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云南省文明学校”汇报材料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787829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建“云南省文明学校”汇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创建“云南省文明学校”汇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创建“云南省文明学校”汇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创建“云南省文明学校”汇报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创建“云南省文明学校”汇报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建“云南省文明学校”汇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云南省文明学校”汇报材料(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建省级文明学校,促进学院和谐发展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创建云南省文明学校汇报材料尊敬的侯炳霞组长,检查组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院董事会和党政领导对各位领导、专家莅临调研检查表示衷心的感谢。 根据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文明办关于进一步做好创建云南省文明学校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院积极开展省级文明学校创建活动,以迎评促建为契机,扎实开展各项创建工作。学院在创建过程中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学院一项根本任务,认真抓好落实,不断巩固和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促进学院各项事业健康和谐发展。现将我院创建省级文明学校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院基本情

2、况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是云南大学与云南大博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合作,经省教育厅和省计委于2002年在丽江按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创办的一所全日制本科学院,并于2004年1月经国家教育部首批确认为独立学院。学院始终坚持“安全稳定是基础,教学工作是中心,教学质量是生命,科学管理是关键,改革创新是动力,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保证”的治校方略,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与教育公益性原则,按照学院章程依法办学。10年来,学院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建成了占地800亩的园林式校园,另外新增400亩土地的建设正在计划中。总面积25万余平方米的各类教学、生活建筑,拥有总值超过4200万元的教学仪器

3、设备、140万余册馆藏图书和千兆宽带校园网,建成了总面积24715.31的各类校内实验、实习实训室172间和35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初步构建起了一个能满足教学需要的软硬件发展平台,保证了人才培养的需要,成为云南省独立学院中基本办学条件达标较好的学院之一。学院下设7系1部,有20个专业29个专业方向,目前在校学生13827人。 二、创建省级文明学校的主要做法和成果(一)科学发展,弘扬传统,育人育才方向明确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学院始终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难得机遇,本着“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

4、和原则,以“教学型大学”为办学定位,以“立足边疆、服务云南、面向全国、办出特色”为办学理念,以“依法办学、民主管理、专家治校、教授治学”为办学方略,以“主动适应地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遵循“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办学原则,进行了积极的创新和探索。学院在专业设置和建设上始终坚持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办学的公益性原则,没有发生过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政治类事件。重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经云南大学党委批准,学院于2003年9月成立党委。2006年率先在云南省独立学院中设

5、立系级党总支,配备专职党总支书记、副书记,主抓学生和党建工作,并严格按照教育部1:200的比例配备了72名专职辅导员。现全院共有党支部55个,其中党总支7个(总支下设教工支部7个,学生支部38个),直属党支部3个;现有教师党员328人,学生党员1083人(不含2012届毕业生党员)。学院党委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作,学院党委副书记兼任思政课教研室主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三进”工作落到实处,并一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党校第一课亲自主讲。学院以党建带团建的方式先后两次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当代

6、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引领我成长”主题演讲比赛,成效明显。坚持民族团结教育,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学院现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学生1132人,为将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一样培养成才,学院十分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学院多次邀请省、厅专家到学院开展民族团结讲座,同时,学院领导亲自主讲关于民族团结的时事政治课。学院非常关心民族地区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认真开展帮扶行动,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建院以来,学院没有发生任何与民族有关的不安定事件。注重以人文和科学精神浸润校园,着力培养大学人文精神,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学院于2006年创立了“系主任讲坛”, 除院领导、系主任等主讲外,还多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学院开展讲

7、座。同时,学院开展了“诵读百部图书”、“经典诗歌朗诵”等活动,在迎新晚会等文体活动中重点演出民族歌舞等,很好的继承和弘扬了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制定科学规划,实现跨越发展。围绕“创建全国优秀独立学院”的发展目标,学院制订了不同发展阶段的总体发展规划。如“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五年发展规划(2008年2012年)”、“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同时在总体规划的框架下,还制订了多个专项发展规划。这些规划主要有:“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学科专业发展规划”、“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教师队伍 十二五建设规划”等。这些规划都紧紧围绕学院的定位和发展目标,结合学院的

8、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学院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硬件一流、质量过硬、特色鲜明、品牌响亮的全国优秀独立学院”。(二)改革创新,教真育爱,树立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 深入实施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按照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创办的独立学院,学院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和其他相关法规的规定开展工作,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2006年开始,本着“精简高效、明确职能、理顺关系、促进发展”的原则,开展内部管理体制改革。2008年以来加大了改革力度,一是规范学院机构设置,设立学院办公室(院办、党办合署办公)、教务部、学生工作部、总务部4个职能部门,财

