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南湖永惠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54549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试题南湖永惠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试题南湖永惠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试题南湖永惠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试题南湖永惠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试题南湖永惠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试题南湖永惠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试题南湖永惠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8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2分)A归省(xng) 行辈(hng) 撺掇(cun duo)B蓦然(m) 羁绊(j) 晦暗(hu)C水门汀(tng) 嗔视(zhn) 粲然(cn)D呓语(y) 齁(hu) 许许声(y)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A潺潺 絮叨 仙山楼阁B亢奋 冗杂 叹为观止C惬意 疏蜜 参差不齐D颦蹙 叱咤 尽态极妍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意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讪笑(shn) 叮嘱(zh) 冰雹(po) 澎湃(pi)B 秕谷(b) 炽痛(ch) 宿儒(r) 惬意(qi)C 亘古(gng) 蝉蜕(du) 迸出(bn

2、g) 归省(shng)D 确凿(zo) 畸形(q) 滞留(zh) 参差(c)1、下列加线字字形与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2分)A、凫水(f) 蕴藻(yn) 撺掇(cun) 叱咤风云(zh)B、步履(l) 沮丧(sng) 行辈(xng) 参差不齐(cn)C、颦蹙(c) 吞噬(sh) 归省(shng) 养精蓄锐(x)D、拽住(y) 冗杂(sng) 不羁(j) 秩序井然(zh)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A、坚持不泄 精疲力截 毛骨耸然 B、耀武杨威 扬扬得意 央央不乐 C、珊珊来迟 忧心冲冲 疲惫不勘 D、念念有词 语无伦次 千辛万苦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 )(2分)A为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李老师工作非常勤奋,常常废寝忘食。B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良的成绩。C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D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无所不为的程度。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完成了制作怀旧网页的工作。B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C二十一世纪需要有科学文化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去建设祖国。D在学习实践中,我们要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社戏选自呐喊,体裁是小说。作者是鲁讯,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中

4、的“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 B竹影作者是丰子恺,他是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家和音乐教育家。C安塞腰鼓作者是刘成章,体裁是散文,这种体裁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D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作者是清朝的张潮。口技既可以作为描写场景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5古诗文积累(共6分) ,杳杳钟声晚。(送灵澈上人)论诗中表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人才辈出”、传诵千古的名句是:“ , 。”约客中,表现诗人寂寞心情的句子是: , (4)在古诗词中,有很多表达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思想感情的诗句,请写出两句来: , 。6.默写。(7分)(1)江山代有才

5、人出, (论诗) (2)木兰诗中写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的诗句是 。 (3)虽人有百手, , ,不能指其一端;虽人有百百口,口有百舌, , 。(口技) (4)正是江南好风景, (江南逢李龟年)6、按要求默写。(8分)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 _,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8.根据提示,默写填空。(8分) 鸟向檐上飞, 。 ,影入平羌江水流。独坐幽簧里, 。“歌以咏志,诗以传情”, 李白“ ,何人不起故园情”表现的是浓郁深沉的思乡思亲之情;杜甫“正是江南好风景, ”抒写的是时世凋敝、人生飘零的感慨之情,韦应物“

6、春潮带雨晚来急, ”传达出一种悠闲恬淡的心情。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 , 。三、文言文阅读(共18分)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

7、,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的词。(4分)京中有善口技者 善: 满坐寂然 坐: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走: 14、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2分)A少

8、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只。 )B其夫呓语(其:她的。)C既而儿醒,大啼(既而:不久,紧接着。)D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虽:虽然。)15、翻译文中中横线上的句子。(6分)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译文: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译文: 16、文章为了表现口技人的高超技艺,写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6分)答: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的词。(4分)京中有善口技者 善: 虽人有百手 虽: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股: 10.下列各组词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A、指: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一端 ,坐:满坐寂然 口技人坐屏障中、毕:众妙毕备群响毕

9、绝、善:京中有善口技者择其善者而从之11.下面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本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本文既可以当作场景描写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表演之善,属正面描写。、文章结尾处道具的重现,强调其表演工具的简单,突出其技艺在“口”,点明题意。12、翻译文中中横线上的句子。(3分)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译文: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译文: 13文中前后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各有什么作用?(2分) (三)阅读社戏节选,完成14-

10、19题(共18分)(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2)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甲) 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乙) 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

11、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3)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4)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4.请用一句话概括所选文字的内容 (2分)15.文中“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一句不是一般的语序,目的是(2分)( )A、朗读时有音节感,有力 B、强调最后的两个形容词C、不致于写成太长的句子,长句难懂 D、突破老格式,进行大胆创新16:对上文内容理解正确的是哪两项?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