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要点及例题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79784055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3.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总复习要点及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考总复习要点及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考总复习要点及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高考总复习要点及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高考总复习要点及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总复习要点及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总复习要点及例题(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复习科目:数学 高中数学总复习(四) 复习内容:高中数学第四章-三角函数复习范围:第四章编写时间:2004-7修订时间:总计第三次 2005-4 I. 基础知识要点 1. 与(0360)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角与角的终边重合):终边在x轴上的角的集合: 终边在y轴上的角的集合: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 终边在y=x轴上的角的集合: 终边在轴上的角的集合:若角与角的终边关于x轴对称,则角与角的关系:若角与角的终边关于y轴对称,则角与角的关系:若角与角的终边在一条直线上,则角与角的关系:角与角的终边互相垂直,则角与角的关系:2. 角度与弧度的互换关系:360=2 180= 1=0.01745

2、1=57.30=5718注意:正角的弧度数为正数,负角的弧度数为负数,零角的弧度数为零.3. 三角函数的定义域:三角函数 定义域sinxcosxtanxcotxsecxcscx4. 三角函数的公式:(一)基本关系 公式组二 公式组三 公式组四 公式组五 公式组六 (二)角与角之间的互换公式组一 公式组二 公式组三 公式组四 公式组五 ,.5. 正弦、余弦、正切、余切函数的图象的性质:(A、0)定义域RRR值域RR周期性 奇偶性奇函数偶函数奇函数奇函数当非奇非偶当奇函数单调性上为增函数;上为减函数();上为增函数上为减函数()上为增函数()上为减函数()上为增函数;上为减函数()注意:与的单调性

3、正好相反;与的单调性也同样相反.一般地,若在上递增(减),则在上递减(增).与的周期是.或()的周期.的周期为2(,如图,翻折无效). 的对称轴方程是(),对称中心();的对称轴方程是(),对称中心();的对称中心().当;.与是同一函数,而是偶函数,则.函数在上为增函数.() 只能在某个单调区间单调递增. 若在整个定义域,为增函数,同样也是错误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具有奇偶性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奇偶性的两个条件:一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奇偶都要),二是满足奇偶性条件,偶函数:,奇函数:)奇偶性的单调性:奇同偶反. 例如:是奇函数,是非奇非偶.(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奇函数特有性质:若的定义

4、域,则一定有.(的定义域,则无此性质)不是周期函数;为周期函数();是周期函数(如图);为周期函数();的周期为(如图),并非所有周期函数都有最小正周期,例如: . 有.II. 竞赛知识要点一、反三角函数.1. 反三角函数:反正弦函数是奇函数,故,(一定要注明定义域,若,没有与一一对应,故无反函数)注:,.反余弦函数非奇非偶,但有,.注:,.是偶函数,非奇非偶,而和为奇函数.反正切函数:,定义域,值域(),是奇函数,.注:,.反余切函数:,定义域,值域(),是非奇非偶.,.注:,.与互为奇函数,同理为奇而与非奇非偶但满足. 正弦、余弦、正切、余切函数的解集:的取值范围 解集 的取值范围 解集的

5、解集 的解集1 1 =1 =1 1 1 的解集: 的解集:二、三角恒等式.组一组二组三 三角函数不等式 在上是减函数若,则 高中数学高考总复习 高三数学总复习四三角函数 5 四川师大附中高2006届高三数学总复习(六)6. 不 等 式 知识要点1. 平方平均算术平均几何平均调和平均(a、b为正数):(当a = b时取等)特别地,(当a = b时,)幂平均不等式:含立方的几个重要不等式(a、b、c为正数): (,);()绝对值不等式:算术平均几何平均(a1、a2an为正数):(a1=a2=an时取等)柯西不等式:设则等号成立当且仅当时成立.(约定时,)例如:.常用不等式的放缩法:2. 常用不等式

6、的解法举例(x为正数): 类似于四川师大附中高2006届高三数学总复习(十三)实验修订版13. 导 数 知识要点1. 导数(导函数的简称)的定义:设是函数定义域的一点,如果自变量在处有增量,则函数值也引起相应的增量;比值称为函数在点到之间的平均变化率;如果极限存在,则称函数在点处可导,并把这个极限叫做在处的导数,记作或,即=.注:是增量,我们也称为“改变量”,因为可正,可负,但不为零.以知函数定义域为,的定义域为,则与关系为.2. 函数在点处连续与点处可导的关系:函数在点处连续是在点处可导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可以证明,如果在点处可导,那么点处连续.事实上,令,则相当于.于是如果点处连续,那么在点

