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08届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生参加教学技能考试的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752495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2008届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生参加教学技能考试的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2008届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生参加教学技能考试的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2008届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生参加教学技能考试的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2008届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生参加教学技能考试的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2008届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生参加教学技能考试的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2008届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生参加教学技能考试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2008届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生参加教学技能考试的(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2008届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生参加教学技能考试的报名通知各系(院):经自治区教育厅授权,南宁市教育局将对我院2008年非师范教育类专业应届毕业生进行教师资格集体认定。根据南宁市教育局的安排,我院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生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教学技能考试将于5月15日前后进行。为更好地完成我院2008届毕业生教师资格证书办理工作,请有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生的系(院)组织好本系(院)申请教师资格人员参加教学技能考试的报名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关于教学技能考试及考试权限的说明。1、教学技能考试主要考察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是否具备承担相应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2、教学技能考试

2、的内容及方式见附件1、附件2。3、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教学技能考试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命题并组织考试。4、应届毕业生需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教学技能考试的,应在毕业当年由就读学校统一组织,按照拟申请认定的教师资格类别的考试权限,在学校户籍所在地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参加考试。二、本次教师资格认定教学技能考试的适宜人员我院已参加广西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补修教育理论课程统一考试并已获教育学、心理学双科合格证的2004级本科生。(说明:1、请2007年6月份教育理论考试成绩合格的同学于4月30日前到学籍科领取合格证;2、2008年3月30日教育理论课程考试的成绩将于

3、4月底公布)三、教学技能考试的时间及地点考试的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四、收费标准及缴费方式1、根据关于我区教师资格考试收费标准的复函(桂价费字2007209号)规定的收费标准,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教学技能考试费为300元/人次。2、请各系(院)以班为单位将所收到的费款存入此存折:中国工商银行: 户名: 陈钦华 账号:2102105501200491212。各班负责人将费款存入银行后务必向银行索取存款凭据。五、报名并填写相关表格请交款的同学于5月1日以前到本系(院)填写2008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认定教学技能考试报名表。六、特别说明: 1、请申报人员务必认真阅读附件

4、1、附件2,以便准确理解教学技能考试的要求。 2、申请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的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生请直接到学籍科咨询有关报考事宜。附件:1、关于2008年上半年开展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人员申请教师资格教学技能考试工作的通知2、关于教师资格申请人员的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考察的规定3、2008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认定教学技能考试报名表 教务处 二八年四月二十三日附件1 关于2008年上半年开展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人员申请教师资格教学技能考试工作的通知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开展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工作的通知(桂教师范200729号)精神,结合南宁市实际情况,现将2008年上半年开展非师范教育类毕业人员申请认定高

5、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教学技能考试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试目的 考察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是否具备承担相应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二、考试对象 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人员申请认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者。 三、考试方式 考试方式以面试和讲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办法参照南宁市教育局网页教师资格认定专栏公布的相关条款“(11)对教师资格申请人员的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考察”执行。 四、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面试和讲课。面试重点考察申请人的仪表仪态、行为举止、思维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讲课重点考察申请人组织课

6、程实施、实现教学目的、掌握课程内容、运用教学语言和教学资源等能力,还有使用普通话提问、板书和讲解的技巧等。讲课内容按申请教师资格的类别,由申请人在学校现行的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内选定其中一节课的内容为讲课内容。 五、报名时间和地点 1.社会人员报名时间:2008年4月21-28日(双休日除外)。 2.应届毕业生报名时间:驻邕有关高校2008年应届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申请认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教学技能考试的受理时间和方式由有关高校一次性统一组织,请有关高校于4月30日前报名,预约和协商教学技能考试相关事宜。 3.报名地点: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民乐路14-3号

7、)。 联系电话:2843491 2620743、2834083。联系人:刘益新。 六、考试时间和地点 1.社会人员考试时间和地点:考试时间:2008年5月10日和11日两天。个人考试的具体时间在报名后另行告知。考试地点:南宁市第四中学(民主路37号)。 2.2008年应届毕业生考试时间和地点:协商后另行通知相关高校,由高校通知应申请人。 七、教学技能考试费 根据自治区物价局、财政厅关于我区教师资格考试收费标准的复函(桂价字2007209号)文件规定,申请认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人员教学技能考试费为300元/人次。 八、其它注意事项 1.申请人必须在考试前15分

8、钟凭报名交费发票到考场考务工作人员处签到并填写教学技能考试登记表。 2.考试开始前,申请人须向评委提供教学技能考试登记表、与讲课内容相应的教案(一式3份)以及本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证件验证后归还)。 3.申请人讲课的内容必须与其申请教师资格的类别和申请任教学科(课程)相一致。 4.外语类专业申请人提交的教案应使用外语编写(可带中文注解),外语类专业申请人使用外语进行面试和讲课,非外语类专业申请人一律用普通话进行面试、讲课。5.考试时不安排学生参与,申请人只面对评委,面试和讲课时间由评委掌握,但一般不少于25分钟。 6.教学技能考试现场提供下列教学环境和设备:普通教室,黑板,粉笔,不提供多媒体设

9、备。简易教具可以自备,如需必要的教具进行教学而现场条件限制无法提供,申请人必须向评委口头说明自己如何使用该教具辅助教学。 7. 考试合格人员名单和领取考试合格证书等相关事宜将在考试工作结束后20个法定工作日内在南宁政务信息网()市教育局网站教师资格专栏上公布。不合格人员名单另告知。驻邕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考试结果和领取考试合格证书等相关事宜则直接通知相关高校,由高校另行通知。 8.请申请人在申报和考试过程中注意安全。 未尽事宜,请及时与我局人事教育科联系。联系电话:2837755,2809709。 南宁市教育局 二八年四月十四日附件2 关于教师资格申请人员的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考察的规定对申请人

10、进行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考察,属于教师资格认定的环节之一,考察是在申请人其他所有条件都合格后才进行。 1考察形式 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教师资格条例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非师范院校毕业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公民申请认定幼儿园、小学或者其他教师资格的,应当进行面试或试讲,考察其教育教学能力”。根据教师资格条例的这一原则规定,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关于首次认定教师资格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对申请人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考察主要通过面试、笔试、试讲等方式进行。 面试重点考察申请人的仪表仪态、行为举止、思维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笔试重点考察申请人的知识水平和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解决教育教学

11、和学生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试讲重点考察申请人组织课程实施、实现教学目的、掌握课程内容、运用教学语言和教学资源等能力,还有使用普通话提问、板书和讲解的技巧等。2考察标准考察标准是考察申请人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条件,由于我国地区差异大,因此考察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的测评指标体系、评分标准和测评程序、办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3考察机构负责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考察机构为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在教师资格认定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其成员的要求较高。一般而言,地(市)、县级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是由相应的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教育教学专家、特级教师、高级教师等人员组成。高等学校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由高等学校(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负责人、相关专业的教授组成。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成立若干专业小组,按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测试办法和规定的程序对申请人的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进行认真考察,签署审查意见。4考察结论及效用 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在对申请人进行相应的考察后,提出详细的考察意见并且要提出是否认定的结论。专家审查委员会的结论至关重要,凡被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审定为不合格者,教师资格认定机构不得认定其教师资格。说明:附件1、附件2均摘自南宁市教育局网页教师资格认定专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