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外科护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79783059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外科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儿外科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儿外科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儿外科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儿外科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外科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外科护理(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儿外科护理,小儿外科常见疾病:肠套叠、肠梗阻、先天性巨结肠、急性阑尾炎、疝气、尿道下裂、鞘膜积液、先天性幽门梗阻、胆道结石、肛周脓肿。,小儿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1.按外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1) 接待病儿,安置床位,测体重和T、P、R、(3岁及以上测BP)。根据病情做好卫生处置,向家长介绍住院须知。 (2) 通知值班医生接收病人,如遇重危或需急诊手术者,应立即配合抢救或做好术前准备(皮肤准备、补液、抽血交叉、备血,各种皮试。) (3) 了解病儿的饮食习惯,向家长及较大病儿说明饮食配合的重要性。 (4) 重危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要求家长及探望者不要在病室内大声喧哗。,(6) 及时采集大小便标本

2、送检,每日总结大便次数,总结引流液量,填于体温表底栏。 (7) 住院病儿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发热达37.5以上及体温不升者,每4小时测体温至正常后3次。术后病儿常规测T、P、R每日2次,连测3天。麻醉未醒者按医嘱测量。 (8) 密切观察病情,尤其对新入院及诊断不明者,及早发现病情变化,为诊断提供依据。 (9) 病人出院时作好出院指导,(5) 执行晨间护理,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干燥,按需做好各种基础护理。,2.心理护理:做好入院宣教,介绍病区环境,关心、爱护病儿,亲切地与病儿及家长接触以消除焦虑、疑虑与恐俱心理,利用适当的时机简要说明各种检查的过程,以取得配合。 3.病室环境清洁、舒适

3、、空气新鲜,保持适宜温湿度,一般新生儿要求室温22一24C,相对湿度55%一65%;婴幼儿室温20一22,相对湿度55%一65%;儿童室温18一200C,相对湿度50%一b0% o 4.病区内备有急救设施,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氧气、开口器、吸引器.、气管插管、输液器、输血器、各种无菌包及急救药品等。,5.培养病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保暖,防止受凉,保暖温度适宜,避免烫伤。 6.对危重病儿密切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畅通,妥善固定各种管道并保持畅通。 7.告知家属防止病儿跌伤,注意安全。,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作好病儿家长思想工作,较大儿童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其顾虑, 减少恐惧

4、,取得配合,保证病儿有足够的睡眠。 (2) 协助完成各项辅助检查,全面了解病儿健康状况,包括完整的病历,全 面的体检和必要的化验。改善营养,纠正病儿的营养不良状况。以免削弱抗感染的能力和影响术后恢复。 (3) 注意保暖,严防低温致硬肿症、肺炎发生。,(4) 做药物过敏试验,并观察记录,若有过敏及时报告医生,更换药物,并 做醒目过敏标记。并按规定在病历上用红笔注明,床头挂上阳性标记。 (5) 按医嘱备血、备药、备皮。皮肤准备:术前1日清洗手术区皮肤、理发、 剪指(趾)甲、更换清洁内衣。 (6) 做好交叉配血型准备,对贫血病儿术前可少量多次输血。,(7) 观察病儿的体温,如超过37 .9C,及时通

5、知医生。术前晚加测体温1 次,注意有无咳嗽、流涕。如有上述症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8) 术前禁食6-8小时(婴儿术前6小时禁食),术前4小时禁水,于床头挂 禁食标记并告知家长。通知停发饮食。 (9) 消化道手术病人遵医嘱术前留置胃管,胃部手术前遵医嘱洗胃,结肠、 直肠手术、巨结肠或肠瘘病儿按医嘱做好术前灌肠,术前晚及手术日晨用等渗盐水灌肠,术前2一3天口服肠道杀菌剂。,(10)进手术室前核对姓名、床号、腕带标识,排尽尿液。盆腔手术或估计手 术时间长者,应插好导尿管。术前30min按医嘱注射术前用药。 (11) 做好术后床单位准备,备齐所需的各种用物,如心电监护、吸引器、 减压装置及无菌引流袋

6、等,必要时准备气管切开包和急救用品。,术后护理: (1) 准备床单位及必需物品(输液架、引流瓶袋、胃肠减压、血压计、氧气筒、 吸引器等。) (2) 责任护士与手术室护士交接病儿,听取交班,轻稳搬动,了解手术情况及 注意事项,观察皮肤对刺激的反应,肢体的活动等。并检查静脉、各种引流管、伤口包扎及全身皮肤情况。测T、P、R、BP,并记录。 (3) 保持呼吸道通畅,麻醉未清醒前去枕平卧,头侧向一边,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误吸。注意保暖,并适当约束四肢。根据手术性质及病情安置病人体位。,4) 给予低流量吸氧。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观察神志、血氧饱和度、 末梢循环等,早期发现窒息、休克、感染等合并

