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89506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教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传统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作为从事音乐教学一线工作的我,也正经历着、借鉴着、学习着。于是对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整合有了一些看法和思考。一、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质与意义将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是信息技术应用于音乐教学的初步,运用信息技术教育营造学生能够经历感受并同时获得持续学习能力的环境,才是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的实质。这也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一种手段,它利用全新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把外部世界引入课堂,是知识的来源丰富多样,改变了信息分布的形态和拥有关系,由此学生的认知方式和学习

2、方式也发生了悄然变化,他们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从信息技术环境中获得了具有体验性的音乐课程情境与探究方向。音乐教学不再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设和开发的过程,是引领学生去欣赏美、表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螺旋上升的环节中,得到人性充实,心灵解放,智慧启迪的过程。信息技术增强了信息对于人刺激的程度和广度,充分调动起人的视觉和听觉器官,使它们同时工作,从而扩大了人对信息的摄入量。我们知道人类的学习过程是通过自身的眼、鼻、舌、身等感官把外界信息传递到大脑,经过分析、综合而获得知识的过程,1967年 Treicheer揭示了各种信息来源与人类的学习和记忆的关系。人类知识的获取1%通过味觉,1.

3、5%通过触觉,3,5%通过嗅觉,11%通过听觉,83%视觉,也就是说94%的信息是通过听觉和视觉获得。记忆形成过程中,阅读知识占10%,听到的占20%,看到的占30%,提到和听到的占50%,交谈时自己叙述的占70%。上述两则资料说明,信息技术的使用使视觉、听觉相结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是最有利于学习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的学习模式,这也正是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重要意义。二、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等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情感,提高其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但情境暗示并不是指让“荧屏画面”侵占学生的思维过程,而是

4、提供思维的线索。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在时代的呼唤下,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新课程标准应运而生。学生面对着设计新颖、画面精美、音响效果很好的多媒体教学,感官首先得到强烈的刺激,点燃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美的表现欲也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主要是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容易引起好奇,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把学生在

5、音乐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如四年级那达慕之歌,学生对蒙古族了解不是很深,为帮助学生了解歌曲产生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把民族风情知识介绍上成枯燥的介绍,我进行了如下设计:指定多媒体展示综合课题人间天堂蒙古。运用多媒体帮助设计问答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蒙古族地理位置。接下来又展示了许多蒙古大草原风景图片,配合歌唱家德德玛演唱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歌声,学生欣赏着民族特色的画面,听着浑厚而优美动听的歌声,孩子们小脸上荡漾着微笑,眼睛睁得大大的,显得很开心。接着向学生播放了“那达慕盛会”的 录像片段,并出示了射箭、摔跤、骑马等图片,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背景及所描绘主要内容,借以理解歌词。(二)

6、简化教学重难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音乐是无法用语言替代的,它是隐性的、朦胧的、不确定的,这恰恰是音乐独特的魅力所在。为了感受这种魅力,人在音乐感知活动中开放的感知通道越多,对音乐的把握也就越全面、越丰富、越深刻。多媒体能够提供视听结合的理想意境,使学生与音乐发生情感共鸣。在学习国歌这一课时,为了更好的突破“能庄重、严肃地演唱歌曲”这一教学重点,我把电脑课件引入课堂,设计了用录像引思激情。首先,让学生看一段录像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国旗在天安门上、奥林匹克赛场上及香港回归的仪式上冉冉升起,是学生真正感受到国歌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标志。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我还编辑了国歌创作背景

7、的介绍,激励学生饱含激情的去演唱国歌。媒体使用特别要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用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静像、慢动作等功能在重难点处“布防设阵”,为使学生过于“专心”而异化为视听觉的简单活动。采用动态图像演示,利用其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不仅能把学生难懂的知识直观的显示出来,而且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在这一课里,几处音乐记号需要注意,在显示歌谱时就把有需要注意的音乐符号用不同的颜色显示,并不停闪现,提醒学生在演唱时注意这些记号的变换。三连音、换气符号等等。比起教师直接用语言讲解更直观,也便于学生注意。(三)渗透音乐要素,真正理

8、解音乐在音乐教学中,不能单纯的走马观花的学习,而是要充分揭示音乐的要素(节奏、旋律、音色、力度、速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而不是进行枯燥的、单纯的技巧和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应以整体的方式来体验音乐,将音乐要素贯穿在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不是将音乐的各种构成元素支离破碎的讲授。多媒体会起到你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小小的船是由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34拍,五声宫调式。歌曲的速度舒缓、平和,因此情绪是中速稍慢、优美地。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较难,我利用InterVideo WinDVD4软件播放,首先原速度播放,引导学生感受优美的旋律,继

9、而提高速度,学生说音乐变得欢快活泼了。老师这个时候接着问你怎么听出来的?学生回答:第一段音乐慢而且很轻、第二点音乐速度快、很活泼。通过学生对同一乐曲速度慢与快得比较,渗透速度这一音乐要素的学习,了解音乐的情绪与音乐的速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另外,有的学生音调较高,有的学生音调较低,利用InterVideo WinDVD4软件升调与降调就能很简单的解决。(四)提供探究性学习的可能,扩展思维。 音乐是感性的,但只有在理性知识的引导下,如背景知识的介绍等等,才能真正触动、诱发他们进入音乐的艺术境界。课上,同学们通过在网上下载的形式,掌握了大量的相关音乐知识并纷纷把自己查找到的资料进行互相交流讨论,这种多

10、元化的探究形式强烈地激起了他们的兴趣。每个孩子都从中体验到成功,体会到群体中自己的独立存在价值,而学生查找资料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信息技术运用中的对音乐的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通过了解知识,他们的感知不再学于浅表,而有了更深的内涵和底蕴网络成为了学生呼吸音乐知识的一扇神奇之窗,打开了他们的艺术视野。如在学习那达慕之歌时,学生纷纷拿出从网上下载的民族风情资料,包括其生活方式、服装服饰、饮食住所、风俗习惯等知识,交流得很激烈,并从中获取丰富的知识。这远比教师口干舌燥讲解的效果好得多。学歌之后,同学们意犹未尽,还想欣赏其他蒙古族的歌曲,课余可通过上网的方式来达到要求。 参考: 音乐课程标准 计算机现代教育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