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第3课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9666518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第3课时) 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广东省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第3课时) 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广东省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第3课时) 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广东省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第3课时) 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广东省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第3课时) 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第3课时)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第3课时) (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风看得见、摸得着吗? 2、你能感着得到风的存在? 3、你能说出10个带风字的成语吗?,1 、风看得见、摸得着吗?2、你能感觉到风的存在?,问题导航,1、风的形成和哪些作用力有关?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如何? 3、高空风受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 4、低空风受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2.1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读课本31页第一自然段思考:什么叫气压梯度?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怎样形成的?其方向是怎样的?,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水平气压梯度力:,如果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风向应该怎样,(一)原因:,气压差,(二)制约风速和风向的三种作用

2、力,高,低,低,低,A,B,C,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异,根本原因,直接原因,(风),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高空,近地面,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深化探究,1、气压梯度和水平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同一个水平面(同一高度)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称为等压线。等压线是表示水平面气压场的分布情况。等压线图是水平方向的, 等压面图是垂直方向的 。,等压线,等压面指在垂直方向上气压相等的面,反映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差异。,A,B,C,假设地表性质均一,受热均匀,等压面指在垂直方向上气压相等的面,反映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差异。,1020,1025,1020,1015,1020,101

3、5,1020,1015,1010,1015,1010,1015,1010,1005,1010,1005,1010,1005,1000,1005,1000,1005,1000,995,1000,等压面,假设地表受热不均匀,一、等压面与等压线的空间关系 等压面是指在垂直方向上气压相等的面,反映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差异。 等压线是指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连线,反映出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某一高度的水平面切割等压面而得到的交线即为等压线。 如下面甲、乙两图的上部分别是1008百帕、1007百帕、1006百帕、1005百帕的几个等压面分布,甲图中的等压面上凸,乙图中的等压面下凹。,难点突破,1008,

4、1010,1006,(百帕),高压,低压,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它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2)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叫水平气压梯度力。 是形成空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又叫水平气压梯度,1、水平气压梯度力对风的影响,1.水平气压 梯度力,a. 垂直于 等压线,b .由高压 指向低压,方向: 大小: 特点: 对风的影响:,与气压梯度成正比,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等压线越密集

5、,气压差(梯度)越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既改变风向,也改变风速,课本P32活动,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气压梯度的大小。根据图2.8完成下列要求。(1)甲、乙两地,哪里的气压梯度大? 简要说明判断理由。,甲,规律:密则大疏则小,甲地等压线密集,乙地等压线稀疏,等压线密集,气压差异大气压梯度大,因此,甲处气压梯度大,甲、乙两处风力大小比较?,拓展:风力大小的判读,风力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因此,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如上图,风力:ABCD。(同一图幅),南方新课堂P32知识点三2,(1)比例尺、等压距相同:,等压距:两等压线之间气压差,要注意不同图幅上的气压

6、梯度和比例尺两种情况的变化。,判断下图A、B、C、D处风力的大小。,ABCD。,(2)等压距、等压线疏密相同,比例尺不同(如 的B、E):,比例尺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BE),(3)比例尺、等压线疏密相同,等压距不同(如的A、F ):,等压距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AF),E,F,下列四幅等压线分布图,、四地风力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 B. C. D.,A, ,如图为等压线图,图1比例尺比图2大,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 AA BB CC DD,图幅相同,A、C两点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B、D两点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风力大小取决于等压线的疏密程度,风力A、C两点大于B、D两点,

7、图1比例尺比图2大,A处风力最大,1:100,1:1000,A,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风向,(3) 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下的风向,处于风形成的起始阶段(风形成后不存在),只在赤道(不存在),2.地转偏向力对风的影响,(百帕) 1000 1005 1010,水平气压梯度力(起始阶段的风向),地转偏向力,(北半球),a.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b.垂直于空气的运动 方向(即风向);,c.与运动速度成正比, 由低纬向高纬增大;,(1)特点:,关于偏向 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南半球偏转方向,北半球偏转方向,初始方向,复习:,水平气压梯度力,+,地