7、处可导,是不成立的.例:在点处连续,但在点处不可导,因为,当0时,;当0时,故不存在.注:可导的奇函数函数其导函数为偶函数.可导的偶函数函数其导函数为奇函数.3. 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在点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就是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也就是说,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的斜率是,切线方程为4. 求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为常数)注:必须是可导函数.若两个函数可导,则它们和、差、积、商必可导;若两个函数均不可导,则它们的和、差、积、商不一定不可导.例如:设,则在处均不可导,但它们和在处均可导.5. 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或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可推广到多个中间变量的情形.6. 函数单调性:函数单调性的判定方法:

8、设函数在某个区间内可导,如果0,则为增函数;如果0,则为减函数.常数的判定方法;如果函数在区间内恒有=0,则为常数.注:是f(x)递增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如在上并不是都有,有一个点例外即x=0时f(x) = 0,同样是f(x)递减的充分非必要条件.一般地,如果f(x)在某区间内有限个点处为零,在其余各点均为正(或负),那么f(x)在该区间上仍旧是单调增加(或单调减少)的.7. 极值的判别方法:(极值是在附近所有的点,都有,则是函数的极大值,极小值同理)当函数在点处连续时,如果在附近的左侧0,右侧0,那么是极大值;如果在附近的左侧0,右侧0,那么是极小值.也就是说是极值点的充分条件是点两

9、侧导数异号,而不是=0. 此外,函数不可导的点也可能是函数的极值点. 当然,极值是一个局部概念,极值点的大小关系是不确定的,即有可能极大值比极小值小(函数在某一点附近的点不同).注: 若点是可导函数的极值点,则=0. 但反过来不一定成立. 对于可导函数,其一点是极值点的必要条件是若函数在该点可导,则导数值为零.例如:函数,使=0,但不是极值点.例如:函数,在点处不可导,但点是函数的极小值点.8. 极值与最值的区别:极值是在局部对函数值进行比较,最值是在整体区间上对函数值进行比较.注:函数的极值点一定有意义.9. 几种常见的函数导数:I.(为常数) () II. III. 求导的常见方法:常用结

10、论:.形如或两边同取自然对数,可转化求代数和形式.无理函数或形如这类函数,如取自然对数之后可变形为,对两边求导可得.四川师大附中高2006届高三数学总复习(十四)实验修订版14. 复 数 知识要点1. 复数的单位为i,它的平方等于1,即.复数及其相关概念: 复数形如a + bi的数(其中); 实数当b = 0时的复数a + bi,即a; 虚数当时的复数a + bi; 纯虚数当a = 0且时的复数a + bi,即bi. 复数a + bi的实部与虚部a叫做复数的实部,b叫做虚部(注意a,b都是实数) 复数集C全体复数的集合,一般用字母C表示.两个复数相等的定义:.两个复数,如果不全是实数,就不能比

11、较大小.注:若为复数,则若,则.()为复数,而不是实数若,则.()若,则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当,时,上式成立)2. 复平面内的两点间距离公式:.其中是复平面内的两点所对应的复数,间的距离.由上可得:复平面内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的复数方程:.曲线方程的复数形式: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的方程.表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焦点,长半轴长为a的椭圆的方程(若,此方程表示线段).表示以为焦点,实半轴长为a的双曲线方程(若,此方程表示两条射线).绝对值不等式:设是不等于零的复数,则.左边取等号的条件是,右边取等号的条件是.左边取等号的条件是,右边取等号的条件是.注:.3. 共轭复数的性质: ,(a + bi) () 注:两个共轭复数之差是纯虚数. ()之差可能为零,此时两个复数是相等的4. 复数的乘方:对任何,及有 注:以上结论不能拓展到分数指数幂的形式,否则会得到荒谬的结果,如若由就会得到的错误结论.在实数集成立的. 当为虚数时,所以复数集内解方程不能采用两边平方法.常用的结论: 若是1的立方虚数根,即,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