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中药的养生之道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784522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几种常见中药的养生之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几种常见中药的养生之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几种常见中药的养生之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几种常见中药的养生之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种常见中药的养生之道(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中医食疗养生之道摘要:近年来中医食疗养生热潮不断掀起,吸引了各方人士的关注。本文通过对中国自古以来养生理论和实践的记载进行研究,结合“医食同源,药食同源”理论,分析人的体质、年龄层以及四季气候对营养需求的异同,对食疗养生之道进行了阐述,告诫人们饮食需要遵循养生之道才能维持人体身体健康。并提出芦荟与枸杞子这两味药材对于养生存在极大意义,提倡它们的药用、食用价值应广为人知。关键词: 中医;食疗养生;芦荟;枸杞子引言“养生之谈”乃是人类文明历史中的一大课题,而中国医学者从古至今没有放弃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并为现代人们留下了无数养生食疗之道的知识宝富,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对于养生食疗之道的研究越来越

2、深入,本文通过结合古今养生食疗之道的精髓,对现代养生食疗之道进行新的阐述,提倡养生对食物的选择必须了解人的身体情况以及食性,两者必须相符,才能防止疾病的发生,维持身体机能平衡。1 中医养生历史悠久,学问博大精深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医学的历史颇为深远,中国的养生之道也在几千年前就远远流传。养生历史印迹中,书籍是最有力的证明者,谈养生且从这些历史书籍谈起。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书中记载: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随后,秦汉历史时期出现现存最早的中医药学著作的黄帝内经,它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讲求“上医治未病”;汉代马王堆出土的养生图中也出现了吐纳、导引

3、等养生方法;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养生思想则以“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为指导,以脏腑经络为基础;此外,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千金方中把养生称为“养性”,是指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求“内外病悉皆不生”,而延长人的寿命2 中医自古以来盛行的养生秘诀古人讲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此说话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膳食金字塔。中医自古认为,食物与中药一样,都具有“四期”、“五味”的不同性能,每一种饮食都有各自的营养热性,必须因体质、因病症及四季节气的不同而选择适宜的饮食,紧急食人妨碍疾病治疗与预后的食物;此外,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过食酸则伤肝 过食咸则伤肾 过食苦则伤心,过食辛则伤肺,过食甘则伤脾。因

4、此,每天饮食必须谨遵这些道理,才能做到有效防病长寿,免除病痛之苦。2.1中医中依据四季节气的养生之道中医养生中,黄帝内经谈到人如何才能长寿时,就明确指出“智者之养生必须四时而逆寒暑”,“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是谓得道。”说明了人体健康与四季气候的变化是紧密相连的。只有顺从春夏秋冬四季阴阳消长的规律,适应一年寒热温凉的气候变化,人体才能保持健康,人类才能够长寿。唐代名医孙思邈认为,人们应该根据不同季节服用不同药物,他指出春季宜服小续命汤,夏季宜服肾蛎汤,秋季宜服黄芪汤,冬季宜服保健药汤。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馊之味。有目的地选择一些

5、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草药在和食品,例如:草药类的枸杞子、于禁、丹参、元胡等,食物类的大枣、葱、香菜、花生等;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日常生活应减少肉食,宜选择清热生津,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类、粥类、蔬菜、莲藕、西瓜等。但冷食瓜果适当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是因为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秋季气候凉而干燥,应选择平补生津润燥之品,食宜配合乳制品、蛋类、例子、苹果、香蕉、百合和蜂蜜等食品。冬季天气寒冷干燥,西北地区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狗肉等。而长江以南地区进补宜以清补甘

6、温之味,如鸡、鸭、鱼类。高原地区,雨量较少气候偏燥,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为宜。2.2 中医中依据人的不同体质的养生之道黄帝内经中最早提到体质养生“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平和之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阳虚体质之类人,应多食壮阳食品,如羊肉、狗肉、鸡肉、鹿肉等,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特别是在夏日三伏时,每一伏吃一次“附子粥”,以壮人体阳气之功;阴虚体质的人,应该多吃一些滋补肾阴的食物,以滋阴潜阳为法。常选择的食物,如芝麻、糯米、绿豆、藕、马兰头、大白菜、黑木耳、银耳、豆腐、甘蔗、李、桃子、西瓜、黄瓜、百合、山药、乌贼、甲鱼、海参、鲍鱼、螃蟹、牛奶

