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阿米巴病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79784344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7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寄生虫-阿米巴病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人体寄生虫-阿米巴病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人体寄生虫-阿米巴病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人体寄生虫-阿米巴病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人体寄生虫-阿米巴病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寄生虫-阿米巴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寄生虫-阿米巴病(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阿 米 巴 病 amoebiasis amebiasis,阿米巴病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寄生人体引起的一 类疾病。,按其寄生的部位及临床表现可分为:肠阿米巴病和肠外阿米巴病。,由于卫生条件的逐年改善,阿米巴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较少见。但并为绝迹。,阿米巴肝脓肿 败血症 右心室室壁赘生物 肺栓塞,尸检报告:,第一节 阿米巴痢疾 (肠阿米巴病),amebic dysentery, intestinal amebiasis,由溶组织内阿米巴侵袭结肠所致 临床特征:发热、腹痛、腹泻、果酱样粘液血便, 右下腹压痛。全身症状不重,但易迁延为慢性或多 次复发,也可能在肝、肺、脑等处形成迁徙性脓肿。,一、 病原学

2、,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 哈氏内阿米巴(E. hartmanni) 波列基内阿米巴(E. polecki) 结肠内阿米巴(E. coli) 齿龈内阿米巴(E. gingivalis),寄生于人口腔与肠道的阿米巴有:,仅溶组织内阿米巴对人体具有致病性,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生活周期中有滋养体(trophozoit) 和包囊(cyst)二种形态,滋养体:,寄生于结肠肠腔或肠壁内,以二分裂法进行繁殖。 喜在厌氧环境中生长,需有细菌或组织的酶解物作营养。,小滋养体(肠腔型滋养体),大滋养体(组织型滋养体),病原学,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生活周期中有滋养体(trophozoit

3、) 和包囊(cyst)二种形态,滋养体:,小滋养体:,大滋养体,病原学,在肠腔内营共居生活,无明显侵袭力,宿主抵抗力下降或肠壁受损时,凭借伪足的机械运动和酶的水解作用侵入肠壁组织,大滋养体,直径为2060 mm,偶可达6090 mm,内外质分界明显,活动力增强,形成伪足,有吞噬功能,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生活周期中有滋养体(trophozoit) 和包囊(cyst)二种形态,滋养体:,小滋养体:,大滋养体:,病原学,在肠腔内营共居生活,无明显侵袭力,它具有致病力,从被破坏的组织中摄取养料,并以血中红细胞为食物。,滋养体抵抗力甚弱,在体外很快死亡,即使进入消化道后也很快被胃酸杀灭,不具有感染性。,溶组

4、织内阿米巴的生活周期中有滋养体(trophozoit) 和包囊(cyst)二种形态,肠腔型滋养体,病原学,包 囊,在肠腔内下移,由于肠内环境的改变,如水份被吸收等,滋养体逐渐停止活动,虫体团缩,并分泌出一层较硬的外壁,阿米巴包囊,单核包囊,双核包囊,成熟包囊(4核),具有感染性,大便中可存活2周以上 在水中可存活5周 能耐受常用化学消毒剂 不耐热,加热50几分钟即死亡,包囊在体外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二、 流行病学,1. 传染源:主要为无症状带包囊者 其次为慢性病人。 急性期病人不排包囊,故在传播疾病上意义不大。,2.传播途径:粪-口途径,苍蝇、蟑螂可传播本病,3.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 以田间劳动

5、者或卫生习较差的青少年患病较多。 男多于女。,感染后无免疫力,重复感染十分常见,4.流行特征 夏秋季节多见 多呈散发,偶有水源性流行 发病率农村高于城市,三、发病原理与病理解剖,包 囊,入口 小肠下段,脱 囊,小滋养体,包 囊,排出体外,(直肠),大滋养体,(盲肠、升结肠或乙状结肠、直肠),肠阿米巴病,肠外阿米巴病,发病原理与病理解剖,1. 肠阿米巴病最常见的侵犯部位是盲肠及升结肠 乙状结肠、直肠等处次之 感染严重者可累及全结肠和小肠下段,2. 肠壁溃疡的特点:呈烧瓶样(flask-shaped ulcer), 溃疡间粘膜正常。,flask-shaped ulcer,发病原理与病理解剖,溃 疡

