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应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9666599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应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西省应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西省应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西省应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西省应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应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应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 一 年 级 期 末 考 试 语 文 试 题 2019.1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18年2月,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英文版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将分九卷陆续出版,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大事。中国人有“侠”情,且认为“侠”可以超越文化边界。西方文化中亚瑟王的圆桌骑士、罗宾汉式的绿林英雄,以及风靡当下的银幕上的超级英雄,在我国都有“侠”缘。但是,侠不是骑士,甚至不是武士。不管是骑士,还是武士,都是某种权威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而侠,非身份,亦非职业。侠,其实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事方式

2、。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说,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太史公的看法,其实太过理想主义。在笔者看来,侠不见得真有如此伟大,反倒是韩非子的话更为直接,“侠以武犯禁”。侠,是无视“禁忌”的。“禁忌”有好有坏,这种“无视”也自然是双刃剑,是一种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侠讲究的是豪放不羁、快意恩仇。这种“豪放不羁”,如笑傲江湖所描绘的,不贪高位,不惧追杀,不恋亲情,只愿与知己合奏一曲广陵散。侠的“快意恩仇”,如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中的洪七,他收了贫女一个鸡蛋后,冲入王府杀了一众刀客,为贫女的弟弟报了仇,自

3、己则在交战中被削掉一个手指。洪七是侠,他做事的原则不是“付出与回报是否对等”,而是,做这事,心里是否“痛快”。相比之下,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载诸人,虽勇猛如聂政,忠义如豫让,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因为他们把做事看作一种工作,而工作讲究的是按劳取酬。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在徐克电影七剑中,被清兵追杀,身受重伤的傅青主,对无助的村民们说,“上天山,找帮手!”为什么天山上的剑客要帮助素不相识的傅青主和村民们?因为他们是有担当的侠。电影佐罗中,迭戈代替遇刺的好友前往南美行总督之职并化身蒙面侠佐罗行侠仗义,解救被欺压奴役的殖民地百姓,也是一种担当。侠,其实很少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因为

4、那些根本就是“地下政治组织”,而不是“豪侠”的聚集地。“千秋万代,一统江湖”,与其说是武侠的宏愿,倒不如说是野心家的梦想。如果说鹿鼎记书剑恩仇录中的帮会还有个“反清复明”的宏大目标,那笑傲江湖中的各大门派的纷争,则是把“江湖”这个会党互相倾轧的修罗场,揭露得淋漓尽致了。武侠小说虽妙,但其对大众的影响力显然还是不敌武侠片。可惜的是,近年来,中国武侠电影势头亦渐弱。西方之侠,却风头正劲,蝙蝠侠、蜘蛛侠、钢铁侠、闪电侠、神奇女侠一众奇侠不仅在各自电影中大显神通,更时不时地联合作战,复仇者联盟正义联盟等等,让观众应接不暇。其实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文学、电影艺术作品中的侠士,都是正义的化身,哪里有不公,哪

5、里就有他们。他们代表着善良、勇敢、不畏强权、不慕金钱。他们有着常人所没有的本领、勇气和责任感。他们能为人们所不能,解救弱者于危难之中。他们身上,寄托着人们善永远打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韩非子看来,侠是一种无视禁忌、“以武犯禁”的行事方式,是一把双刃剑。B.在司马迁看来,侠有很多值得赞许之处,如已诺必诚、舍己救困、不矜其能等。C.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所以即便勇猛如聂政,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D.侠不会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因为真正的“豪侠”并不聚集于此。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6、3分)( )A.文章开头以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英文版即将出版一事自然地引出了有关“侠”这一论题,增强了文章的时代感。B.文章在选择事例进行论证时并不局限于中国武侠小说,还选取了不少人们熟悉的中外电影等艺术作品中的侠士形象。C.文章将中国武侠电影势头走向衰落与“西方之侠”风头正劲进行对比论证,从而揭示了本文的写作意图和中心论点。D.文章从“侠”的行事方式、精神内涵及其社会意义等多角度展开论证,给人以层次分明、逐层深入的印象。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并不完全认同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提出的对“侠”的评价,而是更认可韩非子“侠以武犯禁”的观点。B.江湖门派热衷于相互倾

7、轧,常把“千秋万代,一统江湖”当成自己的宏愿,而侠与他们有很大区别。C.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侠士都是正义的化身,寄托着人们善永远打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D.武士和骑士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这决定了既非身份也非职业的侠与它们毫无共同之处。二、古诗文阅读(55分) (一)课内阅读(27分)4、下面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虽趣舍万殊趣:趋向,取向 B感慨系之矣 系:附着C况修短随化 化:变化 D不能喻之于怀 喻:明白5、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癸丑”,是我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之一,顺序为第50个。前一位是壬子,后一位是甲寅。B.“暮

