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经》中的爱情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885421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9.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诗经》中的爱情(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古代北方文学之代表,对后世文学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收录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叶五、六百年间的诗歌305 篇。到了汉代,它的儒家权威地位再次被确定,成为诗经。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赋、比、兴”是独特的表达方式。1、诗经中的爱情诗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文学创作永远的主题。从远古时代至今日,关于爱情题材的诗文一直为中华民族喜闻乐见,追溯到诗经。这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最为人称道的是国风中的爱情诗,它表现上古时代人们特有的爱情,展示了人们美好的内心世界。诗经中的爱情诗,为我们留下不可磨灭的情感的光辉。诗经中的爱情诗,包括男女之间的情歌、男女结合

2、的婚嫁诗、弃妇诗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诗,反映了人类早期青年男女对待爱情的做法、态度。诗经中的爱情诗,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痛苦及坦诚、真挚的感情。1.1诗经中对于爱情的描述:鲜明生动,带有几分羞涩诗经中的爱情诗,是祖国文学的宝贵遗产,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鲜明生动的内容,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诗一开头,向人们展现了一对相亲相爱的雎鸠,在河中小洲关关鸣叫求偶,此情此景触发诗人对河边采摘荇菜姑娘的爱慕与追求,他反复倾诉自己内心缠绵难解的思慕之情,“求之不得”一句,掀起了热恋中的波澜。“寤寐思服”、“辗转反侧”逼真地描绘,更显得生动、鲜明,真诚可贵。末章在诗人的想像

3、中,实现了一对有情人结成伴侣的美好愿望。这首古老的爱情诗,反映了当时青年男女对美好婚姻的追求,这首诗是爱情诗之祖,“关雎”成为美好的爱情象征。诗经中的爱情诗,虽然写的是男女双方的热恋,不过恋爱的双方面对自己喜爱的人,总是带有几分羞涩,不知如何是好。陈风中的一篇,就把双方又尴尬、又欢喜的时刻写得很逼真:“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 佼人缭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可见在有好感的对象面前古代人和现代人一样很容易手足无措。1.2 古朴自由的恋爱方式及执着的追求诗经是中国唯一脱去了脂粉与俗气的情爱文学盛典,是民族青春时代自由生活的真实记录

4、。很多作品都是自贫民生活中取材,所以对于贫民青年淳朴而毫不做作的爱情也有许多描写。其中男女对答的情歌,郑风 溱洧篇可以说明这一点:“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阑兮。”女曰:“ 观乎? ” 士曰:“ 即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汙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謔,赠之以芍药。”这首诗采用问答的方式描写了劳动青年自由古朴的恋爱生活,刻划了他们热情大方、开朗的性格。诗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追求幸福爱情的强烈感情。再如,蒹葭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如此重章反复,前后三章,只更换了个别字,但可以看出,这是一首优美的抒情恋歌,所描写的是若隐若现扑朔迷

5、离的美好诗境。那秋水、那蒹葭、那伊人,都似笼罩在轻紗般的薄雾中。由于河水的阻隔,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即、可求而不可得。写出了一个在恋爱中痴情人的心理感受,真实、生动、曲折、感人。从郑风溱洧中,从蒹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的人们古朴自由的恋爱方式极其对爱情的执着的追求。1.3青年男女恋爱时的坦诚与率直上古时代青年男女的恋情,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坦诚、率直,是一种活泼真实生命力的体现。在国风 摽有梅中写到:“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暨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这是少女采梅子时所唱的一首情歌,是少女珍爱青春、渴求爱情的自然流露。这位少女由梅树

6、果实的成熟脱落,很自然的想到宝贵青春逝去,难以抑制内心情感,唱出这首歌希望男子娶她为妻。摽有梅表现了诗中的少女急切的心情且又不失自尊自重。原本是她希望爱情的到来,却是希望男子来找她,表现了春情萌动的少女复杂的心理,写出了青年男女恋爱时的坦诚与率直。把恋爱中的青年男女坦诚、率直的性格表现的生动感人。2、由爱情反应社会诗经中的爱情诗除了叙写爱情,同时也表达思念,反映政治,如卷耳这首诗表面看是写一位妇女思念远行的丈夫,其中第一段妇人直接表达她的忧思,“采卷耳”只是为了缓解心中的郁闷。因为妇人闲来无事,整日独守空房,饱尝着相思之苦,幻想着丈夫所受的苦难。这一细节巧妙地表现出妇人忧愁不解,反而日益加深的

7、境遇。第二段以后是想象丈夫在外登山喝酒,长途跋涉,思家忧伤的感情,借此抒发自己的相思之苦。由此思念在外征战的丈夫。我们就不难想象当时的现实社会,它从侧面反映了诸侯混战给黎民百姓带来的灾难。可想当时社会的分裂,奴隶主阶级的腐朽和政局的紊乱。从有些诗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没有封建社会那么多教条束缚,有一定的爱情自由,而婚姻又是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因为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低下,而且传播手段也匮乏,诗歌就成了人对爱情和感情的体现,进而表达人们对爱情的合理追求与美好祈愿。然而,阶级意识是必然存在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类的金科玉律开始逐渐形成,这是自由爱情与礼教法制的矛盾,使得很多相爱的人却无法在一起

8、。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自由的爱情更是珍贵。可在那个等级观念日浓的社会,爱情自由也无可避免地逐渐被礼教法制所打压,为金钱权势所侵蚀。那礼教与阶级的压力,感情和权势的冲突。一双双情侣被强行拆散,一对对鸳鸯沉溺于痛苦的海洋!导致爱情在当时的社会制度面前显得十分卑微。3、结语诗经中的爱情诗,记录了人类真实、美好的情感。我们从中看到了在民族青春时代人们健康、专一的恋爱观。诗经中的爱情诗,再现了人们对高尚爱情的理解认识。在当今物质条件极其丰富的年月,人们的爱情观念似乎存在着一些偏差,有的人追求金钱、名誉、地位,唯独忽略了人的情感。有的人把爱情当作奢侈品,满眼都是无奈的婚

9、姻,生存的需要,因而也就了未婚同居、未婚生子。也就有了当今社会极高的离婚率现象的产生。有时从个别中学生身边走过,灌进我耳朵里的是目前所谓的流行歌曲: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也听到一些成年人,嘴里也哼哼叽叽唱这样的词,这样的比喻合适吗?这种语言也是对美好爱情的亵渎吧!当爱情被歪曲后,当爱情搀杂上世俗的功利后,就会变得庸俗不堪。我们应该摆脱精神世界中的污秽,坚持健康的爱情观。我们通过诗经,可以体会古代青年男女的欢乐与痛苦,可以从他们大胆的追求自由幸福的领悟出人生的道理,那就是爱情在相知中,幸福在劳动中,永恒的爱情来自纯结和忠贞。两千年后的我们,再次重温这些诗歌时,那些鲜活的灵魂仿佛又出现在我们面前。值得我们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参考文献 诗经. 百首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年. 古典文学知识.1999,第二期 中国文学史(第一册).先秦汉代. 中国古代诗歌十二讲.(第一讲 先秦诗歌上),北京出版社. 胡敬君.诗经.爱情诗的文化解读,新华网2004,1.注释 鑫淼:关雎赏析 2006.10.10 第二页 孙文路:诗经郑风溱洧赏析 2011.12.3 第一页 雯蓉:蒹葭赏析 2009.09.05 第二页 张引忠:诗经.风.国风.召南.摽有梅解析 2010.04.21 第二页 兴万生:裴多菲诗歌精选,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3.1 第10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