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三调研考试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66462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必修三调研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必修三调研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必修三调研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必修三调研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必修三调研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必修三调研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必修三调研考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必修三调研考试一、语言基础(32分)1、下列加点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避匿(n) 缪贤(mio) 塞源(s) 虽驽(n) 未雨绸缪(mu)B、肉袒(tn) 不怿(y) 渑池(yng) 诈佯(yng) 求木之长(chng)C、列观(gun) 皆靡(m) 狩猎(shu) 甚倨(j) 固本浚源(jn)D、睨柱(n) 福祉(zh) 罢黜(ch) 谬赏(mi) 载舟覆舟(zi)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班主任的耐心教导帮助下,小鸣终于和他的同桌和好如初,破镜重圆了。B、中国女足在前不久结束的世界女足大赛中惨遭失败,他们立志要卷土重来,争取下一次的胜利。C、

2、这个曾被认为有教无类、不堪造就的孩子,在本次国际钢琴比赛中竟然脱颖而出。D、我们对秦陵开展现代意义上的考古调查已经四十多年,多次震惊中外的考古大发现,只是冰山一角,大量珍宝还珍藏地下。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B、如皋市五环乒乓球馆是经过如皋市体育局、如皋市民政局批准的专门从事乒乓球运动推广的团体。C、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多余元。D、乱收费的存在,既有认识不到位、经济利益驱动的原因,也有教育体制不健全、教育资源配置不

3、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监督检查不严等原因造成的。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据经营者透露,近年来新兴的书吧,以其丰富的藏书、优雅的音乐、良好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慷慨解囊。B、在常人看来,一些细节问题不足挂齿,但细节决定成败,一个细节的疏忽往往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C、第21届成都花展在百花潭公园举行,园内展出3万余盆鲜花,真让人感受到了什么叫如花似锦。D、开学伊始,教师应引导高一新生听好课、做好笔记、完成好课后作业,长此以往,定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倡导在共产党员中开展为困难群众特别是受灾群众送温

4、暖、献爱心,体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 B、南水北调工程将建立良好的运营、管理和筹资机制,引导社会各方资金投入,从而形成水利建设和用水的良性循环。 C、由“深圳”号导弹驱逐舰和“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海军出访舰艇编队,24日上午结束了对巴基斯坦为期3天的友好访问。 D、每年9月至10月的米亚罗,气候宜人,撩人情思的红叶、古尔沟的温泉、使人留恋的藏羌风情,是旅游的黄金季节。6、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均之二策 均:衡量。B、相如因持璧却立 却立:倒退几步立定。C、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严:庄严的。D、左右皆靡 靡:后退。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

5、的一组是( )A、大王亦幸赦臣 B、因跪请秦王 而君幸于赵王 相如因持璧却立C、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D、引赵使者蔺相如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按词类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请完璧归赵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左右欲刃相如 舍相如广成传而相如廷斥之 且庸人尚羞之乃使其从者衣褐 大王必欲急臣A、 B、C、 D、9、对下列句子按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且相如素贱人 求人可使报秦者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拜送书于庭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君何以知燕王 而君幸于赵王A、 B、C、 D、10、下列各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

6、项是( )例句:以勇气闻于诸侯A、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B、愿以十五城请易璧C、君何以知燕王 D、传之美人,以戏弄臣1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且相如素贱人 素:向来,素来B、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殊:很,非常C、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驽:愚笨,拙劣D、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顾:顾虑,考虑12、对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不赂者以赂者丧 则思三驱以为度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以其无礼于晋董之以严刑 秦亦不以城予赵A、 B、C、 D、13、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儿童: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将他们留在了

7、农村。这个特殊群体被称为留守儿童。下面是某省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部分调查数据:项目百分比项目百分比非常想父母65、0认为应该和父母共同生活79、3害怕陌生人40、0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43、5觉得自己很一般52、7总是害怕被身边人欺负34、7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4分)答: 二、文言文阅读(4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9分)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

8、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与士卒分劳苦。文侯以吴起善用兵,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因与武侯言曰:“夫吴起贤人也,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试延以公主,以

9、此卜之。”吴起果辞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纵横者。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太史公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 (节选自史记吴起列传)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 起贪而好色B、起杀妻以求将 文

10、侯以吴起善用兵C、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D、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 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吴起“善用兵”和“刻暴少恩”的一组是()A、将而攻齐,大破之 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B、卧不设席,行不骑乘 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C、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吴起果辞魏武侯D、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陈述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国进攻鲁国时,鲁国想用吴起做将军,又因吴起娶了齐国女子为妻而猜疑他。B、魏文侯听说吴起贤明,又有军事才能,就重用吴起,让他率军进攻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

11、C、吴起在楚国担任相职,他的改革措施触犯了王室大臣的利益,最终在楚悼王死后被杀。D、太史公司马迁的评论,集中对吴起行不如言、刻薄寡恩的个性提出了尖锐的批评。17、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4分)译文: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2分)译文: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2分)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1题。魏徵,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徵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徵所为,促召之。徵进十策说密,不能用。王世

12、充攻洛口,徵见长史郑頲:“魏公虽骤胜。而骁将锐士死伤略尽;又府无见财,战胜不赏。此二者不可以战。若浚池峭垒,旷日持久,贼粮尽且去,我追击之,取胜之道也。”頲曰:“老儒常语耳!”徵不谢去。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自请安辑山东,乃擢秘书丞,驰驿至黎阳。时李勣尚为密守,徵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 力得书,遂定计归,而大发粟馈淮安王之军。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徵,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为洗马。徵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 ”答曰:“太子蚤从徵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二十二)注魏公:李密。安辑:安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