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54074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下《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下《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下《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下《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下《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下《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执行”等14个词语。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3.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1.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是本文的教学重点。2.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收集有关近年来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的资料,了解维和部队的使命和工作状况;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制作课件。【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流

2、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激趣 揭题质疑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1)教师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能够坐在这样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的国家里,过着如此美好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啊。但这幸福美好日子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请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板书课题: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2)指名读课题。2.引读课题质疑,唤起阅读欲望。师: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学生质疑。(预设:这个中国孩子是谁?他发出什么呼声?他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这只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师:这些问题提得很好!相信同学们通过读课文,一定会从中找到答案。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读通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划出来,多读几遍。2.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了解“联合国”、“维和部队”等词语的意思。(重点记住“恶”()的读音,指导“凯”、“姨”的书写)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4.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想想这封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课文先写问候和表示真诚的谢意,再写对在维和行动中牺牲的父亲的回忆和怀念,最后是对世界和平的呼吁。)5.理清叙述顺序:问候与感谢倾诉与怀念发出呼吁。三、小结延伸 课堂练习1.师生小结延伸。师过渡:同学们通过阅读这封信,了解了信的主要内容,理清了作者的叙述顺序,那么作者是如何表达失去亲人的悲痛和对和平的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的,下节

4、课接着学习。2、学生练习。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一、回顾导入 诱发兴趣1学生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激情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雷利的爸爸在一次维和行动中壮烈牺牲了,妻子失去了丈夫,孩子失去了父亲,两年多来,他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之中。二、品读课文 体会情感1.体会“爸爸”是个怎样的人?(1)学生默读课文,划出作者介绍爸爸的语句。师:在雷利的心目中,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文中划出介绍“爸爸”的相关语句用心体会。并简要写下自己的体会。(2)学生读出有关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预设:“我亲爱的爸爸作为联合国的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的行动中壮

5、烈牺牲。” 他是一位保卫和平的勇士。“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他是一个爱妻子、爱孩子的好丈夫、好爸爸。他对这次维和行动充满信心,对和平充满希望。(抓重点词语体会,指导读出深情、自信)“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鲜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他是一位热爱和平,并用自己的生命捍卫和平的人。“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他是一个出色的人才。(指导读出自豪感)“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他热爱和平,

6、用生命保卫和平。)(指导读出自豪感)2.体会失去“爸爸”的悲痛。(1)用一个词表达出作者失去父亲的心情。师:正是这样一位捍卫和平的勇士,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一位可敬可爱的好父亲,一位深深爱着妻子的好丈夫,就这样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作者的心情怎样呢?请用一个词归纳。(悲痛不已、万分悲痛)(板书:痛失父亲)(2)请默读信的正文2-4自然段,划出描写作者失去父亲万分悲痛的句子,反复朗读这些句子,抓住重点词、句用心体会。(3)学生交流反馈后指导朗读。预设: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投影出示重点句子,指导理解和朗读)“我们

7、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学生想像:你认为爸爸在临终前想对儿子说什么?想对妻子说什么?(4)学生想像。 师过渡:同学们,雷利和他妈妈再也看不到爸爸那深情的目光了,再也听不到爸爸那深情的呼唤了。当母子俩见到爸爸那满身是血的遗体时,又会是怎样的场面呢?(5)学生交流。(6)老师配乐朗诵后指名学生朗读。(2-3人朗读) 师:面对此情此景,怎不叫人悲痛万分?怎不让人撕心裂肺?让我们一同去感受作者的悲痛之情!(7)齐读最后一句,体会情感。师引读:爸爸临终前除了向家人呼唤,他还会呼唤什么呢?同学们

8、,让我们一起朗读最后一句:“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学生谈体会。3.体会“世界并不太平”。(1)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有关“世界并不太平”的句子。师:可恶的战争夺去了作者爸爸的生命,当我们还沉浸在悲痛之中时,再来看一看今天的世界上是不是都是和平呢?(2)学生交流。(预设:“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学生算一算51年前是什么时候,教师介绍背景)“但是世界并不太平,有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火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只要局部有战争,世界就不太平;只要有罪恶的子弹存在,“和平之花”虽然美丽,但

9、是它是很容易被破坏。)(3)学生列举具体事例说一说。(4)课件出示世界并不太平的资料,学生再次感受。 (5)学生谈感受。师:同学们,当大量的事实展现在我们面前时,你会作何感想呢?(预设:老师,我渴望世界和平。老师,我憎恨战争,我提议大家都来呼吁:我们要和平!(板书:世界并不太平) 体会“渴望世界和平”。(1)引读句子。师:千言万语道不尽我们心中的期盼,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是我们可以不断壮大和平的力量。让我们将心中的渴望化作我们共同的声音。“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投影出示,引导齐读。)(2)教师引读三个“为了”,学生齐读句子后,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l世纪,为

10、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板书:呼吁 要和平不要战争)三、总结深化 拓展延伸1.教师总结。师:这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是所有中国孩子的呼声,这更是世界孩子的呼声,为了父母不再失去孩子,为了让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母,全世界应该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2投影出示“要和平不要战争!让世界充满爱!”,大声呼唤。3.课外延伸。(作业设计)(1)设计一幅以“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主题的宣传广告。(2)收集有关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的相关图片或文字资料,办一期以“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主题的展板。 板书设计: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痛失父亲 呼吁 要和平不要战争 世界不太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