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篇关于执行力建设的论文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757291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几篇关于执行力建设的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几篇关于执行力建设的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几篇关于执行力建设的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几篇关于执行力建设的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几篇关于执行力建设的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几篇关于执行力建设的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篇关于执行力建设的论文(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几篇关于执行力建设的论文 目录 企业执行力建设探讨与实践 2 中小企业执行力建设思考 10 浅谈如何提高企业执行力建设(电力) 15 论企业执行力 22 浅谈执行力 25 提高执行力是一个由上往下的工作 27 企业执行力 30 浅谈如何提高企业员工的执行力 33 浅谈执行力 36 企业执行力的建设 38 大力加强中层管理人员的的执行力建设 44 执行力建设专题文章(2) 46 执行力建设专题文章(3) 50 管理干部是执行力建设的关键 50 也谈“执行力” 52 企业执行力建设探讨与实践 摘 要:执行力是一种现代管理理念,执行力建设在企业中地位十分重要。从执行力内涵入手,分析了目前企业执行力

2、不到位的原因,提出了加强执行力建设对策,总结了企业执行力建设的实践。 关键词:执行力;探讨与实践 1 执行力内涵 执行力是一种现代管理理念,其核心是指集体或个人把上级的思路、观念、决策、规划付诸实施的能力。具体来说,执行力就是一个企业中间层、执行层理解并组织实施决策层所部署的工作任务的能力,其目的是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2 目前企业执行力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1)观念滞后。目前国内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对待执行力建设问题,更多是停留在口头上,真正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自觉运用者少之又少。计划经济体制下某些陈旧观念仍然存在,干部职工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现象根深蒂固,团队意识差,缺少纪律约束,追求卓越绩效

3、理念不强,企业许多战略决策和措施得不到有效执行。 (2)不注重制度建设,管理起来无制度可依。制度建设是各项管理工作基础。推行执行力建设,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目的,必须用有形的管理制度加以规范,使各项工作有章可依、有据可查。但现实工作中,由于不注重或无意识制度建设,导致问题发生了无据可查、无法处罚现象比比皆是,末了靠领导拍脑瓜或口头警告了之。 (3)制度制定不严密。许多制度不是经过深思熟虑、集体研究后出台,往往是迎合某种形势或者个别领导意愿仓促出台,未经过认真论证,导致制度朝令夕改,员工无所适从,或出台的措施、制定的办法不切实际,缺乏可操作性,不利于执行。 (4)制度落实不到位。部分部门无视

4、制度要求,对上级的规定和决议不落实、不执行;个别干部“我”字当头,本位主义较强,纪律观念淡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还有个别单位以会议落实会议,照本宣科,形式主义严重。 (5)缺乏责任追究机制。对日常工作中出现的执行不彻底、执行不到位的单位或个人,以及阳奉阴违、拒不执行者,未实行责任追究制。导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得标准与干得不标准一个样。 3 加强执行力建设的对策 (1)根本在制度。要克服制定制度时的盲目性,在规范一项工作前,认真分析规范对象及其关联工作的性质、存在的机理和规律性,分析过去相关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增加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制度制定过程的程序化、规范化。其次,

5、依据全方位、精细化管理要求,对各岗位、各工种工作标准进行细化、量化,努力形成严密工作标准体系。再次,需要对原有各项管理制度进行优化整合,保留、增补可行、易操作部分,剔出繁琐、不合理的规定。 (2)关键在考核。在考核过程中树立严干部、严过程、严细节精神,实行精细化考核,把握四个重点:一是对中层管理层考核。中层管理层既是领导的参谋,同时又是各项制度具体落实者、执行者,在管理链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现实情况看,企业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多数问题就出在中层管理层身上。因此,要将管理重点放在中层身上,使其恪尽职守,成为管理工作中的中坚力量。二是建设一支精英管理队伍。企业管理涉及安全、生产、经营等方方面面,要使

