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解石阶段性勘探报告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850438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4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解石阶段性勘探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方解石阶段性勘探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方解石阶段性勘探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方解石阶段性勘探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方解石阶段性勘探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解石阶段性勘探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解石阶段性勘探报告(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 绪 言 1.1 工作目的和任务 辽宁省本溪市南芬区下马塘镇施家村方解石矿详查,是由沈阳市艺欣房屋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委托辽宁省地质矿产研究院完成的一项固体矿产勘查评价项目。根据客户的要求,对矿区西侧尚未进行普查地区,通过1:1万及1:2千地质填图以及适当的勘探工程施工和化学分析及物理测试,查明区内方解石矿体的产状,赋存状态,分布范围,规模,以及矿石质量,并估算资源量,为用户在该地区申请采矿许可证提供了地质资料。 2008年辽宁省地质矿产研究院地勘中心受院委托于08年5月份开始准备工作,6月23日开始野外生产,11月24日野外工作结束。 1.2 位置及交通 方解石矿位于本溪县草河掌镇套峪

2、村西沟本溪市南芬区下马塘镇施家村 常家岭沟。 矿区勘查面积为5.89平方公里。其座标为: 1、 1235500;410200 2、 1235530;410200 3、 1235530;410145 4、 1235630;410145 5、 1235630;410200 6、 1235700;410200 7、 1235700;410045 8、 1235545;410045 9、 1235545;410030 10、 1235500;410030 矿区南侧至草河口镇25KM;西至下马塘镇20KM。均由柏油公路连接。 1.3 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该区位于辽宁东部山地丘陵的中部,地处长白山山脉东南

3、延续部分,区内山高林密,山峰陡峭,山峰多在海拔600米以上,最高峰为1002米。 本区属中温带湿润气候,水量充沛,年平均气温6-8,7月平均气温22-23,一月平均气温-12-15。年平均降水量850-900毫米,无霜期140天左右。 该区经济以农业为主,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兼有大豆、花生及其它杂粮作物,由于套峪村以前曾有国有矿山开采及其它小型铜、铅、钼、金矿山,所以该村矿业较发达,许多村民在矿山工作,故经济稍好。 1.4 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本工作区上世纪50年代辽宁省地质局本溪地质大队曾在此进行过铅锌矿调查,提交本溪套峪铅锌矿床一座,而后又在1959年在其外围进行普查工作,提交了辽宁本溪大套

4、峪铅锌矿区外围套峪沟门至关门山之间成矿预测报告,对该地区铅、锌、铜成矿条件进行了论述。 上世纪70年代辽宁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提交了辽阳幅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及地质图和矿产图。对该区域地质和矿产做了较详细、系统的研究和论述,为以后的地质找矿工作奠定了丰富的基础地质资料。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辽宁省地质矿产勘查局辽宁省地质第八地质大队在本地区的施家堡子提交了一份方解石矿勘查评价地质报告。 辽宁省地质矿产研究院于2005年9月取得探矿权,并根据辽宁省地质矿产勘查局辽地发200440号关于下达2004年地勘工作计划的通知和辽地发200426号关于下达2004年地质勘查项目设计审批意见的通知

5、,由辽宁省地质矿产研究院承担完成的一项固体矿产勘查评价项目。于2005年9月2006年10月在该探矿权区域开展地质勘查工作。 本次工作是在上述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 1.5 本次工作情况 从2008年6月起,首先进行1:10000地质填图,矿体附近以实测为主,外围以原1:50000地质图放大修编为主,至2008年11月未部份完成了矿床的详查工作。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如下表1.5-1。 实物工作量一览表 表1.5-1 序号 项目 数量 备注 1 1:10000地质填图 10KM2 简测 2 1:2000地形地质图 2KM2 简测 3 地质路线观测点 4 槽探 72693M3 5 钻探 1964M

6、6 连续拣块样 51 通过初步勘查,获得方解石矿石总资源量(334)1040.85万吨。矿石质量为:CaO 53.88%、MgO 0.93%、SiO2 0.943%、Fe2O3 0.088%、白度 86.4。 该地区的方解石矿床是一个较大型的添料用原料矿矿床,矿石质量好,有很大的经济价值,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本区所在位置为中朝准地台(I)胶辽台隆(I1)太子河浑江台陷(I12)辽阳-本溪凹陷(I12-1)本溪台向斜虎皮峪背斜北翼下马塘褶断带。本区所在的区域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地层发育较齐全,岩浆活动频繁强烈。 2.1 地层 本区区域地层发育较齐全,但对本矿区有影响的地层仅是

