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八——二零零九学年度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754342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零零八——二零零九学年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二零零八——二零零九学年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二零零八——二零零九学年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零零八——二零零九学年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零零八——二零零九学年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零零八二零零九学年度教学论文寺咀中学贠照平二零零九年七月二十日 谈历史教学中的错别字问题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国家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作为文明标志之一的汉字,也同样历史悠久,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演变过程。从远古的符号,到甲骨文,到今天的汉字,这中间有过无数次的变更。加上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转注等几种造字方法的并存,使得形状相似的字比比皆是,同音同义、多音多义字随处可见。这些字在人名、地名、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等基础知识中出现的次数较多,容易混淆,易造成读音或书写方面的错误。而这些错别字的产生,影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甚至会闹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历

2、史”笑话来。如:将禅(shn)让读作禅(chn)让;墨翟(d)读作墨翟(zhi);商鞅写作高殃;电气写作电汽等,归纳起来,错别字问题的出现有以下几种情况:一、读音方面的错误。这类错误主要指不能将基础知识中出现的某些汉字,按历史学科的要求正确拼读。如:月氏(古族名)中的氏,应读 zhi;吐蕃(藏族的祖先)的蕃,读b;单于(匈奴的首领)的单,读chn,秘鲁的秘,读b;明末李自成起义时的歌谣“朝求升,暮求合”中的合,读g(客量单位,10 合为一升);海参崴的崴,习惯读wi,但此处应读wi(东北方,山水弯转的地方)等,不这样拼读,即为错误。二、书写方面的错误。这类错误或是将基础知识中的一些汉字误用别的

3、替代或是书写时笔顺方面错误。如:戊戌变法的“戊戌”,误作“戍戎”;满洲,误作满州;权利法案,误作权力法案;尤的,上下结构,中间的“竖”,并非从上到下贯通;而来的的,则是一“竖”到底。以上读音和书写方面出现的错误,倘有很多实例,不一一列举。这些错误的出现,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外,与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视程度也不无关系。这些错误一旦出现,若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影响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这不但是学生的不幸,更是历史教师的悲哀。鉴于此,为使学生彻底消灭错别字,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教师应做到:一、重视读写教育,提倡普通话教学教师在讲授知识过程中,不能偏面强调学生对时间、地点、人物

4、、事件等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要把正音、正字作为历史教学的一项任务,抓紧抓好,落到实处;要用普通话讲,坚决避免方言俚语进入课堂,影响教育。同时教师本身应加强基本功训练,决不允许出现读写方面的错误。二、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记忆方法,让学生学会正确书写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句话特别强调了学习方法的重要。在学习中,对于易混易错的字教师除了要特别强调外,还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记忆和书写方法。如:戊戌变法中的戊、戌二字,和戌、戊很相似,容易混淆,教师在讲授中,不妨把戊戍戌戎一起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认读,并找出每个字的特征。最后可归纳为:“戊无(戊里面什么也没有)、戍点(戍里面

5、的一点)戌一横(戌里面为一短横),十字交叉就会戎(戎下面是个十字)”。这样,学生就掌握了戊戍戌戎的特征,且记得准、记得牢。再如:康熙的熙,学生容易把其中的“ ”误作“臣”而出错。同样的字还有颐、姬。教师可让学生用这三个字组词,连句。最后概括为:“颐和园正在上演蔡文姬,观众们来来往往,熙熙攘攘”。这样,学生在书写时,就把握了易混点,且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还有享、亨,这两个字,相差只有一横,在读、写方面都易出错,教师可联系计划生育中的重男轻女现象,归纳为“有子则享,无子则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通过对历史人物有关活动的介绍,让学生区分历史人物,正确书写。如:张骞、张謇;张骞出使西域,路途遥远,

6、需骑马“从“马”;张謇是状元,能言善辩,从“言”等。三、编制错别字正误练习。可将错别字收集分类,刻印成卷。供同学们练习,以防弄错。格式见后:(一)人名:齐桓公( )石敬瑭( )王羲之( )(二)事件名称:赤壁之战( )黄花岗起义( )(三)国家、地区、政权、民族等名称:殷朝( )回纥( )夷洲( )(四)地点及山河湖海名称葵丘( )洱海( )井冈山( )沪定桥( )(五)文书名称周髀算经( )瑷珲条约( )马歇尔计划( )总之,错别字问题是历史基础知识教学中久已出现,但迄今未能解决的问题,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反复强调,多思多练,掌握正确的拼读和书写方法,才能有效地防止和纠正错别字,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历史教师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