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堤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783233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堤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湖堤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湖堤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湖堤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湖堤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堤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堤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B01 施工技术方案申报表(股份2018技案 003 号)合同名称:省湖湖堤加固工程(、部分)施工第10标段合同编号:/2017/SG-10致:市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处省湖湖堤加固工程(、部分)项目监理部我方今提交省湖湖堤加固工程(、部分)施工第10标段的:附: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措施计划 专项施工方案 度汛方案 灾害应急预案 施工工艺试验方案 专项检测试验方案 工程测量施测计划和方案 工程放样计划和方案 变更实施方案 承 包 人:省第一水电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省湖湖堤加固工程(、部分)施工第10标段项目部 项目经理: 日 期: 年 月 日监理机构将另行签发审批意见。监理机构:市水利水电工程

2、建设监理处省湖湖堤加固工程(、部分)项目监理部签 收 人:日 期: 年 月 日说明:本表一式 4 份,由承包人填写,监理机构审核后,随同审批意见承包人、监理机构、发包人、设计代表各1份。JL05 批 复 表(2018批复技案 003 号)合同名称:省湖湖堤加固工程(、部分)施工第10标段合同编号:/2017/SG-10致:省第一水电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省湖湖堤加固工程(、部分)施工第10标段项目部你方 年 月 日报送的施工技术方案申报表(文号:股份2018技案 002 号 )经监理机构审核,批复如下: 监理机构:市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处省湖湖堤加固工程(、部分)项目监理部 总/专业监理工程师:

3、 日 期: 年 月 日 今已收到2018批复技案 003 号承包人:省第一水电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省湖湖堤加固工程(、部分)施工第10标段项目部 签收人:日期: 年 月 日说明:1、本表一式 3 份,由监理机构填写,承包人签收后,承包人、监理机构、发包人各1份。2、一般批复由监理工程师办理,重要批复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 3、本批复可用于对承包人的申请、报告的批复。省湖湖堤加固工程(、部分)施工第10标段专项施工方案省第一水电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专项施工方案1 工程特点和施工重点、难点分析1.1 工程特点1、本工程所在地为平原地区,汛期洪水流量大,枯水期流量小,洪枯流量变化较大,为保证在合同约定

4、的工期内完工,对施工导流及安全渡汛提出更高的要求。2、本工程主要建设项目为堤防填筑、砼道路工程、植生块护坡以及穿堤建筑物。工程项目包括土方开挖、土方填筑、砼道路、植生块护坡、草皮护坡、房屋建筑、穿堤建筑物、金结及电气设备安装等,由于本工程“项目多、交叉作业多、施工范围广”,施工管理较为不方便,为了按施工进度计划和度汛要求,采用分散布置,集中管理为原则,计划分段分点同时进行施工,施工布置及施工用水、用电因地制宜,合理进行资源调配。1.2 施工重点和难点分析1、本工程土方工程量不大但比较集中,涉及到作业段合理的土方调配,机械多,人员多,临时施工道路布置需要合理安排,避免相互干扰作业、确保能够流水作

5、业,交叉作业顺利进行,因此施工与交通协调和组织及土方合理的调配为本工程的重点和难点。2、涵闸重建2座,虽然单个涵闸投资不多,但其工序多、项目多、施工周期较长,工期较紧,因此要格外重视穿堤建筑物的施工管理工作。3、本工程施工战线较长,施工管理较为不方便,为了按施工进度计划和度汛要求,采用分散布置,集中管理为原则,现场布置较为紧张,生活营地及施工辅助设施的布置要考虑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干扰和破坏,因此在场地规划时做到合理安排,紧凑布置。4、本工程的施工内容较多,工期较紧。因此,施工方案及进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此特点,合理安排,精心组织,方能保证工程顺利实施。5、本标段施工涉及乡村,施工机械与车辆要穿

6、过集镇、村组,需加强协调。2 主要对策措施1、混凝土浇筑质量保证措施(1)优化施工方案,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并通过生产性试验优选混凝土配合比,以减少气泡产生的可能性。2)砼浇筑采用钢模,在浇筑施工前洒水并用平板振捣器夯实,可以有效地保证混凝土浇筑基面的平整度及密实度,且浇筑时不会漏浆。3)混凝土浇筑后、初凝前,进行一次复振,进一步减少气泡;4)对混凝土底板和倒角进行推理模型 面、压光、抹面工作一直到混凝土终为止,彻底消除混凝土表面气泡;5)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加强现场协调与管理,形成流水作业的良好局面;加快施工进度,控制混凝土层间间歇时间不超过7天,避免长间歇而影响新老混凝

7、土结合质量。(2)加强混凝土养护和保温工作,防止混凝土发生早期裂缝。并在实施过程中监督落实,切实做好混凝土养护和保温工作。1)成立混凝土养护和保温专业小组,安排专门人员,2)冬季及冬季前后,安排专人收集气象资料,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并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避免措手不及;3)混凝土拆模后,及时进行混凝土养护,根据本工程所在地的气温变化特点,气温大于5时,采用覆盖草袋洒水养护的方式,保持混凝土长期湿润状态;当气温小于5时,停止洒水,按冬季施工进行;4)冬季来临前,对当年浇筑的混凝土进行保温,混凝土外露面采用绒毛毡保温被覆盖,必要时搭设暖棚,棚内设置灯,以提高周围环境湿度;5)冬季混凝土施工时,注

