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易错题辨析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97763 上传时间:2017-05-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凸透镜成像规律易错题辨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易错题辨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易错题辨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易错题辨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易错题辨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凸透镜成像规律易错题辨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凸透镜成像规律易错题辨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凸透镜成像规律易错题辨析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掌握是同学们学习的难点,它涉及到的规律多,对数学基本功也有较高要求,特别是熟练应用不等式来解决成像问题。在凸透镜成像的动态调节中,同学们往往考虑不全,容易顾此失彼。考试中,以下问题出错频率较高。1. 凸透镜成像与不等式例 1、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体距凸透镜 20cm 时,能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倒立的像,当物体离凸透镜 9cm 时,则( )A. 一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 一定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 可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 可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错解:D。解析:受思维定势影响,对于拿不定主意的选项,同学们很容易排除“一定

2、”,只喜欢在“可能”中寻找答案,故排除 A、B。而物距越小成的像应该越大,错选 D。正解: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不等式的解法,根据成像条件和成像性质,正确列式求解是一项很细致的工作,各种成像情况不能混淆。当 u=20cm 时,能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倒立的像,则 f20cm2f,即 10cmf20cm,当 u=9cm 时,即 uf 则“一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而不是“可能”。答案选 A。点拨:理解并记住凸透镜成像规律是解答这类问题的前提,根据成像情况正确列出不等式是基本功,依据不等式方程组正确取值并结合条件进行分析是关键。2. 凸透镜成像的调节例 2、放映幻灯时,要想在屏幕

3、上得到更大的像,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 减小屏幕到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B. 增大屏幕到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C. 减小屏幕到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D. 增大屏幕到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错解:C。解析:把幻灯片与照相机的底片相混淆,幻灯片是物体,底片是光屏。正解:幻灯机到屏幕的距离是像距,镜头到幻灯片的距离是物距,要想使像更大,就要增大像距,同时减小物距。答案选 B。点拨:调节照相机底片上和幻灯机屏幕上像的大小时,要分清物距和像距,并且两个距离有一一对应关系,必须同时调整,在做填空题时很容易只调一个距离,同学们常犯的错误是“顾

4、此失彼”。物距、像距的变化规律是一个变大,另一个必须变小,即物体和光屏在主光轴上沿同方向运动。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象规律时作了如下的记录: 当物距 130 厘米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像; 当物距 220 厘米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 当物距 310 厘米时,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 由此可判断凸透镜的焦距是( ) A大于 20 厘米 B大于 15 厘米,小于 20 厘米 C小于 10 厘米 D大于 10 厘米,小于 15 厘米 解析由题可知: 1,即 30 厘米2 22,即 20 厘米2 3,即 10 厘米 解方程得: 10 厘米15 厘米 故选 D。 中考物理辅导:透镜成像作图法

5、的学法指导(四)知识要点 三条特殊光线及其图解(见下表) 常见的作图问题由以下四种:(1)轴外点(物)成像;(2)轴上点成像;(3)已知物点像点作透镜;(4)已知一入射光线作对应的出射光线在下文中加以讨论 学法建议 透镜成像作图,包括求作透镜、求作光线等问题,一是正确应用三条特殊光线,二是要以透镜的成像规律为指导物体(一般是以一线段代替)是由点组成的,所以求作物体的像,只要作出物体上具有代表性的若干点的像,然后把这些像点连结起来便为物体的像 在透镜成像作图法中,还经常应用到“三点一线”的规律所谓“三点一线”同学们一定会发现,在我们的课文和习题中见到的透镜成像,物点、像点、光心这三个点一定在一直

6、线上“三点一线”的规律启发我们在求作透镜、求作光线时应用“通过光心的光线”来解决问题 疑难解析 1如何求作轴上点的像? 所谓轴上点,是指在主光轴上的物点如图 1,作出发光点 S 所成的像我们就以 S为垂足,作一垂直于主光轴的线段 AS,然后就认定 AS 为物体,作物点 A 的像 A,得物体的像 AS那么 S就是物点 S 的像 2已知物点和像点,如何求作透镜? 如图 2(a),题目给出了主光轴及物点 S、像点 S要求我们利用成像规律和作图法,答出何种透镜?在什么位置?焦点在何处? 从物点和像点离主光轴的距离大小,我们可以判定透镜对物点 S 成了一个缩小的像;因为像和物在主光轴的同侧,即是正立的像

7、,应为虚像由此两条可以确定透镜应为凹透镜 应用“三点一线”的规律,作出 S 和 S的连线,如图 2(b),交于主光轴上得 O 点,就为光心这就得到了透镜所在位置接下来,利用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 SA,求作得 F1;利用通过焦点的光线 SB 作得 F2,注意,在作 F2 时,应先作 SBC 这一条出射光线,然后连结 SB 延长交主光轴得 F2 3如何求作光线? 如图 3(a),作入射光线 AB 的出射光线 作 AB 的出射光线分两步,如图 3(b),第一步作通过光心的光线 AO,延长已知光线CD,交 AO 得 A 的像点 A;第二步,连结 AB,作出出射光线 BC 这个问题包含了一个原理,从物点发

