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级中国语文单元八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073909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三级中国语文单元八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三级中国语文单元八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三级中国语文单元八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三级中国语文单元八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三级中国语文单元八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三级中国语文单元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三级中国语文单元八(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三級中國語文單元八論證的方法 - 智慧人生教節安排:讀課文4篇:3 + 1 + 2 + 2 = 8節寫作文3篇:1 + 2 + 1 = 4節 1 + 0 + 1 = 2節聽 :2節說 :2節語文知識 :1節習作 :1節默書 :1節單元評估 :1 + 1 = 2節 【共23節】講讀:論四端知識教學點:1. 掌握詞語:乍、怵惕、辭讓、惻隱。2. 認識舉例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的方法。3. 複習論點和論據。4. 修辭:認識對比。5.文言詞匯:認識虛詞(於)及古今詞義。6.文言句式:認識判斷句。7.認識孟子。能力訓練點:1.掌握文章的論點和論證方法。2.理清文章的說理思路。建議教節:3教節教具:教

2、學簡報。課前預習: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查字典,解釋不懂的詞語。2.完成預習8.6及8.7。教學步驟:1.引入新課:人性大測試(見教學簡報引入一)。2.簡介孟子。3.速讀課文,檢查預習。(1)請學生快速、大聲地讀出課文。(2)檢查預習:教師重點抽查以下詞語:乍、怵惕、辭讓、惻隱。4.學生繼續閱讀課文,師生分析課文。(1)文章說了什麼內容,請簡單概括。(a)提出論點,指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並說明不忍人之心的作用。(b)以孺子將入於井為例來證明人人都有不忍之心。藉此推論出人皆有仁、義、禮、智四種善端。(c)指出行不忍人之政能治理好天下。(2)本文作者提出了哪些論點?(a)人皆有不忍人之心。(b)

3、人皆有四善端。(c)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3)他用什麼方法來證明他的論點呢?(a)論點: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i)當人們看到小孩子將要掉下井去,會怎樣呢?孟子以人突然看見小孩子快要墮入井中而有驚懼同情之心,這是出於本性的反應。(ii)孟子排除了哪些可能的救人動機? 他排除了以下為了滿足一己利益的救人動機: (1)希望結交孩子的父母。 (2) 為了在鄉親中獲得名譽。 (3) 怕自己得了見死不救的惡名。 (iii)最後,得出了什麼結論? 人性本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iv)這裏用了什麼論證方法?孟子舉出孺子入井為例,證明人皆性善,這是舉例論證的方法。(b)論點:人皆有四善

4、端 (i)孟子認為人與生俱來有哪四種善端?仁、義、禮、智。教師補充:孟子認為惻隱之心是人們與生俱來的善性,引申推論出:人皆有上述四種善端。 (ii)孟子用什麼來比喻四端?人體四肢。 (iii)這個比喻說明什麼論點?四端與四肢一樣,都是與生俱來的。 (iv)這裏用了什麼論證方法?孟子以人天生有四肢,比喻人與生俱來就有四善端,這是比喻論證的方法。(c)論點: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i)你認為為什麼有些人不能擴充四端呢?因為他們忽略了自己原來擁有四種善端,以為自己不能行善,自暴自棄,結果易受外在環境和物欲影響;又有些人行善不能持之以恆,一暴十寒,終致不能擴充四端。(ii)最

5、後兩句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用了什麼論證方法?對比論證。教師補充:孟子以能擴充四端,施行仁政的結果來與不能擴充四端的結果比較,證明行仁政可治天下,這是對比論證的方法。5.理清文章的脈絡板書: 6.本文的中心思想:論證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有仁、義、禮、智四善端,而君主的不忍人之心,行仁政便能治理好天下。7.講解基礎知識:對比、虛詞(於)、古今詞義、判斷句。完成有關練習(8.30 8.32)。8.佈置默書:背默全文9.完成課後練習(8.11 8.13)。10.預習最苦與最樂一文。導讀:最苦與最樂知識教學點:1.掌握詞語:達觀、如釋重負、海闊天空、心安理得、終身之憂、悲天憫人、卸

6、卻、苦海。2.認識引用論證的方法。3.掌握比喻論證的方法。4.認識駁論。5.複習論點和論據。能力訓練點:掌握文章的論點和層次。建議教節:1教節教具:教學簡報。教學步驟:1.引入新課:提問:(1)你認為什麼是最苦的事情?(2)你認為什麼是最樂的事情?請同學寫在紙上,並提出一個理由。完成後,教師作一簡單的統計,看看最多同學認為的苦事和樂事分別是什麼,並說說學生的理由。清朝時期,倡導維新運動的梁啟超有以下的一篇文章 最苦與最樂,表達了自己對苦樂的見解,試看他和你有沒有相同的看法。2.齊讀課文,分析重點。(1)請同學齊讀課文第一段,並回答問題:(a)作者提出了什麼論點?未盡責任是最苦的。(b)作者不認

