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检验考试重点精华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79831543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微生物检验考试重点精华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临床微生物检验考试重点精华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临床微生物检验考试重点精华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临床微生物检验考试重点精华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临床微生物检验考试重点精华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微生物检验考试重点精华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微生物检验考试重点精华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论,1.细菌的发现者:安东尼范列文虎克,1665年,列文虎克研制出了第一台显微镜,1675年,通过显微镜看到了细菌。法国的化学家、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曲颈瓶实验”建立了病菌学说;创立了巴氏消毒法;研制了鸡霍乱杆菌、炭疽杆菌减毒菌苗、狂犬疫苗。德国的细菌学家郭霍:发明了固体培养基,并创立了细菌染色法;创立了实验动物感染方法。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2.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形体微小、结构简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按照微生物的大小、结构和组成分类: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无核膜、核仁,呈环状裸DNA结构,包括细菌、

2、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细胞器完整,包括真菌和原虫)非细胞型微生物(仅有一种核酸类型,包括病毒、亚病毒、朊粒)根据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分类:正常菌群:定居在人类皮肤和黏膜上的各类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无害,而且具有拮抗外来病原微生物和提供某些营养物的作用。 条件致病微生物:原属正常菌群中的细菌,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寄居部位改变或寄居微生物丛平衡失调,能引起内源性感染。病原微生物:指少数能引起人类和动、植物致病的微生物。3.微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微生物的类型、分布、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及规律、遗传、进化以及与人类、动物

3、、植物等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随着其研究的深入,形成了很多分支学科。4.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与医学和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以及特异性诊断和预防治疗措施的学科。5.临床微生物学的性质和任务:1.研究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特征2.提供快速而准确的病原学诊断3.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4.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控6.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思路与原则:1.确保分析前质量2.全面了解机体的正常菌群3.保证检验过程中的质量4.采用三定一结合(定性、定量和定位,结合病情)5.重视和加强与临床的联系第一章1.生物安全:采用微生物学技术、安全设施、保护设备,防止实验室工作人员、环境及公众暴露于实验室中处

4、理储存的已知或潜在的感染性微生物。2.实验室生物安全:描述防止实验室发生病原体或毒素意外暴露及释放的原则、技术及实践。3.获得性感染主要是由于处理感染性物质时的操作不当造成的。4.危险度评估是生物安全的核心。5.生物安全基本设备:生物安全柜和个人防护设备6.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指单位和个人为防止病原体或毒素丢失 被窃、滥用、转移或有意释放而采取的安全措施。7.生物恐怖:是指使用致病性微生物或毒素等作为袭击手段, 通过一定的途径散布危险因子,造成疾病的暴发、流行,导致人群失能和死亡。8.消毒(disinfection):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或杀灭大多数微生物的过程。 灭菌(sterilizat

5、ion):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去除所有微生物的过程。消毒灭菌技术包括:热力(湿热灭菌和干热灭菌)、化学(液体或气体)、辐射(辐射和紫外线)、过滤技术。 9.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又称医疗机构相关感染。指病人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同时也包括在医院内感染而在出院后发病的感染。医院感染的分类: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和医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10.常见医院感染:泌尿道感染最常见:与留置导管有关、 呼吸道感染、外科伤口感染、血流感染占医院感染的小部分,但是最重要的院内感染,近年来日益增加、其它:烧伤、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眼和结膜感染、子宫内膜炎、产后生殖道感染,

6、胃肠炎、肝炎等 。第二章1.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1无菌采集(标本部位和盛放容器)2早期采集3根据目的菌的特性用不同方法采集4采集适量标本5安全采集2.临床常见采血指征 :1发热(38C)或低温(36C) 2寒战 3白细胞增多(计数大于12,000109/L,特别有“核左移” 未成熟的或杆状核的白细胞) 4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核白细胞1cmX1cm)结晶紫染色1min,水洗甩干 加碘液媒染1min,水洗甩干加95%乙醇脱色30s,水洗甩干 用稀释复红或沙黄复染30s,水洗吸干后镜检临床意义:鉴别细菌 选择治疗用药 与细菌致病性有关4.培养基:由人工方法配置而成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

7、物制品。5.培养基的种类按物理状态分: 液体、半固体、固体培养基(高层、斜面、高层斜面、平板)按用途分:基础、营养、鉴别、选择和特殊培养基5.细菌的培养方法需氧培养法(37,1824h) 二氧化碳培养法:二氧化碳培养箱和烛缸法 厌氧培养法6.生化反应 (一)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试验1.糖(醇、苷)类发酵试验(1)原理:不同细菌分解糖(醇、苷)的酶各异,代谢能力产物各不同,有的不分解,有的仅产酸,有的既产酸又产气,利用此特点鉴别细菌。(2)培养基:0.51.0%糖类等,内有指示剂。(3)方法:细菌接种糖发酵管,37、24h孵育后观察结果结果判断:有的细菌能分解某些糖产酸产气(AG/+),有的只能产酸

