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制观后感.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79748353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与法制观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道德与法制观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道德与法制观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道德与法制观后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道德与法制观后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德与法制观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与法制观后感.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德与法制观后感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以下是道德与法制观后感,欢迎阅读。21世纪的今天,已经解决温饱,奔向小康的我们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很残酷的现实,在我国犯罪事件却是频发,高发。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案例在触碰我们的底线无情的向我们宣告了我们的社会随时在饱受威胁,我们也不得不思考“和谐离我们到底还有多远”?寒假中,每天几乎都在看道德与法制的相关节目,不得不承认,它们确实强烈震慑到了我的心灵。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似是而非的触碰了道德的底线。在道德伦理之下,我们也习惯了用感情去处理问题,然而感情对于所有而言有真正的公平吗?自古以来

2、“法理不外乎人情”“法不容情”一直在考验着我们的态度与情,与法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抉择?在今天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不断普及的法律道德为我国快速步入法制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要想真正对法律与道德有真正了解,首先我们要知道他们的区别于联系? 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与联系:1有共同指导思想和阶级本质思想:都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都是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共同意志和利益的体现。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2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有着共同的任务和目标。1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关系主要表现在:法律和道德都把公民素质的重要内容作为自己的行

3、为规则来要求,使之得到强化。社会主义法律把社会主义道德的某些要求法律化,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并运用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其实施。我国法律把严重*社会主义道德规则的行为用法律来加以制裁和打击。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道德把“遵纪守法”作为社会美德来倡导,对破坏法纪的行为加以谴责。2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的互相补充,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法律所没有或难以涉及的地方,社会主义道德却能发挥作用。 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一、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具有共同的性质、任务和目标。1有着共同的指导思想和阶级本质。思想:都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都是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共同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4、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2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有着共同的任务和目标。二、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的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和互相补充关系。1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关系主要表现在: 法律和道德都把公民素质的重要内容作为自己的行为规则来要求,使之得到强化。社会主义法律把社会主义道德的某些要求法律化,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并运用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其实施。我国法律把严重*社会主义道德规则的行为用法律来加以制裁和打击。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道德把“遵纪守法”作为社会美德来倡导,对破坏法纪的行为加以谴责。2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的互相补充,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法律所没有或难以涉及的地方,社

5、会主义道德却能发挥作用3 两者的实现方式和约束力不同。 法律具有国家的强制性。这种强制性在立法、执法和守法的各环节中体现,道德不依靠强制力,依靠内心信念,习俗、教育力量来维持。4 两者作用的范围不同。道德的作用范围比法律广泛的多。几乎涉及人们生活的一切领域。法律与道德的联系 :法律与道德同属于上层建筑,分属制度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都是调整社会关系与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彼此渗透,相互补充。法律需要道德的奠基和撑持。道德的产生先于法律,古今中外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无不是以特定民族和国家的伦理道德为基石,并力求与道德相适应,相协调的。一个真正的法律制度必然蕴涵着道德精神。法律的实施不仅靠国

6、家强制力的保证而且要靠群众在舆论上的支持。道德的实施需要法律的强制保障。人们道德自律的增强不仅要靠教育,而且要靠法治。为道德立法有利于促使人们逐渐形成道德自律。道德要法律化。道德的本质决定它和法律同属人们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共同起着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塑造美好心灵,优化社会风尚,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作用。道德法律化就是要使社会的道德规范逐步纳入法律条文。要坚持法律与道德两手抓。 法律规范大多起源于道德规范,它们原是道德规范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国家才将其上升为法律规范,借助法律的强制力予以保证。道德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的思想关系,是1种特殊的社意识形态或上层建筑。道德是

7、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法律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决定于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法律就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大家热议的话题,对二者的关系说法很多,其实,它们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情法冲突法治的尴尬。自古以来所存在的问题法治社会要求人们在处理问题时,首先考虑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法官判案时,只能以现行法律为依据,不能靠法官的自由裁量。这样势必导致法律无法适应新出现的情况,而道德等非强制性社会规范则可以其主观性调解新生的行为现象。这就是前面谈及的一元法体制的弊端之所在。即在国家制定

