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惠兰初稿《李清照研究12.24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823603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巫惠兰初稿《李清照研究12.24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巫惠兰初稿《李清照研究12.24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巫惠兰初稿《李清照研究12.24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巫惠兰初稿《李清照研究12.24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巫惠兰初稿《李清照研究12.24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巫惠兰初稿《李清照研究12.2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巫惠兰初稿《李清照研究12.24(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清照研究作者:巫惠兰 导师:张海鸥内容摘要: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女作家,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清末开始对其生平及作品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艰难探索,李清照研究历经曲折,走向辉煌,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个不是摘要,须重写,把论文主要观点摘录于此,二、三百字。关键词:李清照;作品作风; 漱玉词 易安体李清照梗概李清照(公元1084-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李清照的词委婉、

2、清新,感情真挚。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她后期的词,多悲叹身世,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以表达她的爱国思想。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这里简要叙述李清照现存作品情况,主要版本情况。一.李清照前期的词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如如梦令二首,活泼清新,语意隽秀。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描绘了孤寂的生活,抒发了对丈夫的相思之情,曲折宛转,清俊疏朗,表现出作者热爱大自然,憧憬美好的爱情生活,冲破了以往花间闺怨词的樊篱

3、,有一定的文学价值。李清照的生平事迹1.李清照的少女年时期生活李清照的少女时代基本上是在章丘原籍度过的。那里留下了她少女时代美好的回忆。大约在在元符元年末或二年初,也就是在她十六岁前后,伴随着对京都的憧憬,与父亲一起赶在上元节的前夕来到汴京,度过了啊她生平中记忆最深的一个三五佳节。对于二八年华的李清照,可以说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兼并。“在词坛上崭露头角成了名动京师的“词女”陈祖美李清照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95年9月版第50页。(要学会用自动跟踪方式的注释,点击窗口“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优越是生活环境造就了她的才华“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人比数”历史为李清照提供的是一个文化

4、空气甚浓、而且颇有声望的家庭环境。优越是生活环境造就了她的才华。她曾写道:“有易安室者,父祖皆出韩公门下。”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一位博通经史之学的学者,他“幼时俊警异甚,有司方以诗赋取士,格非独用意经学,著礼记说至数万言。”此外,李格非幼又是一位文学家,他的诗文都不错,尤以文学为佳。在文学理论上批评后萨斯那个也颇有见地,主张文章应真实自然,感情充沛:作家应写真情实感而反对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李清照的母亲王氏,是王状元的供辰的孙女,“易善文”( 宋史李格非传,也有很好的文学素养。其弟李迒,也有一定的文化教育。这样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环境,尤其有富于才情的双亲的熏陶、启发和诱导,这对清照的幼年

5、和少年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她在少女时代就显露出不凡的才华,为她后来成为一位杰出的作家,“一代词人”创造了有力的条件。萌动少女之心的显露 李清照的爱情经历李清照和赵明诚是古代难得的一对门当户对而又才华横溢的才子佳人,李清照在闺阁之中,就名动京城,引得太学生赵明诚为她大做相思之梦。据琅娘记卷中引外传,赵明诚小时,一日做梦,在梦中朗诵一首诗,醒来只记得三句话:“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百思不得其解,就向父亲讨教。他的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吾儿要得一能文词妇也。”明诚大惑不解。他父亲说:“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合起来就是词女之夫。”虽说是传说,但也表明李清照在

6、当时的气之大,赵家父子对这位女词人的倾慕之情。再以两家的身份背景以及两人的才学与容貌,成婚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就这样,李清照十八岁时嫁给太学生赵明诚,赵明诚是宰相的儿子,他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他们的爱情不像我们熟知的那些爱情故事,是那种经历千难万阻,要死要活之后才享受到的甜蜜,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又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赵明诚的父亲也在朝为官,两家门当户对。更难得的是他们二人除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在不准自由恋爱,要靠媒妁之言、父母之意的封建时代,他俩能有这样的爱情结局,真是天赐良缘,百里挑一了。 2.李清照的婚后生活 李清照的婚后的家庭

