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护理常规》doc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033497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cu护理常规》doc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icu护理常规》doc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icu护理常规》doc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icu护理常规》doc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icu护理常规》doc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u护理常规》doc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cu护理常规》doc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U护理常规昏迷患者护理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2、取平卧位,床头稍抬高,1530度,呕吐患者取侧卧位,防止发生吸入性肺炎。3、做好基础护理,防止褥疮及肺部感染发生。4、加强营养,做好肠内营养的护理。5、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感染。6、烦躁不安的病人,设专人守护或加床档以免发生坠床。保暖时注意防止烫伤。7、对尿失禁及尿潴留的患者,遵医嘱给予假性导尿或留置导尿,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8、对肢体瘫痪患者,应定时进行肢体被动活动,加强功能锻炼。9、昏迷病人注意保护角膜, 纱布盖于眼上或外涂眼膏。DIC患者护理1. 各种抢救药品及设备都处于完好备用状态。2. 按危重患者护理常规,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发生休

2、克时按休克常规护理。3.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4. 出血:A皮肤出血:若有血疱,紫癜性大片坏死,用无菌纱布包扎,保持床单清洁干燥,穿刺部位和注射部位压迫止血,每日观察并记录皮肤情况。B鼻出血应鼻部冷敷,遵医嘱进行鼻腔堵塞。C口腔粘膜出血用去甲肾上腺素溶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D呕血应按上消化道出血护理。5尽可能减少有创性操作,静脉穿刺或注射力争一针见血,避免止血带捆扎过紧,穿刺点按压时间延长,防止出血发生。根据病情适当减少无创血压监测次数。6观察治疗反应:A 输入血液成分时,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发生。B 应有用肝素治疗时,注意观察有无出血情况及出血量,并及时报告医生。7做好心理护理。8对于肢体疾病

3、患者,遵医嘱给予局部冷敷,减轻疼痛。脑出血患者护理1绝对卧床休息。2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脑缺氧症状。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4如患者出现高热时,按照高热患者护理常规。5预防泌尿系统感染。6加强基础护理,做好预防褥疮护理、口腔护理、保持大便通畅。7肢体瘫痪时,做好肢体被动活动。心衰病人护理1准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及器材。2根据诱发原因进行处理:A 若输液过多过多者,应立即停止或减慢输液速度。B 若为心原性肺水肿,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血管扩张药及镇静药,及时纠正心衰。3迅速控制疾病发展:A 四肢轮换结扎止血带。B 选择正确体位:取半卧位或坐位,两腿下垂,同时遵医嘱给予酒精湿化,以减轻肺水肿。C 严密观察

4、病情变化。4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注意保暖及饮食调节。5做好心理护理。休克病人护理1做好营养护理。2做好各项基础护理。3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成员的沟通。4观察要点:A 意识和表情B 皮肤色泽、温度、湿度。C 尿量。D 血压及脉压差。E 脉搏。F呼吸。机械通气病人护理1气管插管:A 观察并记录气管插管的深度,妥善固定,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B 对于烦躁不能合作者,应使用约束带固定,注意松紧适宜,防止非计划性拔管发生。、C 搬动患者或翻身时,保持各管道通畅,防止管道脱出或气管插管移位。D 定期检查气管插管气囊充气情况。2人机对抗A 检查呼吸机参数是否是否合适,选择合适的呼吸方式。B 将

5、呼吸频率调至正常范围内,如患者呼吸太快,可隔次辅助。C 如人机对抗严重,应及时处理。必要时给予镇静剂。3吸痰的注意事项:A 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而确定吸痰时间。B 吸痰前后给予纯氧吸入。C 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D 吸痰时观察患者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E 呼吸机温度控制在世界上3234度。4注意观察感染迹象。5预防口腔感染。6. 加强心理护理。重症胰腺炎护理1、协助病人更换体位,按摩背部,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以缓解疼痛。2、防止休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若病人发生休克,应注意保暖,加盖棉被,禁用热水袋。建立两条静脉通路时,注意调节输液速度。3、观察病人呼吸形态,根据病情,监测血气结果,鼻导管

6、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鼓励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若病人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及缺氧症状,应给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按机械通气病人护理。4 禁食并持续有效胃肠减压,遵医嘱给予TPN,维持营养需要量。 通知空肠置管给予要素膳或短肽型肠内营养液,维持营养需要量。5保持各引流管通畅,和持续有效引流,防止翻身时管道脱位、纽折。并观察记录各引流液的量和性质。6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协助并鼓励病人多翻身、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加强生活护理。若患者出现高热,及时给予物理降温措施。7做好心理护理。气管切开护理1气管切开切口不宜过大,否则易脱出。2尽量减少患者头部的活动或强调头颈部一致转动。3