6、,侵犯肠壁大血管,出 血,穿破肠壁,腹腔脓肿或腹膜炎,1、出血,2、溃疡,发病原理与病理解剖,3. 阿米巴瘤(ameboma),:其外层为纤维组织,内层 为肉芽组织,中央为坏死组织。 多位于盲肠,亦可见于乙状结肠和直肠等处。,四、临床表现,潜伏期:1 周至数月不等,甚至可长达1年以上, 多数为12周。,临床分型,无症状型 普通型 暴发型 慢性型,临床表现,(一)无症状型(原虫携带状态),感染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但在整个感染期间粪便中持续有包囊排出。常规粪便检查多数能找到包囊。,原因:可能原虫未侵袭组织 当机体全身或肠道局部抵抗力降低时,有可 能造成病变,出现症状。,临床表现,(二)普通型,与细菌

7、性痢疾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起病缓、热度低、痛泻轻、果酱便,临床表现,(二)普通型,与细菌性痢疾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起病缓、热度低、痛泻轻、果酱便,溶组织内阿米巴不产生毒素,有细菌混合感染时则有高热,临床表现,(二)普通型,病变多在回盲部和升结肠,里急后重较轻,大便次数相对较少,压痛多位于右下腹,如病变波及乙状结肠和直肠或有细菌混合感染时,则便次增多,腹痛加剧,里急后重症状明显。,临床表现,(二)普通型,与细菌性痢疾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起病缓、热度低、痛泻轻、果酱便,粪便呈糊状,暗红色或紫红色,混有粘液及血液, 典型者呈果酱样,有腥臭。 病情较重者可出现血便。 镜检可发现滋养体。,临床表现,(二

8、)普通型,与细菌性痢疾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起病缓、热度低、痛泻轻、果酱便,症状一般持续数日或数周,可自行缓解,如未接受治疗则易于复发。,临床表现,(三)暴发型,多见于体弱和营养不良者 可表现如急性菌痢样症状,起病急骤 中毒症状明显:高热、极度衰竭 吐泻频繁:15 次/天,水样或血水样,有恶臭 里急后重及腹部压痛明显,常由于水电解质紊乱、继发细菌感染以及易发生肠出血和肠穿孔,可在12周内死亡。,特 征,(四)慢性型,临床表现,常为普通型未经彻底治疗的延续,病程可持续数月 甚至数年。 主要表现为:时发时止,迁延不愈,排出包囊,全 身消瘦。易并发阑尾炎及肝脓肿。,腹泻反复发作,或与便秘交替。间歇期可

9、健康如常,急性发作时可有明显的腹痛、腹泻,出现痢疾症状,粪便中可查见阿米巴滋养体。 由于反复发作,结肠壁增厚,可触及肠索,并可伴有肝肿大,(四)慢性型,临床表现,常为普通型未经彻底治疗的延续,病程可持续数月 甚至数年。 主要表现为:时发时止,迁延不愈,排出包囊,全 身消瘦。易并发阑尾炎及肝脓肿。 急性发作的常见诱因:疲劳、饮食不当、暴饮暴食 或情绪变化等,五、并发症,(一)肠道并发症,1.肠出血:有时可作为首发症状。可危及生命。 2.肠穿孔:多发生于暴发型及有深溃疡的病人。 慢性穿孔较多见,大多无剧烈 的腹痛发作,发 生时间常难以确定。 穿孔后可引起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 穿孔部位以盲肠、阑尾

10、及升结肠多见。 3.阑尾炎:症状与一般阑尾炎相似,但易发生穿孔。 4.阿米巴瘤: 多见于盲肠、乙状结肠及直肠等处。 极易误诊为肠癌。,(二)肠外并发症,脑脓肿,肺脓肿,穿入肺或支气管,穿入胸腔,穿入下腔静脉,穿入胃内,穿入结肠,结肠内阿米巴穿入腹腔,穿入腹腔,穿入直肠周围,穿入心包,穿入胸腔,穿至膈下,穿破胸壁,穿至肾周,阿米巴瘤,六、预 后,肠阿米巴病如诊断及时、用药得当,常疗效迅速 而彻底。 重复感染常是病情反复发作的原因。 肠阿米巴病目前总病死率5%。,七、诊 断 (一)临床诊断,主 要 依 据,流行病学资料:如是否来自疫区,有无不洁 饮食史等,临床表现:以右下腹痛和果酱样大便较具有 特

11、征性。,(二)实验诊断,实验诊断,1.粪便检查,取材:新鲜大便的粘液及血液部分 确诊依据:找到溶组织内大滋养体 仅找到小滋养体或包囊可能是带虫这伴有其 他原因所致的腹泻 发现夏科莱登结晶:有辅助诊断意义 阿米巴纯培养法:不能常规开展,实验诊断,2.血清学检查 一般用于粪便检查阴性者,尤其对肠外阿米巴病 的诊断意义更大。 常用方法:间接血凝(IHA)、免疫荧光抗体(IF) 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等。肠阿米巴病的 阳性率可达60%80%。,3.乙状结肠镜或纤维肠镜检查 可见肠壁大小不等的溃疡,溃疡间粘膜正常。 溃疡面刮片镜检发现滋养体的机会较多。 有助于阿米巴瘤与肠癌的鉴别。,实验诊断,4.