7、环境,十分有利于发展她在已经培养起来的创作才能和对文化的广泛爱好。值得庆幸的是,她所得到的生活伴侣,是一位志同道合、才华卓异的太学生赵明诚。这样的良缘,对清照、对明城,都是如鱼得水,对他们各自在事业上的成就都有很大的推动力。然而,清照仍然逃不了时代的悲剧,她的幸福生活之后,迎接她的是她从来也没有想过的痛苦。 甜蜜的新婚生活有情人成眷属,李清照嫁给了二十一岁的赵成明,缔结了一段令当后代人艳羡不已的美姻缘,这时清照之父作礼部员外郎;明城之父作礼部侍郎,都是朝廷高级官员。李清照夫妇虽系“贵家子弟”,生活方式却相当自然纯朴而潇洒开放。每逢初一、十五,赵明诚便到相国寺去购买碑文拓本,还不忘给爱妻买回一些

8、她喜欢吃的干鲜果品,他们婚初,过的是神仙般的日子。李清照曾写道:“造化可能偏有意故叫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这足以说明李清照当时的生活富贵优雅,含有一种自命不凡的成分。 娘家的遭遇,丈夫家的无情李清照出嫁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徽宗从宁元年(1102年)七月,其父被列入元祐党籍后被罢其提点京东刑狱。而同年六月,赵挺之除尚书右丞,八月除尚书左丞。李清照曾上诗翁舅赵挺之营救其父,对此,张掞尝谓:“(文叔女上诗赵挺之)救其父云:何况人间父子情,识者哀之”晁公武亦云:“(格非女)有才澡名,其舅正夫(挺之子)相徽宗朝。李氏尝献诗云:炙手可热心可

9、寒。” 李清照的父亲格非在贬官后 ,在京城已经没有他的立足之地,他必须舍弃自己经营美化了十多年的幽雅而舒适的“有竹堂”,离京城而去。对格非来说,著述赋闲,不一定是坏事,但对李清照来说,这是一场不小的灾难,这意味着她从此失去了家门的依托。在讲究门当户对的封建社会里,翁舅是高官,父亲为罪臣,她作为一个出嫁仅一年的新妇,处境该是多么难堪。这种打击对清照这位极为看重“人间父子情”、不谙世故的19岁新妇来说,实在太突然太难以承受了。 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她命运多舛,让她在一次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在她20岁时,赵挺之父子重禄官,作为李清照的翁舅赵挺之,为了自身的利害,便不顾儿媳的求助和安危,对其采取了“宁左勿

10、右”的做法。李清照也就才被遣反家园。由此还可以说,是时赵明诚对李清照的态度,与婚前也大不一样。这时的清照也认识到,娘家出了这样的“问题”,不仅使她在婆家成了多余的人,或被视为赵相府邸的“扫把星”,这样一来,李清照只有沿着其父一行的足迹离京而去。 宽容接受曾经抛弃自己的丈夫 世事反复难得知,赵明诚怎么也没有想到,在李清照被遣回家园时,自己家里却出了事,这时他不得不屏居乡里时,清照不但没有记恨,而是“夫唱妇随”,并且念念不忘曾经的读书生活,这对于出于逆境中的丈夫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大的慰藉。青州的屏居生活,对赵明诚来说恐不无失落之感,但是对于清照来说却是因祸得福,使她与丈夫一起度过了一段生平少有的和

11、美日月。 与丈夫十年的隐居生活清照与明城的屏居生活期间,他们在事业上有了更明确的目标,有了更有意义的理想生活:“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练,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至,日就月将,渐益堆积,丞相句政府,亲旧或在馆阁,多有亡诗逸史鲁壁涉冢所未见之书,遂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己”。即使在赵明诚在做了官之后,他们夫妇不是计议如何享受,而是决心“饭蔬衣练”,过节俭朴素的物质生活以酬其广收博彩天下珍奇文物之志。3.丈夫去世后的生活对于李清照来说,无论赵明诚犯了多么不可饶恕的错误,但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以丈夫为天的思想深深的烙在了人们的心中,李清照也不例外。虽然赵明诚无数次的伤害了李清照,但对于丈夫的去