8、意防潮,落实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开裂。混凝土浇筑质量是本合同工程的重点,实施时严格按照本工程的施工特点、重点以及技术条件调协质量控制点,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从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技术措施、专业人员配置、施工工艺和设备等全方位加强管理与木控制,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2、保证计划工程的实现的措施(1)合理安排总体施工程序和各期施工、优化施工工序衔接。各项目分段平行流水施工,保证合同工期的实现。(2)优化施工方案,加快施工进度。简化施工现场布置,保证施工的快速进行。(3)配备足够的施工机械设备,关键设备考虑一定的备用,保证设备能力满足高强度施工的需要。(4)加强协调管理,确保施工进度。围绕关键线路,协

9、调其它项目的施工,加强现场组织协调与管理,将进度计划工作逐层分解细化,制定施工进度保证措施,同时用优良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文明的施工环境,保证工程有序、顺利进行。3 主体工程施工测量方案3.1 施工测量方案本工程施工项目较多且集中,各项目搭接施工,而施工范围较广,因此测量工作尤为重要。为了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精度,提高施测效率,在测量工作中,我们将全面推行数字化测量控制技术,为施工过程、施工质量提供控制依据,使测量工作成为智能化施工的第一道工序。为保证总体工程和各分项工程测量工作的统一性、完整性和延续性,我公司将建立统一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控制网分为两级。第一级为场区整体控制网,第二级为各分项

10、工程施工的施工控制网。(1)测量准备在工程开工前,及时联系业主,进行现场原始永久性的基准标桩的交接。交接桩测量资料必须齐全,并附有标桩示意图,标明各种标桩平面位置和标高,必要时附文字说明,现场依照资料核对进行移交并签字。同时,立即组织测量人员对业主提供的基准标桩进行必要的复测工作,并在7天内将复测结果书面提交给业主。无误后方可使用,如发现问题及时通报业主研究解决。进入现场的测量器具,均经具有相应资质的检定部门检定合格,有检定合格证,并在检定周期内;现场技术人员放线前编制测量作业指导书,绘制出测控布置图,并对放线人员做好测量交底工作;放线人员具有上岗证,并充分熟悉图纸。(2)场区平面网的建立场区

11、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平面控制网应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基础及首层布置图中的关键部位,定出平面控制网中的纵横轴线。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定位桩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必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漆做好测量标记。且在周围临建上投测轴线,以便后视时使用。场区平面网的布设本控制网按2级建筑方格网进行测设,测角中误差8,边长相对中误差1/20000,相临两点间的距离误差控制在2mm以内。采用直角坐标法测设出边线后,依据平面网布设原则及轴线加密方法,布设场区平面矩形控制网。为便于施工及控制将平面矩形控制网都

12、布设成偏轴线1米。首级控制网测设平面控制网测设在满足规划主要条件的前提下,根据红线桩用坐标测量的方法首先测设出一点,用全圆归零测法依次测量相邻两点的距离、角度值;根据观测数据对控制网进行严密平差;根据平差结果对桩点进行修正。首级高程控制采用精密数字水准仪附合水准测量进行引测;引测校核精度合格后,根据观测数据对高程控制网进行严密平差;根据平差结果对桩点高程进行修正。控制网的精度保证措施场区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保证的关键是其桩点的长久稳定性的保持。因此其埋设要按照国家二级变形监测基准点位的要求进行。对于施工控制网,其控制点位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位移现象,因此在使用期间要适时对其进行校测,平差后计算出每个点

13、位数据修正值。此项工作每月进行一次。控制桩点的设置首级平面控制桩基准点应布设在无变形影响的区域;二级平面控制桩基准点应布设在变形影响较小的区域;监测点应设在变形量大,能确切反映变形量和变形特征的位置;水准基点借用平面控制桩。桩点做法如下:混凝土桩直径0.5m,桩顶标高为场地设计标高下0.3m,顶部预埋100mm100mm6mm钢板,点位中心镶嵌1mm铜芯,在桩顶面的角上设水准点,水准点高出钢板510mm,一级网埋深不小于2m,二级网埋深不小于1m。控制桩四周800mm砌筑1200mm砖墙防护,再用钢管做15001500mm的防护栏和醒目的标记,确保桩点不被压盖、碾轧、扰动,要保持控制桩间的通视

14、。所有控制桩点、监测点均设标识牌,牌中注明桩点的名称、精度等级、点号、数据及管理单位;对于细部测设的点位、线段用油漆进行标识,注明其性质和相关数据。建筑物定位及施工控制网的测定建筑物定位和施工控制网以首级精密控制为依据,采用极坐标或直角坐标的方法进行。在控制网中应包含重要点位和重要轴线;且和主要轴线保持平行关系;要保证每施工流水段中至少有四条两两相交的控制线,高程控制点布设以保证方便施测为原则。轴线的投测与精度设计土方及结构施工阶段主要采用经纬仪坐标放样法向待测面投测控制点,为保证测设的精度要求,在两个控制桩上进行。每个待测面至少要投测3个控制点。使用前应做角度、距离校核,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为便于测设,每个施测面的控制点应保持上下一致。0.000以上结构施工阶段采用经纬仪进行竖向传递控制。保证混凝土结构达到清水混凝土要求,尽量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