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突破反应原理类综合题:高考化学反应原理知识提纲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9731677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新突破反应原理类综合题:高考化学反应原理知识提纲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新突破反应原理类综合题:高考化学反应原理知识提纲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新突破反应原理类综合题:高考化学反应原理知识提纲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新突破反应原理类综合题:高考化学反应原理知识提纲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新突破反应原理类综合题:高考化学反应原理知识提纲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新突破反应原理类综合题:高考化学反应原理知识提纲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新突破反应原理类综合题:高考化学反应原理知识提纲 word版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基本化学反应模型理论1、有效碰撞模型:E2E1反应热分子间的磁撞并不一定就能发生化学反应,只有具有一定能量的微粒间的碰撞才可能是有效碰撞。 2、活化分子与活化能:活化分子就是_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活化能就是成为活化分子必须的最少能量3、催化剂的作用:1、降低活化能2、增多活化分子 3、有效碰撞机率增大; 二、反应热(焓变)1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叫做反应热,也称“焓变” 。2符号:用H表示。 单位:一般采用kJ/mol。 3 H大于零为吸热反应,H小于零为放热反应。 4反应热与物质内能,键能的关系H=反应物的鍵

2、能总和-生成物的鍵能总和5反应热测量,测量仪器叫量热计三 燃 烧 热概念: 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注意: 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为1, HK,过平衡状态,反应将逆向进行;(2) Qc=K,平衡状态;(3) Qc 2;(3)测NaAc溶液的pH值; (4)测pH= a的HAc稀释100倍后所得溶液pHa +2(5)将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HAc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6)中和10mLpH=1的HAc溶液消耗pH=13的NaOH溶液的体积大于10mL;(7)将pH=1的HAc溶液与pH=13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3、后溶液呈酸性(8)比较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HAc溶液与盐酸分别与同样的锌粒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5.导电性的强弱判断溶液中,首先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a,离子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b,离子带电荷数越多导电性越强 如 硫酸钡溶液 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很弱 浓醋酸导电性很强 金属 温度越低导电性越好同一电解质溶液温度越高导电性越强6、强酸(HA)与弱酸(HB)的区别:(1)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pH(HA)pH(HB) (2)pH值相同时,溶液的浓度CHACHB(3)pH相同时,加水稀释同等倍数后,pHHApHHB7,电离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以及QC的应用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1、水离平衡:H2OH+ +

4、OH- 水的离子积:KW = H+OH- 25时, H+=OH- =10-7 mol/L ; KW = H+OH- = 10-14注意:K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则KW值一定 KW不仅适用于纯水,适用于任何溶液(酸、碱、盐)2、水电离特点:(1)可逆 (2)吸热 (3)极弱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酸、碱 :抑制水的电离(pH之和为14的酸和碱的水溶液中水的电离被同等的抑制) 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是吸热的)易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pH之和为14两种水解盐溶液中水的电离被同等的促进)4、溶液的酸碱性和pH: (1)pH= -lgH+ 注意: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可能是 盐溶液

5、溶液) ;pH7 溶液不一定是酸性溶液(只有温度为常温才对); 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可能是 盐溶液 溶液)。(2)pH的测定方法:酸碱指示剂甲基橙、石蕊、酚酞pH试纸 最简单的方法。 操作: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洁净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沾取未知液点试纸中部,然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数即可。 注意:事先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只能读取整数值或范围三 、混合液的pH值计算方法公式1、强酸与强酸的混合:(先求H+混:将两种酸中的H+离子数相加除以总体积,再求其它)H+混 =(H+1V1+H+2V2)/(V1+V2)2、强碱与强碱的混合:(先求OH-混:将两种酸中的OH离子数相加除以总体积,再求其它)O

6、H-混(OH-1V1+OH-2V2)/(V1+V2) (注意 :不能直接计算H+混)3、强酸与强碱的混合:(先据H+ + OH- =H2O计算余下的H+或OH-,H+有余,则用余下的H+数除以溶液总体积求H+混;OH-有余,则用余下的OH-数除以溶液总体积求OH-混,再求其它) 注意:在加法运算中,相差100倍以上(含100倍)的,小的可以忽略不计!四、稀释过程溶液pH值的变化规律:1、强酸溶液:稀释10n倍时,pH稀=pH原+ n (但始终不能大于或等于7)2、弱酸溶液:稀释10n倍时,pH稀pH原+n (但始终不能大于或等于7)3、强碱溶液:稀释10n倍时,pH稀=pH原n (但始终不能小于或等于7)4、弱碱溶液:稀释10n倍时,pH稀pH原n (但始终不能小于或等于7)5、不论任何溶液,稀释时pH均是向7靠近(即向中性靠近);任何溶液无限稀释后pH均为76、稀释时,弱酸、弱碱和水解的盐溶液的pH变化得慢,强酸、强碱变化得快。五、盐类的水解(只有可溶于水的盐才水解)1、盐类水解规律: 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两弱相促进,两强不水解。多元弱酸根,浓度相同时正酸根比酸式酸水解程度大,碱性更强。 (如:Na2CO3 NaHCO3)弱酸酸性强弱比较:A、同主族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递减,无氧酸的酸性递增(利用特殊值进行记忆。如酸性:HFH3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