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纳粹排犹及奥斯维辛集中营 结题报告(结题论文)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98759 上传时间:2017-05-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性学习——纳粹排犹及奥斯维辛集中营 结题报告(结题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研究性学习——纳粹排犹及奥斯维辛集中营 结题报告(结题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研究性学习——纳粹排犹及奥斯维辛集中营 结题报告(结题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研究性学习——纳粹排犹及奥斯维辛集中营 结题报告(结题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性学习——纳粹排犹及奥斯维辛集中营 结题报告(结题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纳粹排犹与奥斯维辛集中营”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结题论文一 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建立及发展过程1939 年,波兰被纳粹德国占领后,奥斯维辛便属于纳粹德国的势力范围,从此Oswiecim”一词被纳粹改成了Auschwitz。在 1939 年底,当地的纳粹头目和警察头目便打算在这里修建一座集中营。很快,一些训练有素的德国纳粹开始着手选址修建集中营,终于在奥斯维辛找到了一块他们认为十分理想的地方。集中营选择在奥斯维辛城边的开阔地带,选择在此建营的主要原因::这里是一个很大的铁路交通枢纽,便于运输“犯人” 。主营是整个奥斯维辛地区集中营的管理部门所在地。

2、 1940 年 4 月 27 日,纳粹德国党卫军首领希姆莱正式批准修建奥斯维辛集中营,集中营的长官为臭名昭著的鲁道夫胡斯。最初的奥斯维辛一号占地不足 6 公顷。1940 年 6 月 14 日,收容了首批 728 名波兰和德国政治犯。奥斯维辛一号通常关押着 1.3 万至 1.6 万人,1942 年最多时达 2 万人。 1941 年 3 月 1 日,希姆莱视察奥斯维辛集中营后,命令鲁道夫胡斯将其扩建为一个同时具有关押、劳役和灭绝三种功能的超级集中营。 1941 年 6 月,纳粹德国入侵苏联后,大批苏联战俘被陆续收入集中营。 1941 年 9 月 3 日,奥斯维辛集中营第一次使用毒气“齐克隆 B”试

3、验杀人,试验地点是青壮年营二号房舍的地下室,试验对象为 600 名男性苏联战俘和250 名从集中营医院筛选出来的男性犯人。 1941 年 10 月,纳粹驱使奥斯维辛一号的囚徒建造了奥斯维辛二号(比克瑙) 。扩建后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总面积达 15.5 平方公里,一条专用铁路从南边大门一直通到集中营的北端。营内设有大规模杀人的四个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同时操作一次可屠杀 12,000 人,配备的焚尸炉每天可焚烧 8,000具尸体。到 1942 年时,纳粹又在奥斯维辛边的莫诺维茨修建了奥斯维辛三号(莫诺维茨) ,在此后的 19421944 年间先后又在当地的冶炼厂,矿山和工厂区修建了 39 所

4、集中营,以便使纳粹德国能很好地利用这些免费的劳动力。1945年初,纳粹德国面临失败,为了消灭罪证,纳粹匪徒把这些大规模杀人装置炸毁了。集中营里的罪恶杀死 110 万150 万人据英国卫报报道,路透社和英国广播公司等机构公布数字显示,历史学家的最新研究结果发现,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存在的 4 年多期间,先后关押过数百万人。其中有 110 万到 150 万人在这里丧生。 100 万犹太人丧命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为实施犹太种族灭绝政策而建立的,惨死在该集中营的犹太人达 100 万左右。 逃生 20 万人在 1940 年到 1945 年期间,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幸运逃生的人总数仅为 20 万。 1.4 万

5、条人发毛毯1945 年 1 月 27 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在该集中营中发现了 1.4 万条人发毛毯。 幸存 7650 人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时候,只找到 7650 名幸存者,其中有 130 名儿童。 7000 纳粹警卫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担任警卫的纳粹德军人数大约为 7000人,其中包括 170 名女纳粹成员。 每天屠杀 6000 人1944 年前后,纳粹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屠杀达到了非常疯狂的程度。几乎每天有大约 6000 人被残忍杀害。 42 座集中营的总和奥斯维辛集中营是党卫军首领希姆莱于 1940 年 4月下令建造的,是波兰南部奥斯维辛市附近 3 座主营和 39 座小集

6、中营的总称。 关押者波及 30 个国家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关押的大多数是犹太人,此外还有吉普赛人,波兰、苏联等国的战俘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 30 多个国家的平民。 7.7 吨头发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时,在该集中营发现了纳粹德军没来得及运走的 7.7 吨头发。可想而知,有多少人曾经在此饱受折磨,经历不幸。二 纳粹德国疯狂排犹的原因简析1.历史原因:欧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当地新兴资产阶级同那些经商致富的新兴的犹太人资本家们,产生了利益冲突,噩运再次降临到犹太人的头上。现实利益的冲突加上宗教信仰的差异,大批犹太人被迫流往东欧及美洲各国,开始了历史上的犹太人第二次逃亡。不幸的是,这种反对犹太人的

