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质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780436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质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创新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质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创新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质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创新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质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创新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质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质(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新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质企业管理现代化以实现社会、企业和企业员工的共同发展为目标,是包括企业管理观念、方法、技术、手段等全方位的现代化。创新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质,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知识创新等。 技术创新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突破口。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产品生命周期持续缩短,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新形势下,企业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价格竞争和规模竞争手段,竞争力就会不断降低、市场空间就会不断缩小;只有不断在技术上寻求突破,占领高新科技的前沿阵地,才能在激烈的企业竞争中赢得主动。为此,企业需要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持续推进技术创新,推

2、动产品和服务逐渐向高层次、高技术的价值链高端升级,从而赢得更加广阔的价值增值空间。从这个角度说,技术创新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突破口。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核心。企业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创造价值。知识经济时代改变了企业创造价值的方式,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体系使得企业间的知识联盟成为可能,并催生了大量网络化企业组织。在这一背景下,企业竞争已经由个体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为网络化企业组织之间的竞争。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技术变迁速度的加快,在一些企业中出现了顾客价值与企业价值分离的现象。这种分离导致这些企业即使实现了顾客价值最大化,也未必能增加企业收益。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有开辟新的创收渠道,推进商业模式创新

3、,构建和发展网络化企业组织,才能实现顾客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双赢。为此,可以调整或引入新的网络组织参与者,通过设计新产品、改善产品性能等实现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改善;也可以重新设计和优化网络组织之间关系,改变参与者在网络组织中的角色和功能等,以实现商业模式构成要素间关系的优化。管理创新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关键。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关键是提高效率,而提高效率的核心在于通过管理方法和组织架构的优化来提高企业内外部系统的协调性。由此来看,企业管理创新主要包括企业管理方法创新和企业组织架构创新。所谓企业管理方法创新,是指把新的管理要素(新的管理理念、新的管理手段)或新的管理要素组合引入企业管理系统,从而更有效地实

4、现企业发展目标。企业管理方法创新可以体现在管理决策上,如确立战略联盟、战略平衡计分卡等创新性的战略管理理念和方法;也可以体现在各个业务层面的管理中,如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采用准时生产、最优生产技术、柔性制造系统、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等新型生产管理技术和手段。所谓企业组织架构创新,是指企业根据其战略目标和任务及内外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组织构成要素进行新的组合、构建和创新。现代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和其他子系统之间有着频繁的资源交换活动,由此而产生的竞争和共生关系要求企业打破自身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边界障碍,构建柔性组织、无边界组织、虚拟组织和网络组织等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知识创新是企业管

5、理现代化的依托。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创造新知识,并在企业内外迅速扩散新知识。以上提到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本质上都是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创新。创造与有效管理新知识,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依托。实现这一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只有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下,企业才能有效创造、扩散和管理新知识。但知识管理并不等同于信息管理,因为一般所说的信息管理侧重于信息的收集、检索、分类、存贮和传输等;信息要转换为知识,还要和人的认识能力相结合。因此,企业管理现代化应以人力资源开发为基础,以信息为依托,通过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实现信息共享,为高效创造、扩散和管理新知识

6、打下坚实的技术和人力资源基础。 2011年行政管理学研究回眸在我国行政管理学即将迎来恢复研究30周年(2012年1月)之际,回首2011年的行政管理实践进展和学术研究情况,有着特殊的意义。今年的行政管理有三个看点,一是政府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创新方面力度不断加大;二是行政管理研究围绕服务型政府建设这一时代主题不断拓展内容和深化认识;三是行政管理学的国际交流日益增多。新年伊始,温家宝总理为中国行政管理学会题词:“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行政管理学界感到很振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以“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为题召开2011年年会暨研讨会。4月27日,国务院政府绩

7、效管理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政府绩效管理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的意见、2011年政府绩效管理工作要点和关于开展政府绩效管理试点工作的意见,研究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府绩效管理工作。在这次会上宣布了国务院批准北京市、吉林省、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杭州市、深圳市等个地区进行地方政府及其部门绩效管理试点,国土资源部、农业部、质检总局进行国务院机构绩效管理试点,发改委、环境保护部进行节能减排专项工作绩效管理试点,财政部进行财政预算资金绩效管理试点,为全面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探索积累经验。6月29日,由中央有关部门组织的全国深化

8、政务公开推进政务服务经验交流会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何勇出席会议并强调,要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以推进政务公开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大力加强以政务(行政)服务中心为主要载体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此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中办发201122号)。11月14日,国务院召开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温家宝总理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提出,包括行政审批制度在内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行政审批设定管理不严,监督机制还不健全。会议要求,必须继续深化

9、改革,进一步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全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湖南省政府制定的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于10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部全面规范政府服务行为的省级规章制度,是服务型政府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深化。与实践步伐相适应,行政管理学界学术研讨活跃、研究成果丰硕。6月1112日,第二届华人公共管理学者研讨会在西安召开,与会学者围绕民生、绩效管理、政府创新、社会管理、公共治理等专题进行交流。这是继2010年第一届华人公共管理学者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之后的又一次

