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中如何选择测光点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96903 上传时间:2017-05-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中如何选择测光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摄影中如何选择测光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摄影中如何选择测光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摄影中如何选择测光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摄影中如何选择测光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摄影中如何选择测光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中如何选择测光点(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测光点的选择(合集)测光是为了取得正确曝光,拍出亮度刚好、色泽饱和的画面,一般也就是接近现场肉眼所见 。点测光有别于其他测光方式只针对画面中一小块区域测光,当画面中几个部分明暗落差较大时可以只让测光的这一部分曝光正确其他部分就会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而让画面一部分变特别暗或特别亮,利用这样的方式可以得到不同于肉眼所见的内容更丰富变化的画面效果。 首先看看几个典型的例子: 要让较亮的部分曝光正确,也就是叶子的部分;所以我们找叶面比最亮稍暗的地方测光(下图黄 X 处) ,这个点的亮度大概就是整张叶子的中间亮度,叶子的部分曝光对了其他比叶子暗的部分就全黑掉使叶子更加突出。 一样要让亮的部分曝光正确现在

2、换成是木雕门外的景物,一样找比最亮再稍暗的点测光(下图黄 X 处), 门外的景物曝光正确了,木雕门内侧因与外面光差很大而曝光严重不足成全黑形成强烈的构图效果 图例三这个则刚好与前两个例子相反,故意让暗的地方曝光正确(亮起来) 这样的曝光量会让原本亮的地方变太亮也就是曝光过度这样会营造出不同的气氛,当初的现场是接近夕阳,拍起来却像旭日初升暖烘烘充满朝气和希望的感觉。要让暗的地方曝光正确,跟前面要让亮的曝光正确逻辑一样,刚才不是找最亮的点,所以现在暗的也不要找最暗的点,否则结果肯定会亮到不行(自己实际试试便知)除非是故意有这个需要。这张主角是树所以找树干上较暗处点(右图红圈内)测光即可,结果整张画

3、面都亮了起来。是不是只要对着想让它曝光正确的部分进行测光就可得到满意的曝光?其实不尽然,因为点测光的范围很小,而画面任何一个区块很少会只有一个单一亮度,对到不同亮度的点就会得到不同的测光值,拍出的结果也就不同,因此测光点该如何选才能让这个你想要正确曝光的部分得到正确的测光呢?我们来看底下这个金属光泽的天线盘作的实验:因为弧度的关系光线反射有明暗渐层如下照片标示盘上刚好有最暗到最亮三个部分(左上图),然后分别对这三个部分作点测光拍摄 (测光点在整个画面正中央如黄 O 所示)图例一结果显而易见,对最暗点拍结果太亮最亮点拍结果太暗只有中间亮度(左下图)拍出来最接近肉眼所见也就是一般指的正确曝光。也就

4、是如果今天这个天线盘是我想让它曝光正确的部分我的测光点就该选在盘上中间亮度的部分,但事实上一般碰到的拍摄主体很少会像这个天线盘这样亮度层次这么简单清楚,那该如何才能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情况选到那属于中间亮度的点呢? 根据经验可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只要找主体中比最亮部分稍暗一个程度的点即会相当接近这个中间亮度。这个中间亮度就准确的测光点。简单说就是:1、想暗一点就对亮一点的地方测光想亮一点就对暗一点地方测光;2、想愈暗就对愈亮的地方测光想愈亮就对愈暗的地方测光;3、想刚好就对最亮再稍暗的地方测光;掌握上述三个原则加上经验累积的直觉就可以随心所欲拍出自己想要的曝光。前面几个例子因为要马上让大家了解点测光的

5、特性,举的都是比较极端的应用,如果我没有要让照片哪一部分特别暗或特别亮,只想忠实的呈现眼前的画面,这其实才是大家最常用到的。那测光点又该如何选择呢? 诚如上面第三个原则,现在就是要对最亮再稍暗的地方测光,但现在不像前面的例子都有一个明确的局部目标去判断,画面中点那么多要对准哪里才算最亮再稍暗的地方?简单来说任何照片都有一主角,如果有就很简单,对准这主角部分的最亮再稍暗处测光相片其余部分即会自然而成;如果没有特定主角整张画面便是一个主体那就要真的找出全部里的最亮再稍暗处或找占画面最大比例的一个主体,再找它的最亮再稍暗处也行,但唯一要注意是这些所谓最亮都要把白天天空排除在外,因为白天天空的亮度在照