7、為貧、失意、老、病、死是人生中最苦的事,為什麼?人若能知足,雖貧也不苦。人若能安份,雖失意也不苦。老、病、死是人生難免之事,達觀的人看得平常,也不算苦。(c)作者在文章開首以問答展開文章,有什麼作用?作者先提出問題,引發讀者思考,並說出一般人認為苦的事情,加以駁斥,進而提出自己的論點。(d) 作者把應做的事沒有做完比喻成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在肩頭來說明未盡責任是最苦。這是什麼論證方法?比喻論證。(e)請同學歸納第一段大意。可請數位同學修正答案,簡化表達。(2)請學生齊讀課文第二段,並回答問題:(a)作者列舉了哪些例子,論述一個人沒盡責任的痛苦?(i)答應人辦一件事沒有辦。(ii)欠了人的錢沒有還。

8、(iii)受了人的恩惠沒有報答。(iv)得罪了人沒有賠禮。(b)作者舉出一連串例子來證明論點,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作者舉出了一連串的事例作為論點,以證明未盡責任是最苦的事,是舉例論證的方法。(c)作者所舉的例子,都是對個人的責任。除了個人外,作者還把責任推廣到什麼地方?家庭、社會和國家。(d)請同學歸納第二段大意。3.小組自讀:(1)四人一組,自讀第三至四段,並完成下列問題:(a)在第三段中找出表達論點的句子。(b)第三段先說什麼,後說什麼,再說什麼,最後說什麼?請簡單概括。(c)(i)作者在文中引用了哪些話語作論據呢?(ii)作者用這些話語來說明什麼道理?(此題較艱深,鼓勵同學嘗試完成。)(

9、d)作者提出了古語如釋重負和俗語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作為論據,用了什麼論證方法?學生作答後,教師充分肯定,並作適當的補充。參考答案:(a)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b)作者在第三段逐層深入地論述他的觀點:先說什麼是樂,後說什麼是真樂,然後再說苦從何來,最後指出快樂之權操之在己。(c)話語 道理古語:如釋重負俗語: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論證責任完了就是人生第一件樂事。孔子說:無入而不自得 孟子說:君子有終身之憂論證日日盡責任,日日得苦中真樂。曾子說: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不亦遠乎?(d)引用古人的名言是引用論證的方法。運用比喻使道理更易明白,是比喻論證的方法。(2)請同學歸納第三、四段的大意。4

10、.齊讀課文,分析重點。請學生齊讀課文第五段,並回答問題:(1)作者引入了別人哪些觀點?引入別人的觀點:既然這苦是從負責任而生的,我若是將責任卸卻,豈不是就永遠沒有苦了嗎?(2)作者引入了別人的觀點,並加以反駁。這是哪一種論證技巧?對表達主題有什麼幫助?駁論。引入別人的觀點,可以使讀者從另一個角度去思索同一問題。通過反駁別人的看法,有助確立自己的論點,把主題表現得更深刻,使文章更有說服力。(3)請學生歸納第五段大意。5.課文總結:(詳見教學簡報。)中心思想:就最苦與最樂的問題提出自己的意見,論證責任與人生意義的關係,勸勉人要盡自己的責任。6.課後練習:造句自讀:想和做學習重點:1. 掌握舉例論證

11、、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的方法。 2. 複習論點和論據。閱讀理解:閱讀評估(八) 2節見基礎作業閱讀評估(六)中三級中國語文單元八作業課文習作論四端1. 在日常生活裏,不論在家庭、學校,甚至社會,你會如何將仁、義、禮、智四端發揮出來?你又曾否背棄四端的精神呢?試以具體的例證加以說明。 2. 語譯:第三段最苦與最樂1. 你覺得每天溫習是你的責任嗎?如果沒有按時交功課,你會不會受到自己良心的責備呢? 2. 試仿下列句式,各造一個意思完整的句子。(a) 人若能知足,雖貧不苦;若能安分,雖失意不苦。若能,雖,若能,雖(b) 不獨是對於一個人如此,就是對於家庭,對於社會,對於國家,乃至對於自己,都是如此。不

12、獨是對於,就是對於,對於,對於,乃至對於,都是(c) 既然這苦是從負責任而生的,我若是對責任卸卻,豈不是就永遠沒有苦了嗎?既然,若是,豈不是想和做讀完本文,令人聯想到一句話 想做就去做,對於這句話,你認為應該怎樣理解? 閱讀理解工作紙閱讀評估(八)抄寫詞語20個及按指定詞語作句最苦與最樂1. 達觀 2. 如釋重負 3. 海闊天空 4. 心安理得5. 任重道遠 6. 悲天憫人享福與吃苦7. 嘔心絞腦 8. 蠹蟲 9. 揶揄 10. 淵藪 11. 忌憚12. 孤臣孽子 13. 不二法門 14. 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15. 偷安 16. 浮靡想和做17. 滔滔不絕 18. 通例 19. 依樣畫葫蘆 20. 投機取巧默書背默:1. 論四端2. 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辛棄疾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新涼好個秋。讀默:詞語5個語譯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1)人之為學,不日(2)進則日退,獨學無友,則孤陋(3)而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不幸而在窮僻之域(4),無車馬之資,猶當博學審問(5),古人與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幾(6)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戶,又不讀書,則是面牆(7)之士,雖子羔、原宪之賢(8),終無濟於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