12、结肠气钡双重造影 有助于阿米巴瘤与肠癌的鉴别。 5.诊断性治疗 当临床上高度怀疑本病而又无法确诊时,选用抗阿米巴药物治疗,如效果确切,诊断亦可成立。,八、鉴别诊断,需与其他一些消化道疾病鉴别。如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及结肠癌等。,阿米巴痢疾 细菌性痢疾 全身症状 轻微,低热,毒血症少见 较重,多有发热,且较高,毒血症明显 腹痛腹泻 轻,每天腹泻数次或十数次 较重,每天腹泻十余次或数十次 里急后重 轻或无(继发细菌感染时较明显) 显 著 压痛部位 右下腹为主 左下腹为主 大便眼观 有粪质,伴有粘液、血,呈暗红 粪质少或无,脓、粘液与鲜血混合,呈 色或果酱样,有腐腥臭 鲜红或红色胶冻状

13、,无粪臭 大便镜检 少数破碎的白细胞,成串的陈旧 大量成堆脓细胞,多数新鲜分散的红细胞, 的红细胞,可有滋养体、夏科-莱 常见巨噬细胞 结晶 大便培养 无志贺菌生长 可有志贺菌生长 肠镜检查 溃疡散在,边缘充血隆起,中央 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肠壁增厚,溃疡 下陷。溃疡间粘膜正常。 表浅 并发症 肝脓肿等 关节炎,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等,阿米巴痢疾与细菌性痢疾鉴别,九、治 疗,(一) 一般及对症治疗 胃肠道隔离。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进食易消化的食物。补充热量及维生素。,(二) 抗阿米巴药物治疗,治疗原则,先用组织型滋养体杀灭剂,再用肠腔型滋养体杀灭剂。经多次复查未找到阿米巴时,方可认为治愈(治

14、疗后半年内应逐月复查大便)。对无症状排包囊者,可单用肠腔型滋养体杀灭剂。,治 疗,1.常用抗阿米巴药物简介,(1)甲硝唑(灭滴灵):是首选药物,作用:对组织型及肠腔型滋养体均有杀灭作用。对 急性肠阿米巴病及阿米巴肝脓肿的治愈率近100%。 用药安全,副作用少(消化道为主,多可耐受) 用药前后忌酒:抑制乙醛氧化酶活力 孕妇忌用 用法:0.40.8,3/日,510天。,治 疗,(2)依米丁盐酸依米丁、去氢依米丁,作用:直接杀灭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对肠腔内 滋养体及包囊无效。使用于危重型病例。 副作用:除胃肠道症状外,长期应用可引起心律 失常和中毒性心肌炎。 毒性较大,一般使用于危重病人。,治 疗,

15、(3)二氯尼特(安特酰胺,二氯散) 是目前最有效的杀包囊药物,对轻型及带包囊者的 疗效80%90%。,(4)其他药物 双碘喹啉、喹碘方、碘氯喹啉等:主要对包囊携带 者及慢性感染者有效。 四环素、巴龙霉素等:主要通过抑制肠道共生细菌 而影响阿米巴的生长繁殖,尤其对肠阿米巴病伴 发细菌感染时效果尤佳。,治 疗,2.常用方案,普通型:一般采用甲硝唑,治愈率可达90%,加用 四环素或巴龙霉素更能提高疗效。 如有包囊排出,可加用二氯尼特或双碘喹啉(或 喹碘方) 暴发型:可静脉给予甲硝唑,同时与抗菌素(如四 环素等)联合,并对症治疗。 慢性型:根据病情轻重,适当选用二氯尼特、甲硝 唑或双氯喹啉治疗。 无症状型和轻型:予二氯尼特、双氯喹啉(或喹碘 方)或甲硝唑治疗。,治 疗,(三) 并发症的治疗 暴发型:常有细菌感染,应加用抗菌素。 大量肠出血:输血 肠穿孔、腹膜炎:在甲硝唑和抗菌素控制下进行 手术治疗。,十、预 防,发现和彻底治愈病人和带包囊者是根本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三管:饮水、食品、粪便), 消灭苍蝇和蟑螂。 尚无疫苗应用。,第二节 阿米巴肝脓肿 (肝阿米巴病),amebic liver abscess, hepatic amebiasis,阿米巴肝脓肿,阿米巴肝脓肿的临床特征:,长期不规则发热、全身性消耗、肝脏肿大压痛及白细胞增多。易引起胸部并发症。,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