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沧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070313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沧州市政府工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6年沧州市政府工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6年沧州市政府工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6年沧州市政府工作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6年沧州市政府工作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沧州市政府工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沧州市政府工作报告(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沧州市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2月2日在沧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沧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焦彦龙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沧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我市建设沿海强市进程中重要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大力推进沿海强市、和谐沧州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经济保持较快较好增长。全

2、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600亿元,增长12.3%。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295.8亿元、1358.7亿元和945.5亿元,增长5.3%、13.4%和12.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98亿元,增长26.2%。全部财政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突破300亿元和100亿元大关,全部财政收入完成328.5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6.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1%和27.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7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14元,分别增长14%和17.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4亿元,增长17.7%。沿海经济快速发展。渤海新区发展实现新突破,沿海“一区一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

3、39.4亿元,增长18.3%,高于全市平均增速6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0.5亿元,增长32.1%;完成全部财政收入73.6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0亿元,分别增长35.1%和35.7%。港口建设取得新进展,沿海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黄骅港总吞吐量达到1.16亿吨,首次跨入亿吨大港行列。综合大港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争取交通运输部港口建设补助资金12.15亿元,20万吨级航道北防波堤、粮油码头等项目顺利推进,设计能力40万标箱的集装箱码头建成开航,港口对产业的拉动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沿海高速公路沧州至天津段建成通车,实现了黄骅港、天津港、唐山港、秦皇岛港的快速连接,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沿海地区的

4、开放、开发。中疏港路西延、205和307国道改造顺利通车,进一步完善了渤海新区的路网体系。产业聚集步伐进一步加快,旭阳化工40万吨己内酰胺、北汽40万辆整车等一批重大产业支撑项目开工建设,达力普特型铸锻、伦特150万吨沥青等项目竣工投产。河北农大渤海校区建成招生,北京中医药大学落户渤海新区,黄骅新城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全市投资亿元以上在建和竣工项目588个,比上年增加95个,总投资3754亿元,完成投资983亿元。其中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165个,比上年增加78个。列入省重点项目101个,完成投资384亿元。华北石化千万吨炼油完成了全部审批手续,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中海油中

5、捷石化、中石化沧州分公司炼油质量升级改造项目分别获得中海油、中石化批准,任丘百万吨乙烯项目列入国家规划,为我市建设石油化工强市奠定了坚实基础。泰恒特钢100万吨不锈钢、东塑新能源材料工业园等294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中钢8万吨镍铁、宏润重工5万吨压力机、沧州大化10万吨TDI等117个亿元以上项目顺利推进;河北万邦重型机械、东光百利高阻隔膜等172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新增销售收入1500多亿元。中心城区经济发展呈现新气象。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沧州中心城区经济发展的意见,成立了中心城区经济发展领导小组。沧东经济开发区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沧州高新区跨入省级高新区行列。鑫源泰巨龙钢管、华油飞

6、达钻机等项目竣工投产;中能环科高温凝结水处理装备、拓达管业钢管生产线、泰大国际、彩龙商贸广场、颐和新世界、锦绣天地等项目开工建设;大连宏海新能源风电光电、航天神舟太阳能光热产业园、百阳集团电动汽车等项目落户沧州。城镇面貌发生新变化。中心城区一批重点城建项目建成投用,京沪高铁站及站前广场、名人植物园等成为我市的新亮点。京沪高铁站综合楼被评为“河北省十佳公共建筑”,迎宾大道被评为“河北省十佳景观大道”,名人植物园、肃宁县人民公园被评为“河北省十佳公园”。沧州体育场、图书馆、博物馆、城乡规划馆、市民服务中心主体封顶,管道大厦、移动通讯枢纽楼等21个企业总部和沧州游泳馆正式开工。西外环一期工程、贵州大

7、道、吉林大道竣工通车。新建改造供水、供热、燃气管网64.3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18万平方米。京沪铁路维明路立交桥改建工程和运河景观带整治工程正式启动。皇家壹里、兰亭苑、东方世纪城等精品住宅小区加快推进。新增绿地面积1348.5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7%。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45天,一级天数比上年增加41天。县城“十个一”工程共实施建设项目142个,完成投资214.9亿元。泊头市、肃宁县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3%,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工业聚集区和开发区建设取得大进展。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聚集区发展的实施意见。经过积极争取,省政府新批准我市省级工业聚集

