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地理模拟试卷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070204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考地理模拟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2年高考地理模拟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2年高考地理模拟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年高考地理模拟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高考地理模拟试卷(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高考地理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嫦峨二号”探月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CCTV-4全程直播了发射过程据此回答12题。1在国外留学的小王于当地时间2010年10月1日8时打开电视,看到CCTV一4正在直播“嫦娥二号”发射过程,此时小华所在的国家最有可能是A英国 B巴西 C德国 D.日本2.“嫦娥二号”升空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B北京昼长夜短,但昼逐渐变短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D.华北地区物体影长达一

2、年中最小值 读某地高空等压线分布图(箭头方向为空气运动方向),回答3一4题。3若该地位于南半球,则图中各点对应的近地面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A B C D4若该地位于滨海地区,且位于陆地上空,位于海洋上空,则该地所处半球、时间及海陆风分别为 A北半球、夜晚、陆风 B北半球、白天、海风 C南半球、夜晚、海风 D南半球、白天、陆风读海陆分布示意图(甲)和某地气压、气温年变化示意图(乙),据此完成第56题。5甲图中与乙图所示气压、气温年变化状况相一致的地点最有可能是( )ABCD6与甲图中地相符的自然带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温带草原带C温带荒漠带D亚寒带 读我国某省区人口密度分布图和该省区人口

3、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78题。7该省区中地区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平坦,开发历史悠久 B地势较高,土质疏松,便于耕种 C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适宜 D濒临海洋,海陆交通便利8从右上图中可以看出,该省区近三十年来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迅速 B人口老龄化加剧,死亡率迅速提高 C人口数量增加减慢,劳动力资源不足 D人口出生率降低,人口增长缓慢 2010年7月19日上午,铁道部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在徐州东站举行京沪高速铁路铺轨仪式,京沪高速铁路铺轨正式启动。读京沪高速铁路路线示意图,回答910题。9京沪高速铁路两端所连接的两大经济圈在发展中存在的共同问题有 区域能源供应紧张城市环境

4、问题严重劳动力短缺,科技文化水平低交通拥挤,住房困难 A B C D10下列关于京沪高速铁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地势平坦开阔,便于施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先进的科技是其建设的主要保证可减轻南北方向铁路运输的压力 激活全国铁路网,促进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进程A B C D 读我国某地区工业分布图,回答11一12题。11该地区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沿海的原因有 煤炭、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开阔 人口和城市密集,生产的产品在本地供不应求交通便利 便于发展“进口一加工一出口”型经济 A B C D12海峡两岸经济互补性强,大陆方面具有的优势有 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广阔的消费

5、市场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 A B C D 长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读右图,回答1314题。13图中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A2级 B3级 C4级 D5级14根据中心地理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扬州市比杭州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B苏州市是上海都市圈的经济中心C城市体系中上海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D宁波市比德清市的服务功能更全面读某城市空间结构图),回答1516题。15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是A同心圆模式B扇形模式C多核心模式D田园城市模式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低级住宅区B处宜布局钢铁工业C是高级住宅区D处宜布局高新技术产业 青海

6、省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近年来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如在日光温棚中种植草莓、油桃、蔬菜等,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经营之路。读右图回答1718题。17图中主要种植业区形成的区位优势主要是 A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光照充足,热量丰富 B深受我国西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为农业灌溉提供充足的水源 C人口和城市密集,消费市场广阔,科技发达 D河谷地带的森林为土壤提供了较丰富的腐殖质,土壤比较肥沃18图中A湖泊近年来水面降低,水量减小,原因是 A全球变暖,高山冰雪融化量增加,入湖河流的水量增加 B全球变暖,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降水减少 C利用该湖泊进行农业灌溉,农业用水量增加导致湖水减少 D湖泊周围

