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制度解读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752484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制度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制度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制度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制度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制度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制度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制度解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制度解读一、填表说明(一)所有公共机构用能单位都要填写2010年深圳市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报表,如各医院、学校等(其主管部门也要填写此表)。主管部门最终用此表进行汇总。(二)指标解释1、单位性质:表中 “单位性质”应填写公共机构分类代码,事业单位应填写3位代表。分类代码如下:01 国家机关、02事业单位(其中021 教育事业、022 科技事业、023文化事业、024卫生事业、025 体育事业、026 其他)、03 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包括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事业单位包括全部或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益性事业

2、单位;团体组织包括全部或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工、青、妇等社会团体和有关组织。2、建筑面积:表中所称“建筑面积”,专指公共机构用于办公、教学、医疗、科研、文体活动的建筑物面积,不包括自负盈亏或非财政支持水电费用单位的建筑物面积。本表也暂不统计绿地面积及相关能耗。应填写办公区、医院、教学、馆所等建筑面积,不要计入住宅区域面积、附属的宿舍楼面积。公共机构合署办公的,如果已安装能源资源消耗分户计量装置的,由各公共机构分户采集、填报。未安装能源资源消耗分户计量装置或分户不彻底的,应在主管部门或物业管理部门的协助下,参考用能人数、建筑面积、用能设备等因素,对能源资源消耗量进行合理分摊,分别填报。3、电、水

3、、气的消耗量及费用:表中所称“电、水、气”的消耗量及其费用,专指符合以上“建筑面积”条件建筑物内消耗的电、水、气的量及其费用。4、用能人数:表中所称“用能人数”,专指本单位范围内实际使用能源资源的人数总和,包括各类编外人员。如准确用能人数难获取,请尽量准确地估算日均平均人数。医院用能人数指医院员工和住院、门诊量病人的全年日均人数,学校用能人数指本学期在校师生的总和。“编制人数”专指在编人员数量。5、公车数量:表中所称“公车数量”,专指本单位固定资产账上的主要用于办公和日常工作车辆的实际数量,不包括非在编车辆和借用车辆,也不包括巡逻车、消防车、环卫车、救护车、救险车、校车等特种车辆。“编制数量”

4、指定编车。6、汽油、柴油消耗量及费用:表中所称“汽油”、“柴油”的车辆用油量及其费用,专指以上填报的“公车数量”中车辆的用油量及其费用,不包括非在编车辆和借用车辆的用油量及其费用。表中汽油、柴油消耗量的“其他”一项,应填冬季供暖、日常烧制饮用开水等所需的各种油消耗量。7、其它:表中的“耗热量”,如未安装热计量表,则不用填写此项。表中“其他能源”应填写样本表没有列出的其他能源的类型,消耗量请参照相应折算成吨标煤。(三)各项能耗用量和费用的大致比例电的用量和费用的比例大致为1:1;水的用量和比例大致是1立方米:3-4元;液化石油气的用量和比例大致是1万千克:7万元;油耗的用量和比例大致是1升:6-

5、8元。二、数据审核(一)审核指标1、单位基本信息指标主要指“公共机构基本信息”表中的建筑面积、用能人数(编制人数)、公车数量(编制数量、汽油车数量和柴油车数量)等3类7个指标。另外,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部门还应对综合表中公共机构的编制数量进行核实。2、能源资源消耗状况主要指“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中的电、水、原煤、天然气等11类能源资源消耗量和费用的31个指标。(二)审核方法1、利用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根据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指标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选取适当的基准指标,分析判断报表中各类数据的合理性、准确性。例如:可参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计投资19992250号)中明确

6、的建筑面积标准,计算人均建筑面积等指标,核对公共机构基本信息报表中数据的合理性。也可比照本行政区域内的水、电、油等能源价格,核对报表中各能源的消耗量与费用指标的合理性和准确性。2、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主要是将公共机构报告期与历史同期数据进行比较,依据数据动态趋势、水平变化情况对数据准确度做出基本判断。例如:可参照上年能源资源消耗主要指标值,如人均用水量、单位建筑面积用电量或公务用车单车油耗量等进行比较,出现变化异常的情况则需要进一步核实调查。3、利用平均值指标进行对比。是指在计算本行政区域同类型公共机构中2-3个能源资源的人均或单位建筑面积消耗平均量,判断报表中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例如:

7、在审核武汉市党政机关报送的2010年数据时,先计算该市2010年度所有国家机关人均用水量和单位建筑面积用电量的平均值,对比市政府各部门报表中的人均用水量和单位建筑面积用电量,审核评价各部门报表的数据质量。4、数据质量抽样调查。各级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部门应定期、不定期组织实地抽查所属公共机构报送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数据质量,核实相关数据的质量情况。实地抽查时,一是从公共机构人事管理部门、房管部门了解用能人数、建筑面积的准确性;二是与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台帐和财务票据进行核对,调查水、电等能源资源填报数据质量情况。(三)审核步骤1、人工审核。收到调查对象上报的基础报表后,首先,应检查报表填写的完整性,即公

8、共机构基本信息、能源资源消耗量及费用等指标填写是否齐全。其次,采用对比分析等方法,抽查报表中的2-3组数据,计算其主要指标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如:人均建筑面积是否在合理区间内、电费单价是否合理等。2、计算机审核。经人工审核无误后,将基础表数据录入计算机。采取分类、对比分析等方法,在计算机数据处理程序中设定的审核关系进行审核。对出现异常情况要逐项核实,对情况属实但不符合审核关系的,要逐一调查原因。例如:某市政府机关年用电情况分析方法,如表所示:1ABCDEFGH2部门2009年用电情况2010年用电情况人均用 电量同 比变化3用能人数(人)用电总量(度)人均用电量(度/人)用能人数(人)用电总量(

9、度)人均用电量(度/人)4甲20043210021611953978902040 -5.60%5乙25052011020802655188001958 -5.90%6丙1502800001867 1603500002188 17.19%将数据录入Excel后,把上年数据进行有序排列。在“D4”、“G4”栏分别设定计算式“=C4/B4”和“=F4/E4”。在“H4”设定计算式“=(G4- D4)/D4”。针对“丙部门”同比变化异常的情况,要进行调查核实。3、部门汇总情况。本表主要由各级国家机关各部门进行填报。接收报表后,首先应检查报表填写的完整性,即公共机构数量、单位基本信息、能源资源消耗量及费

10、用等指标是否齐全;其次是抽查报表中的2-3组数据,分析其主要指标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在此基础上,区分公共机构类型,分类整理汇总统计数据,再利用平均值指标进行对比审核。另外,部门汇总情况报表中电、水、原煤等消耗量是以 “万”级计量,要注意相关数据是否进行计量单位换算。三、报送要求按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做好2010年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报告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管办发201116号)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必须在2011年5月23日前将能耗数据汇总后报送到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地点为市民中心C区1127室。联系人:史红玉、朱锴,联系电话:82101053、82001847,传真:82001845,Email: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