8、区、开发区11个,进一步为产业发展搭建起坚实平台。全市省级以上工业聚集区、开发区总数达到18个,入驻企业4011家,完成税收124亿元,增长1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5亿元,增长40%;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00亿元,增长29.3%;小洋人工业新城、孟村志航钢管等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达到45个。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任丘开发区、盐山管道管件工业聚集区主营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工业经济提质增效。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首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041亿元,实现利税448亿元,分别增长16.8%和23%;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2家,总数达到1454家。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比上年增加

9、2家。渤海重工、沧海管件等13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125亿元,增长3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1%。大力实施“1+1”工程,启动亿元以上技改项目150个,总投资742亿元。深入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海浩”、“南风”、“妙恋”、“恒通图形”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省“双三十”和“8755”减排工程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农业生产再登新台阶。粮食总产首次突破百亿斤,达到501万吨,连续八年丰产丰收。棉花、蔬菜、果品产量较快增长,肉、蛋、奶产量不断提高。培育省级以上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49个,认定无公害蔬菜基地2个、畜产品产地16个。新增农民专

10、业合作社545家,总数达到1890家,辐射带动农户63万户。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90家,比上年增加51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51%。完成植树造林21.8万亩。抓住国家支持水利改革发展的机遇,深入实施跨流域调水和“十百千”工程,为大浪淀水库、杨埕水库引蓄黄河水1.3亿立方米,东光观州湖水库建成蓄水,肃宁水库开工建设,全市新增蓄水能力2300万立方米。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管道装备、五金机电、汽车模具、裘皮服装、电线电缆等特色产业发展跨上新台阶,南皮、青县分别被授予“中国五金机电产品生产基地”、“中国电子机箱制造基地”称号。盐山管道装备制造、孟村弯头管件、黄骅化工、南皮五金机电、献县扣件

11、铸造、河间电线电缆等6个特色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超百亿元。引进了中航重工、香港南华集团、北京三友集团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东光化工、孟村华洋、河间新宝丰、肃宁华斯等龙头骨干企业规模和层次不断提高,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全市民营经济单位总数达到20.4万个,完成营业收入8175亿元,实现增加值1600亿元,分别增长39.8%和13.3%,民营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全市所有县(市)财政收入全部超过3亿元,其中6个县(市)超过10亿元。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完成2.92亿美元,增长25.7%,引进省外资金368亿元,增长97.8%。进出口总额完成

12、21.5亿美元,增长28%,其中出口18.8亿美元,增长35%。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沧州)国际塑料展,签约项目21个,总投资612.8亿元。全市域内银行贷款余额1088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华夏银行入驻沧州,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沧州分行正在加紧筹建。新增保险机构3家,小额贷款公司6家、担保公司15家。沧兴商砼、龙马钢管、双剑机械等7家企业在天交所渤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新增上市企业数量全省第一。我市连续三年被省政府评为“金融生态市”。保障改善民生力度加大。全市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8971套,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21%。新增国家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双项试点县8个,总数达到13个。

13、城镇职工医保覆盖率达到95.6%,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4%,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达到71.8%。市本级城镇职工和市区城镇居民医保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由5万元提高到7万元,在校学生和未成年居民由每人每年7万元提高到10万元。医改工作扎实推进,全市170个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全部实现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从18元提高到25元。基层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新建县级医院7个、中心乡镇卫生院7个、村卫生室83个,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街道覆盖率达到95%以上。新增城镇就业5.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被省

14、政府评为劳务经济先进市。大力实施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8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学前幼儿入园率达到91.5%,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0%,主城区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并通过省政府评估验收。化解义务教育债务3亿多元,累计改造中小学校336所,消灭D级危房81.2万平方米。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群艺馆、图书馆、博物馆全部免费开放,西路梆子和六合拳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功举办了第十三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沧州会场。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形势保持稳定,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用地环境安全有序,连续三年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双保工程”成效显著单位。全面

15、落实双拥优抚安置政策,军民团结、军政团结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巩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爱国卫生、应急保障、人民防空、防震减灾、广播电视、气象、测绘、档案、老龄、残疾人等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高度重视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154件,市政协提案266件,办复率100%。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狠抓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在市政府系统开展了“爱沧州、做贡献、干成事、出亮点”活动,强化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大力营

16、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审计、监察工作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政府工作决策程序进一步规范,透明度和公信力不断提高。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在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和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偏紧的形势下,全市上下团结拼搏,共克时艰,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开拓创新,推动沧州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中共沧州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720万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凝聚着全市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沧州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全市各族人民,向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向大力支持我们工作的离退休老干部、驻沧各单位、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沧州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