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狱政管理新思想_论文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083061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2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狱政管理新思想_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浅谈狱政管理新思想_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浅谈狱政管理新思想_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浅谈狱政管理新思想_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浅谈狱政管理新思想_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狱政管理新思想_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狱政管理新思想_论文(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狱政管理新思想摘 要安全与稳定,一直是监狱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何良好的确保监管安全,加强狱政管理是监狱工作永恒的话题。只有提高狱政管理的水平,才能保证监管的安全,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抓好教育,搞好生产,才能进一步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本人在监狱部门工作5年,一直在一线从事狱政管理等工作。在不断工作学习的同时,诸多的问题也引起了我的注意。监狱是个一直处于相对封闭的社会,它封闭的不只是环境,还包括管理者的思想与管理方式。传统的管理理念、简陋的监控设备、滞后的信息化工作等,都一直影响着监狱的发展。随着社会前进步伐的加快,越是凸显了监狱的陈旧。本文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通过长久的思考,总结了一些浅显的方法

2、。希望能为监狱事业现代化,狱政管理科学化,提供一些帮助。目 录摘 要2目 录3前 言5第一章狱政管理的概念61.狱政管理概念的要素61.1狱政管理的实质是一种刑事司法管理工作61.2狱政管理工作的基本管理关系61.3狱政管理的基本内容71.3.1监管改造71.3.2罪犯处遇71.4狱政管理的根本要求是依法实施管理72.狱政管理的特征82.1目的性82.1.1惩罚功能82.1.2改造功能92.1.3保障功能92.2协调控制性92.2.1协调职能92.2.2控制职能102.3组织性102.4教育性112.5直接性11第二章狱政管理的涵义12第三章当前狱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31.当前管理工作

3、中存在的旧思想132.日常管理中的硬件问题143.监管安全中存在的问题154.对劳动改造的错误认知165.信息化管理的滞后18第四章创新狱政管理的方法与途径191.创新狱政管理理念192.优化组织结构203.实现管理手段的结构优化214.实现管理形式创新224.1让狱内管理形式更具有柔性234.1.1多媒体教学教育改造方法创新234.1.2情绪心结释放教育改造方法创新244.1.3情景再现教育改造方法创新254.2让劳动改造更具有社会性274.3在行刑方式上大胆推进社会化进程274.3.1细化假释制度274.3.2积极开展社区矫治285.强化警力资源的科学化管理29致 谢31参考文献32前 言

4、全面推进监狱实现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努力提高改造罪犯质量,完成司法部提出的“推进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的建设目标,体现出社会主义监狱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色和基本内涵。现行的狱政管理工作必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我们不得不去反思传统而寻找未来,构建现代狱政管理的创新机制已成为当前探索监狱体制改革有效途径的迫切需要和理性选择。第一章狱政管理的概念狱政管理,是监狱对罪犯实施监管和行政管理活动的总称。狱政管理是监狱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惩罚和改造罪犯的过程,渗透在监狱工作的各个方面。狱政管理的内容十分广泛,是一项政策性和法律性很强,而且非常具体和复杂的工作。1.狱政管理概念的要素1.

5、1狱政管理的实质是一种刑事司法管理工作国家的刑事司法活动包括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等环节,前三个环节一般围绕是否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展开,而执行环节则重在对罪犯进行管理,因而称之为刑事司法管理工作。刑事执行阶段的刑事司法管理工作主要涉及监狱和公安机关。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担负着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罪犯的管理工作。公安机关则主要负责拘役、管制、有期徒刑同时宣告缓刑罪犯的管理。对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的监督,并由看守所代为执行交付执行时剩余刑期不足一年的罪犯的管理工作。1.2狱政管理工作的基本管理关系监狱依法对在押服刑罪犯的管理。监狱是狱政管理活动的实

