜篮子。 “嗨,珍妮,”老人(b)兴奋地微微摇晃着身子,“圣诞快乐!平时总是受你们的帮助,今天我终于可以送你们礼物了。”说着老人从身后拿出一个大纸袋,“不知哪个好心人送在我家门口的,是很不错的棉衣呢。我这把老骨头冻惯了,送给约翰穿吧,他上夜班用得着。”老人(c)略带羞涩地把一枝玫瑰递到珍妮面前,( B ) “

8、还有,这个给你。也是插在这纸袋里的,我淋了些水,它美得像你一样。”( C ) 9. “礼物”在文中是指 (1分)这样的东西。围绕这一“礼物”,文章讲述了一个 的故事。(2分) 10. “娇艳的玫瑰上,一闪一闪的,是晶莹的水滴。”这句话是从文中抽取出来的,它应归于AC处的哪一处?为什么?答:应归位于 处。(1分)因为 。 (2分)11.品析文中a、b、c三处画线的词语,回答下列问题。(3分) (1)老人的神情有些“黯然”,这是因为 ,老人又很“兴奋”,这是因为 。 (2)老人之所以“略带羞涩”,是因为 。12.俗语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请你结合本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二)阅读下

9、面议论文,完成14-18题。(11分)百无一用非书生常有人言:“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大谬!君不见:蔺相如,书生也,完璧归赵,义折廉颇,谱就千古佳话;西汉张子房,书生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大汉三百年锦绣江山;蜀汉诸葛亮,书生也,怀五湖四海之志,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功成八阵图;北宋范仲淹,书生也,西陲守土,保疆卫国,令强寇丧胆;康有为、梁启超,书生也,奋发意气,公车上书,励志图存,戊戌变法。虽只百日,却给暮气沉沉的晚清带来了一线生机。“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一个“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读书人,以主宰国家命运的雄心壮志,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雄才伟略,以“乌蒙磅礴走泥

10、丸”的豪迈激情,让中国大地换了人间。意气书生,不为帝王唱颂歌,只为苍生伸正义,社会在他们的呼喊声中变革,历史在他们的手里改写,世界在他们的智慧推动中前进;书生铁肩担道义,妙手著华章,吟风弄月、舞文弄墨,本是看家本领;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更显超迈才情。悠悠华夏五千载,光辉灿烂的文明正是他们智慧的结晶。由此可见,百无一用非书生!知识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书生的作用更是巨大!国家的竞争中,科技和知识的载体书生们,理所当然地成为综合国力比拼中的决定因素!科教兴国,各行各业的书生们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亿万书生正以一身所学,建设锦绣家邦,复兴伟大中华。百无一用的书生,指的是那些只知道“寻章摘句”的书呆子。真正的书生绝非“纸上之阅历多,世事之阅历少;笔墨之精神多,经济之精神少”的书呆子。而是以天下为己任,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真俊杰!百无一用非书生,天生书生必有用! (选自格言2013增刊作者:孙亮 略有改动)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4文章第段在结构和内容上都起到哪些作用?(2分) 15第二自然段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样的作用?(2分) 16真正“有用”的书生具有怎样的精神?(请用原文回答,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