8、出的光线射向透镜,出射后的反向延长线就通过像点如果成实像,那么出射光线就通过像点 另外注意作图时正确应用实线、虚线、点划线和箭号 透镜成像规律专项提高1;马超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烛焰到透镜的距离为 20cm 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实像,他们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将烛焰和光屏位置互换,将得到一个 倒立、放大像。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 10cm 处,屏上呈现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是 10 cm。(2)小丽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若要使烛焰成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 向上 调节。

9、(填向上或向下)(3)若将烛焰移至 15cm 处,移动光屏 在光屏上得到 倒立、放大 像。3;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 )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放大或缩小的。4;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小李发现:实验所用的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cm ,而实验桌上却有两个凸透镜:()甲直径为cm焦距为cm()乙直径为cm焦距为cm你认为应该选用的凸透镜是乙。如果选用另一个凸透镜,在实验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问题是无法研究照相机的工作原理。5;物体放在焦距为 16cm 的凸透镜主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

10、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则该物体离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D )A10cm B20cm C30cm D40cm照相机的典型例题6:使用照相机拍照时,景物在底片上所成的像是 倒立、缩小的实像 。7:拍近景时镜头向 外拉 。拍远景时镜头向 里缩 。8:照集体照时,发现有几个同学没有照进去,该如何调节? 照相机远离同学的同时镜头往里缩 。9:照相馆的顾客做在原地不动,由摄影师用带暗箱的相机给顾客照两张尺寸大小不同的相片,先照完一寸相片后,再照 2 寸照片,摄影师应将相机 靠近 顾客(填靠近或远离)同时 增大 暗箱长度(填增大或缩小)10:摄影师从高空中的直升机上向地面拍照时,若使用相机的镜头的焦距为 100m

11、m,则底片与镜头之间的距离应( B )A 略大于 200mm B 略大于 100mm C 等于 100mm D 略小于 100mm 11:如图,纸筒 A 的一端蒙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 B 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为了在 A 端得到清晰的像,要调整 A、B 间的距离,这时( D ) A眼睛应对着 B 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楚 B如果看近处的景物时像很清楚,再看远处的景物时就应该把 B 向外拉,增加 A、B 间的距离 C应把 A 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 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D应把 B 端朝着明亮的室外,A 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12:图(a

12、) 和(b)是于小红的两张清晰的照片底片。拍摄这两张照片相机镜头的焦距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A拍摄(a)时,相机与人的距离比拍(b)时大。B拍摄(a)时,胶片与镜头的距离比拍(b) 时大。C拍摄(a)时所用相机镜头的直径比较大。 幻灯机和投影仪的典型例题13:放映幻灯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 倒立、放大 像。为了使我们看到正立的画面应将幻灯片 倒 插。14:放映幻灯时,为了使银幕上的像变大一些,需使幻灯片离镜头 近 。幻灯机离银幕 远 。 (填近一些或远一些)15:用幻灯机放映幻灯片时,银幕上出现的是正常画面,但若有一个小虫正好飞落在凸透镜上,此时对画面的影响为(A )几乎无影响画面

13、上有小虫,但不清晰。画面上有小虫 画面变的模糊16:如图是投影仪的结构图。()请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在图中画出投影片上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要使屏幕上的像变大些,应采取的措施是:将镜头向调(填下或上)使镜头 投影片(填靠近或远离)再让投影仪屏幕(填靠近或远离)关于放大镜的典型例题17:小明用奶奶的老花眼镜的镜片对着太阳时,可在距镜片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圆点。若小明想通过此老花镜的镜片看微雕作品上较小的图案,则作品到透镜的距离应满足(A)小于cm 大于cm大于cm大于cm 小于cm。18:老奶奶用的大镜看报的时候,为了看到更大,更清晰的像,她应该怎么做(B)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

14、远一些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远一些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近一些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远近一些19:鱼缸中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 A 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变大,前者是由于 形成的 像。后者是由于鱼缸的 侧部分等效凸透镜而形成 像。20:一小水滴,滴在水平放着的塑料贺卡的字上,人看到水滴下面的字是( D )A 放大的虚象 B 等大的实象C 放大的实象 D 缩小的实象21:在鉴定文物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他看到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要想使看到的像更大些,应将放大镜离裂纹 远一些 。22有些电工仪表的刻度盘上有一个弧形缺口,缺口下面有一面镜子,它的作用是 A读数时使眼睛处于正确位置。B增加刻度盘的亮度。C检验仪表是否水平。D便于观察仪表的内部结构6(8 分) 在“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