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敦厚”诗教观新论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725580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3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柔敦厚”诗教观新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温柔敦厚”诗教观新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温柔敦厚”诗教观新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温柔敦厚”诗教观新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温柔敦厚”诗教观新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柔敦厚”诗教观新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柔敦厚”诗教观新论(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柔敦厚”诗教观新论边家珍摘要:“温柔敦厚”诗教观,与周代礼乐教化为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密切相关。周代的贵族教育着力培养君子之德,是“温柔敦厚”诗教观念产生的重要文化基础。此一诗教观既是周代社会礼乐文明的客观反映,也与周人的诵谏传统有内在联系,而并非汉人有意改造的结果。礼记经解所说的“诗之失愚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是“温柔敦厚”诗教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贤对此重视不够,而且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不可不明辨之。关键词:诗经;“温柔敦厚”;周代;礼乐;诵谏 “温柔敦厚”诗教观出自礼记经解。孔子曰: 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洁)静精

2、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翻检相关研究资料,笔者发现人们对“温柔敦厚”诗教观形成的文化心理认识不够,立足于先秦典籍的相关研究较为缺乏。同时,礼记经解篇在讲温柔敦厚的同时又强调“诗之失愚”、“温柔敦厚而不愚”,而前贤对此缺乏应有的重视,并且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影响了对“温柔敦厚”诗教观的完整理解。受美籍哲学家冯贝塔朗菲系统论的启发,本文从梳理同一系统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入手,重新审视“温柔敦厚”诗教观,以期更完整、准确地揭示此种观念的思想文化内涵,对整个儒家诗论的探讨或亦不

3、无小补。兹论析如下,以就正于方家同好。一 “温柔敦厚”诗教观是如何形成的?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关系到对“温柔敦厚”诗教观思想文化内涵的理解问题。系统论创始人冯贝塔朗菲曾说:“一个元素在系统内部的行为不同于它在孤立状态中的行为。为了理解各个部分的行为,你必须把各种从属系统和它们的上级系统之间的关系考虑进去。”所言甚是。笔者认为,“温柔敦厚”诗教观是以周代礼乐教化为内核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某种体现,只有通过分析此一观念与其他文化要素之间的关联,才能更好地理解、把握它。 从生产关系上看,西周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土地国有制。诗经小雅北山篇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诸侯只拥

4、有土地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周天子可以随时将土地收回。一般庶民更无土地所有权,国家统一进行土地管理与贡赋收取。当时的农业生产以集体劳动的形式为主,诗经中的噫嘻、载芟、良耜、甫田、楚茨等诗,都不同程度的反映了当时集体劳动的情况。与生产方式相适应,周人立国之后马上制礼作乐,着力建设以血缘伦理为基础的社会秩序。王国维曾指出,周人借助于嫡长继承制,辅以血亲之情、孝悌之义,“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验诸诗经、尚书、左传、国语等典籍以及周代彝器铭文所载,可知此言不虚。血缘伦理在周人的社会生活中积淀为牢固的观念形态,易传序卦总结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

5、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措)。”这里,天地、万物、男女、夫妇、父子、君臣、上下、礼义,形成了一个自然序列,后一项皆以前一项为存在的依据。 今人所讲的“家国同构”,指的就是周代家族与国家在组织形式、伦理结构方面所具有的共通性。孝经广扬名篇记孔子之言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君臣与父子相似,故孝亲与忠君可通。诗经小雅南山有台篇称赞为国家带来福祉的人,说他们是“邦家之基”、“邦家之光”、“民之父母”。大雅抑的作者以诗进谏,竟说“匪手携之,言示之事;匪面命之,言提

6、其耳”,本是君臣关系,却带有鲜明的家庭伦理色彩,如同长辈教导儿孙一般。在这样的社会氛围里,个人与社会、君与臣、家与家、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的关系,都被人伦化、亲情化,人们的生活笼罩在温情脉脉的纱幕之下。 周代贵族教育崇尚“君子”之德,是“温柔敦厚”诗教观念产生的重要文化基础。周代开国之君深知殷商因失民心而失天下,因而力倡敬德保民,重视礼乐教化。庄子天下篇说“文王有辟雍之乐,武王周公作武”。吕氏春秋古乐篇谓“武王即位,以六师伐殷。六师未至,以锐兵克之于牧野。归,乃献俘馘于太室,乃命周公为作大武。”11学界一般认为,诗经周颂里的武、酌、桓、赉、般等篇就是被称为“大武”的组歌12。国语周语中富辰提到“

7、周文公之诗曰: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13周文公即周公旦,诗句见今本诗经小雅常棣篇。毛诗小序云:“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也。”14周代开国之君重视诗乐教化,在一定程度上搁置了天神的权威,肯定了道德人格及其实践的力量,在华夏文明史上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孔子曾感叹道:“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15 西周学在官府,专设大司乐、大师、小师等教育官。教育的内容,据周礼春官宗伯大司乐记载:“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16郑玄注:“中犹忠也。和,刚柔适也。祗,敬。庸,有常也。善父母曰孝,善兄弟曰友。”17反映出