7、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造成湖泊泥沙淤积严重(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2010年8月7日晚ll时左右,甘肃省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降雨量达97毫米,持续40多分钟,引发三眼峪、罗家峪等四条沟系特大山洪地质灾害。读下图回答1920题。19下列关于舟曲暴发泥石流灾害的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舟曲地区山高坡陡谷深,植被很少,地层比较破碎 B人类的认识水平有限,还没有对泥石流的规律性和周期性进行深刻把握 C舟曲县是汶川地震的重灾区之一,受地震影响,山体松动

8、、岩石裂隙增加,破碎程度加大 D该地区属于湿润地区,常年丰沛的降水造成流水溶蚀作用明显,地下喀斯特地貌广布20为防范该地区泥石流来年再次暴发,应采取的措施是 A大面积引种热带湿润地区的优良树种,增加植被覆盖率 B减少大型工程(如开矿、修路等)对山体的破坏 C工程和村落建设应避开泥石流易发的沟谷地带D全体居民整体搬迁至地势平坦的河西走廊地带读下图(图中“”表示直辖市或省会城市),回答2123题。21图中数字与所代表的城市的连线,正确的是 A一海口 B一西安 C一福州 D一长春22关于图中各城市及其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的服务范围比小 B图中各城市的功能在全国的地位相同 C城市所在的地区

9、重工业发达 D城市所在省区濒临海洋,便于与台湾省发展经贸联系23目前,我国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有 A城市绿地面积比重太大,城市经济活动空间狭小 B城市交通工具数量迅速增加,城市交通拥挤 C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人口涌人城市,就业困难,基础设施压力大 D城市环境质量较差,大量高素质人才迁移到农村,城市发展缓慢 近十年来,我国重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增长值长期占工业增长值的60以上,尤其是钢铁、汽车、化工等重化工业得到了加速发展。我国能源利用率较低,单位GDP能源消耗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下图为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据图同答2426题。24目前,我国重化工业加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主要有 A环

10、境污染加剧 B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 C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大 D耕地面积减少,劳动力短缺25山西省围绕煤炭开发,充分利用本省丰富的铝土、铁矿资源,构建了j条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但其经济结构单一,重化工业所占比重大,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下列符合该省今后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是 A延长生产加工链,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B加大力度开采地下丰富的煤炭、铝土和铁矿等资源,提高矿产资源销售价格 C封闭矿山,关停所有的重化工业企业,使生态环境迅速转向优良 D大力发展轻工业和第一、三产业,降低重化工业所占的比重26针对目前我国单位GDP能耗、物耗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现状,需要采取的

11、措施有 A加强技术和生产工艺上的革新,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 B对紧缺的矿产资源停止开发,加大对储量丰富的资源的开发力度 C发展资源和能源消耗较小的高新技术产业D加大重污染、高能耗企业的劳动力投入二、综合题:本大题分必做题(第27题一第29题)和选做题(第30题),共计60分。27(12分)读某季节某日地球上部分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纬度230261S660341N900N正午太阳高度430081460521230261(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2分)(2)当太阳直射1800经线时,请在下图中画出该日此刻夜半球(用阴影表示)的范围。(4分)(3)该日,当太阳直射西十

12、区的中央经线时,与北京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 。(2分)(4)若该日甲地(200N,500E)的昼长为13小时14分钟,则乙地(200S,600W)的昼长为 。 甲地比乙地早或晚的时间是 。(4分)28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相关问题。(14分)材料一:我国西部大开发重点产业地带空间分布图材料二:2009年全国“”期间专家学者提出了“西三角经济圈”,包括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关中城市群,将联合打造中国第四增长极。(上图圆内部分)(1)“西三角经济圈” 与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在地理位置上最大的不同点是 。(2)从“我国西部大开发重点产业地带空间分布图”上可以看出,西部地区产业地带空间分布特点是:以 为中心;沿 、 呈条带状分布。(3) “西三角经济圈”是西部地区中产业最发达、最集中的地区,“西三角经济圈”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是: 。(4)我国打造“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意义在于( ) (多项选择) A为西部大开发打造出引擎和龙头 B利于三大城市之间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 C有利于加快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全面发展 D有利于资源、资金、人才和市场的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