7、、牡蛎、蛤蜊、海蜇、鸭肉、猪皮等。这些食品性味多甘寒性凉,都有滋补机体阴气的功效。也可适当配合补阴药膳有针对性地调养;阴虚火旺的人,应少吃辛辣的东西,鸡肉也不要多吃,蒸、炸、爆、烤的食物也应少吃些,水果中龙眼肉、荔枝能不吃就不吃;痰湿体质之类人,多呈现体形大多肥胖,身重容易疲倦,喜食肥甘厚味的食物,并且食量大。此类人应多吃健脾利湿;化痰祛湿的食物,如白萝卜、扁豆、包菜、蚕豆、洋葱、紫菜、海蜇、荸荠、百果、琵琶、大枣、薏苡仁、红小豆等,少食肥甘厚味、饮料、酒类之品,且每餐不宜过饱。2.3 中医中依据不同年龄所采用的养生之道胎生期,母体必须源源不断地供应给各种营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钙和磷宏量元素的

8、供给,防止胎儿的骨骼结构不能健康生长,因而,母体可以摄取一些米醋烹制的酥鱼;幼少期,胎儿成熟分娩出生后,首推母乳哺养,至四个月左右应加辅食鸡蛋黄,多喝菜汁和苹果汁提高钙的摄入,防止佝偻病的发生;青年期,气血旺盛,活动量大,适宜采用营养丰富的蟹肉有情之品和五谷杂粮、新鲜果菜;中年期,身体容易发胖,再加上经济方面的充裕,更可摄食高档食物或菜肴,容易产生“富贵病”,因而在生活中强调锻炼身体,注意心理的卫生;老年人新陈代谢率下降,消化功能减退,各种消化酶分泌减少,适宜采用菜果汁、菜瘦肉等。其中食粥最为理想,除易消化吸收之外,还具有和胃、补脾、清肺的作用。3 养生药材对身体调理的益处3.1 芦荟对于养生

9、的药用价值芦荟被当作一种民间草药广为使用,因为其具有治疗50多种疾病的药效及美容作用,且同时可以加强人体的防卫系统,是身体组织具有攻击癌细胞的功能,是需要被广为人知的一种药材。芦荟的祛斑除痘的美容作用众所周知,而芦荟对身体的调理方面也有很大功效,主要体现在,芦荟促进血液循环及胃肠的蠕动,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长期使用可以改善自己的体质,维持身体的健康,芦荟也可以抑制病毒让热度下降,缓和感冒所引起的症状。芦荟的成分当中芦荟素可以控制肠胃蠕动,使其恢复自然通便;长期饮用芦荟茶可以去除附着于血管内的胆固醇,而是血液能够顺畅流血;甚至还能使血管恢复柔软,是血压降低。此外,芦荟中所含有Arubolane A

10、 及Arubolane B成分具有使血同糖值下降的功用,而且效果可长期维持,芦荟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燃烧脂肪,消除肥胖状态,对于越来越多的肥胖人士是个很不错的食物。因此,芦荟在养生药材中占有一席之地。3.2 枸杞子对于养生的药用价值自古以来,中医就有“枸杞子养生”的说法,且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著医书中都有记载,枸杞子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同样应被广为人知。枸杞子具有补肾润肺、生精益气、补肝明目等功效,适用于肝肾阴亏、腰膝酸痛、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等症。此外,枸杞子还能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的沉积,改善肝功能,促进细胞的新生;能降低血压,兴奋呼吸中枢;降低血糖;显著的解热作用,在

11、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对于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肥胖已经成为困扰大多数人的烦恼,而每日取用三十克枸杞子当茶早晚各冲服一次,具有明显的减肥效果及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此外,每天咀嚼几颗枸杞子可以有效治疗糖尿病。现今很多酒店都推出了枸杞酒,本草纲目中有记载,枸杞酒具有补虚去劳,益颜色,肥健人的效果,治肝虚下泪。对于爱饮酒的人士,可以建议每天饮适量的枸杞酒,对强生健体很有很大帮助。结论中医食疗养生讲求根据不同体质、年龄、气候的差异进行适当饮食的调整。“上医治未病”的思想应该贯穿平时的日常生活,人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医食同源,药食同源”的道理,了解食物的药性从平时的饮食中养生防病,才能免除病痛之苦,而不是等待病急时才慌悟防范的必要性。日常生活中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的选择像枸杞子、芦荟等养生药材食用,是维持身体机能平衡的佳选。参考文献1芦荟疗法研究所芦荟的药用处方M大众医学出版社2000-8,(1):46-98 2美雯食疗干果精选600方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5,(1):23徐嘉生,王贞中国食疗养生秘诀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9,(1):38-394艾长山,治补两益话枸杞M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20-305东方养生J海南:东方养生期刊社2009-1-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