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doc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044104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政策》doc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政策》doc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政策》doc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政策》doc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宏观经济政策》doc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政策》doc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政策》doc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宏观经济政策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利用ISLM模型,讨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工具、种类、作用机制和作用大小的决定因素。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工具、种类、作用机制教学重点和难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工具、种类、作用机制教学方法:讲授、教学内容: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一、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与种类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四个。这些目标相互之间存在一定冲突,往往不能兼得。宏观经济学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保证经济在物价稳定的前提下沿着充分就业轨迹增长。微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增进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以提

2、高社会福利。2宏观经济政策种类(1)需求管理政策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波动的根源在于总需求的波动。总需求不足导致失业增加,经济萧条;总需求过多,导致物价上升,经济膨胀。需求管理政策就是要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实现总需求等于总供给,达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需求管理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供给管理政策另一些经济学家相信萨伊定律,认为供给会创造出自己的需求。失业是由总供给不足引起的。而总供给不足的原因在于税率过高,挫伤了人们储蓄、投资与工作的热情。只有降低税率,才能增加总供给,增加就业。供给管理政策是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上述政策目标。供给管理包括控制税收政策、改善劳

3、动力市场状况的人力政策以及放松减轻政府对经济的管制,鼓励自由竞争等等政策。(3)国际经济政策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不仅有赖于国内经济政策,而且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国际经济政策,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本章集中精力介绍凯恩斯的需求管理政策,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二、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必要性1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1)古典经济学家的基本思想第一,市场机制在微观方面会产生某些低效率现象,但在宏观方面是有效的。古典经济学家认为,价格、货币工资与利率具有灵活性,对于任何干扰与冲击导致的经济对充分就业均衡的偏离,它们会有效地运作,使各种市场及时出清,迅速恢复充分就业均衡。第二,政府对宏观

4、经济运行的干预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常常导致经济更大的不稳定。(2)古典宏观经济学说的理论基础萨伊定律A萨伊定律的内容让巴蒂斯特萨伊(Jean Baptiste Say,17661832),在 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中,提出 “供给会创造出自己的需求” 的观点,被后人称为萨伊定律。B萨伊定律在物物交换经济中自然成立物物交换经济中,任何产品除了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求以外,其余部分总会用来交换其他的产品,从而形成对其他产品的需求。因此,在物物交换经济中,供给一种商品意味着需求其他一些商品。C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萨伊定律在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经济中也同样成立大多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萨伊定律在以货币为

5、媒介的交换经济中也同样成立。货币只不过是交换的媒介,它方便了交换,但不会改变交换的实质。在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经济中,萨伊定律的表现形式就是储蓄等于投资:人们的收入扣除消费以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储蓄。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如果说储蓄就是资本的供给,那么,投资就是资本的需求。在利率机制的作用下,储蓄与投资必然相等。 D萨伊定律的推论萨伊定律的一个重要推论是社会不可能产生普遍性的生产过剩,从而不会出现非自愿失业。(3)古典宏观经济学说的危机古典宏观经济学说的基本信念,被19291933年空前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这个经验事实所否定。2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观点(John Maynad Keynes ,18831

6、946。通论,1936)(1)供给不能自动创造需求。在私人经济活动中,有效需求常常不足:第一,消费倾向递减导致消费不足(,);第二,MEC递减与流动性偏好导致的r不能无限降低导致投资不足。(2)有效需求不足的后果: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经济萧条,失业增加。(3)政策主张:政府必须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增加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三、宏观经济学家争论的要点和宏观经济学主要流派1宏观经济学家争论的要点(1)市场机制能否自动实现和维持充分就业状态?(2)政府是否有必要调控宏观经济活动?2宏观经济学主要流派(1)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派(或正统凯恩斯主义学派)与新凯恩斯主义。(2)自由主义:货币

7、主义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周期学派和真实经济周期学派)。第二节 财政政策一、财政构成与自动稳定器1财政构成国家财政由政府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构成。政府支出分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两类。政府购买直接是社会总需求的组成部分。它的变动通过乘数效应影响总需求变动。转移支付虽然不能算作直接的总需求,但它通过影响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来影响总需求。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最主要部分。公债是由于政府的财政支出超过了收入,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向国内外的借债,实际上是税收的预征,因而公债收入不能算是财政收入。税收既影响(间接)总需求,也影响激励机制与总供给,最终都影响就业与收入。2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

8、abilizers)(1)自动稳定器的含义;经济体系中内在的能自动减轻国民收入波动的机制。它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萧条时期自动减轻经济衰退。(2)财政制度自动稳定器的组成: A税收(比例税收):经济萧条实际Y税收可支配收入消费Y;B转移支付:经济萧条Y转移支付可支配收入消费Y;C农产品支持价格:经济萧条农产品P对农业的补贴可支配Y消费Y。(3)自动稳定器的局限性A事后才发挥作用; B作用程度有限:只能轻微地减轻收入的波动,不能逆转经济的变动趋势,从而不能消除经济波动。二、财政政策的种类与使用原则1财政政策的含义与财政政策工具(1)财政政策的含义财政政策是对政府支出与税收进行

