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专题复习----分析文章结构_把握文章思路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79772464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述类文本专题复习----分析文章结构_把握文章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论述类文本专题复习----分析文章结构_把握文章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论述类文本专题复习----分析文章结构_把握文章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论述类文本专题复习----分析文章结构_把握文章思路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论述类文本专题复习----分析文章结构_把握文章思路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述类文本专题复习----分析文章结构_把握文章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述类文本专题复习----分析文章结构_把握文章思路(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考点回顾,1理解(领会并能做简单的解释)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分析解剖和归纳整理)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纵观近三年的高考、模拟考学生答题情况和试题分析,可以发现,学生的问题指向都是基本一致的(其实这些问题也是直接指向几个基本考点)。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较弱。 2、归纳概括能力有待提高。 3、把握观点、理解分析能力较弱。 4、限时读懂(读懂内容、把握思路)的能力有待提高。 5、精准答题,准确

2、转述的能力有待提高。 综上所述,学生的问题就集中在九个字上:读不懂、不懂答、答不准,学情分析,第一课时 如何读懂文本,题型展示,1、第四周周日晚练躬身实践低头做事最为重要 15、本文是按照怎样的结构展开论述的?请作具体分析。(4分),躬身实践低头做事最为重要,人的一生离不开做事。只有通过做事,才能锻造出一个人的能力之剑。 低头做事,实为按规律做事。低头者,顺从、服从之谓也。顺从、服从什么?不是如后汉书马援传所写:“今者归老,更欲低头与小儿曹共槽枥而食”,而是跳出个人生活的小圈子,面对现实,面向未来,顺从规律,服从大势,不做拔苗助长的蠢事,不干明天后天才有可能做的蠢事。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3、;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登上事业的巅峰。 低头做事,更是体现一个人的心境、作风、品格和做派。古诗云:“垂杨低复举,新萍合且离。”可见,所谓低者,即垂垂向下也。,人的一生离不开做事。只有通过做事,才能锻造出一个人的能力之剑。(提出观点),低头做事即用脑做事。当人“举头望明月”时,“低头”就会“思”故乡。思,是低头的一项重要工作、一个主要职能,也是发挥大脑功能的前奏曲和主旋律。而人的行为从来都是受思想支配的。用脑做事,就是凡事都去想一想:这件事该不该干?怎么干?干了,利弊得失是什么?是马上干、或是放上三五天等时机更成熟时再去干?除自己想外,还要广开言路借助“外脑”想,从而使该做之事不仅合乎规律,而且合

4、乎程序。,低头做事即用脑做事。,低头做事也是调研做事。低头,就不是昂首望天,而是眼睛向下,走向基层,到群众之中,体民情,察民意,听民声,谋民利;就是要看一看已经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老百姓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即将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老百姓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就是要以人为本,疏通上下道,变“上访”为“下访”,不责民之所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就是要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就是要不仅取得诚心做事能说真话的发言权,还要取得真正胸中有数的拍板决策权。,低头做事也是调研做事。,低头做事也是低调做事。低头之后,嘴的功能显然会有所减弱,手的功能相应会急速攀升。低调彰显出的是孜孜以求、敏行讷言的务实相,突出的

5、是不事张扬、埋头苦干的硬作风。甚至在不经意间做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业,仍然是平平常常,笑看花开花落;自自然然,静观云卷云舒。我还是我,天地间一匆匆过客而已是这种人心语的真实写照。如果有什么媒体的镜头聚光灯照将过来,这种人一般都会退避三舍,甚至“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低头做事也是低调做事。,低头做事更是专心做事。低头,就是专心致志,“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目不两视,耳不两听,精神专一,心无旁骛。无数事实都证明,无论干什么事儿,心不专一,不能专诚,即便是小数之弈,照样不得。大的方针确定之后,成功的秘诀全在专一。专一,就能做一件事,成一件事;就能使本事随着事业上,能力攀着事功升。,低头做事更

6、是专心做事。,朱熹在论及“知”与“行”时说过这样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其低头做事固然重要,躬身实践低头做事则更为重要。,知其低头做事固然重要,躬身实践低头做事则更为重要。 (结论),标题:躬身实践低头做事最为重要 本论:只有通过做事,才能锻造出一个人的能力之剑。 分论点: 低头做事即用脑做事。 低头做事也是调研做事。 低头做事也是低调做事。 低头做事更是专心做事。 结论:知其低头做事固然重要,躬身实践低头做事则更为重要。,15本文是按照怎样的结构展开论述的?请作具体分析。(4分),答:本文按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形式展开论述。(2分)开篇总说“只有通过做事,才能锻造