6、各项制度不折不扣、规范化执行,必须建立一支责任心强、执行力强的管理团队。这个团队要由熟悉各项业务、高素质管理精英组成,作为决策层的大脑和眼睛去监督和实施各项管理制度。三是对每个人、每个岗、每道工序、每个环节都制定考核标准,建立全面考核体系,真正形成“纵到底、横到边”目标责任体系。四是明确考核责任,进行动态性、全过程考核,将考核结果定期通报,出现的问题严格处罚。 (3)成败在落实。制度健全固然重要,但只有与落实统一起来,才能最终收到预期效果。提高执行力建设绝非一日之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企业在日常工作中,从小事做起,从点滴抓起,创新执行模式,提高执行能力,从而达到:在执行态度上,实现由被动执行

7、向主动执行转变;在执行动机上,实现由本位主义向整体利益转变;在执行方式上,实现由常规执行向创新执行转变。 (4)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坚持以业绩论英雄,建立竞争机制,公开选拔人才,推行绩效管理,将个人收入与个人业绩紧密结合,真正将“按劳分配”原则落到实处。实现风险抵押,将安全、生产、经营工作与个人业绩挂起钩来,调动全体职工工作积极性。 4 鹤煤铁运处执行力建设之实践 (1)树立全新执行力意识。意识决定行为,强力推进执行力建设首先要推进观念建设,树立执行意识。鹤煤铁运处在强力推进执行力建设工作中,要求所有员工必须做到“四个须知”,即须知本单位的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须知本单位质量标准化工作的

8、职责和制度,须知本单位质量标准化工作的重点,须知本单位存在的隐患和防范措施。所有单位要做到“八个到位”,即全员标准意识到位,教育培训到位,标准执行到位,技术技能到位,资金投入到位,检查整改到位,考核奖罚到位,责任追究到位。在质量管理上执行“七零”(即安全工作零事故、设备运行零故障、业务工作零差错、维修质量零缺陷、环境卫生零死角、服务零投诉、行为零违章)工作规范。从规范管理入手,做到软指标硬化,硬指标量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达到定性的规范化和定量的数据化,最终达到“事事有标准,人人有规范,时时有监控,处处有奖惩,精细化、明细化管理”。这“四个须知、八个到位、七零工作规范”,既是提高执行力的必然要

9、求,也是强化全员执行力意识的理性选择,受到全处员工高度认同。 (2)建立目标保证体系。将处奋斗目标层层分解,纵向落实到班组、个人,横向落实到各分管领导和各相关专业人员,时间落实到年、月、日,真正形成纵到底、横到边目标保证体系。 (3)完善管理体系。首先,该处依据煤炭工业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等国家标准,结合鹤壁矿区铁路运输设备具体情况、作业特点,制定出鹤壁矿区铁路行车组织规则,明确了各部门运输职责,保证准确、迅速、安全协调地完成煤炭运输任务。制定出运输调度规则,实现集中领导,统一指挥,逐级负责原则。根据各车站具体情况,完善了各车站站细。依据铁道部铁路机车运用管理规程等标准,制定出鹤煤铁运处内燃机车质

10、量保养管理办法,对内燃机车用油范围、乘务员自检、机车文化状态、检查考核办法给予明确规定,保证了矿区铁路运输动力需要。其次,该处健全了以处长负全面责任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修订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隐患排查及责任追究制度等30余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装订成册下发到各基层单位。健全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对117个不同管理岗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30个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了补充修订。严格落实“六级隐患排查责任制”。六级隐患排查制度是该处长期坚持且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有效手段,是该处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力保证,为全面实现安全生产5472天、创全国煤炭铁路行业先进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

11、用。第三,鹤煤铁运处依据铁道部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煤炭工业专用铁路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及各种铁路管理规范、规则,结合鹤壁矿区铁路实际,建立完善了以技术标准为主,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健全的企业标准体系。制定出调车工作规则、货物运输管理规则等技术标准10余种,管理标准80种,编制了23个工种“应知应会”。将专用铁路质量标准化标准各项考核指标逐项分解,纵向落实到段、班组。制定出质量标准化段考评细则,共五大项35小项。制定出标准化电务工区、工务工区、道口、车站、调车、列检等22个班组考评细则,共160多项2.2万字,内容覆盖车、机、工、电、辆各工种,保证了每道工序、每个工种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责任。