8、春”,春天的最后一个月,即阴历三月,也是古人所说的“孟春”“仲春”“季春”中的“季春”。C.“修禊”,古代夏历三月下旬的巳日,在水滨聚会宴饮,以祈福消灾。后泛指在水边宴集。D.“彭殇”,“彭”即彭祖,活了八百岁,是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之人;“殇”,未成年而死去的人。6、下列各组句子中属于作者认为都在“变”的一组是(3分)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A B C D7、下列对有关文化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B我国古代一月内有些日期有特定的称呼,“既望”是农历十五,“朔”是农历初一。C“徘徊于斗牛之间”

9、中的“斗牛”为星宿的名称,即为“斗宿”和“牛宿”,均为二十八星宿之一。D曹孟德,即曹操,“孟德”是曹操的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举酒属客 属:劝酒。 B凌万顷之茫然 凌:越过。C而卒莫消长也 卒:到底。 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到去。9、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火尚足以明(明亮)也 非常(不寻常)之观(景象)B于是余有叹(叹息、哀叹)焉 其好游者不能穷(走到尽头)也C以其乃华山之阳(山的北面)名(命名)之也 何可胜(尽)道也哉D谬(弄错)其传而莫能名(说清楚)者 比好游者尚不能(不及

10、)十一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C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11、名篇名句默写(6分)(1)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语句是: , (2)兰亭集序中作者感慨人生总难免一死的语句是 , (3)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的表示: ,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申屠致远,字大用,其先汴人。金末从其父义徙居东平之寿张。致远肄业府

11、学,与李谦、孟祺等齐名。世祖南征,荐为经略司知事,军中机务,多所谋画。师还,至随州,所俘男女,致远悉纵遣之。至元十年,御史台辟为掾,不就。宋平,焦友直、杨居宽宣慰两浙,举为都事,首言:“宋图籍宜上之朝;江南学田,当仍以赡学。”行省从之。临安改为杭州,迁总管府推官。宋驸马杨镇从子玠节,家富于赀,守藏吏姚溶窃其银,惧事觉,诬玠节阴与宋广、益二王通,有司榜笞,诬服,狱具。致远谳之,得其情,溶服辜,玠节以贿为谢,致远怒绝之。杭人金渊者,欲冒籍为儒,儒学教授彭宏不从,渊诬宏作诗有异志。致远察其情,执渊穷诘,罪之。属县械反者十七人,讯之,盖因寇作,以兵自卫,实非反者,皆得释。改寿昌府判官。时寇盗窃发,加之

12、造征日本战船,远近骚然,致远设施有方,众赖以安。二十年,拜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江淮行省宣使郄显、李兼诉平章忙兀台不法,有诏勿问,仍以显等付忙兀台鞫之,系于狱,必抵以死。致远知其冤状,将纵之,忙兀台胁之以势,致远不为动,亲脱显等械,使从军自赎。桑哥当国,治书侍御史陈天祥使至湖广,劾平章,桑哥摘其疏中语,诬以不道,奏遣使往讯之,天祥就逮。时行台遣御史按部湖广,咸惮之,莫敢往,致远慨然请行。比至,累章极论之。桑哥方促定天祥罪,会致远章上,桑哥气沮。转运使卢世荣榷茶牟利,致远并劾之。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致远清修苦节,耻事权贵,聚书万

13、卷,名曰墨庄。家无余产,教诸子如师友。(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七,有删节)12.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B.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C.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D.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13.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4、 )A.“学田”指古代朝廷或地方政府拨给学校的公田,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经济支柱。B.“从子”这一亲属称谓始见于后汉书,唐宋时开始将亲兄弟之子称作从子,意同于“侄”。C.“榷茶”指政府对茶叶所实施的课税、管制等措施,是我国唐以后的一种茶叶专卖制度。D.“教授”指古时设置在中央学府主管学务的官员,是讲解经义、掌管学校课试的文职官。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申屠致远备受重用,为政有方。元世祖南征时,军中的机要事务,大多由他谋划;担任寿昌府判官时,他布置得法,民众得以安定。B.申屠致远明察秋毫,断案公正。任杭州总管府推官时,为屈打成招的杨玠节平反昭雪,使诬陷彭宏有谋反之心的金渊受到应有的惩罚。C.申屠致远为人勇敢,敢于斗争。陈天祥被捕后,大家都不敢前往湖广巡视,致远慨然请行,和桑哥进行面对面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D.申屠致远为人正直,不惧权贵。忙兀台要置弹劾他不守法纪的郄显等人于死地,致远不惧怕威胁,解开他们的囚具,让他们到军中立功赎罪。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致远谳之,得其情,溶服辜,玠节以贿为谢,致远怒绝之。(2)属县械反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