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学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68381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轮复习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一轮复习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一轮复习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一轮复习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一轮复习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复习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学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三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第一课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考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考点:“双百”方针的内涵;“文化大革命”摧残文化艺术的史实;改革开放后文化艺术事业取得的主要成就。“双百”方针对新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意义。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阅读内容:“双百方针的提出”一目中的“文学艺术作品”基础知识:11956年,毛泽东提出“ ”双百方针,它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正和根本保证。 2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 一文,成为引发“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3破“四旧”是指 、 、 、 。4“文化大革命”中。优秀的文艺作品被贴上了“ 、 、 ”的标签,束

2、之高阁。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9年10月,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同志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的需要,提出了“ 、 ”作为新时期文艺工作的的总方向。 6中国作家协会为鼓励优秀文艺创作设立“ ”、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设立 中宣部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设立 “ ”奖,有力地促进了改革开放时期文艺创作的繁荣。问题与思考: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文化事业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拓展延伸:1.“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主要内涵、实施意义和经验教训提出背景:(1)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2)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3)为更好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很有必要调动知识分

3、子的积极性。(4)为了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主要内涵:“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实施意义:适应了中国国情,很好地指导文学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经验教训: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和人民的关系以及继承传统和不断革新的关系,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课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考纲:教育事业的发展考点: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史实:扫盲教育、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 “科教兴国”战略阅读内容:“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基础知识:一、教育的兴办: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兴办1.废除旧的教育制度:背景:新中国的成立;人民政府

4、的重视。方针:49年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措施:改造旧教育、旧学制,创建新教育管理制度。作用: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新型教育制度。2.建立新的教育制度:重要措施:内容: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措施: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学校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作用:使数千万工农干部、劳模、产业工人受到比较正规的中等和高等教育。教育性质:54年一届人大通过宪法确定新中国教育是为人民服务。教育方针:毛泽东:全面教育。提出: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内容: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

5、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刘少奇:两种制度。内容:两种教育制度: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两种劳动制度:工厂机关八小时工作,半工半读工作。作用:为普及教育、改变教育脱离生产实际和发展职业教育,提供可贵的思路。办学体制:多样性。主要成就: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历史意义:奠定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培养造就一大批国家经济建设的新生骨干力量。二、教育的繁荣: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1.教育界拨乱反正:时间:标志:2、“三个面向”战略提出:内容:3、科教兴国战略背景:提出:内容:意义:4、依法治教战略全国人大颁行了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初步建

6、立起中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5、教育成就实现“双基”。(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职业教育发展,普通教育结构优化,实现普教和职教并举。成人教育成就显著,高校教育发展迅速且体系齐全。问题与思考:“文革”结束后,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拓展延伸:1.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史实及“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史实:新中国成立,改造旧教育,建立新的社会主义教育,确定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性质,提出“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倡导全日制学校和半工半读学校“两种教育制度”;“文革”中受“左”倾思想错误指导,

7、教育出现混乱局面;“文革”后,教育界进行拨乱反正,如1977年恢复高考,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95年中共中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逐步健全教育立法,初步建立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含义:现代国家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而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关键在于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和民族前途,一个国家重视教育,这个国家就兴旺发达,如二战后的日本和联邦德国的迅速崛起与重视人才和教育是分不开的。 第三课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考纲: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考点: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

8、20世纪六七十年代和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基础知识:一、起步:(一)历史背景:科技基础薄弱;社会环境动荡。(二)政府措施:建立发展方针: 。成立科研机构:1949年成立 ;1958年成立 。壮大科研队伍:归国“游子”(列举五人);政府培养。编制远景规划:56年编制 ,提出“ ”方针,重点发展尖端科技。(三)重大成就:1、国防科技:(1)1958年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2)1964年第一颗 爆炸成功。(3)1967年第一颗 爆炸成功。1970年第一颗 进入预定轨道。2、医学:1965年首次人工合成 。3、农业:1

9、973年袁隆平培育出被誉为“ ”的籼型杂交水稻。(四)地位:集中代表中国科技的新水平,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问题:(1)20世纪60、70年代,我国科技成就最突出的领域是什么?有什么政治因素?“两弹一星”对我国建设有什么影响?(2)杂交水稻的培植成功有什么意义?二、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一)背景:1、文革使科技受挫,邓小平提出“ ”的口号。2、78年 大会和 全会的召开,迎来科学发展春天。3、85年中央发出 ,进行科技体制改革。(二)提出:1988年,邓小平明确提出“ ”。(三)意义:反映了时代特点,概括了科技作用,成为“ ”理论基础,是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

10、部分。三、走向世界:(一)原因:1、“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2、科研工作者的努力,3、科技规划的实施(即863计划,火炬计划)。(二)成就:1、核技术方面:核武器技术不断发展并和平利用。2、空间技术领域(1)84年成功发射第一颗 卫星。随后,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升空。(2)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和“ ”技术的国家之一。(3)从 年开始,中国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3、运载火箭方面:(1)80年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2)99年以来成功运用长征2号系列运载火箭进行5次“ ”号飞船发射与回收试验。(3)03年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了“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杨利伟)4

11、、信息技术领域:(1)83年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向量运算1亿次的“ ”巨型计算机系统。02年研制出运算速度可达每秒1.027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5、生物工程领域:相继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合作计划中 任务和 框架序列图。问题与思考: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拓展延伸:1.20世纪80年代以前和以后中国发展高科技的侧重点有不同与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妄图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美苏两国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在此背景下,中国发展高科技的侧重点是发展国防科技,以冲破美苏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安定环境。80年代后

12、,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此背景下我国进行科技体制改革,侧重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2.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两弹一星打破了美苏对中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展示了自己的实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安定的环境;杂交水稻的发明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战略思路 载人航天工程成为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练习巩固:1(20

13、10广东文综17)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2(2009海南历史,22)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 )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B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C提高人民群众水水平 D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3.(2008广东文基26)关于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不符合史实的是( )A. 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B. 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C. 纠正了科学文化领域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D. 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教训4(2011山东基能29)“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下列有关中国教育的表述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面向工“开门 ,开办工农学校恢复高考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