12、(4)实行零缺陷管理。各单位每天工作完成情况实行一天一报,除报完成情况外,对发现的各种问题及隐患及时报调度室,由调度室值班人员在次日调度会上予以通报,安排有关单位予以解决。相关单位将问题解决后,将结果反馈给调度室,由调度值班人员登记备案,一事一结。每周三安全办公检查查出问题,限期整改。每月安委会除总结本月安全问题,安排部署下月安全任务外,对各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对执行不力的单位及个人进行责任追究并严厉查处。 (5)建立严密的检查验收体系。关键在机制,成败在考核。管理体系的建立为考评提供了依据,但是如何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估机制,是成败之所在。鹤煤铁运处在充分酝酿

13、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建立起严密的考核评估机制。每月25日前,各科(段)进行自检,同时对当月处、段动态检查查出属本单位的问题和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复核(复核结果列入当月自检报告中)。次月5日前,由总工程师组织各职能科室按照各科(段)当月工作计划及各单位考评细则对各科(段)进行考评。检查采取“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保留原始检查记录备查。验收必须全面,不能出现漏单位、漏项。查出问题,依据“五定”(定整改责任人、定复核人、定标准、定完成日期、定措施)原则落实整改。 (6)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对执行到位、完成月度任务,季度内未发生轻伤、一般及其以上事故,达到处、段(科、公司)规划目标,材料支出不超

14、计划的单位,予以重奖。奖励办法如下:各单位基础分定为93分;针对各单位不同情况,确定不同考核系数;分段奖励。93综合得分95,每分奖50元;95综合得分98,每分奖100元;98综合得分,每分奖150元;计算公式:奖励金额=(实得分数93)考核系数每分奖励。 对未达要求者进行处罚: 90综合得分93,每分罚50元;85综合得分90,每分罚100元,80综合得分85,每分罚150元,以下每降5分分数段,每分罚款递加50元; 计算公式: 处罚金额=(实得分数93)考核系数每分处罚; 2007年全年考核中,对出现的各种渎职、失职、顶风违纪、不作为现象进行了严厉查处,共处罚七个单位,罚款6980元,冲

15、减抵押金8200元。 (7) 企业面貌大为改观。经过几年努力,鹤煤铁运处执行力建设逐步实现了由粗放向精细深入,由强制执行向自觉执行深入。坚持做到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全处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工作环境得到较大改善,职工学习、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企业外在形象大为改观。 中小企业执行力建设思考 目前,大多中小企业都会遇到或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困惑,大家认为公司内部存在有制度不按制度执行,有方案不按方案操作,有计划不按计划落实,在工作中经常会出现推诿扯皮、职责不清、管理混乱,工作执行中查找问题少,理性思考不多。有效沟通少,交流不够,确认不够。检查监督、指导少,问责追究责任不够。奖罚少,不能及时、

16、公平。员工主动参与少,找借口多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执行力差、管理责任意识淡薄而造成的。如何提高企业执行力,就是要解决上述这些现象。 一、中小企业执行力差的原因分析 1、缺乏具有凝聚力的执行文化 在中小企业中存在管理规章制度不严谨、不合理、朝令夕改的现象。中小企业的管理往往是补丁式管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大多数规章制度单纯为解决某一问题而制订,管理制度缺乏系统性和严肃性,时间一长,随着问题的解决制度就会自动失效,但制度依然存在,下属在执行过程中就会陷入肓区。同时管理制度执行过程过于繁锁。在实际工作中制度的制订者没有考虑执行的流程,造成高执行成本,低执行效率,在实践中往往无疾而终。缺乏将工作分解和培训的方法。现实中往往存在领导只给目标和方向,没有过程和方法,使执行力大打折扣。缺乏执行过程中的检查系统。现实中很多领导喜欢对员工说:“我不要过程,只要结果”,执行要的是“结果”,讲究的是“过程”。没有检核和监督的工作是无法按要求标准和时间完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