12、世,却比任何的伤害多要大,任何的打击都要重。 赵明诚死后,李清照走投无路,在“事势日迫”的条件下,收藏诸多文物谈何容易,在加上丈夫刚去世的悲伤,使李清照在大病一场,这场病给李清照的后半生所造成的影响,远远的超过的病本身所带来的躯体痛苦,主要是终其一生而难以痊愈的精神创伤。李清照的再婚生活李清照清醒的认识到了她的状况,她的身体状况非常的差,几乎是处于无依无靠的地步。最重要的是,她要保护文物,必须要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人跟她一起分担繁重的任务。出于种种原因,李清照选择了再婚。 病痛中次踏进婚姻的殿堂 当时的李清照,急需找一个能和自己一起分担痛苦的人来,虽然很多人向李清照说媒,但她都是没有答应。然而,她

13、对一位男子张汝丹却有好感,因为张汝丹在当时无论是在身体还是精神上都给了她莫大的安慰。特别是张汝丹对文物也很有兴趣,这样李清照有一种莫大的安慰。所以,李清照毅然在病痛中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约撰于绍兴二十一年前后的洪适跋赵明诚金石录云:“赵君无嗣,李又更嫁”。 清晰后逃离痛苦的婚姻生活李清照万万没有想到,张汝丹跟婚前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用李清照的话来说就是“驵侩之下才”即小人、掮客之流。他毒如蛇蝎,婚后一心想杀人越货“彼素抱璧之将往”便对李清照拳脚相加。“遂肆侵凌,日加殴打,可念刘伶之肋,难胜石勒之拳”。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清照情愿依法系狱、蒙“败德败名”之讥,也要与其讼而离之。李清照的老年生活李清

14、照的第二次婚姻离异后,心情逐渐平静,生活亦趋稳定,开始重新投入了关于金石录的未了之事。 传授知识给下一辈遭到非议李清照没有自己的亲生子息,但她对“儿辈”的关心却没有因此而稍减,她即关心她本家侄、孙,也关心异姓女弟子韩玉父等,对传授知识的方法也是用心良苦,费尽心思。她常常用博弈打马的游戏方式传授知识给她的侄、孙。她告诉他的侄、孙:“慧则通,通所无所不达:专则精,精则无所不妙”李清照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对人生、对才学仍不改初衷,自己在逼近黄泉之路时,遂将厚望寄于后人,她本想把她的才学传授给一位姓孙的少女,不料却引起了这位孙小姐一番极为迂腐的酸话,这位孙小姐认为,“才藻非女子事也。”对这种深受封建礼教

15、玷污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论调,李清照传授其学的想法只会成为当时的笑话。 全心研究文学李清照在饱尝了爱情、婚变给她带来的比酸甜苦辣四味更齐全的味道之后,到了晚年,她对于爱情犹如枯井无波,从而把属于个人的情爱,扩大和转移到对江山社稷的关注上,这让她在一定程度上跨越了她早年为诗、词所立下的界碑,她把满腔的国家之情诉诸于她早年称之为“小歌词”长短句。所以李清照晚年的作品蕴含了深挚的异时相感的爱国效应。南宋末年,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曾评论她的永遇乐等词说:“为之涕下”甚至“辄不自堪”。二.李清照的文学创作这里要先概述她的文学创作情况。她不仅有词,还有诗、文,要一一说清楚。然后分前后期论述。要先说明前、后期怎么划分?(一)前后期词创作的主要倾向由于李清照的生活经历非常的复杂,而且早年跟晚年的生活变化非常的大,在作品中反映出来就是思想倾向也非常不同,造成她的作品反映的内容前后期差别非常的大。前期诗、文、词词1.现存作品哪些可以确定为前期之作2.前期作品的思想情感内涵3. 前期作品的艺术风格(二)后期诗、文、词1.现存作品哪些可以确定为后期之作2.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