10、盛会。6月21日,国家行政学院在北京举行应急管理国际研讨会,会议就构建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机制建设,强化综合管理,突出预防和全过程控制,注重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以及国际合作的作用,共同做好防范应对突发事件工作进行了广泛的研讨。7月10日,第二届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在北京举行第二届行政改革论坛,集中研讨“十二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行政体制改革。2011年10月1415日,国际应急管理学会(TIEMS)在上海举行2011城市公共安全高层论坛暨中国委员会第二届年会,会议围绕强化国际社会在灾难应急上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推动应急管理和城市公共安全领域的发展进行了交流。10月19日

11、,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和电子科技大学、美国行政管理学会联合在成都召开第七届公共管理国际会议,各国公共管理学界的专家学者就国际公共管理的现状、热点、前沿问题与未来发展进行交流。2011年,很多大学迎来了开设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MPA)10周年和组建政府管理学院(或称公共管理、公共事务、公共政策学院)10周年。大学在举行纪念庆祝活动的时候都召开了研讨会,就行政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的发展走向,MPA的成就及发展,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和学术之间的关系等开展讨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翻译著作公开出版,公共管理类学术期刊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国内外的影响越来越大。5月,由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绩效管理研究会与兰州大学中

12、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心联合主编的中国政府绩效管理年鉴出版创刊卷。今年是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学术研究取得长足发展的一年。概括起来有三个优点:一是理论研究与政府实践紧密结合,学术领域的研究命题与当下政府的管理需求贴得更近。政府职能转变、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等重大课题研究进一步深入,专家学者对加强政府绩效管理、公开公共预算、完善应急管理机制等方面的观点意见和对策建议进入了政府决策视野,列入政府的政策议程,加快了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的进程。二是行政制度创新与管理技术改进有机结合,展现出积极融合的趋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信息公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政务服务机构建设、电子政务发展等政府改革和创新

13、研究硕果累累。很多学者把定量研究方法、管理模型技术运用到政府运行机制的分析中,体现出政府创新正在形成制度与技术双推的动力格局。三是传统行政管理研究边界进一步跨越,基础学术研究的品位有了新提升。在党和国家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形势下,学术界进一步拓展对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公共组织与公民等基本关系的研究,开展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跨学科、跨专业、跨部门协同研究,并逐步探索方法论意义上的学术重新审视,聚焦、提炼地方政府创新社会管理、优化治理结构的经验,促进以公民为本、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公共管理体系建设。讲述中国大故事 回答学科大问题公共管理学研究回顾与展望2011年

14、,回应国家诸多重大变革,中国公共管理研究成果众多。其中,行政体制改革、公共预算、公共财政仍然是重点研究领域,但这些研究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了纵深化发展,且更多运用各种大面积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政府间关系、基层治理研究、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政府规制成为研究热点,且已经深入到“中国故事”层面进行讨论。而在研究方法上,跨学科知识运用研究越来越多,为公共管理领域的传统议题挖掘出了新的命题,丰富了已有的知识建构,学科持续发展。但是,此领域的研究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改进。而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中国公共管理学研究必须在回应中国重大转型问题基础上对学科大问题作出回答。学科大问题是指一门学科必须要回答的重大问题。对学科大

15、问题的回答规定着这个学科的研究范围、研究聚焦乃至研究方法。综合公共管理学学科历史上对大问题的讨论,我们可以认为,对公共管理学大问题的回答并不主要依赖于我们的知识视野和理论建构,而更依赖于我们的信仰,依赖于我们如何认识公共部门在社会中的角色。基于此,公共管理学大问题涉及三个层面:制度层面的“合法行政”、组织层面的“有效行政”以及更广泛的价值层面的问题,即“责任行政”。制度层面:“合法行政”是否可能制度层面的“合法行政”,其范畴被限定在行政与政治系统重叠之处,而其焦点则在于让行政如何在民主社会中遵守政治规定的边界。“合法行政”大问题,要解决的实际上是行政在整个国家系统中的角色定位。与“合法行政”相

16、关的公共管理学关键词是:公共利益、宪法、法律、民主规范,等等。这一大问题又包括如下论题:行政过程的边界与范围在哪里?如何保持行政部门与立法、司法部门之间的平衡?如何保证行政过程在宪法与其他法律框架下运行?如何处理民主的政治制度安排与专业化的公共部门体系之间的矛盾?如何处理行政权力的自裁性与代表性之间的冲突?如何化解国家和地方在行政过程中的紧张关系?组织层面:“有效行政”是否可能组织层面的“有效行政”,其范畴被限定为公共部门的内部运作,而其焦点则在于如何用最小的成本提供最有效的公共服务。这一焦点至少需要考虑两方面内容,即寻求最有效的方法以及如何实现这种最有效的方法。与“有效行政”相关的公共管理学关键词往往是:成本、效率、效益、专业标准、技术专家,等等。这一大问题又包括如下议题:公共部门的职能是什么,并如何与环境相匹配?如何设计合适的行政组织结构以与其职能相匹配?谁是合适的治理者?治理者的专业性与代表性如何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