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个调查研究年》doc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050569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来个调查研究年》doc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来个调查研究年》doc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来个调查研究年》doc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来个调查研究年》doc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来个调查研究年》doc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来个调查研究年》doc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来个调查研究年》doc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案例 1 : 来个调查研究年案例呈现 : 从 1958 年至 1960 年的 3 的“大跃进”,由于急于求成,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加上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撕毁合同,致使我国国民经济进入极其严重困难的时期。到 1960 年度,国民经济陷入严重的比例失调,全民人民的吃饭、穿衣都成了大问题。不少地区都发生了浮肿病、人口外流和非正常残废等严重情况。这种实际状况逐步透过左倾思想的封锁,反映到中央,反映到毛泽东那里。对此,毛泽东听说全国城镇居民的粮食和副食品削减定量供应时,也马上宣布要实行三不,即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定量,他曾连续七个月没有吃一口肉。当时,毛泽东的心情是十分沉重的,多次作自

2、我批评。 1960 年 11 月 28 日,他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一个发给全党的文件的批语中,以中央的语气写道:“毛泽东同志对这个报告看了两遍,他还想看一遍,以便从中吸教训和经验。他自己说,他是同一切愿意改正错误的同志同命运,共呼吸的。他说,他自己也曾犯了错误,一定要改正。”在深刻自省的同时,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重新提倡调查研究,希望能够以此来制定出一套迅速摆脱困境的方法,也以此来重新探索我国应如何走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961 年 1 月 13 日,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着重提出了调查研究的问题。他指出:调查研究极为重要,今年要搞个实事求是年。我们党是有实事求是传统的,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

3、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过去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调查研究比较认真,情况明决心大,解决问题的措施也比较有力。解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调查研究工作不大做了,不大摸底了,大概是官做大了,我这个人就是官做大了,从前在江西那样的调查研究,现在就做得少了。请同志们回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党的八届九中全会上,毛泽江再次强调全党“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使今年成为调查研究年。”就在八届九中全会结束的时候,毛泽东重新看到了他 30 年前写的一篇文章调查工作(即后来的反对本本主义),这使他感到十分高兴。后来他把这篇文章印发下去作为推动全党大搞调查研究、转变思想作风的有力武器。 案例讨论: 怎样

4、理解实事求是的内涵? 案例点评: 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包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内容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党的生命线和一切工作的准则,是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 1961 年 1 月 13 日,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着重提出了调查研究的问题。毛泽东倡导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对制定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有效地纠正当时已经认识到的错误,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案例 2 : 谈三大志愿 案例呈

5、现 : (摘自郭思敏编我眼中的毛泽东)我第二次回原籍探亲时,临行前的那天晚上,我向主席报告,并请主席指示。毛主席和我谈了很多话,其中讲到:一要保守国家机密,二不要和群众耍态度,三要宣传社会主义的好处,四要提高警惕,不要被反革命搞了,五要调查农村的情况。说完,主席就走到办公桌前坐下,提笔写了一份出差守则,内容是:“(一)保密,不要说这里的情况。(二)态度,不要摆架子。(三)宣传,解释建设工业和实行社会主义的好处。(四)警惕,不要上反革命分子的当。(五)调查,生产、征购、合作社、生活、对工作人员的意见。”主席写完交给我说,要把这五条守则传达给每个同志,每个人回家都要遵守。从那时起,我们就遵照主席的

6、指示,把每次回家都作为调查研究、虚心向群众、向实际学习的好机会。我们每次探亲回来,主席都要亲自听我们的汇报和批阅我们写的调查报告。毛主席还要我们用通信的形式向家乡了解情况,他说:“只要你们每两个月写一次信,把回信给我,我就消息灵通了。毛主席就是这样,善于通过各种途径、各种办法、随时随地作调查研究了,了解社会各方面的情况,集中群众的经验和意见。 1961 年 8 月在庐山,有一天主席和我聊天,谈他的志向,他说,我有三大志愿:一是要下放去搞一年工业,搞一年农业,搞半年商业,这样使我多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我不当官僚主义,对全国干部也是一个推动。二是要骑马到黄河、长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我对地质方面缺少

7、知识,要请一位地质学家,还要请一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一起去。三是最后写一部书,把我的一生写进去,把我的缺点、错误统统写进去,让全世界人民去评论我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说到这里,主席叹了一口气,又说:我这个人啊,好处占百分之七十,坏处占百分之三十,就很满足了。我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我不是圣人。 案例讨论:从毛泽东的三个愿望中你能受到什么启示? 案例点评: 毛泽东的三个愿望:一是要下放去搞一年工业,搞一年农业,搞半年商业,这样使我多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我不当官僚主义,对全国干部也是一个推动。二是要骑马到黄河、长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三是最后写一部书,把我的一生写进去,把我的缺点、错误统

8、统写进去,让全世界人民去评论我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晚年的毛泽东还是十分注重调查研究的,敢于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为全党树立了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对于当前指导我们和推动我们全党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案例 3 :八抬大轿 案例呈现: (摘自韩世福毛泽东到马列学院作报告) 1940 年 1 月,我在延安马列学院毕业,留该院任校务处长。这年初秋一个上午,早餐前,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启龙、副院长范文澜把教育处长邓力群、教育干事安平生、宣传干事马洪和我叫去,说:“今天请毛主席来学院作报告,由你们接送。膳后你们赶紧到杨家岭接

