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甘旗卡二中导学案——《诗三首》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59040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辽市甘旗卡二中导学案——《诗三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通辽市甘旗卡二中导学案——《诗三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通辽市甘旗卡二中导学案——《诗三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辽市甘旗卡二中导学案——《诗三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辽市甘旗卡二中导学案——《诗三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二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 课题诗三首 主备人:月亮 审核人:赵春秀 备课时间:2014-2-24 学生姓名 班级 小组【学习目标】1、 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3、运用翻译的方法描摹诗歌所反映的内容,能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4、掌握作者的有关文学知识,正确体会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知识链接】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这些诗的艺术成就颇高。本诗主要写的是采芙蓉送给心爱之人。起首四句是平缓的叙述。“芙蓉”“兰泽”“芳草”等语,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五、六两句承“

2、远道”而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将“远道”的意思说尽。但最后两句并没有顺接上面两句,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深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忧伤以终老”了。黯然的情绪真是令人销魂! 短歌行是曹操借乐府旧题抒发怀抱的代表作之一,颇能体现曹操慷慨悲凉、气韵沉雄的风格。这首诗流露出对于生命短促的浓浓感伤,不过诗人并没有陷在消沉的情绪中不能自拔,而在对统一天下大业的追求中获得了超越。曹操的这首诗,前半部分的情调和汉乐府诗歌相近,主要写对人生苦短的感叹,后半部分主要写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古雅雄浑,气度非凡,体现了曹操的王者风范和英雄气度。 归园田居作者陶渊明,

3、东晋大诗人,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归园田居共五首,课文里选的是第一首。从内容上看,它带有开篇和总括的性质。诗的开头几句,概括叙述了自己从出仕到归田的缘起。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诗人在出入、进退选择上的一段经历: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误入官场)思归归隐田园。中间写自己回归田园的生活、居住、守拙。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优美的田园风光。最后四句又回到眼前,叙写自己真正找到了自己“性本爱丘山”的田园生活。全诗运用了白描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朴素,比喻贴切。文学常识:1.曹操(155220),字孟德,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重要诗人。“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

4、乐章。”由于他爱好音乐,又深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因此创作了许多歌辞。他现存的二十几首诗全部都是乐府歌辞,这些乐府歌辞虽然用的旧调、旧题,却一扫两汉以歌功颂德为主旨的腐朽诗风,而代之以新鲜的现实内容。其中绝大部分或描述丧乱时代兵祸的惨状,或书写对苦难人民的深切同情,或表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与宏伟抱负。曹操又是继诗经以后重振四言诗的第一位作家,他的五言诗也颇具乐府民歌的色彩,文章写得更是简约严明、不拘旧格。鲁迅先生曾经把曹操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2.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遗世独立的大诗人。二十九岁时,出任江州祭酒,不久就辞官归隐,此后又作过几

5、任参军一类的小官,时间都很短。因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到39岁时,他曾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后来又出任彭泽令。郡里派督邮到县里来,县吏叫他束带迎接。他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就离职回乡。这年,他41岁。以后就没有做官,死时63岁。他的作品现存的有诗120多首,散文六篇,辞赋三篇等。陶渊明的诗歌具有高超的技巧和独特的风格。其诗朴素、自然,看起来作者似乎全不费力,然而却包含了高度的匠心。3.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集,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东汉桓帝、灵帝时,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断仕途,上层士流结党标榜。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游。他们背

6、井离乡,辞别父母,然而往往一事无成,落得满腹牢骚和乡愁。古诗十九首主要就是抒写游子矢志无成和思妇离别相思之情,突出地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以及玩世不恭、颓唐享乐的思想情绪,从这一侧面真实地反映了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诗作表现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深入浅出的精心构思,情景交融的描写技巧,如话家常的平常语句,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形成曲终情显、含蓄动人的艺术风格。刘勰的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课前预习】1、朗读诗歌,疏通诗句。2、给下列字注音遗 ( ) 还顾( ) 三匝( )羁鸟( )阡

7、陌( ) 故渊( ) 榆柳( )后檐( )守拙 ( ) 暧暧( ) 墟里( ) 狗吠( )掇 ( ) 衿 ( )颠( )樊笼( )【自主学习】1、“涉江采芙蓉”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具体体分析这篇文章,看文章如何表达出这种情感的!2、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3、明确“忧”和“求贤”的思想情感内涵。(1)提问:你以为在本诗第一段中曹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忧)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呢?忧的是什么呢?(人生苦短)(对酒当歌,忧的是人生苦短)(2)、那么从本诗后三段来看,作者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呢?(求贤)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呢?作者为了什么而“求贤”

8、呢?(求贤才为己用,实现统一天下的宏伟壮志)4、归园田居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合作探究】短歌行这首诗突出的表现手法有哪些?【课堂检测】1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1)涉江采芙蓉中表现抒情主人公形象雅洁,情感纯洁美好的诗句是_,_。(2)短歌行中以_,_喻自己胸怀宽广,招揽人才越多越好。(3)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的诗句有_,_。_,_。_,_。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并释义。(1)采之欲遗谁( )_ (2)青青子衿( )_(3)何时可掇( )_ (4)周公吐哺( )_(5)羁鸟恋旧林( )_ (6)榆柳荫后檐( )_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

9、。(1)采之欲为谁_ (2)长路慢浩浩_(3)越陌渡阡_ (4)榆柳阴后檐_(5)暖暖远人村_ (6)鸡鸣桑树巅_4运用所学知识填空。(1)涉江采芙蓉选自南朝梁萧统的_。(2)短歌行是_旧题,属相和歌平调曲。(3)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文学家和汉末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他的诗全部是_,就内容而言,一部分乐府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另一部分表现了他_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4)陶渊明,一名_,著名_诗人,世称“_”,自号“_”。阅读与品味5再读涉江采芙蓉,对该诗赏析不恰当的是( )A首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写自己在一个幽静清美的环境中采摘芙蓉即荷花,以引起下文贻赠远人之念。B“采之欲遗谁

10、”中的“遗”读wi,是馈赠的意思。古人有采摘香花赠与相亲之人的习俗。C“所思在远道”,所思念的人尚在远地,表现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和悲慨之情。D“同心而离居”五字,说出了社会中长期存在的人生遗憾,也表现了主人公思乡怀友的真挚之情。6从短行歌中可看出,曹操忧人生短暂,因而借酒浇愁。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说说你的看法。_7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_8仔细品味下列陶渊明的诗句,说说它们在动词的使用上有什么共同点。(1)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2)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时运(其一)(3)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拟古(其七)(4)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

11、(和郭主薄(其一)(5)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_9归园田居(其一)里描写的农村生活景象,实际上很普遍,很常见,在作者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_10陶渊明的诗中写到“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诗句中的“旧林”“故渊”与陆机的诗中“孤兽思故薮,离鸟悲旧林”,以及王赞的诗中“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提到的“故林”“旧林”“故薮”是否相同?为什么?_拓展与创新归园田居(其一)(节选)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

12、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1解释诗中加粗的字。荫:_ 罗:_ 兴:_带:_ 荷:_ 荒秽:_12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方,围绕的意思。B“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C“暧暧”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暧暧”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D“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一切那么自然,那么纯朴。13对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回归之后的愉快心情。B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使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C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有相似之处。14“但使愿无违”中“愿”是什么愿望?_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