7、新元古代地层和早古生界地层,这些地层从老到新简述于下: 2.1.1新元古界青白口系细河群 本群主要分布在中部,由下而上分别为钓鱼台组、南芬组、桥头组和康家组,它们之间均为整和接触,本群与下部地质体均为角度不整和接触关系。缺失下部的永宁组。 钓鱼台组主要岩性为灰白色、浅褐色、厚层、中厚层石英砂岩、间夹页岩。底部为砾岩、含砾砂岩,厚114-466米。上覆南芬组砂质页岩层。 南芬组主要岩性为褐色、淡紫灰色、蛋青色、中厚层、泥灰岩,砂质泥灰岩;灰绿色、暗灰色页岩、砂质页岩、粉砂岩、厚243-108米。上覆桥头组含岩屑粗砂岩层。 桥头组主要岩性为灰色、浅褐灰色,中厚层、厚层石英砂岩,含海绿石石英砂岩与暗

8、绿色页岩、砂质页岩、粉砂岩互层。底部含页岩岩屑石英粗砂岩。厚34-174米。上覆康家组页岩层。 震旦系 本区震旦系只有康家组地层分布。 康家组主要岩性为灰绿、暗绿色薄中、中厚层页岩、钙质页岩夹石英砂岩,中厚层、厚层沥青质灰岩。厚40-227米。上覆碱厂组页岩。 2.1.2古生界下寒武系地层 古生界下寒武系地层由下而上分别为碱厂组和馒头组,主要分布在矿区及矿区的东部和北部,它们之间为整合接触,碱厂组与下覆地层为平行不整合关系。它们的岩性特征为: 碱厂组主要岩性为上部深灰厚层灰岩,下部暗绿灰色中厚层页岩夹薄层粉砂岩、灰岩。青灰色厚层灰岩,厚4.4-19米。上覆馒头组页岩。 馒头组主要岩性为绿灰、暗

9、灰、褐灰色中厚层页岩、暗灰色云母页岩,间夹粉砂岩、泥灰岩,灰色中厚层灰岩夹页岩。厚37-111米。上覆毛庄组页岩。 2.1.3、古生界中寒武系地层 古生界中寒武系地层由下而上分别毛庄组、徐庄组(2x)和张夏组(2z),主要分布在矿区及矿区的东部和北部,它们之间为整合接触,徐庄组与下覆地层为整合关系。它们的岩性特征为: 毛庄组主要岩性为暗灰、暗色中层、中薄层云母页岩,暗灰色、中薄层页岩夹薄层粉砂岩、砂岩和透镜状泥灰岩、结晶灰岩,厚30.7-123.2米。上覆徐庄组角页岩。 徐庄组主要岩性为上部灰色中厚层结晶灰岩,细晶大理岩,下部砂质页岩,夹结晶灰岩。厚126.8-158.5米。被张夏组灰色灰岩(

10、大理岩)覆盖。 张夏组主要岩性为上部灰色中厚层鲕状灰岩(大理岩),中部灰色、灰白色、白色厚层灰岩、鲕状灰岩(大理岩),下部灰色、灰白色灰岩(大理岩)。厚183.6-556.5米。上覆崮山组灰岩。张夏组是本区方解石矿的重要含矿层位。 2.1.4、古生界上寒武系地层 古生界上寒武系地层由下而上分别为崮山组、长山组和凤山组,主要分布在矿区及矿区的东部和北部,它们之间为整合接触,崮山组与下覆地层为整合关系。它们的岩性特征为: 崮山组主要岩性为灰色、暗灰色薄层灰岩夹泥灰岩、页岩、砂质页岩。厚11.5-79.3米。上覆长山组竹叶状灰岩。 长山组主要岩性为上部灰色薄层竹叶状灰岩,暗色页岩。中部暗灰色中厚层页

11、岩,下部暗灰色中厚层页岩,泥灰岩,竹叶状灰岩。厚66.5-118.8米。上覆凤山组灰岩。 凤山组主要岩性为中厚层、厚层灰岩,大涡卷状厚层、巨厚层灰岩,竹叶状灰岩,厚89.1-102.6米。上覆冶里组砂质灰岩。 2.1.5、古生界奥陶系地层 古生界奥陶系地层由下而上分别为冶里组(O11y)、亮甲山组(O12l)、下马家沟组(O2x)和上马家沟组(O2s),主要分布在矿区及矿区的东部和北部,它们之间为整合接触,崮山组与下覆地层为整合关系。它们的岩性特征为: 冶里组主要岩性为上部灰色中厚层灰岩夹透镜状页岩、竹叶状灰岩;下部灰色、黄灰色厚层灰岩、白云质灰岩或白云岩。底部为灰色中厚层灰岩,泥灰岩夹页岩。

