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及养生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79780275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及养生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医药及养生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医药及养生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医药及养生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医药及养生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药及养生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及养生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药与养生,水利工程安全技术论文,xx (20122806 ) xx (20122799) xx (20122843 ),目录,中医的发展,什么是养生,中医药融合于养生,1,2,3,中医药与养生的展望,4,中医的未来,亚健康人群与食疗,1,5,6,你对中医知多少?,小姐,可喜可贺,这是喜脉啊,伏羲 神农 张仲景 华佗 孙思邈 李时珍 望闻问切 五禽戏 本草纲目 推拿 针灸 按摩 .,中医的发展,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 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出现

2、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 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 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5000多个药方,并采用辨证治疗,因医德最高,被人尊为“药王”。 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 金元以降,中医开始没落。明清以后,出现了温病派时方派,逐步取代了经方派中医。在明朝后期成书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标志着中药药理学没落。,现代中医,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1996

3、年,清华学界对中医气本质,经络实质,阴阳,五行,藏象,中医哲学观等都有了新的全面整体创造性的认识和解说。分形分维的经络解剖结构;数理阴阳;中医分形集:分形阴阳集阴阳集的分形分维数,五行分形集五行集的分维数;分形藏象五系统暨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中医三个哲学观新提出的第三哲学观:相似观分形论等。,中医的精髓,人在茫茫宇宙中的位置是渺小的,天力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懂得养生的在人在天地五运六气的变化中,应该学会如何顺应自然规律,这样变能将疾病控制在萌芽阶段,从整体的观念研究人体与环境,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

4、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而且人体与自然界也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环境统一性的思想即整体观念,人体是一 个 有机的整体,中医精髓,人与自然界具有统一性,养生,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

5、、延年益寿的目的。,中医药融合于养生,理念上提出顺应自然、协调阴阳、未病先防、形神共养、动静互涵、调和脏腑、畅达经络等; 在策略上拥有饮食养生、房事养生、运动养生、精神养生等; 在具体方法上拥有饮食、针灸、按摩、推拿、足浴、音乐等,中医药融合于养生 防亚健康于未然,1、“灌其根”做好产前养生 2、“培其本”后天的调养 3、“善其后”对尸体的妥善处理 4、天人合一,第四章 中医药与养生的展望,一年四季的气候轮换,自然状况改变之下,人们的生理状况也会受影响。在不同的时节,我们需要摄取不同的养分来补充身体的需求,一年四季,你的餐单也要跟着换不停。 中医认为世界事物并非独立分离的,而是处于相互和谐状态

6、。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的关系及规律有独特的见解;他们以一个整体观来认识世界,更创立阴阳、五行理论去解释各种复杂现象。而人类是一个有机整体,属于自然界的一份子;因此一定受外界环境气候所影响,相应地也会根据需要,产生不同的生理或病理反应。举例如不同季节,身体脉搏现象,包括节奏、速度、搏动量、张力方面都有转变。春天偏向弦脉,脉管张力增加;夏天偏向洪脉,脉势盛大骤来骤去;秋天偏向浮脉,手指轻按皮肤表面即能清楚触到搏动;冬天偏向沉脉,轻按不明显,要重按才能感到脉动起伏。一般在辨症时,中医师都会考虑到这些因素。另外有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都有季节性;春天好发温病;夏天易中暑;秋天有燥症;冬天有冻伤。由此,

7、我们需要作出不同的饮食调整,五、亚健康人群与食疗,食疗,是利用食物进行防病治病,或促进病体康复,是以食品的形式来具体应用。它既不同于药物疗法,也与普通的膳食有很大的差别。食物治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对人体基本上无毒副作用。也就是说,利用食物(谷肉果菜)性味方面的偏颇特性,能够有针对性地用于某些病证的治疗或辅助治疗,调整阴阳,使之趋于平衡,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身心的康复。其次食物疗法寓治于食,不仅能达到保健强身、防治疾病的目的,而且还能给人感官上、精神上的享受,使人在享受食物的美味之中,不知不觉达到防病治病之目的。这种自然疗法与服用苦口的药物相比迥然不同,它不像药物那样易

8、于使人厌服而难以坚持,人们容易接受,可长期运用,对于慢性疾病的调理治疗尤为适宜。因此,食物疗法适应范围较广泛,主要针对亚健康人群,其次才是患者,是药物或其他治疗措施的辅助手段。,什么是亚健康?,1.亚健康状态: (1)定义:在现代医学中,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是界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的称谓。 在传统医学中,我们通常说的疾病是两个不同含义的概念。“疾”是指不易觉察的小病疾,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就会发展到可见的程度,便称为“病”。这种患疾的状态,就是“亚健康状态”或“第三状态”,在中医学中称“

9、未病”。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现代社会符合健康标准的不过占人群总数的15%左右。而在已被确诊为患病的人群中,属于不健康状态的也只占15%左右。所以,亚健康人群在当今社会大量存在。,对于亚健康的对症下药,中医,西医,亚健康状态人群体质分类和表现,2.1阳虚体质:阳气偏衰,机能减退,热量不足,抗寒力弱,面白少华,口淡不渴,形寒喜暖,四肢欠温,不耐寒冷,少气懒言,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脉象沉细无力。 2.2阴虚体质:阴精偏衰,机能虚亢、面色潮红,有时会有烘热感、口舌容易干燥、口渴时喜欢喝冷饮、四肢怕热、易烦易怒、容易失眠、大便偏乾、小便短少、舌红少苔、脉象细数。伴有干咳少痰、潮热盗汗

10、(肺阴虚);或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心阴虚);或腰酸背痛、眩晕耳鸣。 2.3气虚体质:元气不足,脏腑功能衰弱,抵抗力差,毛发不华,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多汗自汗,不耐寒暑,易于外感,遇寒尤甚,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虚缓。 2.4血虚体制:营血不足,濡养功能减弱,颜面、眼睑、唇甲缺乏血色,须发早白,两目干涩,神疲乏力,失眠健忘,多梦易惊,大便偏干,妇女月经量少,后期,脉细舌淡。,六 、中医的未来,西医学的两次传入 近百年三次交锋 1、1912年,北洋政府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 2、1929年2月,官方明确提出废除中医 。 国民党政府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通过“废止中

11、医案” 。 梁启超 胡适 鲁迅 3、第三次大交锋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党中央在1953年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撤销了贺诚、王斌的副部长职务,有人说西医治标,中医治本,中医根据其理论方法指导临床辨证思维,主要得出“证”的概念;西医根据其理论方法指导辩病的思维,主要得出“病”的概念。两者形成了不同的治疗方法。 采用辨证与辩病相结合治病,疗效多有提高,反映出中西医结合的优越性。 病和证的概念分别从纵横两个层面对疾病基本矛盾和阶段性主要矛盾的不同把握。,七、结语,中医历来强调“药疗不如食疗”。中医食疗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注意辩证的食治方法,强调食物的四性五味,注意饮食禁忌,强调因人因时因地择食。另外,中医食疗不会产生任何毒副作用;所用食物也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之物,价格低廉,有的甚至不花分文,让我们在日常用餐中便可达到治病的目的;食物为药还具有无痛苦的优点,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祛除病痛,避免了打针、吃药,甚至手术之苦。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食疗的一系列好处,也了解了食疗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在社会压力如此之大的今天,在亚健康状态不时出现今天,我觉得我们更应该从平常的生活中注意自身的健康,让食疗为我们的优质生活保驾护航。,谢谢观看,2014.12.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