7、出一个人的能力之剑”; 中间分说低头做事是“用脑做事”“调研做事”“低调做事”“专心做事”; 结尾引用宋代理学家朱熹的话,紧扣中心,深化主题。(2分),论述文的基本结构,基本结构: 引论(提出问题或论点) 本论(分析问题) 结论(解决问题),内部结构方式: 1并列结构: 几个分论点并列,或几个方面的论证并列 2层进结构: 论证上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3对照结构: 一正一反,正反对比。,【阅读原则】 以“整体阅读”为基本,遵循“局部-整体-局部”的阅读程序,从抓关键词 、段落、句群等入手理清结构和思路。 重点读出:中心论点是什么,有无分论点,用了什么材料(论据来证明观点,论证结构有什么特点),【

8、阅读流程】 1.第一遍阅读:局部读 通读全文,做好标记(5分钟) (1)看标题,定文体,预想内容。 标题是话题还是观点?正文会写什么,怎么写?(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2)标出自然段序号,标记重要词语句子。 标志性词语: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主要 基本) 程度词(可能 也许) 重要句子:首尾句,过渡句,前后呼应句 标点-“:” “;” (3)简要概括每一自然段的中心内容。,2. 第二遍阅读:整体读 抓关键,作连线,理清思路,归纳观点(5分钟) (1). 抓关键,作连线,理清思路 画出各段中心句、首括句、尾结句(没有的简要概括段意)后, 画出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

9、, 画出画龙点晴的句子。 将这些关键词句串联起来,从而把握文章的思路。 (2).归纳概括,确定观点 明确:观点是什么?如何提出观点?观点与材料的关系怎样?(是先观点后材料,还是先材料分析后观点)行文中论证部分的结构是总分式、并列式还是层递式?)。,3.第三遍阅读:局部精读 对照文题,精读答题区间答题(10分钟),堂前训练,2、(2008年广东高考)王生平创新与想象 14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4分),自主探究,问题1:试分析本文思路 第一步:明确中心或者标题: 第二步:把握思路抓住关键信息,请用“ ”划分每段的重要语句 第三步:归纳每段段落主要内容

10、,文章总体思路:,创新与想象 提出观点:第一段:艺术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第二段:艺术创作需具有科学的品格; 分述 第三段:科学发现也常有艺术的品格; 第四段:艺术与科学的重叠交融关系; 总结:第五段:两种能力兼顾,实现全面发展;,14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4分),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艺术的科学性问题,并不是重复,只是各有侧重。第二段侧重说明艺术要符合客观规律,而第四段侧重说明艺术与科学的重叠与交融。(意对即可。),当堂训练,3、2010年江苏高考 朱光潜的谈静 16文章题为“谈静”,但最后一段才写到“静”,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6分),

11、读后整理提纲: 第一部分 引论 亮出中心论点: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 第二部分:本论() 具体阐释感受力强弱与“趣味”的领略问题。【层进式】 第一层感受力强就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感受力与趣味的关系】 第二层能领略趣味的人不至于烦闷,活得有趣味 【获得“趣味”的作用】 第三层要想领略出趣味,除了天资之外,修养也很重要。“静”是一种,所以能得“静趣”【静的含义】,创新与想象 王生平,艺术贵在创造,科学贵在创新。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追求的是美:科学是理性的事业,追求的是真,二者似乎不搭界,但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力,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 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

12、格,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就是这个意思。古人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深沉慨叹;今人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中的“是”改成“这”,也要符合客观的规律即科学问题,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也就难以为人所理解。,艺术贵在创造,科学贵在创新。,艺术与科学的特征次要信息,艺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重要信息,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即使有了新的突破、价值和意义,也会是“睫在眼前常不见”,只是有些“美妙”感,至于到底是什么东西,还是不能说清楚、道明白。杨振宁20世纪50年代关于“交换规范场论”的论文就经历了一个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只

13、觉得这篇文章很美妙:到了60年代,才觉察到它的重要性。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者既不是著名的建筑师,也不是卓越的力学家,而是一位整天摆弄花草的法国园艺家约瑟夫莫尼埃。这些事例意味着,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即使有了新的突破、价值和意义,也会是“睫在眼前常不见”,只是有些“美妙”感,至于到底是什么东西,还是不能说清楚、道明白。,杨振宁20世纪50年代关于“交换规范场论”的论文就经历了一个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只觉得这篇文章很美妙:到了60年代,才觉察到它的重要性。

14、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者既不是著名的建筑师,也不是卓越的力学家,而是一位整天摆弄花草的法国园艺家约瑟夫莫尼埃。这些事例意味着,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总说重要信息,进一步阐述次要信息,上述的创造和发现说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王国维曾提到了这一现象,他通过对辛弃疾词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的研究,认为“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由于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又由于生活、实践是整体的、不能分割的,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的强强联盟,消化着消极的弊病,使二者互补成为主流,于是便有了科学与艺术的相得益彰态势。科技美学的诞生标志着这一点,而美育学科的建立,则意味着我国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方面将大有作为。,总说重要信息,进一步阐述次要信息,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启示我们,不论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其他创新,都不仅需要科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悟。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艺术品味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归纳上文,分析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