7、症。 (5) 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有无松脱情况,腹胀及尿潴留情况。敷料 湿透应及时更换。正确记录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大便性状。 (6) 接好各种引流管、袋,并保持通畅、不高出引流部位。引流袋可每周更换 1-2次(引流液有性状、颜色改变,需每天更换)。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防止堵塞、受压、扭曲;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7) 保持输液管通畅,根据病儿年龄及病情调节输液速度。 (8) 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防止发生口腔炎、压疮发生。 (9) 保暖:新生儿可放人暖箱内,婴幼儿可用热水袋,勿将热水袋直接与皮肤 接触以防烫伤。,(10)非腹部手术及不引起全身反应的小手术,术后

8、4一6h可给正常饮食;全麻 清醒后,恶心呕吐消失的非腹部手术,可先给流食,以后逐渐改为半流食;腹部手术或留置胃肠减压者,禁食、静脉补液,待肠道功能恢复后方可进食。 (11)休息与活动:病情许可,应早期离床活动,避免剧烈运动,注意适当休息。 新生儿及不能行走的婴幼)L应由家长协助翻身、拍背、活动肢体,以减少肺部合并症。,(12).健康教育 教育病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预防受凉感冒,根据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锻炼。 教会家长对术后病儿的生活护理。 定期复查。,先天性幽门狭窄护理 护理要点 (1) 按小儿外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 观察呕吐情况了解呕吐形式、性状和量,及时清除呕吐物。术后观察生命

9、体征变化、血气分析、切口渗出情况及伤口裂开情况。 (3) 术后平卧位或侧卧位,防止呕吐物误吸。 (4) 饮食应少量多次,喂养耐心,奶后竖抱并拍击背部,使胃内空气排出,防 止呕吐。,(5) 治疗护理:1、术后根据医嘱补充血、血浆或白蛋白,需防止切口裂开。2、 因病儿消瘦,能量不足,体温波动较大,故常需保暖。3、胃肠减压管保持引流通畅,根据医嘱拔管。4、术后病儿呕吐仍可持续数天,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呕吐物,防止误吸和发生肺炎。 (6) 注意呼吸道感染、碱中毒、切口裂开、中耳炎等并发症。,肠套叠【非手术治疗护理/术前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向患儿家长讲解治疗方法及手术的必要性,减轻家长对手

10、术的恐惧心理。 2、给予补液治疗,补充血容量。 3密切观察患儿腹痛、呕吐、腹部包块情况。若患儿经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治疗后症状缓解,常表现为:安静入睡,不再哭闹,停止呕吐;腹部肿块消失; 拔出肛管后排出大量臭味的黏液血便,继而变为黄色粪水;如患儿仍然烦躁不安,阵发性哭闹,腹部包块仍存,应怀疑是否套叠还未复位或又重新发生套叠,应立即通知医师作进一步处理。,4、备好吸氧管、监护仪器等用物。 5、术前用药 通常用安定、阿托品等注射药物以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减少呼吸道腺体的分泌,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胃管通畅,减少术后并发症。 6、饮食 加强营养,食用高蛋白、粗纤维、易消化食物,适当限制盐的摄入量,少

11、量多餐。,【术后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麻醉清醒后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注意呕吐,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导致窒息死亡,定时监测BP、P、R一次并详细记录,观察5小时至平稳,如发现体温不升应进行保暖,高热者进行降温。 2、疼痛护理 安抚患儿,疼痛时使用止痛泵,并告知家长使用方法,必要时使用镇静止痛药。,3、切口的护理 观察伤口的渗血渗液情况,保持伤口敷料的清洁干燥。 4、引流管护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管道,防止扭曲、折叠及患儿抓脱,密切观察和记录胃液和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先天性巨结肠,术前准备 1、按小儿腹部手术护理常规。 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的无渣饮食,严重营养不良、贫血者,可按医嘱给少量输血,术前2-3日进无渣流质,术前晚22:00开始禁食。 3、术前1-2周开始回流灌肠,目的在于彻底清除结肠内粪便,并注意排出量不少于灌入量,术前灌肠排出液应为清水样无渣为止。,4、术前3日遵医嘱给肠道抗生素。 术后护理 1、按小儿腹部手术术后护理常规。 2、禁食、胃肠减压,并保持引流通畅,注意引流物的性质和量并记录。 3、按医嘱补液,严格掌握输液速度。 4、注意观察肛门压挫钳处有无出血,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5、保持肛门周围清洁,,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