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测试题参考答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54679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测试题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测试题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测试题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测试题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测试题参考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测试题参考答案一、1 C A囚系x B估量ling D桂冠gun2 D A 繁文缛节 B暴发户 C安详 3 B 淹没:(大水)漫过、盖过;湮没:埋没 涉猎:粗略地阅读;涉及:牵涉到、关联到不只:不但、不仅 不止: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4 A 以邻为壑: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把灾祸推给别人。 B济济一堂: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C贻笑大方:让内行见笑。D不绝如缕:象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 A(B不合逻辑,应该先砸出大坑,再导致地震,再引发海啸;C杂糅,“接受高等教育”应删去;D句式杂糅,去掉“是”或成分残缺,缺少“是

2、”的宾语中心词。)二、6B(A、C、D在文中均可找到相关依据,B项“剔除”错误,应为“改变”。)7D(D项“经济日渐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不是中国传统节日被异化的必然原因, 文中未提及。)8D(根据全文来看,本文对传统文化的基本观点是“保护”和“弘扬”,而不是“开放”。)三、9C 师道:从师的风尚。 10B 其:语气副词,表示揣测。其他三项都是代词。 11D 圣:圣人。形容词活用做名词。其他三项都是意动用法。 12A宾语前置。其他三项是定语后置。四、 13、略。14(1.)天生枝叶繁茂,虽孤独却树干笔直,高耸入云。深深扎根于大地,越老越强,越是暴晒越是茁壮。(2.) 表达作者的人生追求:

3、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为民造福,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诗歌赏析阅读孤桐一诗,能使读者为其别具匠心的行文立意而着迷,为其文字的朴实而着迷,为其呤咏的崇高精神而着迷,更为其字里行间闪现的积极的入世人生追求而着迷。处在封建社会的中国是个崇尚老庄哲学的国家,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但本诗作者不落窠臼,舍弃了梧桐这一意象表达感情的常规角度,别出心裁,另辟蹊径,构思之新、之奇、之妙为人赞赏。诗中写到:梧桐树天生就能长得茂盛繁密,岿然屹立,拔地高达几百米。接近了云霄,也不屈服,这是由于深深扎根大地的缘故。岁月越久越壮实,太阳越炽烈叶子越浓密。清明盛世,也想着解决民间疾苦(象帝舜抚琴唱的

4、那样),愿被砍伐制作成五弦琴。如果人人都能以如此的思维方式看待生活,那么我们的生活将阳光明媚。如果人人都能拥有如此乐观的人生态度,那么人生处处皆有风景了。全诗联想丰富,字里行间寄寓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给人以启迪,其自然、深刻之至,令人惊叹。但赏析王安石的孤桐时,如果了解了王安石积极变法的经历,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不难把握此诗的主题。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借“孤桐”以言志:拔地几百寻的孤桐,之所以岿然屹立,高干凌霄,是因为它“得地本虚心”,善于从大地汲取养分和力量。如果离开大地,它一刻也活不下去,更别想“孤高几百米”了。孤桐即为他的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了种种打击,

5、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清楚了背景,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就不会将作者借托“孤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弄错了。15(1)金就砺则利,知明而行无过矣(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3)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4)挈妇将雏鬓有丝 城头变幻大王旗五16、17、 示例:读李煜,让我们体味到了“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世事沧桑;读杜甫,让我们领悟到了“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伟大胸怀;读苏轼,让我们体会到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态度;18“笑纳”改为“收到”“爱戴”改为“爱护”“您的令郎”改为“弟弟” “鼎力相助”改为“尽力而为”“惠赠”

6、改为“送”六 19.最坚韧、最无私、最包容、最悲壮。(4分,少一点扣除1分)20交代了胡杨的生长环境,营造了苍凉的氛围,衬托胡杨的形象,突出胡杨令人震撼的力量(4分),为下文写胡杨做铺垫;增加了文章的历史感和厚重感(这一点不影响学生得分)。21 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写出了胡杨死后依然挺立的悲壮姿态,表现了胡杨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气节(2分)。22.联系生活,感悟符合“和谐共处、团结协作、包容理解、荣辱与共,执著顽强”中的一点,感悟深刻即可。七 范文在学习中成长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辉,我拥一缕最暖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撷世间最重的稳”。曾几何时,“稳”已

7、成了我的座右铭。离开年少的轻狂,我已在人生的不断学习中脱变成了一个稳重的女孩,渐渐成熟、成长。【开篇富有诗意,点明中心】 爸爸,快来帮我做题啊!我不会了!”我大声呼喊着爸爸。随着一阵稳重的脚步声,爸爸来到我桌前问道:“怎么啦,又哪道题不会了?”我连忙递过我写得密密麻麻的草稿纸说:“这道。”只见爸爸接过稿纸,眼珠来回在纸上游弋着,搜寻着我说的题目。殊不料很快爸爸便皱起了眉头,将稿纸一把甩在了桌上,严厉地斥责我道:“瞧这草稿纸正着、反着,一团糟,这么乱的笔记,你做不出这题也不奇怪. 都这么大了也不知道稳重些,整天这么急躁,以后能干什么事”冷不丁挨这么一顿疾风暴雨般的批评,我非常委屈,不甘示弱地反驳

8、道:“我这样做题快,花那么长时间是把字写工整了,但速度呢? 考试不光比知识还得比速度!”我振振有词,爸爸没有反驳,却说道:”咱们别争了,让事实说话吧。咱俩比比,看看到底谁快!”【语言富有表现力,人物描写生动。父女二人的争执与较量使文章顿生悬念,吸引了读者】 比赛开始,我急速地在纸上划拉着手中的笔,草稿纸在我手下瞬间“趴”满了数字。看看爸爸,还在一步步列条件呢。我自信满满地在纸上涂写着只有我自己才能理解的文字。本已胜券在握的我突然被一个未知字母搞得满头大汗,我极力地在纸上搜寻着原先的数据,却不料越找越乱。数字们如同无头苍蝇样在纸上乱飞,令我眼花缭乱。一气之下,我放弃了搜寻,抓起张白纸重新开始。依

9、旧是急躁的情绪,依旧是急速的涂写就在此时,爸爸一声“我完成了”结束了比赛,胜负已分,我颓然地瘫在了椅子上。爸爸以胜者的姿态将手中一摞草稿纸递给我,我不服气地甩下笔接过来,顿时眼前一亮,工整的字迹印在纸上,调皮的数字们在爸爸的指挥下安静地立在上面,有条有理。爸爸意味深长地说道:“做题要有条有理,做人亦是如此。稳重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只有“稳”字当头,你脚下的路才实,才能一步步地稳步攀升。否则,你将会重蹈覆辙,浪费更多的时间。”从那以后,我效法爸爸做事的习惯,不急躁,稳重地夯实我脚下的路,在向爸爸学习的过程中,我长大了,更稳重了。【运用对比手法,加之充分的描写,写足了我的急躁和父亲的有条不紊,具体而又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的比赛过程,在学习中得到的思想、行为上的成长也水到渠成地揭示出来。】 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漫漫人生,我已采撷到了开往成功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稳”,也让我学会,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的道理,我真的长大了!【照应开头,再次点题】【总结】 :这篇范文为一把事写足的记叙文。所谓写足,即指在叙述上铺垫设悬,起伏有致,把过程写足;描写上形象具体,画面感十足;人物刻画细致生动,表现力十足;选材上贴近生活,以小见大,充分挖掘主题。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