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程序员》面试题精选题汇总

上传人:jia****ihe 文档编号:79698582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4.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程序员》面试题精选题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程序员》面试题精选题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程序员》面试题精选题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程序员》面试题精选题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程序员》面试题精选题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程序员》面试题精选题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程序员》面试题精选题汇总(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程序员面试题精选题汇总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程序员面试题精选题(1)-求1+2+.+n题目:求1+2+n,要求不能使用乘除法、for、while、if、else、switch、case等关键字以及条件判断语句(A?B:C)。分析:这道题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因为在软件开发中不会有这么变态的限制。但这道题却能有效地考查发散思维能力,而发散思维能力能反映出对编程相关技术理解的深刻程度。通常求1+2+n除了用公式n(n+1)/2之外,无外乎循环和递归两种思路。由于已经明确限制for和while的使用,循环已经不能再用了。同样,递归函数也需要用if语句或者条件判断语句来判断是继续递归下去还是

2、终止递归,但现在题目已经不允许使用这两种语句了。我们仍然围绕循环做文章。循环只是让相同的代码执行n遍而已,我们完全可以不用for和while达到这个效果。比如定义一个类,我们new一含有n个这种类型元素的数组,那么该类的构造函数将确定会被调用n次。我们可以将需要执行的代码放到构造函数里。如下代码正是基于这个思路:class Temppublic:Temp() + N; Sum += N; static void Reset() N = 0; Sum = 0; static int GetSum() return Sum; private:static int N;static int Sum;

3、int Temp:N = 0;int Temp:Sum = 0;int solution1_Sum(int n)Temp:Reset();Temp *a = new Tempn;delete a;a = 0;return Temp:GetSum();我们同样也可以围绕递归做文章。既然不能判断是不是应该终止递归,我们不妨定义两个函数。一个函数充当递归函数的角色,另一个函数处理终止递归的情况,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两个函数里二选一。从二选一我们很自然的想到布尔变量,比如ture(1)的时候调用第一个函数,false(0)的时候调用第二个函数。那现在的问题是如和把数值变量n转换成布尔值。如果对n连续做两

4、次反运算,即!n,那么非零的n转换为true,0转换为false。有了上述分析,我们再来看下面的代码:class A;A* Array2;class Apublic:virtual int Sum (int n) return 0; ;class B: public Apublic:virtual int Sum (int n) return Array!n-Sum(n-1)+n; ;int solution2_Sum(int n)A a;B b;Array0 = &a;Array1 = &b;int value = Array1-Sum(n);return value;这种方法是用虚函数来实

5、现函数的选择。当n不为零时,执行函数B:Sum;当n为0时,执行A:Sum。我们也可以直接用函数指针数组,这样可能还更直接一些:typedef int (*fun)(int);int solution3_f1(int i)return 0;int solution3_f2(int i)fun f2=solution3_f1, solution3_f2;return i+f!i(i-1);另外我们还可以让编译器帮我们来完成类似于递归的运算,比如如下代码:template struct solution4_Sumenum Value N = solution4_Sum:N + n;template

6、 struct solution4_Sumenum Value N = 1;solution4_Sum:N就是1+2+.+100的结果。当编译器看到solution4_Sum时,就是为模板类solution4_Sum以参数100生成该类型的代码。但以100为参数的类型需要得到以99为参数的类型,因为solution4_Sum:N=solution4_Sum:N+100。这个过程会递归一直到参数为1的类型,由于该类型已经显式定义,编译器无需生成,递归编译到此结束。由于这个过程是在编译过程中完成的,因此要求输入n必须是在编译期间就能确定,不能动态输入。这是该方法最大的缺点。而且编译器对递归编译代码

7、的递归深度是有限制的,也就是要求n不能太大。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程序员面试题精选题(2)-求二元查找树的镜像题目:输入一颗二元查找树,将该树转换为它的镜像,即在转换后的二元查找树中,左子树的结点都大于右子树的结点。用递归和循环两种方法完成树的镜像转换。例如输入:8/ 6 10/ /5 7 9 11输出:8/ 10 6/ /11 9 7 5定义二元查找树的结点为:struct BSTreeNode / a node in the binary search tree (BST)int m_nValue; / value of nodeBSTreeNode *m_pLeft; / left chil

8、d of nodeBSTreeNode *m_pRight; / right child of node;分析:尽管我们可能一下子不能理解镜像是什么意思,但上面的例子给我们的直观感觉,就是交换结点的左右子树。我们试着在遍历例子中的二元查找树的同时来交换每个结点的左右子树。遍历时首先访问头结点8,我们交换它的左右子树得到:8/ 10 6/ /9 11 5 7我们发现两个结点6和10的左右子树仍然是左结点的值小于右结点的值,我们再试着交换他们的左右子树,得到:8/ 10 6/ /11 9 7 5刚好就是要求的输出。上面的分析印证了我们的直觉:在遍历二元查找树时每访问到一个结点,交换它的左右子树。这

9、种思路用递归不难实现,将遍历二元查找树的代码稍作修改就可以了。参考代码如下:/ Mirror a BST (swap the left right child of each node) recursively/ the head of BST in initial call/void MirrorRecursively(BSTreeNode *pNode)if(!pNode)return;/ swap the right and left child sub-treeBSTreeNode *pTemp = pNode-m_pLeft;pNode-m_pLeft = pNode-m_pRigh

10、t;pNode-m_pRight = pTemp;/ mirror left child sub-tree if not nullif(pNode-m_pLeft)MirrorRecursively(pNode-m_pLeft);/ mirror right child sub-tree if not nullif(pNode-m_pRight)MirrorRecursively(pNode-m_pRight);由于递归的本质是编译器生成了一个函数调用的栈,因此用循环来完成同样任务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一个辅助栈来模拟递归。首先我们把树的头结点放入栈中。在循环中,只要栈不为空,弹出栈的栈顶结点,

11、交换它的左右子树。如果它有左子树,把它的左子树压入栈中;如果它有右子树,把它的右子树压入栈中。这样在下次循环中就能交换它儿子结点的左右子树了。参考代码如下:/ Mirror a BST (swap the left right child of each node) Iteratively/ Input: pTreeHead: the head of BST/void MirrorIteratively(BSTreeNode *pTreeHead)if(!pTreeHead)return;std:stackstackTreeNode;stackTreeNode.push(pTreeHead);

12、while(stackTreeNode.size()BSTreeNode *pNode = stackTreeNode.top();stackTreeNode.pop();/ swap the right and left child sub-treeBSTreeNode *pTemp = pNode-m_pLeft;pNode-m_pLeft = pNode-m_pRight;pNode-m_pRight = pTemp;/ push left child sub-tree into stack if not nullif(pNode-m_pLeft)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程序员面试题精选题(3

13、)-第一个只出现一次的字符题目:在一个字符串中找到第一个只出现一次的字符。如输入abaccdeff,则输出b。分析:这道题是2006年google的一道笔试题。看到这道题时,最直观的想法是从头开始扫描这个字符串中的每个字符。当访问到某字符时拿这个字符和后面的每个字符相比较,如果在后面没有发现重复的字符,则该字符就是只出现一次的字符。如果字符串有n个字符,每个字符可能与后面的O(n)个字符相比较,因此这种思路时间复杂度是O(n2)。我们试着去找一个更快的方法。由于题目与字符出现的次数相关,我们是不是可以统计每个字符在该字符串中出现的次数?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一个数据容器来存放每个字符的出现次数。在这个数据容器中可以根据字符来查找它出现的次数,也就是说这个容器的作用是把一个字符映射成一个数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网络工程师认证 > 华为认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