6、片中永远无人能比,它最后的亮度只能靠相片其他部分决定后自然而成。接下来我们就用几个实例将其测光主体最亮处(O)与稍暗处即实际测光点(X)标出来分别解释这些情形:有主角:图例一图例二图例三上图目的在表现蓝与绿相互辉映的美主角便是在中间那段蓝与绿的交界,下图这张没有 O 标示最亮处因当时是极阴的雨天整个画面各个部分基本上都无太大光差,于是只要让那朵紫花曝光正确其余部分即自然而成没主角以整张画面为一体图例一一张正确曝光的照片其实还可以有稍暗或稍亮微小的差距,一般稍暗会使画面颜色更加饱和(浓厚) 反之稍亮颜色则显清淡(稀薄) 颜色饱和,有颜色饱和的抢眼好看颜色,清淡则有颜色清淡的清新与韵味,就像酱油拉

7、面与盐味拉面的差别,各有各的好吃与魅力,看个人喜好与习惯。一般而言大家对抢眼的东西比较容易印象深刻,多半摄友也似乎都偏爱颜色饱和浓郁的照片居多,但酱油拉面吃多了难保不觉得腻,偶尔换换清爽的盐味拉面也挺赞,不过只要喜欢同样口味一直吃也没什么不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实际试验一下如何将同一碗拉面煮成酱油与盐味两种口味:图例二当天天空灰蒙蒙滴,所以虽然有夕阳画面的对比挺差,照正常测光点拍即成了上面的模样其实比较接近现场所见,但看在眼里显然颜色淡了些(上图),所以如果测光点往亮的地方移一些应该就会拍出下图这种情况。要特别提一下:这个当然不一定要靠移动测光点,所有偏浓偏淡的颜色问题状况都可用加减曝光来完成,主

8、要还是看个人习惯。再看下面这个例子: 这是大家经常会拍的日出或日落问题,到底要拍很暗只留亮的部分然后颜色很浓很讨好;还是拍亮一点比较接近现场所见而且可保留一些暗部细节,我想很多人应该都碰过这样的挣扎。我们来看看这张拍暗拍亮有什么差别。图例一在人像摄影中,对测光点的选择,人们的习惯选择对眼睛测光。这在光线环境好的白天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晚上光线环境异常复杂的情况下,有时也不得不为整体效果考虑。拍的是人像,但测光点不一定是人物。选择人物眼睛测光,整体画面偏暗 选择中间色的门板测光,整体色调适度通过上面两幅人像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测光点的选择对整体的色调影响是非常大的。在拍摄第一张发现色调偏暗

9、时,一般大家的习惯是增加曝光时间或者增加曝光补偿,这也同样能解决问题,但改变一下测光点,速度更快,而且还能训练我们敏锐地观察力。在测光的时候,正确的测光方法是,把相机调到点测光方式,把测光点对着白鹭向光的一面,然后把测出来的快门、光圈值用手动的方式固定下来,可不计较稍许的偏差,些许偏差可以通过软件找回来。正确的测光后拍摄的白鹭 错误的测光后拍摄的白鹭 白鹭通体洁白,和环境色差别很大,曝光很难掌握,稍有不慎,不是过曝就会欠曝。过曝缺少细节,欠曝表现不出白鹭的纯美。在这种情况下,相机的曝光增减功能也要慎用,拍摄白鹭都是在野外,光线和场地都较复杂,应多花时间去观察和拍摄,不应拘泥零点几的增减,这个功

10、能还是给从事室内摄影的人像摄影、广告摄影师用吧。用手动功能调试的光圈和快门速度能满足各种的拍摄需要,鸟类摄影和拍摄白鹭的摄影师应多练习使用。正确曝光下拍摄的白鹭 错误曝光下拍摄的白鹭 从下面的示意图上可以看出,选择不同的对焦点(实际上就是选择不同的点/局部测光区域),对最终画面的影响很大。显然,由于高光与暗部的亮度相差甚远,已经超出了记录介质的容许范围,其结果就是:1、如果要保证高光部分曝光正常,暗部部分必然曝光严重不足;2、如果要保证暗部部分曝光正常,高光部分必然曝光严重过度。即使利用曝光补偿,只能使高光部分过曝更严重: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答案之一就是:利用闪光灯进行填充式闪光。所谓“填充式

11、闪光” ,也可以称为补光。当被摄画面的反差很强烈时(如逆光) ,可以用闪光灯来填充阴暗的区域。我们可以根据画面亮度绘制一条纵轴为亮度的曲线,那么高光部分形成峰部,而暗部就会形成峰谷。所谓填充,就是利用闪光来“填充”这些峰谷。当然,在“填充” 峰谷的同时,也会对峰部进行填充,使之升高。但是如果暗部占画面比例比较大时,稍微改善了暗部的亮度,在视觉上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图片说明:当背景和主体的明暗差异很大时,曝光经常会出现错误。这时候我们需要对主体进行测光,避免背景的干扰。 使用矩阵测光拍摄这个场景,天空色彩不够浓郁。我们先对天空进行测光。然后重新构图,进行拍摄,整个场景的气氛焕然一新。在暗色背景下