8、转偏向力,(2)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下的风向,风向在高空最终与等压线平行,地转偏向力:方向始终与风向垂直 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北半球高空中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北半球),1008,1010,1006,1004,1002,1000,风向,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 成一夹角(斜交),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3、摩擦力对近地面风的影响,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 大小:取决于地表的粗糙程度。,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斜交),地转偏向力,(百帕) 1000 1005 1010,(北半球),风向,地面摩擦力,请依据图中

9、风向,画出空气运动时的受力情况,气压 梯度力,风向:斜穿等压线 (近地面风),动手画一画,与气压梯度成正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与运动速度成正比,垂直于运动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与地表的粗糙程度成正比,与运动方向相反,既影响风向, 又影响风速,只影响风向, 不影响风速,既影响风速(降低风速),又影响风向,影响风的三种作用力比较,小结,促使大气有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地面与空气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阻力,南方新课堂P29,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使风向垂直于等压线),(使北半球风向右偏, 南半球风向左偏),地面摩擦力,大气作水平运动所受作用力,

10、二力平衡,风向平行于等压线(高空风),三种力共同作用下,风向斜穿等压线(近地面风),(与空气的运动方向相反),空气产生水平 运动的原动力,课本P32活动,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气压梯度的大小。根据图2.8完成下列要求(2)在图上画出甲、乙两地的风向。,技能掌握:在等压线图上画风向的方法 南方新课堂P32知识点三1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 第二步,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三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 (近地面风向可依此角度偏转,若为高空,则偏

11、转90),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要领:一画切线,二画箭头,三看南北半球/高空/近地面画风向,笔记,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气压梯度的大小。根据图2.8完成下列要求(2)在图上画出甲、乙两地的风向。,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2、空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 ),A.地转偏向力 B.地面摩擦力 C.惯性离心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D,D,试试身手,4下图中,属于北半球风向的有( ),C,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直接原因(原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2、三大作用力和风向:,(1)气压梯度力: 风向垂直等压线 (不存在),(2)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风向平行

12、于等压线(高空风),(3)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风向斜穿等压线 (近地面风),削弱作用、保温作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二、热力环流,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即时突破】 读“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判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的大小关系;并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 (2)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地,其对应的天气状况常为_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地。 (3)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是_;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地。 (4)在图中画出高空的等压面弯曲状况。,甲乙丙丁。图呈逆时针运动,乙,阴雨,甲,西南风,甲,与近地面弯曲方向相反,(20

13、15天津一模)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 (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完成910题。,9.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温:甲乙丁丙 B海拔:丙丁甲乙 C密度:乙甲丁丙 D气压:甲乙丙丁 10.此时,图中M地吹(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D,A,高,低,例2 (2012镇江模拟)读图,回答(1)(2)题,(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 A B C D (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 A B C D,B,B,北半球高空和近地面的风向,北半球和南半球高空的风向,命题角度二 风力大小的分析,2.

14、2013新课标,36(2),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 解析 本题采用风力大小分析方法,结合图文资料展开原因分析。 答案 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归纳总结】 风力大小的分析与描述,1、2014广东卷黑海地处亚欧两大洲的交界

15、地带。冬季,黑海西北部海区常常波涛汹涌,景象壮观。其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根据位置,判断黑海西北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冬季受北冰洋南下冷空气的影响。, (气候)强冷空气南下 (地形)受山地、河谷地形影响(河谷的走向与冬季风偏北风的方向一致,形成狭管效应)。,(4)新西兰的库克海峡与澳大利亚的巴斯海峡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前者的风浪远大于后者,这是为什么?(12分),图 24,图 25,根据等压线分布,巴斯海峡冬季(7月)吹偏北风,夏季(1月)吹偏南风, 风向与东西向的海峡有较大的夹角,同时澳大利亚大陆对该海峡的盛行风有阻挡作用,故风浪小。 库克海峡新西兰周围是广阔的海洋, 受强盛西风带影响显著, 库克海峡西北东南走向与风向基本一致,故风浪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