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数学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79748344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桐庐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数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桐庐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数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桐庐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数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桐庐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数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桐庐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数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桐庐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数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桐庐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数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高中模拟试卷桐庐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数学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选择题1 在中,角、所对应的边分别为、,若角、依次成等差数列,且,,则等于( )ABCD22 已知,若,则( )ABC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数量积与模等基础知识,意在考查转化思想、方程思想、逻辑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3 设命题p:函数y=sin(2x+)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曲线关于y轴对称;命题q:函数y=|2x1|在1,+)上是增函数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p为假Bq为真Cpq为真Dpq为假4 已知f(x)=ax3+bx+1(ab0),若f(2016)=k,则

2、f(2016)=( )AkBkC1kD2k5 已知,那么夹角的余弦值( )ABC2D6 设全集U=1,3,5,7,9,集合A=1,|a5|,9,UA=5,7,则实数a的值是( )A2B8C2或8D2或87 执行如图所示程序框图,若使输出的结果不大于50,则输入的整数k的最大值为( )A4B5C6D7 8 利用独立性检验来考虑两个分类变量X和Y是否有关系时,通过查阅下表来确定断言“X和Y有关系”的可信度,如果k5.024,那么就有把握认为“X和Y有关系”的百分比为( )P(K2k)0.500.400.250.150.100.050.0250.0100.0050.001k0.4550.7081.3

3、232.0722.7063.8415.0246.6357.87910.828A25%B75%C2.5%D97.5%9 若集合A1,1,B0,2,则集合z|zxy,xA,yB中的元素的个数为()A5B4C3D210若直线:圆:交于两点,则弦长的最小值为( )A B C D11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A、x与 B、 与 C、与 D、与12已知集合,若,则( )A B C或 D或二、填空题13已知复数,则1+z50+z100=14复数z=(i虚数单位)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15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多面体体积为(单位cm)16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若输

4、入的X的值为2,则输出的结果是17自圆:外一点引该圆的一条切线,切点为,切线的长度等于点到原点的长,则的最小值为( )AB3C4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意在考查逻辑思维能力、转化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形结合的思想18若数列an满足:存在正整数T,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都有an+T=an成立,则称数列an为周期为T的周期数列已知数列an满足:a1=m (ma ),an+1=,现给出以下三个命题:若 m=,则a5=2;若 a3=3,则m可以取3个不同的值;若 m=,则数列an是周期为5的周期数列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三、解答题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中,已知点在

5、边上,且,()求的长;()求20某单位为了了解用电量y度与气温x之间的关系,随机统计了某4天的用电量与当天气温气温()141286用电量(度)22263438(1)求线性回归方程;()(2)根据(1)的回归方程估计当气温为10时的用电量附:回归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法估计公式分别为: =, =21已知函数,(1)当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2)若关于的不等式在上有解,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2某港口的水深y(米)是时间t(0t24,单位:小时)的函数,下面是每天时间与水深的关系表:t03691215182124y10139.97101310.1710经过长期观测,y=f(t)可近似的看成是函数y=

6、Asint+b(1)根据以上数据,求出y=f(t)的解析式;(2)若船舶航行时,水深至少要11.5米才是安全的,那么船舶在一天中的哪几段时间可以安全的进出该港?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函数(I)若,使得不等式成立,求实数的最小值;()在(I)的条件下,若正数满足,证明:.24已知函数f(x)=在(,f()处的切线方程为8x9y+t=0(mN,tR)(1)求m和t的值;(2)若关于x的不等式f(x)ax+在,+)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桐庐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数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C【解析】因为角、依次成等差数列,所以

7、由余弦定理知,即,解得所以, 故选C答案:C 2 【答案】A【解析】3 【答案】C【解析】解:函数y=sin(2x+)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y=sin(2x+)的图象,当x=0时,y=sin=,不是最值,故函数图象不关于y轴对称,故命题p为假命题;函数y=|2x1|在1,0上是减函数,在0,+)上是增函数故命题q为假命题;则q为真命题;pq为假命题;pq为假命题,故只有C判断错误,故选:C4 【答案】D【解析】解:f(x)=ax3+bx+1(ab0),f(2016)=k,f(2016)=20163a+2016b+1=k,20163a+2016b=k1,f(2016)=20163a2016

8、b+1=(k1)+1=2k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函数值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函数性质的合理运用5 【答案】A【解析】解:,=,|=, =11+3(1)=4,cos=,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向量的夹角公式,属于基础题6 【答案】D【解析】解:由题意可得3A,|a5|=3,a=2,或a=8,故选 D7 【答案】A 解析:模拟执行程序框图,可得S=0,n=0满足条,0k,S=3,n=1满足条件1k,S=7,n=2满足条件2k,S=13,n=3满足条件3k,S=23,n=4满足条件4k,S=41,n=5满足条件5k,S=75,n=6若使输出的结果S不大于50,则输入的整数k不满

9、足条件5k,即k5,则输入的整数k的最大值为4故选:8 【答案】D【解析】解:k5、024,而在观测值表中对应于5.024的是0.025,有10.025=97.5%的把握认为“X和Y有关系”,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独立性检验的应用,是一个基础题,这种题目出现的机会比较小,但是一旦出现,就是我们必得分的题目9 【答案】C【解析】由已知,得z|zxy,xA,yB1,1,3,所以集合z|zxy,xA,yB中的元素的个数为3.10【答案】【解析】试题分析:直线,直线过定点,解得定点,当点(3,1)是弦中点时,此时弦长最小,圆心与定点的距离,弦长,故选B.考点: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直线系方程.【

10、方法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属于基础题型,涉及一些最值问题,当点在圆的外部时,圆上的点到定点距离的最小值是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减半径,当点在圆外,可做两条直线与圆相切,当点在圆上,可做一条直线与圆相切,当点在圆内,过定点做圆的弦时,过圆心即直径最长,当定点是弦的中点时,弦最短,并且弦长公式是,R是圆的半径,d是圆心到直线的距离.1111 1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如果两个函数为同一函数,必须满足以下两点:定义域相同,对应法则相同。选项A中两个函数定义域不同,选项B中两个函数对应法则不同,选项D中两个函数定义域不同。故选C。考点:同一函数的判定。1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

11、集合,又,或,故选D考点:交集及其运算二、填空题13【答案】i 【解析】解:复数,所以z2=i,又i2=1,所以1+z50+z100=1+i25+i50=1+i1=i;故答案为:i【点评】本题考查了虚数单位i的性质运用;注意i2=114【答案】 【解析】解:复数z=i(1+i)=1i,复数z=(i虚数单位)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1,1)到原点的距离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复数的代数形式的混合运算,复数的几何意义,考查计算能力15【答案】cm3 【解析】解:如图所示,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三棱锥PABC该几何体可以看成是两个底面均为PCD,高分别为AD和BD的棱锥形成的组合体,由几何体的俯

12、视图可得:PCD的面积S=44=8cm2,由几何体的正视图可得:AD+BD=AB=4cm,故几何体的体积V=84=cm3,故答案为: cm3【点评】本题考查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体积和表面积,根据已知的三视图分析出几何体的形状是关键16【答案】3 【解析】解:分析如图执行框图,可知:该程序的作用是计算分段函数f(x)=的函数值当x=2时,f(x)=122=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选择结构、流程图等基础知识,算法是新课程中的新增加的内容,也必然是新高考中的一个热点,应高度重视17【答案】D【解析】18【答案】 【解析】解:对于由an+1=,且a1=m=1,所以,1,a5=2 故正确;对于由a3=3,若a3=a21=3,则a2=4,若a11=4,则a1=5=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