6、际管理者,而这一管理活动的具体操作者则是监狱人民警察。狱政管理的基本管理对象是正在监狱服刑改造的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1.3狱政管理的基本内容1.3.1监管改造监管改造是指监狱对罪犯的各种监督、管制活动,这是最为繁重的狱政管理内容。监狱对罪犯的监管,不仅为罪犯教育、罪犯劳动提供了前提和保障,其本身也是具有改造功能的活动。1.3.2罪犯处遇罪犯处遇是指监狱依法对罪犯服刑期间的各种待遇问题的处置。罪犯待遇是监狱活动的基本问题,其实质是罪犯权利的处置问题。监狱既要依法剥夺罪犯的人身自由,依法限制罪犯的一部分权利,又要依法保障罪犯的基本人权及各种合法权益,还要通过分级处遇调

7、动罪犯的服刑改造的内驱力,发挥处遇管理的改造功能。1.4狱政管理的根本要求是依法实施管理狱政管理必须依法实施,这是狱政管理的根本要求。狱政管理的法律依据有以下四个层次:首先,我国宪法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国家惩办和改造犯罪分子。这一规定是监狱实施管理的根本性的法律依据。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为狱政管理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其次,全国人大常委会针对这一特殊领域制定了法律。这些特殊性法律为狱政管理提出了更加详细的依据,主要有监狱法、人民警察法、国家赔偿法等。还有,由国务院制定的与监狱行刑有关的行政法规,有监狱管理条例、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等。最后是国家司法部制定的有关监狱工作的一些行政规章。除此之外,

8、国家立法和司法机关的相关司法解释及规定,也是狱政管理的依据。2.狱政管理的特征狱政管理的特征可以概括为目的性、协调控制性、组织性、教育性和直接性五个方面。2.1目的性我国监狱的狱政管理是具有明确目的的管理活动。我国狱政管理的目的是完成宪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惩办和改造犯罪分子”的任务,正确执行刑罚,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实现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的总体目标。狱政管理的所有内容,都是为实现这个总体目标服务的。为此,我国监狱充分注重狱政管理的惩罚、改造和保障三项基本功能的发挥。2.1.1惩罚功能监狱要通过刑罚的执行,完成国家对犯罪的惩罚任务。监狱对犯罪的惩罚体现在罪犯人身自由的依法剥夺,其

9、基本方式就是对罪犯依法实施监禁,而监禁罪犯主要依靠狱政管理来完成。因此,狱政管理是监狱对罪犯实施刑罚处罚的主要手段。2.1.2改造功能狱政管理与教育改造、劳动改造一起,形成我国监狱改造罪犯的三大基本手段。狱政管理的特殊改造功能,主要体现在惩戒威慑、规范约束、养成教育、保障感化、激励督导和组织过渡等方面。2.1.3保障功能狱政管理是监狱的一项基础工作,对监狱各项执法和改造工作起着强有力的保障作用。(1)保证监管改造场所的安全,保障惩罚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2)建立规范有序的监管改造环境,为教育改造和劳动改造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3)以合法的强制作为劳动、教育等改造手段的坚强后盾,保证这些手段的运

10、作; (4)提供罪犯服刑改造生活上的物质保障,保障罪犯的合法权益。2.2协调控制性2.2.1协调职能我国的狱政管理是特殊的协调控制工作。协调是狱政管理的一项重要的职能:(1)对各种改造手段的协调,使之形成合力,避免出现互相牵制或者争夺时间空间等不和谐现象;(2)对监狱行刑要素的协调,通过对监狱执行程序、监管时空、罪犯权利义务以及待遇处置等要素的协调,把众多要素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3)对刑罚执行过程的协调,使刑罚的执行更富有弹性、更富有激励作用,从而具有更强烈的改造功能。2.2.2控制职能控制是狱政管理的又一项重要职能。监狱控制是整个监狱活动的重要问题,狱政管理在监狱控制系统中担当着重要的角

