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题卡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68133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题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题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二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题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二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题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二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题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题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题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富源县胜境中学 2012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题命题教师:张安全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

2、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第I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诗 中华文化的灵魂 周笃文世界上没有哪种艺术像我国古诗一样如此久远辉煌地影响着国家的政治文化。早在4000年前的尚书晓典,就提出了“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的诗乐结合的理论。虞舜的南风歌、卿云歌也正是同一时期的产物。“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只十六字却昭示出一个伟大民族诗意的觉醒,从太古洪荒迎着朝阳高歌猛进。此后的诗经、乐记也都被尊为经典。隋唐以后朝廷以诗赋取士,影响更大。正如乐记所说“情发于声,

3、声成文谓之音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可见地位之显赫。 从艺术上讲,集汉语言文字声情意象之美的古典诗词,它精炼、美听、微妙、易让,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从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直至近世,真如群星丽天,森罗万象,美不胜收。上从帝王将相,下到渔父耕夫,无不喜闻乐诵,成了人们文化生活的首选。流传之广,辐射之大。积淀之深都是绝无仅有的。古诗所构建的美学理念,也随之深入人心,渗透到中华文化各个方面,成为其支柱、灵魂乃至积淀为潜意识的存在。诗,成了构建民族气派、传统风格的重要“基因”。比如音乐,刘勰就提出了“诗为乐心,声为乐体”的命题。再如绘画,董其昌认为“诗以山川为境,山川

4、亦以诗为境。”诗经云:“诗者天地之心万物之户。”画家为山水写生,本身就是宇宙诗化的再创造。建筑艺术也不例外:东坡涵虚亭诗:“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真是天人合一的化境。我国的戏剧,本质是诗剧。唱腔、对白多为韵语。场景布置讲究空灵,象征,处处诗意洋溢。乃至如本草纲目这样的医药典籍,也博引诗文,极富文采。被王世贞称为“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津津然谈议,真比斗以南一人。”甚至连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李政道也说过杜甫的“细推物理须寻乐”之诗句激励着他钻研物理。这就是中国人的“诗歌情结”,这几乎无处不在了。 诗主性灵,重高节,它对于人格的形成,智性的开发影响巨大。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

5、、谭嗣同的狱中题壁都集中体现了先烈们在困厄面前的浩然正气。它将亿万斯年鼓舞着人们奋发前行。 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名片,早已蜚声世界。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读到康熙皇帝1693年为宣武门教堂作的对联:“无始无终,先作心身真主宰;宣仁宣义,聿昭开济大权衡。”极为钦佩,认为是对上帝与人生最好的觉解。上世纪美国大诗人庞德最佩服中国古诗。他认为“中国诗人把诗质呈现便很满足”,他欣赏汉诗的“意象叠加”与“错乱语法”并用来突出意象的视觉性,与空间的对位关系,从而开创了“意象诗派”。“斧藻江山,追逐风月”是古诗的一大亮点。东坡的“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之句便使西湖大添娇妩。1920年罗素来到杭州

6、,对西湖之美赞不绝口。他说:“西湖的古文明,其绝顶之美赛过意大利。”我相信“中国人才是世界最文明的人。与欧洲相比,我觉得中国充溢着哲理平和的气氛。”(罗素回忆录)正是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才使这位睿智的老人如此动情。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杜甫就是这样在尊重前贤的基础上创造出一方崭新的诗歌天地。作为身处时代壮潮的我们,应当谦恭地学习古人,接通文脉。并立足当代美学思潮,勇于探索,继雅开新,为中华诗词的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选自东坡赤壁诗,2010年第4期)1下列对中华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诗对中国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尚书晓典中的诗乐结合的理论,到后来的诗经、

7、乐记都被尊为经典。B隋唐以来朝廷以诗赋取士,因此古诗的地位更加显赫,也对中国人文化心理的影响极大。C古典诗词集汉语言文字声情意象之美,精练、美听、微妙,美不胜收,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D古诗构建的美学理念,渗透到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诗成了构建民族气派、传统风格的重要基因。2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代上从帝王将相,下到渔父耕夫,吟咏古诗成了中国人文化生活的首选,因此可以说是中国人的“诗歌情结”。B文章举例翔实,分析透彻,巧妙引用,含蓄典雅,说明古诗是中华文化的支柱、灵魂乃至积淀为潜意识的存在。C美国诗人庞德非常欣赏汉诗的“意象叠加”与“错乱语法”,并用来突出意象的

8、视觉性与空间的对位关系,认为是对上帝与人生最好的觉解。D古诗中丰富的营养,可以增长知识,启迪智慧,丰富思想,陶冶情操,鼓舞斗志,培育浓厚的文化气质,给读者带来良好的审美享受。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用杜甫的诗句,高度赞扬了杜甫在诗歌创作中尊重前贤、勇于创新的可贵做法,及其因此而取得的骄人成绩。B如音乐、绘画、戏剧等其他艺术,甚至医药典籍等都深受诗歌影响。如戏剧本质就是诗剧,唱腔、对白多为韵语,处处诗意洋溢。C作者充分肯定古诗的作用,号召人们虚心学习古诗,勇于探索,锐意创新,为中华诗词的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D自古至今,很多名人高度评价中国古诗,如1920年罗素对

9、西湖之美赞不绝口,认为西湖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风光,其绝顶之美赛过意大利。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每小题3分)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平王使无忌为太子取妇于秦,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曰:“秦女绝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绝爱幸之,生子轸。更为太子取妇。无忌既以秦女自媚于平王,乃因谗太子建。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备边兵。无忌又日夜言太子短于王曰:“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无怨望,且欲入为乱矣。

10、”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问之,伍奢曰:“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太子建亡奔宋。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王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不如夺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伍尚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尚既就执,子胥遂亡。至昭关,昭关欲执之,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

11、,岂徒百金剑邪!”不受。至于吴,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伍胥知公子光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五年而楚平王卒,轸立为后,是为昭王。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闾。阖闾既立,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四年,吴伐楚,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九年,阖闾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五战,遂至郢。昭王出亡。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太史公曰:“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节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

12、,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 好:美丽 B无忌既以秦女自媚于平王 媚:讨好 C名垂于后世。 垂:铭刻 D赐粟五百石,爵执 赐:赏赐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高。考-资。源。网 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二子到,则父子俱死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C此剑直百金,以与父 今以钟磐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D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楚平王是个荒淫昏愦的国君,他不顾廉耻,只顾自己享乐,把本来要做儿媳的秦女据为己有,还听信谗

13、言,要杀害忠臣和骨肉,最终给楚国带来灾难。B伍子胥是一个有胆识有才干、爱憎分明、敢作敢为的英雄。在关键时刻,他一眼就看出楚王的阴谋,作出正确的抉择,在吴国,他帮助阖闾登上王位,取得他的信任,终于实现了借力报仇的愿望。C文中借用楚亡吴兴的史实,说明君王“亲贤远佞”的重要性。D司马迁以史家的眼光,评价伍子胥的大丈夫之“忍性”与“大谋”,正因伍子胥能“弃小义”,故而能“雪大耻”。7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3分)译文:(2)不诛且为楚忧。(3分)译文:(3)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4分)译文:(二)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11分)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戴叔伦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来源:学.科.网Z.X.X.K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来源:学#科#网Z#X#X#K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8、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5分) 9、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句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题1分)(1)忧劳可以兴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