9、毛主席。”延安正处在最困难的时期,我这个校务处长几乎一无所有,总不能赶着骡马去接毛主席来作报告呀!我们四人都感到为情。张启龙说:“毛主席和党中央知道我们情况,不要紧,去吧。无车无马就陪主席走走吧。” 从马列学院到杨家岭,少说也有四五公里,中间横着延水河。我们走了一半路,刚跨上延水河桥头,毛主席就和我们桥头相遇了。一见到毛主席,我们都愣住了,他来得这么早,脚下的布鞋面都蒙上了一层灰尘,可见毛主席走得很急。未等我们开口问好,毛主席抢先问我们:“你们四个风风光光的,要干么子去?”邓力群答道:“学院领导派我们来接主席。”毛主席幽默地说:“接我?嗯,我晓得的,是怕我忘了今天有报告会吧。你们放心好了,学院

10、给我的任务,那是忘不了的。”邓力群解释说:“是要我们来接毛主席的,我们来晚了,很不像话。”毛主席扬起手来摇了摇,说:“这样做有点不好,一个人做报告要四个人接,要不得!要不得!”说到这里,毛主席环顾了一下四周,很认真地说:“哦,四个人,轿子呢?你们不是抬轿子来接我呀?下回呀,跟你们领导说,再加四个人,来个八抬大轿,又体面,又威风。要是还有人,再来几个鸣锣开道的,派几个摇旗呐喊的,你们说好不好?”我们都笑了,谁也不回话。毛主席也笑了,一个劲地摇头,说:“那才不象话嘛,对不对?皇帝出朝,要乘龙车凤辇,官僚出阁,要坐上八抬大轿,前簇后拥,浩浩荡荡,摆威风。我们是共产党人,是讲革命的,要革皇帝官僚的命,

11、把旧世界打它个落花流水。我们既要革命,既要和旧的制度决裂,就万万不能沾染官僚习气。从杨家岭到马列学院,十里八里路,十万五千里长征都走过来了,这几步路算不了什么,我不是不知道路,不要接接送送 。我们要养成一种新的风气,延安作风。我们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说得我们一个个点头称是。 案例讨论: 为什么群众路线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 案例点评: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结局的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毛泽东历来十分关心群众,自觉地为人民谋利益,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从不搞特殊化,同群众打成一片。 案例 4

12、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题词的由来 案例呈现: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共产党人的最高行动准则。这一崇高思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已经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于人民解放事业的发展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命题,第一次出现,是 1945 年 4 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一文。在此这前, 1944 年 9 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直属日解放日报发表了毛泽东 1945 年的任务一文,文中说:“我们的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

13、但是 , 毛泽东以苍劲有力、浓墨潇洒的笔法写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九个大字,却是 1949 年 11 月 27 日为中央军委工程学校(简称“军委工校”)庆祝开学典礼而题词,并在当时该校校刊刊登过。 军委工校是现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前身。该校校史编委会曾对毛泽东为本校题词一事,进行过详细周密的调查。编委会同志查阅了大量历史档案材料,走访了许多老同志,阅读了许多当事人撰写的回忆录,弄清了原件存放的变迁。原件从 1949 年到 60 年代初,一直由军委工校校刊编辑室工作人员保存, 60 年代中央军委在全军征集毛泽东手稿时,该件上交了有关部门。 军委工校的前身又是早在 1931 年 2 月于红色

14、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建立的我军第一所通信工程技术学校中央军委通信学校。该校 1937 年 1 月随中央领导机关迁到延安,通称延安通校, 1948 年扩建为华北军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简称“华北电专”)。 1949 年春当人民解放军百大军即将渡江南下时,中央军委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决定以华北电专为基础扩建为军委工校,校址选在当时的察哈尔省省会张家口市。其时,校领导经军委办公厅恳请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和聂荣臻代总参谋长题词。毛泽东遂欣然命笔,挥笔题写了上述九个字的题词。朱德的题词是:“学习科学技术,巩固人民国防”,聂荣臻的题词是:“树立埋头苦干、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 1949 年 11 月 27 日

15、,军委工校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会上宣布了毛泽东的题词,到会同志听得聚精会神,心情激动。当扩音器响亮地付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毛泽东”时,近 4000 名师生报以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无不欢欣鼓舞。会后,全体师生就毛泽东等领导人的题词和到会首长的讲话进行了热烈讨论,纷纷表示决心:努力学习,改造思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案例讨论: 本案例对我们有何启示? 案例点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的一贯思想,这已为人所共知。党的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

16、。在新的历史时期,愈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就愈要适应新的形势,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倡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倡廉反腐,坚决纠正不正之风,这是我国现代化事业必胜的保证。 案例 5 : 邓小平批评“两个凡是” 案例呈现: 1977 年 4 月 10 日,邓小平致信华国锋、叶剑英、党中央,郑重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由此,邓小平发了批评“两个凡是”的先声。 邓小平尖锐地指出:“两个凡是不行。按照两个凡是,就说不通为我平反的问题,也说不通肯定 1976 年广大群众在天安门广场的活动合乎情理的问题”。 邓小平说:“毛泽东同志自已多次说过,他有些话讲错了。他说,一个人只要做工作,没有不犯错误的。又说,都犯过错误,如果不犯错误,为什么他们的手稿常常改了又改呢?改了又改就是因为原来有些观点不完全正确,不那么完备、准确嘛。毛泽东同志说,他自己也犯过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