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 济 大 学 简 介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97652 上传时间:2017-05-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 济 大 学 简 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同 济 大 学 简 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同 济 大 学 简 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同 济 大 学 简 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同 济 大 学 简 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 济 大 学 简 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 济 大 学 简 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 济 大 学 简 介同济大学(英语:Tongji University),简称“同济” ,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 工程”和“985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中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是一所历史悠久、声望卓越、享誉海内外的世界著名综合性大学。学校由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Dr. Erich Paulun)于 1907 年创办,是中国最早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在 19 世纪 50 年代之前一直采用德语教学,被誉为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医学家、艺术家和工程师的摇篮,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水平大学前列。基本信息所属地区:中国上海主要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等简

2、称:同济国家重点学科:21 个校训: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硕士点:144 个创办时间:1907 年类别:公立大学院士:20 人学校类型:综合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校属性:211 工程和 985 工程现任校长:裴钢知名校友:贝时璋,周祖翼,李国豪,裘法祖等中文名:同济大学外文名 T:ongjiUniversity目标定位:研究型、综合性、国际化世界一流重点实验室:4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25 个简 介:同济大学是国家“985 工程”和“211 工程” 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在百余年办学历程中,始终注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均衡发展,综合实力位居

3、国内高水平大学前列。同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她创建于 1907 年,早期为德国医生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取名同济 意蕴合作共济。 1912 年增设工学堂,1923 年被批准改名为大学,1927 年正式定为国立同济大学。抗战期间曾内迁经浙、赣、滇入川,1946 年回迁上海并发展为以拥有理、工、医、文、法五大学院著称海内外的综合性大学。1952 年院系调整后,同济大学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最大、专业最全的工科大学。1978 年经中央批准恢复对德交流,在中科院学部委员李国豪校长领导下实行“两个转变” ,即由土木为主的理工科大学向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转变,由国内普通高校向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窗口”

4、 之一的国际性大学转变,从而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经、管、文、法各具特色的多科性大学。1995 年实现由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 ,1996 年并入了原上海城市建设学院和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被国务院领导赞为高校体制改革中的同济模式 。2000 年 4月又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同济大学。目前是一所拥有理、工、医、文、法、哲、经济、管理、教育 9 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作为研究型大学,学校是首批被国务院批准成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作为全国重点大学,学校被列入国家财政立项资助的211 工程 和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与地方重点共建的高水平大学行列。同济大学现有建筑与城市规划

5、、土木工程、经济与管理、电子与信息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外国语、人文、法政、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医学、理学、交通运输、汽车、海洋与地球科学、生命科学与技术、航空航天与力学、传播与艺术、女子学院及软件学院等学院,还建有继续教育、高等技术、职业技术教育、国际文化交流、网络教育、汽车营销及电影学院等,学校还设有经中德政府批准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中德学院、与法国巴黎高科大学集团合作举办的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等。目前学校共有 82 个本科专业、218 个硕士点、8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授权点 94 个, 16 个博士后流动站,全日制学生近 4 万人,教学科研人员 4200 多人,其中有中科院院

6、士 6 人,工程院院士 7 人,教授等正高级职称者 830 多人,副教授等副高级职称者 1470 多人。作为国家重要的科研中心之一,学校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26 个。学校还设有 6 个附属医院和 3 个附属学校。同济大学在长期办学中形成了以“严谨、求实、团结、创新” 为校训和“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同济精神,逐步形成自身的五大办学优势:历史悠久、学风严谨、师资实力雄厚的传统优势;建筑、土木、海洋、环境、车辆、交通等水平居先的学科优势;博采众长,对德(欧)交往窗口 的国际交流优势;立足上海、紧密结合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地域优势;直属中央、服务于全国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建制优势。近

7、年来同济大学正在探索并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现代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同济大学教育为强校之路。确立“知识、能力、人格” 三位一体的全面素质教育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往” 四大办学功能协调发展,努力强化服务社会的功能,实现大学功能中心化。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地区经济重点需求为指针,促进传统学科高新化、新兴学科强势化、学科交叉集约化。与产业链紧密结合,形成优势学科和相对弱势学科互融共进的学科链和学科群,构建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体系。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贡献的过程中,争取更多的“单项冠军”,提升学校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同济大学

8、校园占地面积 4000 多亩,分四个校区,四平路校区位于上海市四平路,沪西校区位于上海市真南路,沪北校区位于上海市共和新路,嘉定校区位于安亭上海国际汽车城内。同济大学采用按学分收取学费的收费政策,普通本科专业每年预收 5000 元,其中建筑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每年预收 6000 元;艺术类专业每年预收 10000 元;软件工程、软件工程(媒体艺术与科学)专业一、二年级每年预收 6500 元,三、四年级每年预收16000 元;中德工程学院专业每年预收 15000 元;补考未及格需重新学习者须按学分另行收费。普通本科生住宿费一年 6001500 元不等。历史沿革折叠编辑本段1891-1907

9、 年折叠1891 年德国海军随舰医生埃里希宝隆(Erich Paulun)来到上海,他看到上海流行霍乱、伤寒、疟疾等疾病,并且缺医少药,就决定离开海军来上海开设诊所。他先回到德国继续进修医学,提高外科水平,并筹集资金。1893 年再次来到上海,就在当时的上海德国教堂附近设立诊所,并与在上海的几名德国医生一起发起了“德医公会” 。1899 年, 德医公会营业不振,埃里希宝隆通过中国实业界和德国公司、企业私人募捐到一笔资金。当时德国驻上海总领事克纳佩(W. Knappa)派领事馆参赞费舍尔(P. D. Fischer)与上海的中国官员上海道扎饬善堂协商。上海道决定把坐落在张家浜新马路(即上海凤阳路