12、厚101-215米。上覆亮甲山组含燧石团块灰岩。 亮甲山组主要岩性为灰色中厚层含燧石结核灰岩,深灰色厚层灰岩夹灰色薄层灰岩,含燧石结核灰岩,灰色中厚层白云质花纹灰岩,青灰色薄板状白云质灰岩。厚59-161米。上覆下马家沟组角砾状灰岩。 下马家沟组主要岩性为浅灰色中厚层角砾状灰岩、灰色薄层灰岩夹灰色厚层、中厚层灰岩,灰色中厚层灰岩夹薄层灰岩,灰色中厚层,厚层花纹灰岩,白云质灰岩。顶部灰色薄层灰岩夹竹叶状灰岩。上覆上马家沟组黄灰色薄层花纹灰岩。厚45-176米。 上马家沟组主要岩性为上部灰色厚层灰岩或黄灰色厚层白云质灰岩夹灰色薄层灰岩,局部含燧石团块灰岩。下部灰色厚层灰岩夹黄灰色薄层白云质灰岩,燧

13、石团块灰岩、深灰色厚层、中厚层灰岩夹薄层白云质灰岩、花纹灰岩。角砾状灰岩2-3层。厚280-558米。 2.2 岩浆岩 本区区域岩浆活动频繁强烈,对方解石成矿有影响的岩浆活动是分布在矿区南西部和西南部、北西部的燕山期第二阶段的滚马岭花岗岩超单元(52(3)21)。脉岩有闪长玢岩,花岗斑岩和二长斑岩,蚀变细粒闪长岩。 滚马岭花岗岩超单元的岩性以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为主,其侵入导致区域接触交代热力变质作用,形成矽卡岩化、角岩化、大理岩化及热液蚀变作用的变质岩石和方解石矿、金矿、铅锌矿。可能是方解石矿床形成的重要原因。 2.3 构造 本区所在位置为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太子河浑江台陷与营口宽甸

14、台拱的交接部位, 早前寒武纪的鞍山期和吕梁期的构造为本区的基本构造格架。EW向NWW向的背形构造、向形构造,EW向的韧性剪切带、滑脱带及NNE、SN、NE向的脆性断裂带是区内的线性构造特征。 2.3.1褶皱构造 与本区有关的区域褶皱构造主要为向家堡子背斜和李家堡背斜以及西部的单斜构造。 向家堡子背斜和李家堡背斜的核部均为新元古代地层。吴家堡向斜以上寒武系地层为核部,呈北西西向脊状展布。向家堡子背斜的核部有燕山期第二阶段的花岗岩侵入,并使核部的围岩发生热蚀变大理岩化、角岩化。 测区西部太平口堡子单斜构造呈东西展布,向北倾斜,倾角约30度,南老北新,由新元古代地层和古生代地层组成。 2.3.2断裂

15、构造 与测区有关的断裂构造主要有虎沟断裂带和向家堡子断裂带。 虎沟断裂带展布于太平口堡子虎沟岭一带,呈东西向展布,切穿新元古代地层和古生代地层,断裂面北倾,倾角60度,表现出较强烈的逆冲挤压构造的特点。 向家堡子断裂带呈北西300度走向,倾向南西,倾角60-70度,为逆冲断裂。南芬组地层被逆冲到中寒武系地层之上。在西侧该断裂汇合于虎沟断裂带中,成为虎沟断裂带的一部分。 另外还有展布于新元古代地层有康家组内的NW向断裂,贯穿钓鱼台组马家沟组的SN向李家堡郭家沟断裂及NW向的双山头断裂、施家堡下马塘EWNEE断裂等等。 2.4 热力变质岩石 花岗岩侵位时,为区内带来巨大热能,靠近花岗岩的沉积岩层普

16、遍重结晶,原岩的结构构造被改造。形成了不同颜色、不同粒度的大理岩和结晶灰岩、角岩、角页岩、轻微变质砂岩等。本区方解石矿床为多层位、多矿层、多种颜色、多种组合类型。 第三章 矿区地质 3.1地层与赋矿层位 下马塘镇施家村草河掌镇套峪村(西沟)方解石矿床,产于早古生界寒武系中统(2)张夏组(2z)地层中。矿床的顶板地层为寒武系上统崮山组(2)底部灰色、暗灰色薄层状,岩石构造为层带状、条带状、条纹状,局部竹叶状泥质结晶灰岩、泥质粉砂岩或砂质页岩层;底板地层为中统徐庄组(2x)和毛庄组(2m)。 3.1.1新元古界青白口系细河群 矿区新元古界青白口系细河群只有南芬组地层分布。 南芬组 出露于矿区的西南侧和北侧,其岩性下部为蛋青色簿层中厚层泥灰岩砂质泥灰岩及页岩,上部为黄绿色页岩、砂质页岩,偶夹粉砂岩。被燕山期花岗岩侵入,未见底。 震旦系康家组 矿区震旦系康家组地层分布在东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