8、法与道德之间缺乏过渡、缓冲机制上,造成了法律的僵硬、无力及冷酷,造成了法律与大众心理、社会风习之间的脱离与隔阂,也造成了道德的无力感和被蔑视,甚至鼓励了对道德的违犯,加速了道德的衰落。但是,如果以情理断案,就违背了法治的原则。因此,只有在法的体制上作出调整,才能实现情与法的协调、德与法的并治。另外,我们也应该了解导致犯罪事件高发的深层原因?情法冲突法治的尴尬法治社会要求人们在处理问题时,首先考虑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法官判案时,只能以现行法律为依据,不能靠法官的自由裁量。这样势必导致法律无法适应新出现的情况,而道德等非强制性社会规范则可以其主观性调解新生的行为现象。这就是前面谈及的一元法体制

9、的弊端之所在。即在国家制定法与道德之间缺乏过渡、缓冲机制上,造成了法律的僵硬、无力及冷酷,造成了法律与大众心理、社会风习之间的脱离与隔阂,也造成了道德的无力感和被蔑视,甚至鼓励了对道德的违犯,加速了道德的衰落。但是,如果以情理断案,就违背了法治的原则。因此,只有在法的体制上作出调整,才能实现情与法的协调、德与法的并治。法律道德栏目带给我们的启示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人如果犯罪在监狱里呆上两三年,这种经历会在他往后漫漫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一个污点,更会在他心里造成一个阴影,他会看到受害人家属憎恨的目光,看到别人憎恨的目光,亲人疏远你,朋友疏远你,即使你有了觉悟,有了改过自新的决心,也不可能找回你曾

10、经拥有的,曾经你学法守法,如今你知法犯法,曾以你有远大的抱负,如今一切已经成了泡影。要充分而全面地构建一个法治社会,首先要从每个人、每一件小事上做起,才能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最后事半功倍,作文之观后感:法制节目观后感。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要做到国泰民安,才能强盛兴旺。而国泰民安,也并不是一件唾手可得的事情。虽说,现当今的社会没有枪声,没有战乱,但是我们总能从各个细节中感受到有些人行为的污秽,灵魂的肮脏,这本是与“法治社会”的醒目标题所相排斥的,如果不杜绝这一现象,让犯罪者无法醒悟,或风华正茂的青年又走上绝望的不归路,那么无疑,“构建法治社会”将永远成为一句空话,一句只能付诸东流、而无法兑现的空

11、话。于是,我们也深深领悟到期间的意义之大,责任之重。同样,这也需要每个人身体力行,把那些犯罪者从绝望的谷底拉回现实,迈向美好。作为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除了要学好文化知识,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竭尽所能,为这个社会作出一丝小小的贡献。强化人们的法制概念,建设一个现代化法制社会。每个人多了解法律知识,开阔视野。同样也要在了解法制信息的同时,多阅读书籍,因为书是无价的的,它的璀璨,超过了冬日最绚丽的那道光芒;它的深度,远远超过了人们想象中的叠加!让大家不断地充实自己,磨练自己,最终才能升华自己,提高自己。法制,顾名思义,有法才能制。而“法”其实是无形的,它就在我们身边。它是一份责任。责任不是甜美的

12、字眼,他有岩石般的冷峻。它背负在我们的身如影随行。有了责任,我们就可以循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你说他是蔷薇路也好,你说他是荆棘路也好,我们一定要肩负责任一直走下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现在是法制社会,每个人都要有责任感,一个人的责任感在于他自己对/社会和国家所负责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履行义务的态度。法治社会中我们应当有法制人生,应当由法制意识,更应当珍爱生命。当生命的阳光照向你时,你便是最富有的人,因为生命宝贵。你必须有意识,不做违法的事情,能具有一定的正义感,能明辨是非,能珍爱生命,能提高生命防范意识。重视法制,就是重视安全,就是重视自己,就是重视亲人,就是珍爱生命,就是对社会,对国家有着一份自己的责任感沉淀着痛与感动,沉淀着爱与责任,沉淀着法律的庄严与神圣,让无私的正义的法制之花开遍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相信我们的生活有着更加美好的未来。法律,一只钢笔承载的是几十年的公正审判;法律,一盏油灯照耀的是几十年的漫漫长路;法律,一个救生圈托起的是如花般的年轻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