10、)旁的一块地,用于筹办医院。1900 年前后,由埃里希宝隆创办的“ 同济医院”正式挂牌,这所医院就是后来武汉同济医院的前身。医院的医师大都是德医公会 成员。他们白天忙于经营自己的诊所,只有傍晚到医院看门诊、动手术。埃里希宝隆医生看到医院里的医疗力量不足,计划在院内设立一所德文医学堂,招收中国学生,以培养施诊医生。这个计划得到德国驻沪总领事以及德国政府高等教育司的支持。1906 年,他们设立了一个支持医学堂开办的基金会,得到了德国“促进德国与外国思想交流的科佩尔基金会 ”的协助,筹集到一批医科书刊及新式的外科手术电动器械等物品 1907 年 6 月医学堂开学前,德国驻沪总领事克纳佩在上海不仅号召

11、德国商人捐款,而且要求德国洋行向中国商人募捐。同时,费舍尔还要求中国官方的资助和支持,克纳佩利用在中德两国募来的捐款,成立了“为中国人办的德国医学堂基金会”。当时规定,捐款金额较多者可成为医学堂董事会董事。医学堂建立时定名为上海德文医学堂,并成立了董事会负责学校的管理。董事会由 18 人组成,主要成员有:三个德医公会元老:宝隆、福沙伯(第二任校长)、福尔克尔;三名德国商人:莱姆克、米歇劳和赖纳;两名中国绅商:朱葆三(沪军都督府财政部长及上海商务会会长,大买办)、虞洽卿(荷兰银行买办);总领事馆的副领事弗赖海尔冯吕特等。埃里希宝隆医生被正式推选为董事会总监督(董事长)兼学堂首任总理(校长),负责

12、学堂的管理。医学堂的校址设在同济医院对面的白克路(即上海凤阳路)。1907 年 10 月 1 日上海德文医学堂举行了开学典礼。1908-1909 年折叠1908 年,“ 德文医学堂 ”改名为 “同济德文医学堂”。“ 同济”当时寓意德国人与中国人同舟共济,“同济”二字从德语“Deutsch( 德意志,德国,德语)” 在上海话的谐音而来,意蕴合作共济。1909 年,宝隆博士因病于 3 月 5 日在上海逝世。上海德医公会元老福沙伯博士接任同济德文医学堂总监督兼总理。“同济” 一词最早出自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校董们为学校取名“ 同济”,意蕴和衷共济,

13、希望用现代医学造福人类。1910-1916 年折叠1910 年 12 月,德国政府及工商界看到上海同济德文医学堂已取得信誉和办学经验,同时认为上海是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而且近千名德国商人在上海经商,于是他们计划办一所工学堂。12 月 10 日,德国工商界和银行界领袖集会,推选德国枢密政府顾问费舍尔博士为首,在中国建立一个德国工学堂协会。在费舍尔的号召下,短短几月就筹得 175 万马克的资金。 2013 Baidu - Data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同济大学( 四平路校区)1912 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增设工科,更名为“同济医工学堂 ”,设医、工和德文三科。由校董事会

14、筹措办学经费,由福沙伯全面领导学堂。当年,医正科三级学生张近枢、何理中、江逢治 3 人,按照德国大学医科考试规则参加学堂的第一次毕业考试,均顺利通过,如期毕业。他们是同济历史上的第一届毕业生。1917-1936 年折叠1917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02 月美国宣布与德国断交,不久对德宣战。03 月 17日,上海法租界以同济医工学堂是德国的产业,为防止德国人利用该校机械制造武器为由,当众宣布解散学校,并限令师生当日离校。为此,社会各界联名致电教育部,请设法对同济学生作善后安排。教育部马上派人商议,把学校迁到吴淞镇,继续开学上课。04 月 23日,教育部下令学堂改属华人私立学校,由华人董事会

15、办学,直属教育部领导。同年 12月,更名为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22 年学校正式迁往吴淞镇。根据宝山县志记载:1917 年同济德文医学堂由华董接管,迁入吴淞中国公学。1918 年,在教育部次长袁希涛主持下,由教育部拨款,在吴淞购地 150 亩筹建校舍。1921 年竣工后陆续迁入新校舍。1924 年 05 月 20 日,经北洋政府教育部批准,改名为同济医工大学。因此,05 月 20 日定为校庆日。1927 年 08 月,由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接管,命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原医、工两科分别更名为医学院、工学院。1937 年又先后增设了文、理等学院,从而成为了一所多学科的综合大学。当时的南京国民政

16、府效仿美国的大学制度,以在每个省设立一所综合国立大学为目标。国立同济大学就是当时在上海设立的一所国立综合大学,直到 1949 年国立同济大学一直是上海乃至全国著名的综合大学。5国立同济大学是民国建设国立大学期间最早建立的一批国立大学(1927 年),国立同济大学还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早的一批综合性大学(1937 年),国立同济大学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名牌大学之一。1937-1945 年折叠1937 年淞沪会战爆发,1937 年 09 月 01 日日本空军轰炸位于吴淞的国立同济大学。经营近二十年的国立同济大学校舍被日军炸为平地。抗战期间,国立同济大学被迫迁往内地。于 1937 年 09 月起从上海迁至浙江金华、江西赣县、广西八步、云南昆明等地,1940 年迁到四川省南溪县李庄(今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辖)。在战争期间,同济大学继续发展,达到最鼎盛时期。学校迁至江西赣州时,医学院院长德国人柏德辞职。皮肤科专家宁誉接任院长。在李庄时期的国立同济大学,校本部设在李庄的禹王宫。工学院在东岳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