7、意识,居然演变成了一种文化沉淀,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一直“遗传”到现代。尤其是进入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德国,反犹情绪与日俱增,希特勒及其追随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宗教的情结:基督教是世界上流传最广、信教人数最多的宗教。在欧洲,特别是西欧,人们普遍信仰基督耶稣。虽说基督教的经典圣经之一的旧约全书 ,原是犹太教的经典,两教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但基督教教义认为,是耶稣的 12 门徒之一的犹大为了 30 块银币而出卖了上帝之子,是犹太人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这就造成了基督徒们在情感上对犹太人的仇视。所以说信奉基督教的欧洲人在宗教感情上是很难接纳犹太人。这种宗教感情的社会化,又逐渐衍化成一种大众化

8、的厌恶犹太人的社会心态。同样,这种社会心态也作为一种文化沉淀。世代“遗传” ,并随着岁月的推移,逐渐与社会经济政治相结合,使之成为一种随时可以被利用的社会政治的潜在力量。当这种潜在的东西某个(些)政治野心家利用时,就会像火山一样喷发,成为一种疯狂的社会驱动力。 应该看到,当时的德国内部,民族主义思潮盛行,原有的宗教情绪在现实利益冲突的激化下,使人们本来已有的反犹情绪更加激烈,从而加剧了对犹太人的仇视。在这种社会氛围的熏陶下,希特勒的“仇犹反犹”观点逐步形成,并迅速成为了这股社会情绪的主导,另一方面,当时德国人仇犹反犹的社会情绪极大地刺激着他的政治野心,使其民族主义思想恶性膨胀,为其日后仇犹,反

9、犹,灭犹的政策和措施制造社会价值取向,培植政治力量。 3.现实的需要:上世纪 20 年代末 30 年代初,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使其工业生产倒退到了上世纪末的水平,这使得德国国力渐衰。深刻的经济危机不仅激化了德国国内的阶级矛盾,而且刺激了垄断资产阶级对外扩张的野心。 “德意志民族必须从掠夺的土地和生产空间中寻找出路” ,希特勒的这一争霸世界的主张,得到了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拥护和支持。然而,实施建立一个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帝国的罪恶计划需要巨额资金提供财力保证。在国力衰落的情况下,把手伸向富有的犹太人成为了希特勒及其幕僚的理所当然的选择。 4.狂暴的病态心理:希特勒是奥地利海关一个小

10、官吏的私生子,从小缺少良好的教育,青少年时代整天流浪于维也纳和慕尼黑街头,铸就了他既自私又狂妄的性格。正如他小时的一位班主任老师后来回忆所说的那样:“希特勒缺乏自制力,至少被大家认为性格执拗,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和脾气暴躁。 ”加上他患有痉挛性的神经质,发起癫狂来甚至会趴在地上啃地毯边。从有关史料上可以看出,狂暴是希特勒性格的典型特征。这也成为他上台之后着手毁灭犹太民族的重要原因之一。三 思考历史,警示未来任何历史事件都是由社会各种相关因素合力作用的产物,或者说,是历史是由当时的历史背景造就的。二战期间,600 万犹太人惨遭杀害,希特勒当属罪魁祸首。希特勒对犹太人特有的种族仇恨和政治嫉恨,是政治

11、狂人病态心理的一种特殊反映。导致希特勒这种严重病态心理的“菌种”就是来自对于历史的成见和一直以来的宗教情结。恰好这样的一个“菌种”又得到了当时德国社会环境的孕育。确切地说,希特勒的严重病态心理与当时德国社会政治生活的疯狂病态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疯狂的病态心理正是历史成见、宗教情结和现实需要三大原因的粘合剂;另一方面,这三大原因的聚合作用又把希特勒疯狂病态的心理推向了极端,从而引发了那场人类历史上的大悲剧。 纳粹党打着当时在德国流行的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块招牌,宣扬德意志民族是优秀民族,把犹太民族视为劣等民族。发动了对犹太民族的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无数的生命因此凋零在纳粹的铁蹄之下。二战胜利结束

12、已经整整半个世纪了。人们在分析研究这场犹太人遭受灭绝性大惨案时,应当从中吸取以下教训: 民族之间的恩恩怨怨应该断然了结。宽容地审视过去,坦荡地迎接未来,祖辈的恩怨,后代不宜相继。不忘历史,是以历史为鉴,而不是从历史恩怨中得到新的仇恨,只有面向未来,世界才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宗教必须与政治相分离。宗教不得干预政治生活,政治生活也不得利用宗教情绪。宗教活动应该置于法度制约之下,使宗教信仰成为信教群众的个人私事。 国家生活必须民主化、法制化。只有构建起能够防范任何形式的专断主义与独裁统治的政府运行机制,才能真正使使民众既能关心国家事务,又不至于对于某个个人或者某种信仰狂热和盲从。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历史是一面镜子,但愿世界永久和平,让所有民族平等和睦地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 “纳粹排犹与奥斯维辛集中营”课题研究小组指导教师: 研究组组长: 研究组成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