11、色。我国监狱工作坚持“大狱政”的观念,强调狱政管理工作要“管到边,管到沿”,消除“管理死角”。这就意味着必须将罪犯服刑期间的各个活动的空间和时间纳入狱政管理的范围,实施全面监管和控制,确保监管安全,并充分发挥管理在改造罪犯中的积极作用。2.3组织性为保证刑罚目的的实现和改造罪犯的完成,必须对服刑罪犯实施严密的组织管理。我国监狱逐步形成了“内在式”的监管组织特色。监狱内的基本押犯单位,包括监区、分监区和分队,是一个混编的集体,管理人员与被管理者,即监狱人民警察和服刑罪犯都居其中,管理人员直接置身于罪犯正式组织之中,并且担任这些组织的行政领导,同时还配置有专职的政治思想工作人员。这种组织形式,便于

12、监狱人民警察直接领导和控制着服刑改造组织,并用集体的力量约束和改造罪犯,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导向,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建立良好的狱内人际关系。我国监狱还注重罪犯非正式组织的管理、控制和引导。根据分押、分管、分教的要求,将罪犯组织成为有利于改造的群体,使罪犯的生活、劳动、学习都在有组织、有纪律的集体中进行。通过建立罪犯自我管理的形式,形成罪犯之间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共同改造的局面。同时,分化瓦解狱内的各种不良的非正式群体,打击牢头狱霸,防止罪犯之间的传习教唆活动。2.4教育性我国的狱政管理是具有特殊教育功能的工作。(1)我国的狱政管理充分体现人道主义精神,依法保障罪犯的合法权益。从

13、改造罪犯成为新人这一根本人权利益出发,本身就具有威力很强的感召力和教育作用。(2)我国的狱政管理始终贯彻管教结合的原则,寓教于管,管中有教,以理服人。(3)我国的狱政管理实行严格的规范化管理,通过行为规范和考核奖惩,使管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教育功能,使服刑罪犯从强制遵守到自觉遵守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2.5直接性为保证安全、正确、有效地实施狱政管理,并且保证国家独有的行刑权不被转手他人,我国监狱坚持监狱人民警察对服刑罪犯的直接管理。在人民警察与罪犯之间不能存在一个阻断层,必须坚决防范和打击牢头狱霸,防止牢头狱霸阻断和破坏正常的狱政管理关系。直接管理是监狱依法准确执行刑罚的保证

14、,是保证监所安全和防范各种突发事件的需要,是教育改造罪犯的需要,是实现对罪犯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的实践基础,是狱政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第二章狱政管理的涵义狱政管理是指我国监狱依法对在押罪犯直接实施的有关监管改造和罪犯处遇等方面的刑事司法管理工作。它是监狱工作的基本内容,是监狱工作最集中概括和全过程表现。监管工作的实践和理论发展至今,已达到了一个相当高度发达的现状,我们狱政管理工作也应该适应时代大潮的需要,在科学理念指导下,从狱政管理的内在规律出发,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要求,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理论知识、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与手段,尤其是加强监狱的管理者监狱人民警察自身的综合素质,来不断作用于对罪

15、犯的惩罚与改造,促进行刑活动经济化和行刑效应的最大化。它是狱政管理的工作目标,更是一个过程,它的内容、要求及其实现所标定的内涵与我们的工作传统、现在以及未来发展状态下的诸多因素密切相关,所以提高狱政管理的科学化具有相对性。 由此而来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达到以下目的: 1.狱政管理的机制要根据这一工作的发展要求,合理设置各个层级的管理机构;优化人员配置组合;专职化人员工作职责;科学地划分职能权限,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职能互补。 2.狱政管理要紧跟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步伐,理性借鉴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成果中具有普适性的手段与方法,加大加强管理工作中人的作用,以更好的强化管理效能,提高管理水平。监狱人民警察在对监狱的管理中应当处于的位置。狱政管理工作的基本管理关系是监狱依法对在押服刑罪犯的管理。第三章当前狱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目前的新形势下,我们要使先进的设施得到物尽其用,完善的制度得到良好的遵守,归根到底都要以提高全体监狱警察的素质为前提。这样我们才能以新的目标、新的要求去思考监狱的发展。当前,社会犯罪的性质、种类、规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