9、规划,以抑制商业周期的波动,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地增长。(2)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当局为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所选择的操作手段。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改变政府转移支付和变动税收三种。它们将引起总需求的变动,最终导致一般价格水平、就业量与国民收入的变动。2财政政策种类(1)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减少税收;(2)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支出,增加税收。3财政政策的使用原则: “逆经济风向行事”,或相机抉择或斟酌使用:经济衰退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刺激总需求。反之,当经济过度繁荣,出现通货膨胀时,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以抑制总需求(即补偿性财政政策)。三、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和“挤出”

10、效应1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在ISLM模型中): GYL1L2rIY2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1)定义:挤出效应是指政府增加支出或削减税收所导致的结构性赤字的上升,可能提高利率,减少或挤出国内私人投资的现象。(2)决定因素:挤出效应仅仅适用于结构性赤字,与经济的繁荣程度正相关。如果经济衰退导致周期性财政赤字上升,政府支出的增加就不一定提高利率,减少国内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因为经济衰退引起货币需求减少(收入减少与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导致利率降低;另外,衰退时,货币当局往往会增加货币供给量。四、决定财政政策效果大小的因素: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GYL1L2rIY1LM曲线的斜率既定,财政政策

11、效果的大小与IS曲线的斜率正相关: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意味着对变动的反应程度越小(消费函数比较稳定,从而边际消费倾向比较稳定),即一定量的变动仅引起少量的变动。因此,当政府支出增加引起上升时,减少的就少,即 “挤出效应”较小,财政政策效果就较大。画图。2IS曲线的斜率既定,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与LM曲线的斜率负相关:LM曲线的斜率()越大,意味着对变动的反应程度越小(也可能是较大,但通常假定货币流通速度比较稳定),一定量的变动只能引起少量的的变动,反过来说就是一定量的变动会引起的大量变动,进而引起投资的大量变动。因此,当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减少时,如果LM曲线比较陡峭,的上升幅度就较大,投

12、资的减少量较多,“挤出效应”也就较大,财政政策效果就较小。反之,LM曲线的斜率越小,“挤出效应”就越小,财政政策效果也就越大。3财政政策的特例(1)在凯恩斯区域,LM曲线的斜率,利率不变,挤出效应等于零,财政政策效果极大。(2)在古典区域,LM曲线的斜率,利率极高,挤出效应极大,财政政策等于零。五、功能财政与平衡预算思想1财政预算的种类财政预算(budget)确定政府在既定年度内的预计支出与预期收入。在一个财政年度中,如果政府收入超过支出,就会产生预算盈余(budget surplus);政府收入小于支出,就会产生预算赤字(budget deficit);政府收入等于支出,就是预算平衡(bal

13、anced budget)。财政预算有三类。(1)实际预算(actual budget):是指既定年度内,政府实际的支出、收入和赤字或盈余额;(2)结构性预算(structural budget):结构性预算也叫充分就业预算,是指经济如果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运行,即实际收入等于潜在收入条件下,政府的收入、支出与赤字或盈余额。(3)周期性预算(cyclical budget): 是指实际预算与结构性预算的差额,用以衡量商业周期对预算(政府支出、收入和赤字)的影响:如果某年的实际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收入,则税收量减少,而支出增加(自动稳定器),从而该年的预算支出就大于收入,出现赤字。这种赤字叫做周期性

14、预算赤字。它是由于经济运行偏离了充分就业轨迹产生的。(4)区分周期性预算(赤字)与结构性预算(赤字)的意义周期性预算赤字或者盈余根源于自动稳定器,具有被动性;结构性预算赤字或者盈余根源于财政政策,具有主动性。实际的财政预算赤字或者盈余既可以随经济波动而变动(周期性预算),也可以随财政政策的变动而变动(结构性预算)。为了区分预算盈余变动的原因,衡量财政预算安排的合理与否(结构性预算赤字等于零的政府被认为是对公民负责的政府),有效地消除持久性的预算赤字,有必要区分周期性预算(赤字)与结构性预算(赤字)。2平衡预算思想在通论出版之前,人们普遍认为公共财政不过是个人当家理财的一种应用与扩大,因此,政府

15、预算同家庭预算一样,应该保持支出与收入的平衡。通论出版以后,仍然有不少人坚持这种观点。历史上主要有三种平衡预算思想。(1)年度平衡预算:A、含义:在一个财政年度内保持预算平衡。 B、缺陷:加剧经济波动:衰退Y税收。为了保持预算平衡,政府支出也必须或提高税率衰退更加严重。(2)周期平衡预算A含义:在一个经济周期内保持预算平衡。 B缺陷:第一,将扩大经济波动。因为繁荣时的预算盈余不一定正好能够弥补衰退时的预算赤字。如果衰退比较严重,持续时间较长,预算赤字就会大于预算盈余。此时,为了实现周期内的预算平衡,即使在经济衰退时期也必须减少政府支出,从而使衰退更加严重。第二,周期预算平衡应决定在什么水平上,难以确定:因为不知道未来的波动多大,持续时间多长。(3)充分就业预算平衡政府预算应该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达到均衡,即政府的支出量应该等于充分就业条件下的税收量。现代经济学家都认为,一个向公民负责任的政府,应该保持充分就业预算平衡。3功能财政思想凯恩斯认为,财政预算的主要目标不是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