12、使用中央重点测光,在构图时,如果被摄物体比较小,就会过曝。应该先将焦距拉近。然后锁定曝光,再调整构图,这时候曝光就精准很多。在使用闪光灯补光的时候,要对背景进行测光,因为闪光灯会打亮前景的部分,如果你对着模特测光,背景将会过曝,失去细节。 对天空测光后,画面整体曝光均匀。彩霞拍摄拍摄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测光点。通常情况下,测光点不宜选择在太暗的区域,尤其不要选在地面景物上,这样会使天空曝光过度而失去色彩。选择天空中色彩最鲜艳的区域作为测光点,可以让彩霞的色彩得到保留。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微调曝光补偿,这样可以使影像色彩更加饱和厚重朝霞和晚霞出现的时间一般只有 2030 分钟,而且形状不断变化,所以

13、在拍摄时要抓住时机。此外,因为彩霞的拍摄一般采用逆光,所以地面景物显得较暗,照片的反差比较大,所以楼主可以选择一定的物体作为照片的前景,这样得到的照片会更有震撼力和感染力。选择天空中色彩最鲜艳的区域作为测光点,可以让彩霞的色彩得到保留建议将测光方式调整为点测光或中央重点测光尽量采用光圈优先模式进行拍摄由于彩霞对阳光有多重反射,光线的明暗反差很大,所以需要较为精确的曝光。建议将测光方式调整为点测光或中央重点测光。尽量采用光圈优先模式进行拍摄。这张是对着天空点测光 这张是对着屋檐边点测光,但天空的蓝天白云没了, 这张是对着屋檐角落里点测光,看的出高光部位已过曝了. 这张点测光在地上,曝光很准,如果

14、点测光改为对堂里面测光 ,那这张片子就完了,高光就会过曝了. 从取景环境看,需要表现的主体荷花较亮,而荷叶等较暗,且茎杆参差影响构图。如果按照平均测光,那么平均测光值就会偏向较暗环境的光线强度,拍摄得到的结果是花叶、池塘曝光正确,而我们要表现的主体荷花确是惨白一片(曝光过度)。 拍摄这张片子的时候,因为荷花反光较多,荷叶和池塘反光少,利用相机的点测光功能,对主体荷花花瓣进行点测,就能对荷花正确曝光,突出荷花色彩好细节佳,而池塘曝光不足,黑暗掩盖了层次的茎杆,更好的强调了主体荷花。 拍摄的时候,点测亮部的钥匙,锁定曝光后,重新构图。因为前面的反光比较强,导致背景几乎纯黑一片,使画面相当地简洁,突

15、出自行车局部的线条和弧度。这张图片利用自然光,拍摄时对面部进行点测光,使面部正确曝光,周边环境、衣物由于曝光不足变得黑暗。画面简洁人物突出,类似影室里用背景布的感觉。如果平均测光,就会造成周边环境清晰,人脸过曝显得惨白。 上图都使用了点测光,但是由于点测光位置不同,所以曝光参数也不一样。左边的那张是对着明亮的灯光进行点测, 目的是以灯光为主题,这样拍出来的照片就使背景以及其它的细部都被忽略, 而整个照片的主题也就比较的突出了!右边的那张,是为了表现周边环境的细节而对着灯座进行测光的,这样整个画面就比较的亮,很明显灯光部分是过曝了,但是灯座等周边环境的细节就明显了,所以,点测光的位置要视不同的情

16、况来选择要表现出不同的效果,就得运用好点测光的测光点 !下面这组对比照片是在拍摄夕阳时通过不同测光点而体现出来的日落图景。上面的那幅测光点放在远山,所以山景显得很清晰,细节明显,同时天空曝光出现过曝;下面那幅测光点放在天空,所以天空的色彩层次明显,同时山景欠曝。上面一幅使用了点测光模式进行拍摄的图片,但是由于点测光的测点错误地放在了背景的天空,造成画面的主体人物脸部显得阴暗,所以这是一个使用点测光不当造成废片的例子。下面这幅图片同样使用了点测光模式进行拍摄,和上面那幅不同,这张照片在拍摄时将测光点放在了画面主体人物的脸部,所以人物脸部曝光正确,是一幅曝光正确的照片。如使用平均测光拍摄的月亮,如果换成点测光模式并将测光点对准月亮,得到的将是正确曝光的月亮。 这幅作品拍摄于地铁的入口处,阳光反射强烈,人影长拽,周围环境阴暗,给人一种未知而恐惧的感觉。其实,拍摄时肉眼看到的环境很亮,点测反射阳光的地面为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