8、而不产气(A/+),有的则不能分解糖类(N/-)2. 葡萄糖代谢类型鉴别试验(O/F试验) 原理:细菌在分解葡萄糖的过程中,必需有氧分子参加,在无氧环境下不能分解葡萄糖,称为氧化型; 在分解葡萄糖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无氧降解,称为发酵型,此型细菌在有氧和无氧环境下都能分解葡萄糖;不分解葡萄糖的细菌称为产碱型。 培养基:H-L培养基(O/F 氧化-发酵培养基) 阴性杆菌指示剂为溴麝香草酚兰;阳性球菌指示剂为溴甲酚紫。 方法:2支试管,一支加灭菌的液体石蜡覆盖,使培养基与空气隔绝;另一支不加灭菌的液体石蜡,培养基暴露于空气中。35培养1824h后,观察结果 结果及应用:氧化型细菌(O)仅在有氧环境中

9、分解葡萄糖,在无氧环境中不分解,加液体石蜡不变色,不加液体石蜡变色;发酵型细菌(F)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中都能分解葡萄糖,两管均变色不利用型细菌(N)有氧或无氧的环境中都不能分解葡萄糖,两管均不变色产碱型细菌(K)开放管变蓝,封闭管不变色3.-半乳糖苷酶试验(ONPG)(1)原理:具有-半乳糖苷酶的细菌,可分解邻-硝基酚- -D-半乳糖苷(ONPG),生成黄色的邻-硝基酚,在很低浓度下亦可检出。(2)试剂:0.75M ONPG溶液(3)方法:取纯化菌落于0.25ml无菌生理盐水中,制成浓的菌悬液,加入一滴甲苯使酶释放,375min,再加入等量的ONPG溶液,水浴20min-3h观察结果。(4)应用

10、:迅速或迟缓分解乳糖的细菌ONPG试验为阳性,而不发酵乳糖的细菌为阴性。主要用于迟缓发酵乳糖菌株的快速鉴定a 细菌分解乳糖需要两种酶,一种是半乳糖苷渗透酶,可是乳糖通过细菌的细胞壁进入菌体内另一种是-半乳糖苷酶,可将乳糖分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进而再分解。缓慢分解乳糖的细菌缺乏渗透酶,不能将乳糖快速运到细胞内所以需几天乳糖才能被分解。b 乳糖:葡萄糖和半乳糖通过-半乳糖苷键连接 ONPG:邻硝基酚取代了葡萄糖,其分子小很多可直接进入菌体内。4.七叶苷水解试验(1)原理:有的细菌可将七叶苷水解成七叶素和葡萄糖,前者与二价铁离子反应,生成黑色化合物(2)培养基:七叶苷培养基、胆汁七叶苷培养基(3)方

11、法及应用:肠球菌阳性,其他链球菌阴性5.甲基红试验(MR) 原理:细菌在代谢糖的过程中,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的代谢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丙酮酸进一步分解成甲酸、乙酸、乳酸等混合酸,使PH降低到4.5以下,加入甲基红试剂显红色(阳性)。如果酸进一步转化为其它物质(醇、酮、醛、气体和水),或丙酮酸按另一途径代谢,则PH仍保持在6.2以上,加入甲基红试剂呈黄色(阴性)。 培养基 :葡萄糖蛋白胨水 方法:将待测纯菌接种于葡萄糖蛋白胨水中,孵育后加入甲基红试剂,立即观察结果。结果应用:大肠埃希菌阳性,产气肠杆菌阴性。6. V-P试验 原理 :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脱羧生成中性的乙酰甲基甲醇

12、,乙酰甲基甲醇在碱性溶液中被空气中的氧氧化生成二乙酰,二乙酰再与培养基中精氨酸、肌酐等所含的胍基结合,形成红色化合物(胍缩二乙酰)。培养基:同甲基红试验方法:将待测纯菌接种于葡萄糖蛋白胨水中,孵育后加入V-P试剂,35放置1530分钟观察结果。 结果与应用: 同甲基红试验一起使用。甲基红阳性者V-P试验常阴性(二)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试验1.明胶液化试验(1)原理:细菌分泌的明胶酶(胞外蛋白水解酶)能分解明胶使明胶失去凝固能力而液化(2)方法:将待检菌接种于明胶培养基中, 35孵育24h到7日,每24h取出放入4 冰箱约30min以上,观察有无液化。(明胶的凝固点20 ,高于24 呈液化状态 )(3)应用:a 肠杆菌科细菌鉴别b 厌氧菌鉴定c 非发酵菌鉴定常用2. 吲哚试验(靛基质试验)原理:具有色氨酸酶的细菌,可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生成吲哚(靛基质),吲哚与加入试剂对位二甲氨基苯甲醛作用,生成玫瑰吲哚呈红色。培养基:蛋白胨水培养基方法与结果:将待测菌接种于葡萄糖蛋白胨水中,35培养18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