7、固定气管切开时松紧度适中,以能伸入一小指为宜,其松紧度应定时检查并随时调整。4注意观察气囊充气情况。5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每次吸痰时间小于15秒,吸痰前后给予纯氧吸入。6气管切开已换金属套管,每46小时煮沸消毒一次。7注意做好气道湿化护理。8做好心理护理。颈椎损伤护理1做好心理护理。2做好各项基础护理,防止褥疮、肺部感染及泌尿系感染发生。3预防呼吸道并发症,鼓励其深呼吸、用力咳嗽,并定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4气管切开患者按气管切开护理。5体温异常:A 高热时及时使用物理降温措施,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降温药物。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并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保证能量和营养的摄入,

8、做好心理护理。B 低温时注意保暖,使用热水袋、电热毯时应严格控制温度,防止烫伤。6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定期开放尿管,锻炼膀胱功能,每周更换导尿管,必要时做膀胱冲洗。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增加尿量,起到局部冲洗作用。7按时翻身,使用气垫床有效预防压疮,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并定时按摩骨隆突处。对已经形成的压疮而面积较大、组织坏死较深时,应定时换药。呼吸衰竭患者护理1严密观察呼吸节律和频率的变化。2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少量多餐。3保持呼吸通畅,鼓励患者排痰咳嗽,并配合雾化吸入、翻身拍背、体位引流等。4呼吸困难时取半卧位,给予氧气吸入。5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如有呼吸困难、发绀,呼吸衰竭合并心

9、力衰竭者给予低浓度、低流量持续给氧。6应用机械通气者,需正确调节呼吸频率、潮气量、吸呼比等。7通气不足、明显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可应用呼吸兴奋剂。8对烦躁不安或意识障碍者,避免使用抑制呼吸的镇静药。9按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呼吸道感染。血滤病人护理1配置置换液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输液管每日更换1次。2记录24小时出入量,并要把超滤液统计入其中。3每46小时监测电解质肾功能,发现异常及时处理。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5观察出凝血机制:A 全身肝素化的患者每24小时测凝血分析。B 局部肝素化的患者只维持滤器内时间30分钟。当管路中颜色变暗、温度下降,则表现已经或即将发生凝血,及时检查并处理凝血

10、时间。C 如肝素用量过大,尤其是在全身肝素化时,应严密观察全身出血情况。6经常查看各管路有无松动、漏血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7监护血滤后肾功能恢复情况,每日复查肾功能、电解质。保持尿管通畅,预防泌尿系感染。8加强生活护理,协助患者被动运动,定时翻身防止褥疮发生。肠内营养病人护理1每次注食前后温开水冲洗胃管,防止管道堵塞。2使用输液泵均速输入,浓度从低到高,逐渐增加滴注速度。3严防营养液发生感染,现配现用,输注过程中使用加温器,避免温度过低引起肠道功能障碍。4胃管内注食时取半卧位,避免误吸。5观察患者反应,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时,应考虑营养液的量、温度、速度是否合适,胃管位置是否合适。

11、6做好心理护理。脑外伤病人护理1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的变化,并做好记录。2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病人给予口咽通气管开放气道,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3妥善处理头部伤口,并保持伤口及敷料清洁,观察有无渗血等。4观察有无脑脊液漏、呕吐及呕吐物的性质,有无剧烈头痛或烦躁不安等颅内压增高表现或脑疝先兆。5昏迷病人详见昏迷病人护理。6遵医嘱按时给予脱水剂,对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7神志不表,烦躁不安患者,适当约束肢体,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护理1维持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即使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给氧,必要时气管切开。2迅速清除未被吸收的毒物,了解病史后,用

12、清水或针对中毒药物的解毒剂清除皮肤,眼内毒物,然后进行催吐或洗胃、倒泻、强酸、强碱中毒切记洗胃,可用牛奶或蛋清保护胃黏膜。3生命体征监护,密切观察病人的临床症状,T、P、R、BP及瞳孔变化,出入量等,昏迷病人作好皮肤护理,防止褥疮,避免并发症的发生。4做好心理护理。(1)误吸、误食、加强知识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2)自杀者清醒后了解中毒原因,提防患者再次自杀。5用药护理: 阿托品应早期、足量、反复给药直至阿托品化,但也应该警惕阿托品中毒。6、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密切观察病人进食物量。脑梗塞病人护理1、生命体征检测,特别应注意检测意识状态,及神经系统症状及时记录。2、降低颅压。(1)小心抬高床头30度(2)安静卧床休息,避免环境嘈杂(3)避免胸内压增高(4)避免血压突然上升(5)正确应用脱水药物(6)适当限制水分的摄入(7)控制高热3、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缺氧4、保持体液、电解质平衡,每日记录入量,特别是尿量。5、维持营养供给,昏迷病人早期34天内应禁食,34日无呕吐,无脑脊液鼻漏,胸口发音正常,可应用补充营养。6、预防并发症:加强基础护理,经常翻身,按摩骨突处,避免褥疮发生,鼓励病人深呼吸,咳嗽,定时吸痰并扣击背部以利痰液咳出,预防肺部感染。7、注意安全,防止受伤,加床挡保护病人,并做好术前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