8、周人重视道德、伦理的特点。又,周礼地官司徒大司徒云:“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18礼记王制曰:“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王大子、王子、群后之大子、卿大夫元士之適(嫡)子,国之俊选,皆造焉。”19从这些记载来看,学校通过目的明确、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得贵族子弟学习诗书礼乐以陶养道德,并获得鼓琴赋诗、射御书数等实际技能,以为进入社会、理政安民之准备。刘向曾总结说:“周室自文武始兴,崇道德,隆礼义,设辟雍、泮宫、庠序之教,陈礼乐、弦歌移风之化,叙人伦,

9、正夫妇,天下莫不晓然论孝悌之义,惇笃之行,故仁义之道满乎天下周之流化,岂不大哉!”20 随着礼乐教化不断深入,周代贵族的理想人格典范逐渐形成,“温”、“柔”、“和”、“中”等品质,成为“君子之德”的基本内涵。“君子”之称,当源于“君”字,“君”的本义是尊长发号施令,后为至尊者之称。上古时被视为“明君”者,不仅功业卓著,而且被视为道德典范(尚书及诗经周颂中对文王、武王的美好品德有多方面的揭示),由此而来的“君子”,则指拥有明君所应有的道德品质及人格风范的人。在诗经里,“君子”是贵族男子的通称,也是妻子对丈夫的敬称。周人对“温”、“柔”、“和”、“中”等君子之德的倡导与培养,对“温柔敦厚”诗教观的

10、形成有直接影响。 “温”,用于人际关系方面,是指既不过于冷淡也不过于热情、温和适中的情感态度。从现存典籍来看,“温”是一直受到上古华夏先民重视的一种品格,尚书舜典里说舜命夔典乐以教胄子,让他们具有“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21的性情特点。周人非常推崇“温”的品行,这在诗经、论语等典籍中有充分的体现,例如:温温恭人,维德之基。22温温恭人,如集于木。23终温且惠,淑慎其身。24子温而厉。25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26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27这里所列资料,都与人际关系、处世态

11、度相关。诗经大雅抑的作者将“温”的品行视为大人君子善行懿德的基础,完全是赞许、推崇的态度。孔子本人不仅表现出“温而厉”的个性特点,而且告诫学生自我警觉,注意“色思温”,即神态上的温文尔雅,平易近人。 “柔”与“温”相近而稍异。如果说“温”主要着眼于客体的主观感受,那么“柔”侧重的是主体自身性情柔和的性质。孔颖达礼记正义疏解“温柔敦厚”字义时说:“柔,谓情性和柔。”28“柔”也体现为处理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柔和惠爱的态度与方式,如诗经大雅民劳“柔远能迩,以定我王”29即是。许慎说文解字:“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30儒家尚“柔”,与周文化的主流观念是完全合拍的。论语乡党篇记:“孔子于乡党,

12、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31孔子在乡里,温恭谦逊,好像不会说话。在宗庙朝廷之上,则能言善辩,只是非常谨慎。与不同级别的人交接言谈,都合乎礼仪。胡适先生说:“这种谦卑的态度,虚心的气象,柔逊的处世方法,本来是几百年来的儒者遗风,孔子本来不曾抹煞这一套。”32诗经里有不少怨天之语33,而孔子却倡导“不怨天”,论语宪问篇记:“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34这种不怨不尤的精神,与周人崇尚柔和逊顺的传统是一致的。 诗经秦风小戎篇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35的话,直观可感地揭

13、示了上述“温”、“柔”观念的文化内涵。诗经小雅都人士谓“彼都人士,充耳琇实”36(“充耳”是玉制佩饰物,又称“瑱”),周代贵族大都有佩玉的爱好,因为美玉总给人以温润柔和之感,与“仁”的品德非常相似。礼记聘义篇记孔子曰: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37。在孔子看来,玉所体现的不仅是近于“仁”的温和,还有“义”、“忠”、“信”、“道”、“德”蕴含其中,是近于完美的君子人格修养的投射。 周人以“礼”

14、建构整个社会,同时又认识到须济之以“和”。诗经小雅里鹿鸣篇云“鼓瑟鼓琴,和乐且湛”38;常棣篇云“兄弟既具,和乐且孺”39;伐木篇云“神之听之,终和且平”40,都体现了“和”的精神。尔雅释诂云:“谐、辑、协,和也。”41周人把“和”视为协调关系、消解矛盾、减少冲突的重要途径。他们在处理政务时,特别注重君臣之间的协同,以期和衷共济。国语郑语记史伯之言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42“以他平他”,就是把相异的东西调和统一起来;如果仅以同补同,只能导致事物的衰竭与消亡。春秋时,晏子进一步发挥史伯关于“和”的思想,左传昭公二十年记晏子曰:“和如

15、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其泄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43晏子认为臣下从否定的角度进谏,也是“和”的重要表现。论语子路篇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44,也当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 “中”也是与“温柔敦厚”诗教观有内在联系的观念之一。周人很重视“中”德,周礼地官司徒大司徒云:“以五礼防万民之伪,而教之中。”45“中”,贾公彦疏谓“使得中正也”46。春秋时,孔子曾感叹“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47,他看到了“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希望通过“中”来寻求某种“边际平衡”,力图使对立双方的矛盾斗争永远保持在某种弹性限度之内,使事物保持其旧质的稳定性,今人所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