9、务室、图书馆2个直属单位和7系1部,构建了一套由教学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和后勤管理系统组成的健全的教育教学管理机构,在董事会和学院的领导下,有效地行使着学院各方面的管理和服务职能。二是完善院系两级、以系为主的分级管理模式。进一步理顺管理关系、明确管理职责。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是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建院以来,学院先后投入近5个亿的资金不断开展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办学基本条件。目前,学院的基本办学条件和监测办学条件全面达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条件的要求。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按照“增加数量、优化结构、加强培养、提高水平”的建设思路、“积极引进优秀教师、细心培养现有教师、精心招聘后续教师

10、”的建设方式和“学科、学历、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具有较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和良好职业道德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建设起了1支总数697(专任620、兼职77)人,学历、职称、年龄结构相对合理(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位和副高以上职称的比例均在30%以上、45岁以下教师的比例为67.1%)的教师队伍。三是开展学科专业建设。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学院办学定位,逐年增设具有较强针对性和适应性的新专业。目前,学院已经初步构建起了一个由5个学科门类、10个一级学科、20个专业、29个专业方向组成的综合性、多学科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体系。四是狠抓实践教学。为了加强能力培养,学院一

11、方面在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增加了实践学分的比例,文科类、理工科类专业的实践学分分别达到毕业总学分的15%、25%。另一方面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正式签订了建设协议书的实践教学基地达到35个,较好地满足了实践教学的需要。五是严格规范教学管理。学院制定了教学质量标准,规范教学环节,同时不断改革教学管理手段,不断提高教学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认真实施“三生教育”,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学院制订了“三生教育”实施方案,深入开展“三生”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三生教育工作得到省教育厅的肯定,在云南省首届高等院校“三生教育”优秀成果评奖活动中,学院获得5项优秀成果奖,被评为“三生教育优秀教学实践单位”,多

12、位教师在“三生教育”论文征集、说课大赛、书画比赛和评优表彰中获奖。学院还制订了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细则,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建立了院、系、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构和三级预警机制,形成了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辅导员和团学干事为主体,专兼职结合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队伍。学院积极开展感恩教育,举办了“李桂梅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积极开展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报告会、“争当优秀典型,敢为学子楷模”主题演讲比赛,通过多种形式教育学生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开展帮困助学活动,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学院成立了贫困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学生资助管

13、理机构,在校内总务、教务、图书馆等部门设立了200多个勤工助学岗位,并设立特殊困难基金,采取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协助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贷款等措施,统筹协调政府、社会、学校各类资金,公平、公正地将各类资金落实到贫困学生。学院积极组织“一对一”、“手拉手”帮扶活动,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学业、经济和心理负担。(三)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确保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院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由院长主管、党委副书记分管德育工作,系(部)、部门主任为本单位德育工作第一责任人,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并拨付专款,从经费上予以保证。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

14、“四有”新人这一中心任务,学院始终将德育工作摆在学生教育的首位, 在教职工中广泛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学院先后制定出台了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教师教学行为规范、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教学工作综合考评办法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办法等,认真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做到德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学院制订了包括学习管理、安全与纪律管理、团学工作、奖助学金管理办法、学生医疗费管理等内容的一整套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并将其与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汇编成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学生手册,形成了比较健全和可操作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体系,

15、做到了德育工作有计划、有载体、有考评、有成效。另外,创造性地开展了园区管理工作。根据学院校区南北狭长、学生宿舍园区分布较为分散的实际情况,学院创新管理模式,实行园区管理责任制,现有的15个园区均成立了“园区教育管理领导小组”,构建了学生自律组织,积极开展辅导员进园区、思想工作进园区、学生管理进园区、党团组织进园区、文化建设进园区、安全保卫进园区的“六进”工作,实现了德育工作全方位覆盖。以生为本,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院始终坚持“教育为主,制度管人”的原则,并在完善健全制度下功夫。为进一步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院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从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学生工作队

16、伍建设入手,修订完善了辅导员任职条件、招聘办法和考核条例,加强了对辅导员日常工作的考核,使学生工作从制度上得到落实;与此同时,全面修订了大学生管理制度和学生手册,建立了学生工作的一系列制度。通过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严格的日常管理,加强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全院学生精神面貌普遍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出现了明显的“五多五少”,即:讲文明、讲卫生的多了,乱扔纸屑、随地吐痰的少了;讲礼貌、重礼仪的多了,讲粗话吐脏字、生活懒散的少了;讲俭朴生活、比吃苦精神的多了,眼高手低、鄙视劳动的少了;讲进步、思进取的多了,差生、辍学学生少了;关心他人、尊敬师长的多了,滋事打闹、不尊重别人的少了。 (四)依法治校,规范办学,办学行为守法依规自2002年以来,学院始终严格按照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独立学院设置于管理办法(教育部第26号令)、中华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